炮製
炮製
炮製是一個漢語辭彙,讀音為páo zhì,古同炮炙。1.做,製作。2.指用中草藥原料製成藥物的過程。有火制、水制或水火共制等加工方法。目的主要是加強藥物效用,減除毒性或副作用,便於貯藏和便於服用等。3.指烹調。 4.處理,辦理。 5.制服;醫治。 6.泛指編造;制訂。
● 英文名稱:Processing of Medicinals
● 又稱:修治;修事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中藥學
● 有燒煉炮炙、生熟有定,一如后法。(《金匱玉函經》)
● 根據中醫藥理論,按照醫療、調製、製劑、貯藏等不同要求以及藥材自身的性質,將藥材加工成飲片時所採取的一系列傳統製藥技術。古稱“炮炙”。
● 引自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術語在線
● 炮製是指古代中藥在應用或製劑前進行必要的加工處理。歷史上曾有“炮炙”“炮製”“修事”“修制”等多種稱謂,書中描述內容也基本一致。現多用“炮製”一詞。
● 中藥炮製的應用與發展,有著悠久的歷史,方法多樣,輔料多樣,內容豐富。炮製多採用修治、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和水分等方式進行。常用的有發芽、發酵、制霜等製法。
● 中藥炮製具有合理性和必要性。中藥炮製是隨著中藥的發現和應用而產生的,由於中藥材大多是生葯,其中不少藥材必須經過特定的炮製處理才可使用。
● 炮製是否適宜,直接關係到藥效和用藥安全。
● 中藥材經過炮製,其四氣五味、性味歸經和功能主治均會產生質的變化。
● 中藥炮製主要有以下幾個目的。
● 消除或降低藥物的毒副作用。
● ● 如川烏、草烏生用易導致中毒,需炮製後用。
● ● 巴豆、續隨子瀉下作用劇烈,宜去油取霜用。
● ● 常山用酒炒,可減輕其催吐的副作用等。
● 改變藥物的性能,使之更符合用藥需要。
● ● 如地黃功在涼血宜生用,補血則選用炮製品熟地黃。
● ● 何首烏生用瀉下通便,制熟后則以補益肝腎見長等。
● 有利於製劑和貯藏。
● ● 如礦物、動物甲殼、貝殼及某些種子類藥物粉碎處理,能使有效成分易於溶出,並便於製成各種劑型。
● ● 有些藥物在貯藏前要進行烘焙、炒乾等乾燥處理,使其不易霉變、腐爛等。
● 除去雜質和非藥用部分,盡量保留藥用部位,保證藥物的有效和安全性。
● ● 如多數植物葯需洗去泥沙,揀去雜質,枇杷葉去毛,遠志去心等。
●
● 中藥炮製早在《五十二病方》中就有記載,其中有“細切”“削”“剡”等炮製用語。
● 醫聖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中首先提出了“炮炙”一詞,已有烏頭、石韋、半夏、麻黃、肉桂、烏梅、大黃、苦杏仁等70餘種中藥材採用炮、炙、燒、蒸、煮、去心、去皮、去毛、去瓤、㕮咀、切、泡、浸、洗等法炮製。
● 至南北朝劉宋時期,雷敩總結了前人炮製方面的記述和經驗,撰成《雷公炮炙論》三卷,系中國藥學史上第一部炮製專著,書中記述了蒸、煮、炒、焙、炙等多種炮製方法,並對使用輔料炮製藥物比例作出了規定,對中藥炮製的發展影響甚大,其中許多炮製方法,至今仍有指導意義。
● 至唐朝,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要方》在“合和”專章中,指出臨床用藥“有須燒煉炮炙,生熟有定,一如后法。順方者福,逆之者殃……諸經方用藥,所有燒煉節度,皆腳註之,今方則不然,於此篇具條之,更不煩方下別注也”。
● 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所載藥物大多列有“修治”一項,既收列前人記載,又介紹當時的炮製經驗。
● 清代張仲岩的《修事指南》載:“凡修事各有其故,因葯殊制者一定之方,因病殊制者變化之用。又須擇地擇人謹慎其事。”這也就形成了炮製的多種稱謂。
● [1]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譯. 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 [2] 周幀祥,唐德才。中藥學。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