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流坑村的結果 展開

流坑村

江西省撫州市下轄村

流坑村,隸屬於江西省樂安縣牛田鎮,位於樂安縣牛田鎮東南部的烏江之畔,距樂安縣城38千米,村域面積3.61平方千米。

流坑村是一座江右民系聚居的古村,現存各類建築遺址260處,其中明代19處,重要文物321件,包括高坪別墅、武當閣、環中公祠、狀元樓、翰林樓、理學名家宅、文館、三官殿等建築。流坑村在科舉仕宦、文教學術和經商貿易等方面英才輩出,其科舉仕宦之眾、歷史名流題贈之多、僅現存的匾聯就有622塊(對)之多,為中國村落所罕見,成為了江西傳統村落的代表,被專家評贊為“江西獨一無二,全國少見”。

歷史沿革


流坑村[樂安縣牛田鎮下轄村]
流坑村[樂安縣牛田鎮下轄村]
流坑村有著古老驕人的歷史和高度發達的文明。五代南唐升元年間(937---943)建村,始屬吉州之永豐縣,南宋時割隸撫州之樂安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這個村子大都姓董,是一個董氏單姓聚族而居的血緣村落。董氏尊西漢大儒董仲舒為始祖,又認唐代宰相董晉是他們的先祖。據族譜記載,董晉裔孫董清然在唐末戰亂時,由安徽遷入江西撫州的宜黃縣,他的曾孫董合再遷至流坑定居,成為流坑的開基祖。
宋代是流坑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之一,董氏崇文重教,以科第而勃興,成為江南大家族聚居的典型。時有"一門五進士,兩朝四尚書、文武兩狀元,秀才若繁星"和"歐(歐陽修)董(流坑董氏)名鄉"之美稱。元代,遇兵燹,村子遭毀。明清時代,村中有識之士紹繼祖業,興教辦學,修譜建祠,並發展竹木貿易,使流坑村又一次繁榮興盛。從宋代到清初,村中書塾、學館,歷朝不斷,明萬曆時有26所,清道光時達28所。全村曾出文、武狀元各1人,進士34人,舉人78人,進入仕途者,上至參知政事、尚書,下至主薄、教諭,超過百人。
江西省有30名以上進士的村子僅有四個,流坑村是其中唯一一個文物古迹保存如此完好的古村落,實在是難得的。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曾到流坑村遊歷,贊曰:"其處縱橫捭闔,是為萬家之市,而董氏為巨姓,有五桂枋焉"(見《徐霞客遊記》)這裡所說的"五桂坊",就是為表彰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董氏一門五人同時中進士這一盛事而建的紀念牌坊,"五桂齊芳"歷史罕見,可謂殊榮。近千年來,流坑科舉之盛,仕宦之眾,在江西獨一無二,在全國也是少見的。
明代,流坑開始建宗祠,不斷修撰族譜,在家族的約束力中增進儒家學理凝聚族人,以心學的弘揚給族人注入了存理去欲、修齊治平的生機。“以德行為本”,“先立其大為宗”,“輔以血脈以禪於無窮”,家族的維繫開始超越原始階段,進入到理性的境界。南京刑部郎中董燧辭官回鄉后,著手規劃改建全村的整體布局,“建築按風水學考慮外,還依據周禮的規定布局”(鄭孝語),族人按房派支系分區而居,與各房派的宗祠結合在一起。
為教化和約束族人,流坑董氏的族規日趨完善,至明代中葉,董氏第二十二代董燧,是位哲學家,舉人出身,官居刑部郎中,有理政治事之才,致仕后,對村子加以改建治理,使流坑規範飭,井然有序,奠定了我們今天看到的規模。整個流坑村,外有烏江、龍湖環繞,內有村牆、門樓守望。董燧等對流坑的規劃、整治,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學性,是中國古代村落建設的寶貴模式。
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曾到流坑村遊歷,說:“是(流坑)為萬家之市,而董氏為巨姓,有五桂坊焉。”明清時期,流坑的科舉仕宦日見式微,流坑董氏的學術、文化、政治、工商活動卻呈現旺勢。明代董姓學人共有著述38種,有諸多名流賢達為流坑董氏撰文、賦詞、贈詩、題匾,如王安石、梅聖俞、朱熹、文天祥、吳澄、羅洪先、聶豹、曾國藩、左宗棠等等,都為流坑留有墨跡。
明洪武二年(1369年),董氏首建大宗祠,振興族村建設與管理;嘉靖四十年(1561年),鍾凌秀農民軍竄入流坑燒掠,村莊遭破壞,董氏大宗祠被焚毀;嘉靖、萬曆年間,在董燧等官紳的倡議和主持下,對流坑整個村莊,包括龍湖進行了重新的規劃和整治,大力種植並維護村周樹木及沿江的洲林,使整個村莊環境整潔、秩序井然。該時期重修的大宗祠,是董氏規模最大、也是最後一次建大宗祠。“標坊坦道,重門翼廡,幽室崇堂,疊庫層樓,肅齋凈廬,繞坦繩巷”,巍然壯觀。另外,董氏各房派還先後建祠;萬曆年間(1573年—1620年),董氏家族共有書院、書屋28處,其中19處位於村中,另有魁星閣、文昌閣等處,專供文人的雅會之所。村中人文紀念性建築星羅棋布,如狀元樓、五桂坊、子男封爵坊、文武魁元坊等共33處。
清代董氏大力發展烏江木竹貿易,富商不斷湧現。富商們大多熱衷建宅和資助公益事業,使族村建設日新月異;咸豐七年(1857年),太平軍攻入流坑燒殺砸掠,村衢亦顯蕭條。
民國十六年(1927年),北洋軍閥孫傳芳殘部邢玉堂攻入流坑,燒毀董氏大宗祠和村中十餘座宅第。受社會形勢的影響和董氏本身實力衰退的局限,大宗祠再末能重修。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歷史存物遭到破壞,但教育、衛生、交通等事業得到全面發展。1958年大鍊鋼鐵和大辦食堂,大砍竹木作燃料,致使木竹資源日益減少。至20世紀70年代,延續了數百年的烏江木竹運輸業方才停止。1966年至1969年間,所謂的“破舊立新”使流坑許多古建築的裝飾物被摧毀,不少珍貴古匾聯、古字畫、古傢具、古書籍被焚燒,有名的文武狀元坊、子男封爵坊、累朝師保坊和奕世科名坊被推倒。
1997年流坑文物管理局設立,主管流坑文物保護和旅遊開發工作,對文物進行修繕的同時新建大量基礎設施。
建置沿革
流坑自建村以來,先後隸屬兩州(吉州、撫州)四縣(廬陵、吉水、永豐、樂安)。 
南唐昇元年間(934年—942年),董氏肇基之時,流坑隸屬吉州廬陵縣;保大八年(950年),析出吉州廬陵縣水東十一鄉置吉水縣,流坑所處的雲蓋鄉劃歸吉水縣管轄。 
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從吉水縣析出報恩、永豐、雲蓋、龍興、興平、明德六個鄉設置永豐縣。流坑所處的雲蓋鄉再屬永豐縣管轄;南宋紹興十九年(1149年),從永豐縣劃出雲蓋鄉,從崇仁縣劃出天授、樂安、忠義三鄉合置樂安縣,流坑至此隸屬撫州的樂安縣雲蓋鄉。 
清代時,流坑隸屬樂安縣雲蓋鄉望仙里三十八都。 
流坑村第一人——董燧像
流坑村第一人——董燧像
民國初期,流坑隸屬樂安縣南二區三十八都;民國二十年(1931年),流坑划入第三區(區設湖坪)三十八都;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樂安縣縮編為三個區,流坑隸屬望仙區南田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流坑村隸屬樂安縣第三區(湖坪)的牛田鄉;1952年,樂安劃為八個區,流坑為第八區(牛田)的第二鄉(流坑鄉);1958年撤區並鄉后,流坑隸屬牛田鄉;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后,流坑隸屬牛田人民公社。初期設立過田北、龍巷、街上三個大隊,不久后並為一個流坑大隊;1985年撤社建鄉(鎮)后,流坑一直隸屬牛田鎮。

地理環境


流坑村位於江西省撫州市樂安縣牛田鎮東南部的烏江之畔, 村域面積3.61平方千米。
地貌水文
樂安縣位於贛中南丘陵的北段,境內低山、丘陵、崗地和小盆地交錯航拍流坑村分佈。流坑村處於其中一個盆地中央,四面環山(東有東華山,南有白石嶺,北有荷葉嶺,西有北嶺)。盆地東南角有個缺口,烏江既從東南方招攜、金竹一帶的崇山峻岭中逶迤而來,至村邊轉繞而西。據考,明嘉靖、萬曆年間在村西邊緣人工挖掘出七口由南而北、緊密相連、綿延如龍的池塘組成的長湖——龍湖,形成了獨特的風水格局,當地人形象地將其稱之為“活水排形”。
流坑村,屬江西省撫州市樂安縣牛田鎮,位於樂安縣西南,距縣城38公里。流坑村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該村始建於五代南唐升元年間(公元937年至943年),繁榮於明清兩代。流坑村以規模宏大的傳統建築、風格獨特的村落布局聞名。村中現存明清傳統建築及遺址260處,其中明代建築、遺址19處,另有古水井、風雨亭、碼頭、古橋、古墓葬、古塔遺址等32處
其建築類型之齊全、保存之完整,在國內自然村中實為罕見。由於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該村被專家譽為中國古代文明的縮影,並有"千古第一村"的美譽。
2003年,入選由建設部和文物局聯合評選的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第一批)名單。
村落布局
流坑村[樂安縣牛田鎮下轄村]
流坑村[樂安縣牛田鎮下轄村]
流坑村四面環山,恩江從群山中自南往北向西流去,明代董燧在西南方用人工挖掘的龍湖,將湖水與江水聯為一體,使流坑村成為山環水抱的勝地。恩江右岸的古老香樟,由牛田鎮至村口,濃蔭覆蓋十餘里,景色極為優美。村子經董燧改建后,原來密如蛛網的小巷,以七橫一豎的較寬的街道相聯,在寬巷的頭尾,建有巷門望樓,用於關啟防禦。族人按照房派支系分區居住,一如唐宋時代的里坊規制。各房派宗祠與各房派族眾結合在一起,猶如眾星拱月。全族大宗祠則建於村北,其他宮觀廟宇均建於村外,以符合古禮的要求。全村外有恩江、龍湖環繞,內有村牆門樓守望,很像一座小小的城池。

自然資源


流坑村土壤偏酸性,以紅壤土和黃壤土為主要土質,適宜於種植油茶、茶葉、果樹、杉木等。其轄區內自然植被良好,生態優良。植物共305種,主要樹種為樟、杉、柳、楓、柯、濕地松油茶林等。山林中有野豬、野兔、田雞等野生動物17種,白鷺、子規、斑鳩、白頭翁等飛禽130多種。
明末清初烏江上游的竹木貿易空前繁榮且為流坑董氏所壟斷,崛起的富商捐錢買官,營造豪宅,復興宗祠,修撰譜牒,擴大族產。以其嚴密的宗法制度將流坑龐大的族群凝聚維繫到二十世紀中葉,以致一村一姓延續千年,歷盡滄桑幾經戰亂而不散。流坑為何令世人刮目相看,除了它的千歲年齡外,流坑還相對完整地保留了大量的古文化遺存。它已是一個共擁有八百餘戶四千餘人的大村落,村莊面積3.61平方公里,耕地3572畝,山地53400畝。是全縣數一數二的大村子。

人口民族


截至2020年3月,流坑村總人口6000餘人,在外務工人員近2700人。

經濟


流坑村主要產業為水稻和桑蠶。據2020年4月中國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官網顯示,流坑村村集體年收入1.88萬元,村民人均年收入2950元。 
流坑村的集市位於朝朝街,成條狀分佈,規模很小,全場50米左右,周邊輻射一些固定店鋪。人流量最多的時候也就百人左右。朝朝街清晨四點半開始,六點半基本結束,剩下就是遊客的查漏補缺購買近期需要的貨品。主要包括散戶和固定店鋪在這裡經營,平均月凈收入200—300左右。隨著新農村建設的衝擊,網路購物的發達,原有的朝朝街的集市進一步縮水。流坑村店家進貨渠道主要來自於樂安縣,主要交易霉豆腐、涼粉、紅薯粉、雞蛋、牛奶、鴨蛋、豬肉、煙酒糖茶、生活百貨、副產品、雜品等。

文化


主要建築

流坑村[樂安縣牛田鎮下轄村]
流坑村[樂安縣牛田鎮下轄村]
流坑以規模宏大的傳統建築,風格獨特的村落布局而聞名遐邇。明代中葉,村子在族人的規劃、營造下,形成了七橫(東西向)一豎(南北向)八條街巷,族人按房派宗支分巷居住,巷道設置門樓,門樓之間以村牆連接圍合的格局。巷道內鵝卵石鋪地,並建有良好的排水系統。村中現有明清古建築及遺址計260餘處,其中明代建築、遺址19處,還有重要建築組群18處、書屋等文化建築14處、牌坊5座、宗祠48處、廟宇8處。另有水井、風雨亭、碼頭、古橋、古墓葬、古塔遺址等32處。村中古民居均為磚木結構的樓房,高一層半,格局多為二進一天井,質樸而簡潔,但建築裝飾十分講究,集木、磚、石雕(刻)及彩畫、墨繪於一體,工藝精湛。明代民居懷德堂中的雀(爵)鹿(祿)蜂(封)猴(侯)磚雕壁畫和永享堂照壁上鑲嵌"麒麟望日"堆塑堪稱精品。數以百計的屋宇,堂上有匾,門旁有聯,門頭、牆壁上刻有不少題榜、名額,共計682方(處)。這些匾聯皆有來歷,內涵豐富,意境深遠,或表主人身世,或顯家族之榮耀,或體現儒家傳統的道德思想,或反映"天人合一"的美好意境。流坑村古建築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代表了江西贛式民居的典型風格和特點,面積近7萬平方米,基本保存完好,組群完整,街巷仍為傳統風貌,有很高的歷史價值、人文科學價值及環境與建築藝術價值。
明清建築
流坑村中那櫛次鱗比、古老幽深的明清建築,比比皆是。全村現有500餘棟各類房屋中,有明清兩代建築260餘棟,其中明代和明清之際的民居30餘棟,祠堂60餘堂,宮觀廟宇8處,文館、戲台各1座,流坑古民居之多,全國少有。它們大都有絕對年代可考,這些明清建築清一色的青磚灰瓦,樸實素雅;高峻的馬頭牆,仰天昂起,既可防風,又可防火;間或有幾座建有水平高牆的祠宇宅第,又儼然似微型城堡。明代與清初住宅,大門多在右側,清初以後,住宅大門移至正中;門楣、屋檐飾以雕刻、彩繪;屋內牆壁、門柱、窗欞、柱礎、枋頭、雀替、檔板、天花板,也多有雕繪裝飾,製作的花鳥蟲魚、傳奇故事、神話仙跡,可謂琳琅滿目,應有盡有,大量地吸收了南方各省雕繪技藝的精華。

村落格局

選址理念
流坑村選址於風水極佳的河灣小盆地,北靠白石嶺,東、北、西三面環水,似“金帶環抱”,整個村宅呈西高東低、南高北低之勢,烏江自村東南折轉西北再往西流,正合風水學的“攻位於納”(納:即水的隈曲處)、“藏風聚氣”的選址理論。 
流坑村就山川形勢而言,其東有東華山“玉屏東列”,南有白石嶺“天馬南馳”,北有荷樹嶺“雪峰北聳”,西有北嶺“金峰西峙”,形成“羅城”之勢。 就其水流而言,烏江自東南而來,朝村外北繞,一眼望去看不盡水來的源頭,可謂“天門”開敞,“門開則財旺”;而“地戶”位於西邊鋰魚山與白茅洲相交之處,一眼望去看不見水流走的景象,可謂地戶緊閉龍氣不泄。
流坑村選址符合《陽宅十書》所載的“前有高阜後有崗,東來流水西道長;子孫世代居官位,紫袍玉帶伴君王。”屬“二龍並落、三水夾行、雌雄交遘”的風水寶地。 
空間布局
流坑村的總體布局,為明萬曆年間(1573年—1620年)南京刑部郎中董燧所規劃、設計。南北向的龍湖將村落分為東西兩大部分。龍湖之西,沿湖建南北向街巷一條,名曰“朝朝街”,是流坑村的圩市所在。街北端有棋盤街,南北兩側五桂坊、錦衣坊相對而建,西側高處矗立著聞名遐邇的狀元樓。 
龍湖之東,村莊呈現“七橫一豎”格局。七條橫巷均為東西走向,平行排列。從南至北依序為上巷、闖家巷、明經巷、墟上巷、賢伯巷、中巷、隆巷。南北走向的豎巷稱沙上巷,與七條橫巷的西端相連。八條巷道之間還有密如蛛網的小巷與之貫通,闤闠縱橫。巷道兩側為延綿不斷的各類建築或遺址,有民居、宗祠、寺廟等。古時流坑董氏以房派分巷道聚居的格局雖被逐漸打亂,但家族聚居所形成的多處建築宅群至今仍清晰可辯。在每條大巷的巷頭均建有具有關啟、防禦功能的望樓;巷尾建有巷門。七條橫巷的東口直對江岸,與碼頭相呼應。河風能順暢地入巷進村,使村中空氣清新。 
流坑村的東北面和村西北水口的江對岸,各有一片風水林。村北的陌蘭洲古樟林邊,建有流坑董氏大宗祠及文館。村之東、北面,還建有一些宗教性的建築。 
流坑村的村落整體布局,既體現了血緣村落的宗法組織關係,又反應出當時城邑建設中巷道布局的規劃思想。同時整個村子的房屋系統,道路系統,排水系統科學合理,獨具匠心,顯示出古代民居建築規劃設計的高超水平。 樂安縣流坑歷史文化名村保護規劃(2014—2030)
建築特色
流坑古村的民居建築均為磚木結構樓房,高一層半,格局多為二進一天井,布局簡潔,樸實素雅。外看,一般為長方形平面,用空斗磚牆圍合,清一色的青磚灰瓦,高峻的馬頭牆,半掩半露的雙坡屋頂隱在重重疊疊的馬頭牆後面。馬頭牆造型豐富多樣,有階梯形、弓形、雲形,翹-空,既可防火,又可防風,還能擋盜防賊。入內,其格局多為二進三開間,一堂一廳,明代多前堂后廳,清代多前廳後堂,面闊三間,明間廳堂,次間卧堂,左右對稱。木構穿斗式梁架,並依使用目的之不同,用木質裝修的“寶壁”、屏門、隔扇將廳堂內部自由分隔,下堂前檐部常做成各式的軒,形制秀美且富於變化。卧室樓高一層半,下層居住,上半層放置什物,廳堂沒有分層,顯得高大寬敞,氣勢極為堂皇。室內地面,以長條青磚橫向錯縫鋪砌。神龕設在廳堂寶壁兩邊側門的上方,左邊神龕內擺有先祖牌位,旁有香燭插座、長明燈、鐵鈴,下有短梯,供人家上燈祭祖之用。堂前均有較為狹小的天井,既供採光通風之用,又取四水歸堂之意,無形中把人與天銜接起來,體現“天人合一”的意境。居宅一般都有前門後門,前門通正廳,後門連便廳或廚房。明代和清代前期正門多為側入式,清中期以後大門一般開在中軸線上。門的形式各異,以一字門、八字門、牌坊式門、凸入式門和門罩式門較為普遍。明代民居堂前多置照壁,照壁上的磚雕壁畫十分精美;清代民居堂前多帶庭院,庭院前有磚木結構門樓。 
流坑村內有頗多的由於數代同堂或以血緣關係聚族而居形成的建築群組,重要的有18組,如“大賓第建築群組”、“星第門建築群組”、“思義堂建築群組”和“處仁門建築群組”,數幢建筑前后相連,左右相通,合縱連橫,曲折多變,出入是門,既珠聯璧合,又獨立成章,給人形成院內有院、門裡套門的迷宮式感覺。 
七巷之中有一“下巷”,因巷道兩邊分別矗立著明、清兩代的建築,而被人們稱作“明清巷”。“明清巷”兩牆相隔僅0.5米,從北往南看,左邊是明代建築,其特點是二塊橫磚一塊直磚,牆體古樸、厚重,修飾的屋檐較多;右邊是清代民居,其特點是一塊橫磚一塊直磚,磚相比明磚略薄,屋檐也少,但不失簡明之風。
流坑村歷史格局保存完好,文物古迹類型豐富。街道、宗祠、民居、義學、私塾、神廟、佛寺一應俱全。在此以街巷、神廟和公祠為代表詳述。 

文物古迹

流坑神廟
流坑村現存的大小神廟就有11處。大多位於村周、江邊,少數位於村中。所供奉的神祉彼雜,既有觀音、彌勒等佛門眾神,也有三官等道家諸仙,又有先賢聖哲和行業雜神。
仰山廟戲台是集舞台、看場、四角亭和廟宇於一體的建築。其布局為東西縱向排列,舞台和廟宇分別建於東西兩端突出部分,戲台包括舞台和看場,磚木結構。舞台為木構,看場鵝卵石鋪地,可容納觀眾上千人,南北兩側為木構看台。四角亭位於廟堂之前,覆於看場之內。兩側山牆辟有高大寬敞的拱門,供觀眾出入。亭內頂為天花和斗八藻井,枋下有雕花雀替,下層硬挑為鰲魚造型的木雕,四角斜撐分別為圓雕“倒疊羅漢”的雜耍人物。廟宇直對四角亭,門前麻條石鋪成三級台階。廟宇面闊三間,進深四間,其後拖歩間砌雙層神壇,供奉仰山、財神、紫微肖公等十餘尊神像,是古代演戲娛神之風的體現。 
流坑祠堂
明代中期后,董氏人口迅速增多,房系紛呈,因此,自大宗祠建立后,各大小房系相繼建祠,直到清末。至明萬曆年間(1573年—1620年),建有大小祠堂26座,清道光年間(1821年—1850年)增建至83座之多。各大小房祠分別代表一個房系,均系大宗祠支脈,並以大宗祠為中心組成了流坑董氏宗族管理的完整機構。 
董氏大宗祠是為祀奉開基祖董合所建,其全稱為“宋贈大司徒董公大宗祠”。從遺址和構圖可知,其場面寬廣,構架宏大,典雅壯觀。族譜對大宗祠有這樣的描述:“標坊坦道,重門翼廡,幽室崇堂,疊庫層樓,肅齋凈廬,繞垣繩巷,諸無弗稱。”可謂流坑古建之最,足以體現董氏家族往昔的輝煌。董氏大宗祠於民國十六年(1927年),被北洋軍閥孫傳芳殘部邢玉堂兵所焚毀。其主體建築現僅留一片殘垣斷壁,“敦睦堂”上殘留五根直徑0.7米、高8米的花崗岩石柱巍然肅立,傲視蒼穹,似乎在訴說它往昔的輝煌和不平的遭遇。後人將大宗祠遺址稱為流坑的“圓明園”。 

非遺項目

跳儺舞
儺舞是沿襲古代驅鬼逐疫的的儀式。流坑儺舞的由來,流坑儺舞據口碑相傳,源於流坑董氏第六世祖董敦逸。流坑儺舞的主要劇目有:“鍾馗掃台”、“天官賜福”、“安廟裝香”、“書生進考”、“跳財神”、“出六將”、“出三官”、“出和合”、“出真定”還有“周公與桃花女”、“闖轅門”、“斬蔡陽”、“取經”等劇目。 
游老爺
流坑的游神又稱為“游老爺”(“老爺”是流坑村民對廟中菩薩和神的總稱),游老爺是流坑延續數百年之久的祭祀和民俗娛樂活動之一。每年正月初九,由流坑的輪值房負責組織活動。活動當天,由輪值房的一個當年結婚的男子手捧何楊神,依序走遍全村,以示游神活動即將開始,每家要做好接神準備:每家要在門前裝燈、點燭、放米和紅蠟燭。游神開始,鞭炮齊鳴、鑼鼓喧天,大隊青壯年抬著“老爺”,穿過村中的各個巷道。每家都要肅立門前,恭候“老爺”的到來,神像一到,鳴爆相迎,為神像點燭敬香,家人一起跪拜,祈求神靈的保佑。

特色飲食

流坑的傳統飲食以豆腐、霉制食品聞名,有豆腐、霉豆腐、霉豆腐餅、霉魚等。霉制食品味道獨特,價格便宜,讓遊人大飽口福。
流坑民俗
1、流坑人的麻將——玩銅錢牌
在流坑,經常可以看到村中婦女圍坐著玩兒銅錢,村裡人稱之為打銅錢牌。所有的銅錢為“康熙通寶”,以銅錢的背面寫字做區別,類似於今天的麻將。
2、流坑的供神——“游老爺”
流坑的游神又稱“游老爺”,是正月里的最熱鬧的活動。“老爺”是村裡人對廟裡的菩薩和神的總稱。游神那天,由村裡的青壯年抬著“老爺”,前面鳴鑼開道,穿過流坑的每個街巷。“老爺”走到那,香火旺到那、鞭炮放到那。
3、流坑的跳儺——“玩喜”
流坑人把出儺神、跳儺舞稱為“玩喜”。流坑的儺舞是古時驅鬼逐疫的典禮。後來發展到哪家“中舉”、“添丁”“娶妻”等喜事也要請儺,表演的娛樂性增強。
儺舞表演者頭戴面具,身著彩袍,手舞足蹈。儺舞不用語言,只有肢體來表現各種神話傳說里的人物,辟邪祛妖,祈福平安。演員的每個招式都有板有眼,把角色性格表演得惟妙惟肖。儺班演出的主要劇目有“鍾馗掃台”、“天官賜福”、“出將”等民間傳說。
流坑儺劇最後的節目一般是“搶羅漢”,非常有特色。“搶羅漢”時全部演員都取下面具,一起登台獻藝,各逞其能。演員們現出打拳、踢腿、翻斤斗、跳桌子等絕活,把演出推向高潮。

交通


撫州市區乘坐撫州至樂安城際公交,票價20元。再由樂安換乘去流坑的車。客車在樂安車站等候,到點即走,上下午各一趟,票價11元。
導覽
旅遊線路:旅遊接待中心(乘電瓶車進入古村)、狀元樓、老朝朝街歷史文化街區、明齋繩武先生祠(民俗文化陳列館)、秘閣校書祠、解元第、慶見南雲宅、環山書院、屯田郎祠、花萼聯輝宅、資深居建築組群、尚義門(“雀鹿蜂猴”照壁)、齊壽門殘架、汲古山房、益宇公祠、翰林樓、古戲台、仰山廟、四牌樓遺址、旌表節孝坊、肇修堂建築組群、理學名家、高明廣大坊、大賓第建築組群、董國珍宅、明清一線天、麒麟廳、朝選公祠、文館、董氏大宗祠遺址、蕃昌公祠、董蕃昌夫婦合葬墓。
其他村裡
浙江省麗水市景寧縣沙灣鎮流坑村
流坑村,舊稱葉橋窟,位於浙江省景寧縣城西南,屬沙灣鎮,距離葉橋村0.65公里。
村以坑得名。轄1個自然村,6個村民小組,151戶,621人,漢族。
耕地面積322畝。200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94.4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110元。
江西省贛州市章貢區沙河鎮流坑村
流坑村位於章貢區沙河鎮東南部,距沙河工業園1.5公里,市中心6.8公里,屬於典型的山區村。全村總面積為6150畝,其中耕地922畝,山地4333畝。下轄13個村民小組,284戶農戶,總人口1083人,2006年農民人均純收入為2260元。該村林木茂盛,水源充足,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優勢,特色產業為芋頭、生薑、蓮藕,魚苗養殖也名揚贛州市周邊縣(市)區。2000年榮獲贛州市“文明村鎮”和章貢區“安全文明村”、“十佳和諧村莊”等稱號。
廣東省韶關市曲江區樟市鎮流坑村
流坑村[樂安縣牛田鎮下轄村]
流坑村[樂安縣牛田鎮下轄村]
樟市鎮流坑村委是個年集體純收入不足2萬元的貧困村。在省委“十百千萬”幹部下基層工程開展以來,省檔案局駐村工作組進駐流坑村委開展三年幫扶工作,工作組進駐流坑村委后,按照省委確定的“三查二建一發展”要求馬不停蹄地開展工作,他們進村入戶了解民情,趕墟入集了解商情,進行各種形式的調查研究,為三年駐村幫扶打下基礎。看到村委辦公條件簡陋,他們將省檔案局二套辦公沙發贈送給村委,改善了村委的辦公條件。
2005年春節前,工作組匯同省局機關領導舉行了扶貧助困送溫暖慰問活動,對村委10戶五保戶、3戶烈屬、14戶困難戶進行了慰問並為他們送上慰問金和慰問品。當工作組了解到流坑小學學生仍使用著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破舊桌椅上課時,心想,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他們為改善學校辦學條件多方請示,在省檔案局的支持下,工作組向流坑小學捐贈了260多套學生桌椅,並在六一前夕為流坑小朋友們贈送了一批書籍和文體學慣用品,價值達四萬多元,此舉深受當地幹部群眾和學校師生的稱讚。
工作組還爭取到省局支助5000元為流坑兩自然村修復因水災而沖毀的橋樑。在工作組的多方奔走下,終於聯合到省檔案局、廣東福利龍複合肥有限公司和南方農村報等單位在流坑攜手創建“福利龍複合肥高產示範村”活動,並於7月上旬在流坑舉行了儀式,在活動儀式上,福利龍公司向農戶贈送了1.5噸複合肥,發放了有關資料,公司技術人員還結合流坑示範點的具體農作物舉行了科學施肥的技術講座,並向示範農戶發給施肥情況登記表,方便公司進行肥效跟蹤,此舉很受農戶的歡迎。省檔案局長徐大章同志高度重視基層駐隊工作,三進流坑看望駐村隊員及指導駐村工作,告誡駐村幹部要多調查研究,要注意工作方式方法。尤其是要利用身為檔案工作者的優勢,做好現行文件、檔案資料的收集整理,力爭使流坑村級檔案工作成為樟市鎮乃至曲江區、韶關市的村級建檔示範點,充分發揮檔案及其管理部門在發展農村經濟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作用,並要求工作組要在反覆論證的基礎上,儘快選准幫扶項目,以壯大流坑集體經濟,促進當地經濟發展,順利完成三年幫扶目標。
工作組的同志不負領導的期望,經過近半年對流村情、民情的了解分析,並廣泛聽取當地幹部群眾意見后,認為利用村委原有的舊魚塘進行加深加寬固基等全面整理后,幫助村委實施魚塘養殖開發項目,該項目周期短、見效快,且資金投入不到5萬元,資金投入較少。此項目實施后,每年可給村集體帶來2萬元收入。工作隊還通過對馬壩、樟市城鎮集貿市場的了解后提出一設想,如果在這些商貿集散地為流坑村委買一商鋪,每年租金收入也有一萬多元。此外,他們還提出,以落戶該村的東升農場為依託,利用當地農民飼養的雞牛豬等牲畜糞便等為基礎原料,請農科專家做指導,建立有機肥廠,向基地提供有機肥料,此項目若能實施,既可為村集體帶來2萬元的收入又可增加當地村民的收入。工作組已把這些設想形成書面材料向省檔案局彙報,省局正對這些項目的可行性和資金投入等方面進行加緊研究。在“兩委”換屆中,駐村工作組積極協助組織考察村官人選,協助投票選舉,確保了選舉程序和過程的合法,確保了群眾選准選好當家人,為村委經濟發展提供了組織保障。

旅遊


主要景點
古樟林
古樟林主要分佈在流坑以下的烏江河帶,上溯南安的東岸村,下延峽圳的西務村,連綿約10千米。最壯觀的為流坑至水南烏江帶的古樟林,約5千米,故有“十里香樟”之稱。烏江帶古樟林被譽為“江南第一古樟林”,入選“江西百景”。早在明末,大旅行家徐霞客曾寓於水南古樟林的茶園;座落在烏江之畔的水南和麻坑兩村,也因此被評定為“全國生態文化村”;電視連續劇《星火》、《窮孩子富孩子》等也先後在古樟林一帶拍攝外景。 流坑村古樟林
狀元樓
狀元樓,位於流坑村西側的棋盤街旁,坐西向東。狀元樓始建於南宋年間,是為了紀念流坑村南宋紹興十八年(1148年)的恩科狀元董德元而建。為一幢兩層磚木結構的重樓。樓平面為正方形,下層前、后辟拱門,形成東西通道,是流坑古時出入村的主要道口之一,古道旁豎旗杆的花崗岩石猶存。有檐廊、神閣。“狀元樓”設計奇特,裝修獨具韻味,外觀顯得古樸莊重、氣勢軒昂,內構小巧玲瓏、古樸典雅。其後歷有修葺,但平面布局仍為舊制,部分柱礎也為明代遺物。 
文館
文館,又稱“桂山嚴祠”、“江都書院”。位於環境幽雅、地域開闊的流坑村北陌蘭洲,其東側緊靠大宗祠,背江面村而建。為前帶庭院,西連藏書樓,主體為三進式磚木結構的建築。 
理學名家宅
理學名家宅,為明代中憲大夫、刑部正郎董燧故居,是一座磚木結構的明代後期建築,建有一前置天井的小廳堂,門楣上署有“大夫第”三字,天井照壁上刻有“共徘徊”磚額,此宅前辟大門廊,為一進三開間,其正門前兩側分立圓雕紅石獅一對,門楣上懸掛的“理學名家”大匾,為明代太子少保、吏部尚書曾同亨所書。 
鳳凰廳
鳳凰廳為明代後期流坑儒商善士董國舉之宅。鳳凰廳是一棟磚木結構的明式宅第,為側入式,前、后兩堂天井、三開間的建築。入門的門楣上磚刻“尚義門”三字,門旁磚刻“門對九天紅日,路通萬里青雲”一聯。前堂兩側各設置正房,天井緊靠前牆,前牆建成四柱三間式結構的照壁,其正中上方嵌有磚刻“正大光明”匾,照壁的中柱上刻有一聯“百計但存陰騭好,萬般惟有善根長”。照壁的檐宇下、磚匾四周和橫坊上的人物、動物等堆塑形態各異,千姿百態。照壁的中、下部為一組淺浮雕圖案的磚雕壁畫群,分左、中、右三幅,畫面上以雲日、山水、鳥獸、花卉、樹木等形體設計繪製,構成了多幅各能體現一定思想內容的畫圖。 流坑村遊客接待中學

代表人物


歷史人物
董文廣,開基祖董合之長孫。曾於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明法科中選。董文廣傾其家產,創辦“桂林書院”,納賢才、請名師,大興教育,使流坑董氏躋身於吉州永豐四大世家(歐陽、曾、董、羅)之中,影響久遠。 
董儀,北宋景祐元年(1034年),董氏一門父子、兄弟5人同中進士,董儀為其中之一。他為官施政與教化並舉,以德惠民,為北宋名臣。 
董敦逸(1031年—1101年),字夢授,嘉佑八年(1063年)進士。哲宗元佑六年(1091年)官拜監察御史,后以“瑤華秘獄”案不佞哲宗,衛護孟后而調知興國軍。徽宗朝復為左諫議大夫,又極言蔡京、蔡卞過惡,被名“元右黨人碑”,放江州知州。後任戶部侍郎,封爵長清開國男,食邑三百戶,以老病歸終。敦逸是北宋名宦,《宋史》曾列其傳。他也是流坑董氏祿位官聲最顯者之一,因而在家族歷史上極有地位。 
董藻,北宋政和五年(1115年)解試中舉。靖康元年(1126年),宋廷為抗金特設一科以測謀略,董藻考取第一,時稱“武狀元”。當年年底,金兵攻陷北宋都城汴京后,董藻在南退途中不幸身亡。 
董德元(1096年—1163年),字體仁,於紹興十八年(1148年)五十三歲時中進士,並在為殿試第一,因有官在身,恩例與大魁等,故稱“恩榜狀元”。他因依附秦檜旋即驟進侍御史,至參知政事權左僕射,爵廬陵開國子,食邑五百戶,成為流坑歷史上科甲和仕宦最高之人。因其地位,朝廷封贈董合司徒,妻羅氏豫章郡夫人;董禎司空,妻鄧氏南陽郡夫人;其曾祖、祖父、父親等也各有封贈,整個流坑董氏亦因此無比風光。秦檜死後,他被彈劾罷官,身後也不得入鄉賢祠受祀,並倍受士論史筆的諷貶。 
董良史,字邦直,北宋名臣董敦逸之孫。南宋高宗紹興二年(1132年)江西類省試第一,並與其族兄董繪同登進士第。紹興十五年(1145年),選為六部監門官。其時,秦檜專權,有意陷害帥臣張宗元和張魏公圖謀不軌,並命良史究其罪。良史經核查毫無根據,並極力申明,拒不奉行,陷害遂未成。朝野欽贊其為官正直,不附權勢。 
曾豐(1142年—1224年),字幼度,號樽齋,南宋進士、理學家、文學家、鄉賢,官至知府、朝散大夫。於乾道五年(1169年)中進士,后官至朝散大夫等職。曾豐仕績不顯,而以文聲著稱,一生存詩500多首,存文160餘篇。 
董德修,字仲修,南宋學者。曾在宋代大哲學家陸九淵門下學習,整天靜坐,專心理學,治學有德,善於文章。他潛心理學並培養出大批理學人才,成為開啟流坑理學的宗師。 
董琰(1353年—1419年),字子庄,洪武四年(1371年)鄉試中舉。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為雲南訓導,向學子講學說史7年,使“人鮮知教”的荒僻之區教化大行。永樂二年(1404年),董琰被大學士楊士奇所薦,參與《永樂大典》纂修。著有《周易訂疑》、《周易義原本》、《幼誦詩集》、《隨寓集》和《司業子庄集》等,並在《明史》有傳。 
董起潛,為流坑董氏第十四代,出自於文晃即秘閣校書公一系。董起潛本為儒生,后因與元代大儒吳澄相善,吳氏為之楊譽,更是名播四方。吳氏並作了《贈董起潛序》。在《序》中,吳澄把董起潛稱為十全之醫。

獲得榮譽


2001年6月25日,流坑村古建築群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核定並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3年10月8日,流坑村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國家文物局公布為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2012年12月17日,流坑村被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公布為首批中國傳統村落。 
2018年11月,流坑村獲得中國生態文化協會“2018年全國生態文化村”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