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傾

左傾

左傾是指政治上追求進步、同情勞動人民的傾向。而帶引號的“左”傾,則是政治思想上超越客觀,脫離社會現實條件,陷入空想、盲動和冒險的傾向。所以,為了表示貶義,特在左字上添加了引號,即“左”傾,以區別於真正的左傾。

徠“左”傾思想表現為急於求成,主觀地誇大革命力量,輕視敵人力量和客觀困難,在革命和建設中採取盲目的冒險的行動;或者在革命組織內部混淆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採取殘酷鬥爭、無情打擊的政策;或者在同盟軍問題上實行關門主義,打倒一切。

簡介


“左”傾思想或者急於求成,主觀地誇大革命力量,輕視敵人力量和客觀困難,在革命和建設中採取盲動的冒險的行動;或者在革命組織內部混淆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採取殘酷鬥爭、無情打擊的政策;或者在同盟軍問題上實行關門主義,打倒一切。
這種“左”傾思想如果形成為系統完整的路線並在實踐中執行,便成為“左”傾冒險主義。
中國共產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曾出現過瞿秋白的“左”傾盲動主義、李立三的“左”傾冒險主義。1931~1934年,以教條主義為特徵的、在黨內統治長達4年之久的王明“左”傾教條主義,在理論上、政治上、軍事上、組織上表現得最為充分和完備,影響最深,危害最大。在社會主義時期,1957~1976年在“階級鬥爭為綱”的大躍進、文化大革命過程中發生的錯誤行為,給社會主義事業帶來了嚴重的挫折和損失。中國共產黨人認為,“左”傾和右傾一樣都可以葬送社會主義,因此既反對右,也反對“左”。

三次錯誤


瞿秋白的“左”傾盲動主義(1927年11月-1928年4月)
李立三的“左”傾冒險主義(1930年6月—9月)
王明的“左”傾教條主義(1931年1月—遵義會議前)

原因


第一個是主觀主義,就是不實事求是。
第二個是沒有黨內民主,不走群眾路線。
第三個是共產國際盲目指揮,中國共產黨不能獨立自主地處理自己的問題。

後果


第一,由於它對中國革命造成的巨大傷害,給中國共產黨人心中造成了嚴重的陰影。以至於對左右傾問題過於敏感,談虎色變。在建國后,還掀起了一場令中國人民永遠難以忘記的運動。
徠第二,教條主義和資本主義的錯誤從那以後便遺留下來,雖然黨內後來進行了多次整風運動,但效果並不為外人所知。
第三,經過這幾次嚴重錯誤的中國共產黨人,痛定思痛,開始認真的分析研究馬克思主義,對“什麼是馬克思主義”、“如何運用馬克思主義解決中國的實際問題”即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等諸多問題進行思考。是中國共產黨人思想的一個轉折,從盲目跟從共產國際和蘇聯到自力更生獨立進行革命。才有了後來的毛澤東思想,才有了中國革命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