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陳燕妮的結果 展開
- 獲第十一屆全國聲樂比賽銅獎
-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 模特
陳燕妮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徠陳燕妮生於杭州,長於北京,畢業於上海鐵道學院機械系鐵道車輛專業,中國作家協會北京分會會員,曾任《中國社會保障報》記者。
1988年赴美,曾任美國《美東時報》記者,美國中文電視台記者,現為《美洲文匯周刊》負責人。出版過暢銷書《告訴你一個真美國》、《紐約意識》和《美國之後》等。
採訪陳燕妮是一個我蓄謀已久的計劃,可是她遠在美國。沒想到這次一個很意外的機會讓我來到了加州,先是領略了著名的加州陽光,然後就是巧遇陳燕妮。我吃了她請客的美國狗不理包子,酒足飯飽后對她說:“到你家實地考察一下吧!我想告訴讀者一個真陳燕妮!”
北京軍隊大院長大的陳燕妮果然爽快,於是我們就乘著她那輛新坐騎———銀灰色的賓士560(它的前任是一輛寶馬,剛剛被換掉)在洛杉磯溫柔的冬夜裡開始走近陳燕妮。
陳燕妮來到美國后也經歷了初到美國時所面臨的經濟窘迫,她曾經給一份英文報社送過報紙,整個送報過程需要幾個小時,所有沉重的報紙托在兩隻手上,在曼哈頓的大樓中上下來回穿梭,而工資只有17美元。“當時自己手裡如果有20美元都會一溜煙地跑到銀行去存一下,生怕弄丟了。也時常為坐地鐵要花去一個美元而感到心疼。”陳燕妮的追憶很是感慨。
當記者時,她是那份周報里惟一的一個新聞記者,一個人包攬所有大小16個版面的文字寫作。在第一本書《告訴你一個真美國》出版之後,她移居洛杉磯,創辦了自己的報紙《美洲文匯周刊》。
如今《美洲文匯周刊》風行全美國,可以說是在美國的中國移民最愛看的一張報紙。從美國的東部到西部,從紐約到辛辛那提,從西雅圖、休斯頓到芝加哥,到處都能看到《美洲文匯周刊》的蹤影,這些地區的很多超級市場、書店、錄像帶租賃店、華人的文化機構里都有《美洲文匯周刊》的大量發行,88個版面的厚度(廣告太多)不得不靠訂書釘來裝訂,它的可讀性使得無數人成為他的忠實讀者,對它好評如潮。
有從大陸去的記者目睹了陳燕妮一天的工作狀況:整整一天,她總共接了33個電話,看了8個版面的稿件,還安排了一個業務人員來面談。她的辦公室內放著很多台電視機,每個電視機都全天開放著。除此之外她還同時收聽著兩個廣播電台的廣播。在她碩大的辦公室一側還堆積著如小山一般的各類報紙雜誌。應該說,陳燕妮從創辦報紙開始,十幾年時間裡,差不多每天都是這樣度過的。
“出國之後,我真的覺得人能夠自選環境來之不易,因此,我相當珍惜如今來之不易的環境。我基本上是在利用別人睡覺的時間來寫作。”
陳燕妮說:“我覺得全世界最難的工作之一就是移民在海外辦報刊,說實話,海外的中文等非主流媒體其實活在社會的邊緣,一方面它受到移民們的需要,另一方面卻又沒有主流媒體那麼強大的影響力,因此,國內的同行是不能體會到在美國做一份中文媒體的辛酸的。從經營的角度來說,限於人力的昂貴、新聞紙價格的飛漲,移民報紙經營之困難實在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
“如今國內的各種媒體已經進入美國,中文文化載體的競爭也相當激烈,比如我所居住的洛杉磯,全美以洛杉磯為總部地點的中文平面媒體就達50家之多。更不要說中文電台、電視台、網站等各種中文媒體的大量進入,全部加起來,媒體數量幾乎上百。”
話是這麼說,如今的陳燕妮在美國的狀態早已如魚得水。她現住在由自己設計而建成的佔地900平米的大house里,咖啡色的外牆和有兩層樓高的黑色鐵藝大門將豪華與美麗集為一體,三層的大宅里有電梯上下,明式傢具、雕花圖案與歐美頂級名牌的皮沙發爭相媲美,中西合璧的陳設使得整個房子透露出一種文化的味道。早在多年前,陳燕妮就曾為結婚紀念日實在想不出讓老公送什麼嗟嘆:“曾經想要的東西現在幾乎全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