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鎧的結果 展開

漢語漢字

鎧,讀音kǎi。本義:用金屬鱗片製成的作戰服鎧甲,古代作戰時穿的護身衣。多用金屬片連綴而成。

基本釋義


古代的戰衣,可以保護身體。簡作“鎧”,如“鐵~”,“首~”。

詳細釋義


名詞

● ● (形聲。從金,豈聲。本義:用以護身的鎧甲戰衣)同本義(用金屬薄片綴成)[armor]
鎧,甲也。——《說文》。段注:「古曰甲, 漢人曰鎧。」
古用皮,謂之甲,今用金,謂之鎧。——《周禮•考士記》疏
禁民不得挾弩鎧。——《漢書•王莽傳》
其鎧胄精良。——《新唐書•吐蕃傳》
鎧胄皆鑌鐵。——《閻典史傳》
● ● 又如:鎧馬(鎧甲和戰馬。披有鎧甲的戰馬。也稱「鐵馬」);鎧騎(穿鎧甲的騎兵);鎧胄(鎧甲和頭盔);鎧襖(鎧甲袍襖)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唐韻》苦亥切《正韻》可亥切,?音愷。《說文》甲也。《釋名》鎧,猶塏也。塏,堅重之言也。《書·說命·惟甲胄起戎注》甲鎧也。《管子·地數篇》葛盧之山,發而出水,金從之,蚩尤受而制之,以為劒鎧。《廣韻》䤴甲,介鎧也。《周禮·夏官·司甲疏》古用皮,謂之甲。今用金,謂之鎧。《初學記》首鎧謂之兜鍪,亦曰胄。臂鎧謂之釬。頸鎧謂之錏鍜。《雲笈·軒轅紀》蚩尤始作鎧甲兜鍪,時人不識,以為銅頭鐵額。又《梵書》袈娑為忍辱鎧。又《廣韻》苦蓋切《集韻》《韻會》口漑切《正韻》丘蓋切,?音慨。義同。

音韻集成


方言集匯

粵語:hoi2
潮州話:kai2

上古音系

聲符韻部對應廣韻小韻擬音註解
ŋ̥ʰɯːlʔ
ŋ̥ʰɯːls

廣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韻目調韻系韻攝廣韻目次高本漢王力李榮邵榮芬鄭張尚芳潘悟雲蒲立本推導現代漢語古韻羅馬字有女羅馬字註解
苦亥上聲一等開口上十五海kʰɑ̆ikʰɒikʰᴀikʰɒikʰʌikʰəikʰəjkai3khaixqoj甲之別名
苦蓋泰開去聲一等開口去十四泰kʰɑikʰɑikʰɑikʰɑikʰɑikʰɑikʰajkai4khadqay甲也管子曰葛盧之山發而出黃金蚩尤制以爲鎧也

蒙古字韻

八思巴字八思巴字修正八思巴字其他形式音譯音譯修正音譯其他形式擬音聲調註解
ꡁꡭkhaykʼaj上聲
ꡁꡭkhaykʼaj去聲

中原音韻

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四呼寧繼福註解
皆開上聲開口呼kʰai

洪武正韻牋

小韻反切韻目韻部聲調
可亥六解上聲
丘蓋六泰去聲
分韻撮要
小韻聲母韻母韻部聲調註解
第十九栽宰載陰上甲也

用法搭配


鎧甲、石鎧、鎧騎、馬鎧、鎧裝、鎧扞、剛鎧、袍鎧、鎧馬、甲鎧

英語翻譯


armor,chain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