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病

膝關節病

膝關節病是指發生在膝關節的病變的總稱,主要包括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滑膜炎、髕骨軟化症、半月板損傷等。可見於各個年齡段。多因慢性勞損、肥胖、骨密度降低、外傷、力的承受、滑膜炎、髕骨軟化症、半月板損傷等造成。患者主要表現為骨性關節炎、滑膜炎、髕骨軟化症、半月板損傷的癥狀。主要治療方法為手術治療和非手術治療。常合併或併發創傷性關節炎等。及時治療,一般預后良好。

就診科室


● 骨科或外科

病因


● 多因慢性勞損、肥胖、骨密度降低、外傷、力的承受、滑膜炎、髕骨軟化症、半月板損傷等造成。

骨性關節炎

● 由慢性勞損、肥胖、骨密度、外傷和力的承受引起。

滑膜炎

● 當膝關節直接受到暴力打擊,長期負重慢性勞損,間接膝關節扭傷、手術過程中的損傷,劇烈體育活動或超強度訓練,不正確的習慣動作,關節本身退變,膝關節反張,甚至穿鞋不當均可引起創傷滑膜遭受損傷、滑膜充血、腫脹,滑膜細胞活躍產生大量積液,其中含有血漿、白細胞、吞噬細胞等。
● 正常關節滑液為鹼性液體,由於損傷后滲出增多,關節內酸性產物堆積,滑液變為酸性,促使纖維素沉澱,如不及時清除積液,則關節滑膜長期炎症刺激反應,促使滑膜逐漸增厚,且有纖維機化,引起粘連,影響關節正常活動。

髕骨軟化症

● 由先天性髕骨發育異常、膝關節長期磨損、各種原因所致關節滑液成分異常等引起。

半月板損傷

● 半月板損傷多由扭轉外力引起,當一腿承重,小腿固定在半屈曲,外展位時,身體及股部猛然內旋,內側半月板在股骨髁與脛骨之間,受到旋轉壓力,而致半月板撕裂。
● 扭傷時膝關節屈曲程度愈大,則撕裂部位愈靠後,外側半月板損傷的機制相同,但作用力的方向相反。

癥狀


● 膝關節病的患者常表現為骨性關節炎、滑膜炎、髕骨軟化症、半月板損傷的癥狀。
● 膝關節出現疼痛、腫脹、活動受限。
● 有的患者表現為打軟腿、關節交鎖等癥狀。
● 部分患者有外傷史。

檢查


● 診斷膝關節病,主要依據體格檢查、X線檢查和磁共振成像檢查。

體格檢查

● 檢查的目的是了解損傷的部位和程度,可初步判斷病情。

X線檢查

● 主要是為了觀察有無骨折。

磁共振成像檢查

● 主要是為了觀察韌帶、軟骨、半月板等軟組織,可明確診斷。

診斷


● 醫生診斷膝關節病,主要依據病史、典型癥狀、體征、X線檢查和磁共振成像檢查等。
● 部分患者有外傷史。
● 膝關節出現疼痛、腫脹、活動受限、打軟腿、關節交鎖等癥狀。
● 具有半月板彈響試驗、研磨試驗或壓痛、叩擊痛、浮髕試驗等陽性體征。
● X線平片檢查顯示膝關節骨質增生、骨密度下降或間隙狹窄等。
● 磁共振成像檢查顯示韌帶、半月板等軟組織損傷。

鑒別診斷


● 膝關節病需與化膿性關節炎、腫瘤、結核、骨髓炎等疾病相鑒別。
● 僅通過癥狀表現不易區別,需到醫院就診,請醫生檢查和診斷。
● 醫生主要通過影像學檢查排除其他疾病,作出診斷。

治療


● 膝關節病的治療原則主要是根據疾病類型的不同,選用不同的治療方式。

骨性關節炎

● 非手術治療,包括理療、藥物、注射療法和中醫中藥治療等。
● 手術治療,包括膝關節鏡下探查並清理術、膝關節置換等。

滑膜炎

● 主要治療方法包括:穿刺療法、中藥療法、固定與練功療法等。

髕骨軟化症

● 以非手術治療為主,包括制動、理療、抗炎、關節腔封閉等。
● 嚴格非手術治療無效或有先天畸形者,可行手術治療。

半月板損傷

● 急性期,如關節有明顯積液(或積血),應在嚴格無菌操作下抽出積液;如有關節交鎖,應用手法解除交鎖。
● 如經非手術治療無效,癥狀和體征明顯,診斷明確者,應及早手術切除損傷的半月板,以防發生創傷性關節炎。
● 手法複位,適用於骨折不太嚴重的患者。
● 無移位的骨折繃帶固定即可;有移位的骨折應先行手法複位,之後再固定。
● 兒童膝關節病幾乎均可採用保守治療,且不必過分強調複位良好,只要大致對位、對線良好即可。

危害


● 膝關節長期疼痛、腫脹、活動受限,會影響生活和工作。
● 合併創傷性關節炎會造成膝關節疼痛、強直甚至失去功能。
● 股四頭肌萎縮,會影響伸膝肌力。

預后


● 膝關節病的治療效果影響因素很多,如年齡、類型、體重、病史、是否有併發症、治療是否及時規範等。
● 早期、規範治療,可以取得滿意的治療效果。

預防


● 注意膝關節保暖,盡量穿著長褲,不要將膝關節直接暴露在冷空氣中。
● 可熱敷,以改善血液循環,減輕膝部不適,緩解膝部疼痛和肌肉痙攣,減輕腫脹。熱敷以濕敷為好,如熱氣浴、溫泉浴、礦泉浴、漩渦浴。也可用熱毛巾濕敷,但注意如果關節有紅腫時應停熱療。高血壓、心臟病者慎用,夏天氣溫高時更需注意(急性期停止熱敷)。
● 勞逸結合,避免關節過度負重,長時間處於某一體位,特別是小於90°,不要久坐、久站。應適當活動關節,如多游泳,堅持多騎自行車,少走路,尤其是少上下台階及走不平路。
● 肥胖人群應節制飲食,減少體重,減少關節的承重,多攝取含蛋白質、維生素及礦物質食物。
● 對有不良姿勢的應盡量予以糾正,使用手杖、拐杖,減輕關節負重。
● 合理使用支具、夾板、護膝帶、彈性粘帶等,增加關節的穩定性。
● 加強關節周圍按摩、推拿。方法很多,如推、拿、滾、旋髕、搓髕、滾髕。
● 加強膝部力量鍛煉。
● 加強膝關節活動範圍訓練。如膝疼痛影響正常生活時,就要到醫院進行檢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