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沙河店鎮的結果 展開

沙河店鎮

河南省駐馬店市驛城區轄鎮

沙河店鎮,隸屬於河南省駐馬店市驛城區,地處驛城區西部。

春秋時,沙河店鎮境域屬楚;1987年6月,由沙河店鄉改為沙河店鎮。截至2018年末,沙河店鎮戶籍人口為40449人。截至2020年6月,沙河店鎮下轄16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沙西村。

截至2018年末,沙河店鎮有工業企業4個,其中規模以上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73個。

歷史沿革


春秋時,屬楚。
秦時,屬南陽郡。
明代,屬南陽府。
建國前,屬泌陽縣
1949年,為泌陽縣沙河店鎮。
1954年,為牛蹄區沙河店鎮。
1956年,建沙河店中心鄉。
1957年,屬板橋區。
1969年,成立沙河店公社。
1983年,由沙河店公社改為沙河店鄉。
1987年6月,由沙河店鄉改為沙河店鎮。
2010年12月,劃歸驛城區管轄。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沙河店鎮地處驛城區西部,東與確山縣接壤,南連老河鄉,西鄰板橋鎮,北接遂平縣文城鄉,東距驛城區政府26千米,區域總面積9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沙河店鎮地處板橋水庫下游,汝河上游,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地形北部為山區,中部丘陵,南部平坦;最高峰大頂山位於北部,海拔757.5米,最低點位於沙河店街,海拔83米。
沙河店鎮道路
沙河店鎮道路
氣候
沙河店鎮為亞熱帶向暖溫帶的過渡地帶,是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夏熱冬寒,春秋宜人;多年平均氣溫14.6℃,1月平均氣溫0.9℃,極端最低氣溫-17.6℃(1969年1月31日);7月平均氣溫27.5℃,極端最高氣溫40.4℃(1959年8月23日);最低月均氣溫0.4℃(1979年1月),最高月均氣溫29.3℃(1959年8月);平均氣溫年較差24.2℃;生長期年平均228天,無霜期年平均220天,最長達252天,最短為179天;年平均日照時數2066.83小時,年總輻射265.8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續期277天(一般為12月16日至次年3月4日);年平均降水量1004.4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數為105.5天,最多達140天(1964年),最少為75天(1978年);最大雨量1850.3毫米(1975年),最少雨量506.8毫米(1966年),降雨集中在每年7—8月,7月最多。
水文
沙河店鎮境內河道屬淮河流域,境內最大的河流為沙河,從板橋水庫至梨樹灣流經楊庄、沙河店、和崔等,長20千米,流域面積110平方千米,年均流量900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石頭河、口門河等。
自然災害
沙河店鎮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洪澇、冰雹、乾熱風等;雨澇災害年均發生二分之一次,主要發生在6—8月,嚴重的一次洪澇災害發生1975年8月7日沙河店地區。

自然資源


沙河店鎮境內主要礦藏資源有鐵、玄武岩、花崗岩,鎮北部山區蘊藏有大量的花崗岩、雲母、石英、河沙、沙礫石,其中鐵礦面積1.08平方千米,深度達210—130米,總儲量為10億噸以上;玄武岩礦區面積0.36平方千米,深度為60米,總儲量為6億立方米;山灣村有溫泉地下礦泉水資源。2011年,沙河店鎮有耕地5.4萬畝,人均1.5畝,林地面積0.8萬畝。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沙河店鎮下轄沙西、沙東和崔、溫庄、楊庄、萬庄、大李庄、崔樓、靳樓、劉河、虎狼店、閆台、會合幕、葦子園、山灣、趙堯等16個行政村;下設195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沙河店鎮下轄16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沙西村。
沙西村沙東村楊庄村萬庄村大李庄村溫庄村
和崔村會合幕村閆台村葦子園村崔樓村靳樓村
虎狼店村劉河村山灣村趙堯村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末,沙河店鎮總人口有37474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8913人,城鎮化率23.8%;另有流動人口710人。總人口中,男性18287人,佔48.8%;女性19187人,佔51.2%;14歲以下6033人,佔16.1%;15—64歲20648人,佔55.1%;65歲以上10793人,佔28.8%;以漢族為主,達36575人,佔97.6%;有回族1個少數民族,達899人,佔2.4%。2011年,沙河店鎮人口出生率9.9‰,人口死亡率4.5‰,人口自然增長率5.4‰,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390人。
截至2017年末,沙河店鎮常住人口為38428人。
截至2018年末,沙河店鎮戶籍人口為40449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沙河店鎮財政總收入664萬元,比2010年增長10.1%,其中一般預算收入275萬元,比2010年增長11.2%;農民人均純收入5219元。
截至2018年末,沙河店鎮有工業企業4個,其中規模以上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73個。
農業
2011年,沙河店鎮農業總產值25781萬元,比2010年增長9.7%。沙河店鎮糧食作物以小麥、水稻、玉米為主。2011年,沙河店鎮生產糧食25086噸,人均696千克。沙河店鎮主要經濟作物有油料作物、香菇、中藥材。2011年,沙河店鎮油料作物種植面積4000畝,產量1240噸,其中芝麻300噸,花生300噸,油菜籽640噸;香菇種植達700萬袋,凈產值14000萬元;中藥材種植面積300畝,產量120噸。沙河店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家禽為主。2011年,沙河店鎮生豬飼養量5萬頭,年末存欄2萬頭;羊飼養量1.2萬隻,年末存欄0.4萬隻,收購山羊板皮0.6萬張;牛飼養量0.12萬頭,年末存欄0.05萬頭;家禽飼養量19萬羽,上市家禽11.2萬羽。2011年,沙河店鎮生產肉類2391噸,其中豬肉1230噸,羊肉160噸,牛肉320噸,禽蛋900噸;畜牧業總產值3948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15.3%。2011年,沙河店鎮名優特農產品有芝麻、花生,綠色環保農產品有香菇。
工業
沙河店鎮工業以木器加工、小件農具製造、門業、礦產業為主導產業。2011年,沙河店鎮工業總產值為4917萬元,比2010年增長16.8%,工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15.1%;擁有工業企業37家,職工2355,其中礦產業6個(鐵礦2個、玄武岩礦4個),新型牆體材料生產企業1個。
商貿
截至2011年末,沙河店鎮有商業網點408個,職工780人。2011年,沙河店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5.6億元,比2010年增長17.5%;有城鄉集貿市場5個,年成交額1億元;建有鋼樑屋架大棚貿易小區1處;
金融業
截至2011年末,沙河店鎮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為2.9億元,比2010年增長11.2%;各項貸款餘額0.5億元,比2010年增長15.2%。
郵電業
2011年,沙河店鎮郵政業務總收入3萬元;電信業務總收入35.5萬元。

文化


● 地名由來
沙河店鎮因鎮人民政府駐沙河店村而得名。

社會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沙河店鎮有幼兒園19所,在園幼兒820人,專任教師80人;小學16所,在校學生2732人,專任教師134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學生3013人,專任教師132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沙河店鎮教育經費達1266萬元;比2010年提高了12.7%;預算內教育經費(包括城市教育費附加)占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20.8%,比2010年提高了2.2個百分點。

文體事業

截至2011年末,沙河店鎮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16個,各類文化專業戶6戶,有各類圖書室18個,建築面積1800平方米,藏書1萬冊。截至2011年末,沙河鎮有體育場地1處。截至2011年末,沙河店鎮有線電視用戶數為2000戶。
沙河店鎮學生
沙河店鎮學生

醫療衛生

截至2011年末,沙河店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44個,其中鎮、村級17個,門診部(所)27個;病床115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3.6張;固定資產總值527萬元;專業衛生人員55人,其中執業醫師9人,執業助理醫師14人,註冊護士18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1.5人、執業(助理)醫師0.4人、註冊護士0.5人。2011年,沙河店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6萬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為98%。

社會保障

2011年,沙河店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為114戶,人數150人,支出356520元,比2010年增長11.2%,月人均160元,比2010年增長10.3%;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063戶,人數1490人,支出128.7萬元,比2010年增長30.3%,月人均72元,比2010年增長20.2%;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305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12萬元,比2010年增長15.1%;有沙河店敬老院1家,床位120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102人;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986人。2011年,沙河店鎮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18170人,參保率88.3%。

郵政電信

截至2011年末,沙河店鎮郵政局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100千米,鄉村通郵率100%;全年投遞國內函件0.25萬件,國內異地特快專遞信件完成0.12萬件,全年征訂報紙0.28萬份、期刊0.12萬冊;有電信企業3家,服務網點20個;固定電話用戶0.08萬戶,比2010年減少200戶,電話普及率6.6%,比2010年減少2.2個百分點;行動電話用戶11200戶,比2010年增加3200戶,行動電話普及率93.3%,比2010年提高26.7個百分點;網際網路埠總數0.5萬個,寬頻接入用戶0.05萬戶,比2010年增加200戶。

基礎設施

給排水
截至2011年末,沙河店鎮有自來水廠3座,有深水井3眼及成套凈化設備,鋪設幹線水管3千米,生產能力600噸/日,主要為生活用水,年供水1萬噸;居民自來水普及率8.6%,年人均生活用水9.8噸。
供電
截至2011年末,沙河店鎮有35千伏變電站1座,有主變壓器20台,2011年,沙河店鎮售電量累計完成0.3億千瓦時,綜合電壓合格率80.5%,供電可靠率90%。
園林綠化
截至2011年末,沙河店鎮有花壇11個,園林綠地面積1.5公頃,其中公共綠化地1.0公頃,綠化覆蓋率16.8%,人均綠地8平方米。

植樹綠化

2008年,沙河店鎮堅持把造林綠化工作作為全年第一個硬仗來打,加強領導,強化措施,創新機制,精心部署,造林綠化工作走在了全縣前列。截至目前,該鎮已完成沙河兩側9.1公里河堤的綠化,共植樹4萬餘株,是今春植樹任務的1.2倍,成為2009我縣造林綠化進度最快、質量最高的鄉鎮。其主要措施是:一、強化組織領導,明確責任目標
一是及時安排部署。2009年3月10日全縣綠化工作會議結束后,該鎮立即召開全鎮春季造林綠化動員大會,安排部署了該鎮今春的河堤綠化工作,明確了植樹造林任務、目標、工作重點和具體措施,動員鎮村兩級幹部緊緊抓住春季植樹造林這一有利時機,打好、打勝植樹造林是2009年第一場硬仗。二是加強組織領導。該鎮專門成立了由黨委書記李軍華任組長、鎮長郜雙來為副組長、主抓副職和有關村支部書記為成員的河堤綠化工作領導小組,具體負責沙河兩側河堤的造林綠化工作。同時,要求河堤沿岸村也要成立專門機構,抽出專人具體負責河堤綠化工作,協調解決植樹綠化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從而確保了全鎮造林綠化工作的順利進展。三是層層落實責任。對植樹造林工作實行嚴格的目標管理責任制,將全鎮植樹造林工作任務量化分解到村、人、堤段,把植樹造林任務完成情況納入年終對鎮村兩級幹部的政績考核,對任務完成好的鎮村幹部給予物質和榮譽獎勵,並予以優先推薦提拔;對任務完成差的鎮、村幹部給予一定的經濟處罰,切實做到了工作有部署、有落實、有考核、有獎懲,充分調動了村鎮兩級幹部的積極性,為率先在全縣完成植樹造林任務奠定了堅實的工作基礎。
二、宣傳優惠政策,積極搞好發動一是積極做好宣傳發動工作。以鎮、村綠化工作領導小組的成員為骨幹,組織全
沙河店鎮風貌
沙河店鎮風貌
鎮幹部職工,深入到沙河沿岸村開展宣傳發動。通過召開村民代表會、黨員會、小組會,深入田間地頭和農戶家中座談以及發放相關宣傳資料等多種形式,大力宣傳縣委、縣政府的造林綠化政策,切實做到了家喻戶曉,人人皆知。二是教育群眾轉變思想。該鎮針對農民頭腦中長期存在的造林沒有效益、見效慢、不願乾的思想實際,鎮村兩級幹部通過對農民講解優惠政策、算經濟效益帳,切實提高了廣大農民的思想認識。三是鼓勵動員農戶承包河堤綠化權。該鎮本著有利於管護的原則,鼓勵本村村民承包本村堤段,鼓勵大戶承包或幾戶聯合承包綠化堤段,並以《通告》形式將河堤綠化權承包的有關事宜在相關村莊張貼,確保了造林綠化工作的宣傳發動到位。
三、創新造林機制,激發群眾積極性
為搞好沙河河堤綠化,改善生態環境,徹底解決“重栽輕管”和“年年植樹不見樹”現象,該鎮2009年按照“社會要益、政府要綠、群眾要利”的原則和縣委、縣政府的要求,大膽探索實施由植樹大戶無償承包河堤綠化權的全新綠化機制。一是對在沙河河堤進行綠化的植樹大戶,鎮政府幫助協調縣水務局與其簽訂承包合同,無償提供30年的河堤綠化權;同時,幫助協調縣林業局為其核發林權證,並負責技術指導,到期辦理採伐證。二是為切實保障植樹大戶的合法權益,鎮政府牽頭組織協調縣水務局、林業局與種植大戶簽訂四方協議,規定樹木成才后,收益全部歸承包者所有。全新的造林機制,實實在在的優惠政策,極大地激發了群眾的積極性。通過創新造林機制,該鎮2009年已有8個植樹大戶承包下長達15.2公里涉及五個村的沙河堤段綠化全權。三是鎮政府在鎮財政極度緊張的情況下,多方籌集資金20000元,全部用於對植樹大戶進行獎勵補貼。四、強化督導檢查,嚴把植樹質量關
一是鎮主要領導親臨一線督促檢查。在造林綠化過程中,該鎮主要領導堅持每天至少兩次深入河堤綠化第一線督導造林綠化工作,親自按標準驗坑,按要求檢查樹苗質量,並通過召開現場會、調度會等多種形式組織有關村、植樹大戶觀摩拉練。二是鎮成立專門督導組督促檢查。為嚴把植樹質量關,該鎮從鎮村兩級幹部中抽調20餘名精幹人員組成3個造林綠化工作督導組,各分包一段綠化堤段,進行現場技術指導和質量監督,督促檢查造林綠化工程進展情況和栽植質量,並逐村、逐堤段進行察看,對工程進展慢的,及時督促相關村、承包戶加快進度,鎮造林綠化3個督導組組長每天下午五點要向鎮主要領導彙報一次植樹進展情況。三是積極配合縣聯合督導組和縣林業局技術人員搞好質量檢查。對有植樹任務的村、植樹大戶,嚴格按照縣造林綠化的質量標準要求栽植,對達不到技術要求的,堅決令其返工,不合格的坑決不允許栽樹,不合格的樹決不允許下坑,確保了植樹的每一個環節都保持了高質量、高標準。

發展環境

在機關開展了“人人都是發展環境、人人都是沙河店鎮形象”主題教育活動,制定了《侵害發展環境責任追究辦法》。整合鎮對外業務資源,成立了群眾服務工作中心,下設信訪及涉法涉訴、黨政辦、財政、社保服務、民政服務、計劃生育、流動人口管理七大窗口,形成了網格化的群眾服務平台。充分發揮18個群眾工作站、工作室的作用,實行“全程便民代辦服務制”,變各個行政村群眾工作室獨立運行的“點”狀態為相互溝通、相互協助的“網”狀態,由群眾工作室負責協調辦事村民切身利益的生產生活相關事宜,共為民辦實事986件。

旅遊


地文特產
沙河店鎮地方特產有沙河店燒雞、鍋盔、餛飩、涼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