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南人民抗日第一軍

陝南人民抗日第一軍

陝南人民抗日第一軍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由中共西北特別支部命名並派人領導成立的一支人民軍隊。

建立


陝南人民抗日第一軍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由中共西北特別支部命名並派人領導成立的一支人民軍隊。其前身是國民革命軍第十七路軍所屬的陝西警備第二旅沈璽亭部漢陰籍下級軍官何振亞(繼周)、沈啟賢(繼禹)、王展(武林)、羅少偉等領導的幾次兵變起義人員組合而成的陝南遊擊隊,1936年8月13日正式成立陝南人民抗日第一軍。

戰績


自1935年冬至1937年春,這支革命隊伍相繼在秦嶺南麓的安康、商洛和漢中結合部的10餘縣的邊界地區開展游擊戰爭,仿效紅軍打土豪、分財物、救窮人,為勞苦群眾謀利益,寫標語、發傳單、宣傳革命、宣傳抗日,發動群眾,歷經大小戰鬥二十餘次。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變發生后,中共西北特別支部將陝南人民抗日第一軍交由中共中央代表羅瑞卿同志負責接收。奉中央軍委之命,撤離安康,與紅十五軍團會合,隨後編入八路軍115師,東渡黃河,奔赴抗日前線。1937年初,這支武裝已經發展到千餘人,奉命離開陝南,進駐甘肅慶陽驛馬關,編為紅十五軍團警衛團(何振亞任團長,李雪三任政委,沈啟賢任參謀長),任弼時同志曾率領中央代表團前往慰問。“七·七”事變爆發后,該團主力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115師344旅警衛營,東渡黃河,開赴抗日前線,在震驚中外的平型關大戰中英勇殺敵。此後,這支部隊的將士歷經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其建制逐漸由營擴大為團、旅,最後擴大為師,成為第四野戰軍39軍117師和中國人民志願軍主力部隊39軍117師和中國人民解放軍39集團軍117師。
何振亞
何振亞
沈啟賢
沈啟賢
該部隊曾先後參加了“遼瀋戰役”、“平津戰役”、“渡江戰役”以及解放湖北、湖南、廣西等一系列重大戰役;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作為志願軍主力部隊的三十九軍117師,跨過鴨綠江后打響了中國志願軍抗美援朝第一仗“雲山戰鬥”,全殲美軍王牌騎一師第八聯隊,“大振軍威,大振國威,震驚世界”,后又南下收復平壤,智渡臨津江,攻克漢城。因戰功卓著,該部隊主要指戰員何振亞、沈啟賢1955年被授予少將,楊棄在1964年晉陞少將軍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