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物理學獎

獎勵對物理學領域作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

諾貝爾物理學獎(英語:Nobel prize in Physics;瑞典語:Nobelpriset i fysik)是根據諾貝爾1895年的遺囑而設立的五個諾貝爾獎之一,該獎旨在獎勵那些對人類物理學領域裡作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

190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首次頒發。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甄選委員會通常在每年10月公布得主。頒獎典禮於每年12月10日,即諾貝爾逝世周年紀念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行,並由瑞典國王親自頒獎。

徠根據諾貝爾獎官網顯示,諾貝爾物理學獎每年評選和頒發一次,由瑞典皇家科學院頒發一枚金牌、一份證書以及一筆獎金。截至2020年,共有215人獲得該獎,其中47次由一人獲得,32次由二人分享,35次由三人共享;其中有6年因故停發;有8年延遲一年頒發;一位25歲時獲獎;一位兩次獲獎;四位女性獲獎;一對夫妻獲獎;四對父子獲獎。

2020年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戈蘭·漢松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羅傑·彭羅斯、賴因哈德·根策爾和安德烈婭·蓋茲。

歷史沿革


1895年11月27日,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以下簡稱:諾貝爾)在他逝世前一年寫成的最後一份遺囑於巴黎的瑞典挪威俱樂部簽訂。根據最後遺囑所述,他的遺產將用於建立一系列獎項,表彰在物理學、化學、和平、生理學或醫學以及文學上“對人類作出最大貢獻”的人士。用於設立五個諾貝爾獎的資產占諾貝爾總資產的94%,即3100萬瑞典克朗。
1897年4月26日,諾貝爾的遺囑才經挪威議會通過執行,執行人朗納·索爾曼和呂多爾夫·利耶奎斯特(Rudolf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獎人員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獎人員
Lilljequist)設立了諾貝爾基金會,管理遺產和獎金。遺囑通過後,議會委任瑞典皇家科學院為物理學獎的頒發機構。諾貝爾基金會其後在諾貝爾獎的頒獎判據上達成了協議。
1900年,瑞典國王奧斯卡二世頒布諾貝爾基金會的新規條。
1901年12月10日,在諾貝爾逝世5周年紀念日首次頒發諾貝爾獎。
1916年,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諾貝爾物理學獎未授獎。
1931年,由於候選人貢獻不足,諾貝爾物理學獎未授獎。
1934年,由於候選人貢獻不足,諾貝爾物理學獎未授獎。
1940年—1942年,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諾貝爾物理學獎未授獎。
196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獎式因為列夫·達維多維奇·朗道的身體原因而改在莫斯科舉行,由瑞典駐蘇聯大使代表國王授獎。

獎項文化


設立宗旨
諾貝爾物理學獎是根據諾貝爾1895年的遺囑而設立的五個諾貝爾獎之一,該獎旨在獎勵那些對人類物理學領域裡作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
獎牌證書
● 獎牌
自1902年起,諾貝爾獎獎牌都在瑞典皇家造幣廠(瑞典語:Myntverket)和挪威造幣廠製造,屬於諾貝爾基金會的註冊商標。每枚獎牌的正面都印有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左側頭像和以羅馬數字寫出的生卒年份(1833-1896),諾貝爾物理學獎的設計與諾貝爾化學獎、生理學或醫學獎及文學獎相同,但與和平獎及經濟學獎有些許不同。獎牌反面有兩個女神,右邊的是知識女神,她揭開了站在左邊的自然女神的面紗。這與化學獎獎牌相同,都是在1902年由雕刻師埃里克·林德貝里設計。
獎牌正面獎牌背面
● 證書
瑞典國王會親自將諾貝爾物理學獎證書頒給得主。證書由瑞典皇家科學院設計,每位得主的證書都是獨一無二的。證書上有一幅圖畫,以及獲獎者的姓名和得獎原因。
David J. ThoulessTheodor W. HänschEric CornellKurt Wüthrich
頒獎典禮
諾貝爾獎頒獎典禮
諾貝爾物理學獎的頒獎典禮在每年12月10日,即諾貝爾的逝世紀念日,在斯德哥爾摩音樂廳舉行。每次頒獎典禮都是下午舉行,這是因為諾貝爾是1896年12月10日下午4:30去世的,在1901年第一次頒獎時,人們便選擇在諾貝爾逝世的時刻舉行儀式,這一有特殊意義的做法一直沿襲下來。典禮上,得主會獲頒發一份證書、一枚獎牌以及一份記有獎金金額的文件。
每年出席頒獎儀式的人數限於1500人到1800人;男士燕尾服或民族服裝,女士要穿嚴肅的夜禮服;儀式中的所用白花和黃花必須從聖莫雷(聖莫雷是諾貝爾逝世的地方)空運來,這意味著對諾貝爾的紀念和尊重。
196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頒獎式因為列夫·達維多維奇·朗道的身體原因而改在莫斯科舉行,由瑞典駐蘇聯大使代表國王授獎。

獎項設置


獎項綜述獎金
諾貝爾物理學獎包括一枚金牌、一份證書以及一筆獎金。獎金的金額取決於諾貝爾基金會那一年的收入(自1901年以來的所有獎金,請參閱諾貝爾獎官方網站)。在有多於一位獲獎者的情況下,獎金會平分,或是其中一人得一半,另外二人各得四分之一。每一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都會獲得一筆獎金以及記有獎金金額的一份文件。2009年的獎金為1千萬瑞典克朗(約140萬美元) 。2012年,由於削減預算,獎金降至8百萬瑞典克朗(約110萬美元) 。獎金金額會隨著諾貝爾基金會當年的收入而變動。如果同時有多於一位得獎者,則獎金可以平分;如果同時有三位得獎者,則獎金還可以以2:1:1的比例分配,也就是一人得二分之一,其餘二人各得四分之一

評選規則


評選過程
每年9月至次年1月31日,接受各項諾貝爾獎推薦的候選人。通常每年推薦的候選人有1000—2000人。
不得自薦。
瑞典政府和挪威政府無權干涉諾貝爾獎的評選工作,不能表示支持或反對被推薦的候選人。
每年2月1日起,各項諾貝爾獎評委會對推薦的候選人進行篩選、審定,工作情況嚴加保密。
每年10月中旬,公布各項諾貝爾獎獲得者名單。
每年12月10日是諾貝爾逝世紀念日,在斯德哥爾摩和奧斯陸分別舉行諾貝爾獎頒發儀式,瑞典國王出席並授獎。
提名流程
根據規定,諾貝爾物理學獎委員會給有能力和資格提名的人發送機密文件,由他們推薦諾貝爾物理學獎獲獎人選,合格的提名人(Qualified nominators)要求如下:
1.瑞典皇家科學院的瑞典或外籍院士;
2.諾貝爾物理學獎委員會的委員;
3.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
4.瑞典、丹麥、芬蘭、冰島和挪威的大學和理工學院,以及斯德哥爾摩的卡羅林斯卡學院的終身科學教授;
5.由瑞典皇家科學院從至少六所大學或具有同等水平的學院(通常為數百所大學)選出擔任同類職務的人員,以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獎人員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獎人員
確保在不同國家及其學習所在地能夠分配到適當的名額;
6.瑞典皇家科學院認為可能合適的其他科學家。
其中第5項和第6項所指的科學家的選擇與確認,應在每年的9月底之前作出。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的提名過程,來自諾貝獎官方網站
評選考核
每徠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最多頒給三個人及兩項不同的科學研究。與其他諾貝爾獎相比,物理學獎的薦舉和甄選過程更長、更縝密。
獲獎者由諾貝爾物理學委員會甄選。該委員會由瑞典皇家科學院所推舉的五名成員組成。每年9月進行的第一輪選拔中,事先選出包括大學教授、諾貝爾物理學獎和化學獎得主等人在內的約3千人會收到一份保密的提名表。表格須於翌年1月之前送達諾貝爾委員會,專家在審議后,在被提名人中選出15人左右。委員會將最終人選報告呈交至皇家科學院,接受進一步審議。皇家科學院最後以多數表決的方式,挑選出獲獎者。
被提名人名單從不向公眾發布,被提名人本身也不會得知自己被提名。提名記錄封存50年。雖然不可提名已故人士,但是如果獲獎者在諾貝爾委員會作出決定(一般在10月)和12月的頒獎典禮之間去世,則依然能夠獲獎。1974年以前,被提名人若在提名後去世,亦能獲獎。
諾貝爾物理學獎規則規定,獲獎者的貢獻必須“已經受時間的考驗”。這意味著諾貝爾委員會往往會在科學發現的數十年以後才會為此頒發獎項。例如,198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有一半頒給蘇布拉馬尼揚·錢德拉塞卡,表彰他早在1930年代在研究恆星結構與演化上所做的成果。這種做法的弊端在於,不少有重要科學貢獻的科學家在有機會受到諾貝爾獎的肯定之前,便已去世。

歷屆名單


評獎結果
截至2019年,共有212人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其中47次由一人獲得,32次由二人分享,34次由三人共享。(更多內容可以參見: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
年份獲獎者國籍獲獎時所屬機構獲獎原因
1901年威廉·康拉德·倫琴德國慕尼黑大學(德國)發現不尋常的射線,之後以他的名字命名(即X射線,又稱倫琴射線)
1902年亨德里克·安東·洛倫茲荷蘭萊頓大學(荷蘭)關於磁場對輻射現象影響的研究(即塞曼效應)
彼得·塞曼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荷蘭)
1903年安東尼·亨利·貝克勒爾法國巴黎綜合理工大學(法國)發現天然放射性
皮埃爾·居里法國巴黎市工業物理化學學校(法國)他們對安東尼·亨利·貝克勒爾所發現的放射性現象的共同研究
瑪麗·居里法國無官方數據
1904年約翰·威廉·斯特拉特英國英國皇家科學研究所(Royal Institution of Great Britain)(英國)對那些重要的氣體的密度的測定,以及由這些研究而發現氬(對氫氣、氧氣、氮氣等氣體密度的測量,並因測量氮氣而發現氬)
1905年菲利普·萊納德德國基爾大學(德國)關於陰極射線的研究
1906年約瑟夫·湯姆孫英國劍橋大學(英國)對氣體導電的理論和實驗研究
1907年阿爾伯特·邁克耳孫美國芝加哥大學(美國)他的精密光學儀器,以及藉助它們所做的光譜學和計量學研究
1908年加布里埃爾·李普曼法國索邦大學(巴黎大學)(法國)他的利用干涉現象來重現色彩於照片上的方法
1909年伽利爾摩·馬可尼義大利馬可尼無線電報有限公司(英國)他們對無線電報的發展的貢獻
卡爾·費迪南德·布勞恩德國斯特拉斯堡大學(德國,今屬法國)
1910年約翰尼斯·迪德里克·范·德·瓦耳斯(范德華)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荷蘭)關於氣體和液體的狀態方程的研究
1911年威廉·維恩德國維爾茨堡大學(德國)發現那些影響熱輻射的定律
1912年尼爾斯·古斯塔夫·達倫瑞典瑞典氣體儲存公司(Swedish Gas-Accumulator Co., Lidingö-Stockholm)(瑞典)發明用於控制燈塔和浮標中氣體蓄積器的自動調節閥
1913年海克·卡末林·昂內斯荷蘭萊頓大學(荷蘭)他在低溫下物體性質的研究,尤其是液態氦的製成(超導體的發現)
1914年馬克斯·馮·勞厄德國法蘭克福大學(Frankfurt-on-the-Main University)(德國)發現晶體中的X射線衍射現象
1915年威廉·亨利·布拉格英國倫敦大學學院(英國)用X射線對晶體結構的研究
威廉·勞倫斯·布拉格英國維多利亞大學(今曼徹斯特大學) (英國)
1917年查爾斯·格洛弗·巴克拉英國愛丁堡大學(英國)發現元素的特徵倫琴輻射
1918年馬克斯·普朗克德國柏林大學(德國)因他的對量子的發現而推動物理學的發展
1919年約翰尼斯·斯塔克德國格賴夫斯瓦爾德大學(德國)發現極隧射線的多普勒效應以及電場作用下譜線的分裂現象
1920年夏爾·愛德華·紀堯姆瑞士國際計量局(Bureau International des Poids et Mesures)(法國)推動物理學的精密測量的有關鎳鋼合金的反常現象的發現
1921年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德國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今馬克斯普朗克物理研究所)(德國)他對理論物理學的成就,特別是光電效應定律的發現
1922年尼爾斯·玻爾丹麥哥本哈根大學(丹麥)他對原子結構以及由原子發射出的輻射的研究
1923年羅伯特·安德魯·密立根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美國)他的關於基本電荷以及光電效應的工作
1924年曼內·西格巴恩瑞典烏普薩拉大學(瑞典)他在X射線光譜學領域的發現和研究
1925年詹姆斯·弗蘭克德國哥廷根大學(德國)發現那些支配原子和電子碰撞的定律
古斯塔夫·路德維希·赫茲德國哈勒-維騰貝格大學(德國)
1926年讓·佩蘭法國索邦大學(巴黎大學)(法國)研究物質不連續結構和發現沉積平衡
1927年阿瑟·康普頓美國芝加哥大學(美國)發現以他命名的效應(康普頓效應)
查爾斯·威耳遜英國劍橋大學(英國)通過水蒸氣的凝結來顯示帶電荷的粒子的軌跡的方法
1928年歐文·理查森英國倫敦大學(英國)他對熱離子現象的研究,特別是發現以他命名的定律(理查森定律)
1929年路易·德布羅意法國索邦大學亨利龐加萊研究院(巴黎大學)(法國)發現電子的波動性
1930年錢德拉塞卡拉·文卡塔·拉曼印度加爾各答大學(印度)他對光散射的研究,以及發現以他命名的效應(拉曼效應)
1932年維爾納·海森堡德國萊比錫大學(德國)創立量子力學,以及由此導致的氫的同素異形體的發現
1933年埃爾溫·薛定諤奧地利柏林大學(德國)
發現了原子理論的新的多產的形式
(即量子力學的基本方程——薛定諤方程和狄拉克方程)
保羅·狄拉克英國劍橋大學(英國)
1935年詹姆斯·查德威克英國利物浦大學(英國)發現中子
1936年維克托·弗朗西斯·赫斯奧地利因斯布魯克大學(奧地利)發現宇宙輻射
卡爾·戴維·安德森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美國)發現正電子
1937年柯林頓·約瑟夫·戴維孫美國貝爾實驗室(Bell Telephone Laboratories)(美國)他們有關電子被晶體衍射的現象的實驗發現
喬治·佩吉特·湯姆森英國倫敦大學(英國)
1938年恩里科·費米義大利羅馬大學(義大利)證明了可由中子輻照而產生的新放射性元素的存在,以及有關慢中子引發的核反應的發現
1939年歐內斯特·勞倫斯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美國)對回旋加速器的發明和發展,並以此獲得有關人工放射性元素的研究成果
1943年奧托·施特恩美國卡耐基理工學院(今卡耐基梅隆大學)(美國)他對分子束方法的發展以及有關質子磁矩的研究發現
1944年伊西多·艾薩克·拉比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美國)他用共振方法記錄原子核的磁屬性
1945年沃爾夫岡·泡利奧地利普林斯頓大學(美國)發現不相容原理,也稱泡利原理
1946年珀西·布里奇曼美國哈佛大學(美國)發明獲得超高壓的裝置,並在高壓物理學領域作出發現
1947年愛德華·維克托·阿普爾頓英國科學與工業研究部(Department of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Research)(英國)對高層大氣的物理學的研究,特別是對所謂阿普頓層的發現
1948年帕特里克·布萊克特英國維多利亞大學(今曼徹斯特大學) (英國)改進威爾遜雲霧室方法和由此在核物理和宇宙射線領域的發現
1949年湯川秀樹日本京都帝國大學(今京都大學)(日本);哥倫比亞大學(美國)他以核作用力的理論為基礎預言了介子的存在
1950年塞西爾·弗蘭克·鮑威爾英國布里斯託大學(英國)發展研究核過程的照相方法,以及基於該方法的有關介子的研究發現
1951年約翰·道格拉斯·科克羅夫特英國英國原子能研究院(Atomic Energy Research Establishment)(英國)他們在用人工加速原子產生原子核嬗變方面的開創性工作
歐內斯特·沃吞愛爾蘭都柏林聖三一大學(愛爾蘭)
1952年費利克斯·布洛赫美國斯坦福大學(美國)發展出用於核磁精密測量的新方法,並憑此所得的研究成果
愛德華·米爾斯·珀塞爾美國哈佛大學(美國)
1953年弗里茨·塞爾尼克荷蘭格羅寧根大學(荷蘭)他對相襯法的證實,特別是發明相襯顯微鏡
1954年馬克斯·玻恩英國愛丁堡大學(英國)在量子力學領域的基礎研究,特別是他對波函數的統計解釋
瓦爾特·博特德國海德堡大學(德國);馬克斯·普朗克醫學研究所(德國)符合法,以及以此方法所獲得的研究成果
1955年威利斯·尤金·蘭姆美國斯坦福大學(美國)他的有關氫光譜的精細結構的研究成果
波利卡普·庫施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美國)精確地測定出電子磁矩
1956年威廉·肖克利美國貝克曼儀器公司半導體實驗室(美國)他們對半導體的研究和發現晶體管效應
約翰·巴丁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美國)
沃爾特·豪澤·布喇頓美國貝爾實驗室(Bell Telephone Laboratories)(美國)
1957年楊振寧中國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美國)他們對所謂的宇稱不守恆定律的敏銳地研究,該定律導致了有關基本粒子的許多重大發現
李政道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美國)
1958年帕維爾·阿列克謝耶維奇·切連科夫蘇聯蘇聯科學院列別捷夫物理研究所(前蘇聯)發現並解釋切連科夫輻射
伊利亞·弗蘭克蘇聯蘇聯科學院列別捷夫物理研究所(前蘇聯)
伊戈爾·葉夫根耶維奇·塔姆蘇聯莫斯科大學(前蘇聯)
1959年埃米利奧·吉諾·塞格雷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美國)發現反質子
歐文·張伯倫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美國)
1960年唐納德·格拉澤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美國)發明氣泡室
1961年羅伯特·霍夫施塔特美國斯坦福大學(美國)關於對原子核中的電子散射的先驅性研究,並由此得到的關於核子結構的研究發現
魯道夫·路德維希·穆斯堡爾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德國);加州理工學院(美國)他的有關γ射線共振吸收現象的研究以及與這個以他命名的效應相關的研究發現(穆斯堡爾效應)
1962年列夫·達維多維奇·朗道蘇聯蘇聯科學院(前蘇聯)關於凝聚態物質的開創性理論,特別是液氦
1963年耶諾·帕爾·維格納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美國)他對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理論的貢獻,特別是對基礎的對稱性原理的發現和應用
瑪麗亞·格佩特-梅耶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美國)發現原子核的殼層結構
約翰內斯·延森德國海德堡大學(德國)
1964年查爾斯·哈德·湯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美國)在量子電子學領域的基礎研究成果,該成果導致了基於激微波-激光原理建造的振蕩器和放大器"
尼古拉·根納季耶維奇·巴索夫蘇聯蘇聯科學院列別捷夫物理研究所(前蘇聯)
亞歷山大·普羅霍羅夫蘇聯蘇聯科學院列別捷夫物理研究所(前蘇聯)
1965年朝永振一郎日本東京教育大學(今筑波大學)(日本)他們在量子電動力學方面的基礎性工作,這些工作對粒子物理學產生深遠影響
朱利安·施溫格美國哈佛大學(美國)
理查德·菲利普·費曼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美國)
1966年阿爾弗雷德·卡斯特勒法國巴黎高等師範學校(法國)發現和發展了研究原子中赫茲共振的光學方法
1967年漢斯·貝特美國康奈爾大學(美國)他對核反應理論的貢獻,特別是關於恆星中能源的產生的研究發現
1968年路易斯·阿爾瓦雷茨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美國)他對粒子物理學的決定性貢獻,特別是因他發展了氫氣泡室技術和數據分析方法,從而發現了一大批共振態
1969年默里·蓋爾曼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美國)對基本粒子的分類及其相互作用的研究發現
1970年漢尼斯·奧洛夫·哥斯達·阿爾文瑞典瑞典皇家理工學院(瑞典)磁流體動力學的基礎研究和發現,及其在等離子體物理學富有成果的應用
路易·奈耳法國格勒諾布爾大學(法國)關於反鐵磁性和鐵磁性的基礎研究和發現以及在固體物理學方面的重要應用
1971年丹尼斯·加博爾英國帝國理工學院(英國)發明並發展全息照相法
1972年約翰·巴丁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美國)他們聯合創立了超導微觀理論,即常說的BCS理論
利昂·庫珀美國布朗大學(美國)
約翰·羅伯特·施里弗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美國)
1973年江崎玲於奈日本IBM托馬斯沃森研究中心(IBM Thomas J. Watson Research Center)(美國)發現半導體和超導體的隧道效應
伊瓦爾·賈埃弗挪威通用電氣公司(美國)
布賴恩·戴維·約瑟夫森英國劍橋大學(英國)他理論上預測出通過隧道勢壘的超電流的性質,特別是那些通常被稱為約瑟夫森效應的現象
1974年馬丁·賴爾英國劍橋大學(英國)他們在射電天體物理學的開創性研究:賴爾的發明和觀測,特別是合成孔徑技術;休伊什在發現脈衝星方面的關鍵性角色
安東尼·休伊什英國劍橋大學(英國)
1975年奧格·尼爾斯·玻爾丹麥尼爾斯·玻爾研究所(哥本哈根大學理論物理學研究)(丹麥)發現原子核中集體運動和粒子運動之間的聯繫,並且根據這種聯繫發展了有關原子核結構的理論
本·羅伊·莫特森丹麥北歐理論物理研究所(Nordita)(丹麥)
利奧·詹姆斯·雷恩沃特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美國)
1976年伯頓·里克特美國斯坦福直線加速器中心(Stanford LinearAcceleratorCenter)(今SLAC國家加速器實驗室)(美國)他們在發現新的重基本粒子方面的開創性工作(共同發現了J粒子)
丁肇中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美國)
1977年菲利普·沃倫·安德森美國貝爾實驗室(Bell Telephone Laboratories)(美國)對磁性和無序體系電子結構的基礎性理論研究
內維爾·弗朗西斯·莫特英國劍橋大學(英國)
約翰·凡扶累克美國哈佛大學(美國)
1978年彼得·卡皮查蘇聯蘇聯科學院(前蘇聯)低溫物理領域的基本發明和發現
阿諾·彭齊亞斯美國貝爾實驗室(美國)發現宇宙微波背景輻射
羅伯特·威爾遜美國貝爾實驗室(美國)
1979年謝爾登·格拉肖美國哈佛大學(美國)關於基本粒子間弱相互作用和電磁相互作用的統一理論的,包括對弱中性流的預言在內的貢獻
阿卜杜勒·薩拉姆巴基斯坦國際理論物理中心(義大利);帝國理工學院(英國)
史蒂文·溫伯格美國哈佛大學(美國)
1980年詹姆斯·沃森·克羅寧美國芝加哥大學(美國)發現中性K介子衰變時存在對稱破壞
瓦爾·洛格斯登·菲奇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美國)
1981年凱·西格巴恩瑞典烏普薩拉大學(瑞典)對開發高解析度電子光譜儀的貢獻
尼古拉斯·布隆伯根美國哈佛大學(美國)對開發激光光譜儀的貢獻
阿瑟·倫納德·肖洛美國斯坦福大學(美國)
1982年肯尼斯·威爾遜美國康奈爾大學(美國)對與相轉變有關的臨界現象理論的貢獻
1983年蘇布拉馬尼揚·錢德拉塞卡美國芝加哥大學(美國)有關恆星結構及其演化的重要物理過程的理論研究
威廉·福勒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美國)對宇宙中形成化學元素的核反應的理論和實驗研究
1984年卡洛·魯比亞義大利歐洲核子研究組織(瑞士)對導致發現弱相互作用傳遞者,場粒子W和Z的大型項目的決定性貢獻
西蒙·范德梅爾荷蘭歐洲核子研究組織(瑞士)
1985年克勞斯·馮·克利青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固體物理和材料研究所(德國)發現量子霍爾效應
1986年恩斯特·魯斯卡德國弗里茨·哈伯研究所(屬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德國)電子光學的基礎工作和設計了第一台電子顯微鏡
格爾德·賓寧德國IBM蘇黎世研究實驗室(IBM Zurich Research Laboratory)(瑞士)研製掃描隧道顯微鏡
海因里希·羅雷爾瑞士IBM蘇黎世研究實驗室(IBM Zurich Research Laboratory)(瑞士)
1987年約翰內斯·格奧爾格·貝德諾爾茨德國IBM蘇黎世研究實驗室(IBM Zurich Research Laboratory)(瑞士)在發現陶瓷材料的超導性方面的突破
卡爾·亞歷山大·米勒瑞士IBM蘇黎世研究實驗室(IBM Zurich Research Laboratory)(瑞士)
1988年利昂·萊德曼美國費米國家加速器實驗室(美國)中微子束方式,以及通過發現子中微子證明了輕子的對偶結構
梅爾文·施瓦茨美國數碼通訊公司(Digital Pathways, Inc.,)(美國)
傑克·施泰因貝格爾美國歐洲核子研究組織(瑞士)
1989年諾曼·拉姆齊美國哈佛大學(美國)發明分離振蕩場方法及其在氫激微波和其他原子鐘中的應用
漢斯·格奧爾格·德默爾特美國華盛頓大學西雅圖分校(美國)發展離子陷阱技術
沃爾夫岡·保羅德國波恩大學(美國)
1990年傑爾姆·弗里德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美國)他們有關電子在質子和被綁定的中子上的深度非彈性散射的開創性研究,這些研究對粒子物理學的夸克模型的發展有必不可少的重要性
亨利·肯德爾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美國)
理查·泰勒加拿大斯坦福大學(美國)
1991年皮埃爾-吉勒·德熱納法國法蘭西公學院(法國)發現研究簡單系統中有序現象的方法可以被推廣到比較複雜的物質形式,特別是推廣到液晶和聚合物的研究中
1992年喬治·夏帕克法國巴黎市工業物理化學學校(法國);歐洲核子研究組織(瑞士)發明並發展了粒子探測器,特別是多絲正比室
1993年拉塞爾·赫爾斯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美國)發現新一類脈衝星,該發現開發了研究引力的新的可能性
約瑟夫·胡頓·泰勒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美國)
1994年伯特倫·布羅克豪斯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加拿大)對中子頻譜學的發展,以及對用於凝聚態物質研究的中子散射技術的開創性研究
克利福德·沙爾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美國)對中子衍射技術的發展,以及對用於凝聚態物質研究的中子散射技術的開創性研究
1995年馬丁·佩爾美國斯坦福大學(美國)發現τ輕子,以及對輕子物理學的開創性實驗研究
弗雷德里克·萊因斯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歐文分校(美國)發現中微子,以及對輕子物理學的開創性實驗研究
1996年戴維·李美國康奈爾大學(美國)發現了在氦-3里的超流動性
道格拉斯·奧謝羅夫美國斯坦福大學(美國)
羅伯特·理查德森美國康奈爾大學(美國)
1997年朱棣文美國斯坦福大學(美國)發展了用激光冷卻和捕獲原子的方法
科昂·塔努吉法國法蘭西公學院(法國);巴黎高等師範學校(法國)
威廉·菲利普斯美國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美國)
1998年羅伯特·勞克林美國斯坦福大學(美國)發現了電子在強磁場中的分數量子化的霍爾效應
霍斯特·路德維希·施特默德國哥倫比亞大學(美國)
崔琦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美國)
1999年傑拉德·特·胡夫特荷蘭烏得勒支大學(荷蘭)闡明物理學中弱電相互作用的量子結構
馬丁紐斯·韋爾特曼荷蘭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美國)
2000年若雷斯·阿爾費羅夫俄羅斯約費物理技術研究所(A.F. Ioffe Physico-Technical Institute)(俄羅斯)發展了用於高速電子學和光電子學的半導體異質結構
赫伯特·克勒默德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美國)
傑克·基爾比美國德州儀器公司(美國)在發明集成電路中所做的貢獻
2001年埃里克·康奈爾美國科羅拉多大學波爾得分校(美國)在鹼性原子稀薄氣體的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凝聚態物質屬性質的早期基礎性研究
卡爾·韋曼美國科羅拉多大學波爾得分校(美國)
沃爾夫岡·克特勒德國麻省理工學院(美國)
2002年雷蒙德·戴維斯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美國)在天體物理學領域做出的先驅性貢獻,尤其是探測宇宙中微子
小柴昌俊日本東京大學(日本)
里卡爾多·賈科尼美國聯合大學公司(Associated Universities Inc.,)(美國)在天體物理學領域做出的先驅性貢獻,這些研究導致了宇宙X射線源的發現
2003年阿列克謝·阿布里科索夫俄羅斯阿貢國家實驗室(美國)對超導體和超流體理論做出的先驅性貢獻
維塔利·金茲堡俄羅斯俄羅斯科學院列別捷夫物理研究所(俄羅斯)
安東尼·萊格特英國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美國)
2004年戴維·格羅斯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卡弗里理論物理研究所(美國)發現強相互作用理論中的漸近自由
戴維·普利策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美國)
弗朗克·韋爾切克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美國)
2005年羅伊·格勞伯美國哈佛大學(美國)對光學相干的量子理論的貢獻
約翰·霍爾美國科羅拉多大學波爾得分校(美國);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美國)對包括光頻梳技術在內的,基於激光的精密光譜學發展做出的貢獻,
特奧多爾·亨施德國馬克斯·普朗克量子光學研究所(德國);慕尼黑大學(德國)
2006年約翰·馬瑟美國美國航空航天局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美國)發現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黑體形式和各向異性
喬治·斯穆特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美國)
2007年艾爾伯·費爾法國巴黎第十一大學(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Thales 集團聯合物理小組(Unité Mixte de Physique CNRS/THALES)(法國)發現巨磁阻效應
彼得·格林貝格爾德國於利希研究中心(Forschungszentrum Jülich)(德國)
2008年小林誠日本高能加速器研究機構(日本)發現對稱性破缺的來源,並預測了至少三大類夸克在自然界中的存在
益川敏英日本京都產業大學(日本);京都大學湯川理論物理研究所(日本)
南部陽一郎美國芝加哥大學恩里科·費米研究所(美國)發現亞原子物理學的自發對稱性破缺機制
2009年高錕英國標準電信實驗室(英國);香港中文大學(中國香港)在光學通信領域光在纖維中傳輸方面的突破性成就
威拉德·博伊爾美國貝爾實驗室(美國)發明半導體成像器件電荷耦合器件
喬治·史密斯美國貝爾實驗室(美國)
2010年安德烈·海姆荷蘭曼徹斯特大學(英國)在二維石墨烯材料的開創性實驗
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英/俄曼徹斯特大學(英國)
2011年布萊恩·施密特澳大利亞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澳大利亞)透過觀測遙距超新星而發現宇宙加速膨脹
亞當·里斯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美國);太空望遠鏡科學研究院(美國)
索爾·珀爾馬特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美國)
2012年塞爾日·阿羅什法國法蘭西公學院(法國);巴黎高等師範學校(法國)能夠量度和操控個體量子系統的突破性實驗手法
大衛·維因蘭德美國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美國);科羅拉多大學波爾得分校(美國)
2013年彼得·希格斯英國愛丁堡大學(英國)對希格斯玻色子的預測
弗朗索瓦·恩格勒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比利時)
2014年赤崎勇日本名城大學(日本);名古屋大學(日本)發明高亮度藍色發光二極體
天野浩日本名古屋大學(日本)
中村修二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美國)
2015年梶田隆章日本東京大學(日本)發現中微子振蕩現象,表明中微子擁有質量
阿瑟·麥克唐納加拿大女王大學(加拿大)
2016年戴維·索利斯英國/美國華盛頓大學西雅圖分校(美國)發現了物質的拓撲相變和拓撲相
邁克爾·科斯特利茨英國/美國布朗大學(美國)
鄧肯·霍爾丹英國普林斯頓大學(美國)
2017年基普·S·索恩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美國)在LIGO探測器和引力波觀測方面的決定性貢獻
巴里·巴里什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美國)
雷納·韋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美國)
2018年亞瑟·阿斯金美國貝爾實驗室(美國)在激光物理領域的突破性發明
傑哈·莫羅法國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美國)
唐娜·斯特里克蘭加拿大滑鐵盧大學(加拿大)
2019年詹姆斯·皮布爾斯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美國)宇宙學相關研究
米歇爾·馬約爾瑞士日內瓦大學(瑞士)首次發現太陽系外行星
迪迪埃·奎洛茲瑞士日內瓦大學(瑞士)、劍橋大學(英國)
2020年羅傑·彭羅斯英國英國數學物理學家(英國)、牛津大學(英國)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特的現象黑洞 
賴因哈德·根策爾德國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地外物理研究所、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發現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緻密天體 
安德烈婭·蓋茲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統計情況
已下統計數據為截至2020年,內容來源於諾貝爾獎官方網站: 
次數唯一一位兩次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是約翰·巴丁(分別在1956年和1972年獲獎)
年齡
最年輕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是威廉·勞倫斯·布拉格(在1915年獲獎時僅有25歲,也是諾貝爾三項科學獎項中的最年輕得主);
最年長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是亞瑟·阿斯金(在2018年獲獎時已經96歲)
性別共有四位女性獲得過諾貝爾物理學獎,分別是瑪麗·居里(1903年)、瑪麗亞·格佩特-梅耶(1963年)、唐娜·斯特里克蘭(2018年)和安德烈婭·蓋茲(2020年)。在六個諾貝爾獎項中,這是女性獲獎人次第二少的獎項(只多於僅二位女性得主的諾貝爾經濟學獎)
人物關係
夫妻獲獎:瑪麗·居里和皮埃爾·居里於1903年被授予諾貝爾物理學獎;
父子獲獎:威廉·亨利·布拉格和威廉·勞倫斯·布拉格(1915年);尼爾斯·玻爾(1922年)和奧格·尼爾斯·玻爾(1975年);曼內·西格巴恩(1924年)和凱·西格巴恩(1981年);約瑟夫·約翰·湯姆遜(1906年)和喬治·佩吉特·湯姆森(1937年)
停發有6年因故停發(1916、1931、1934、1940—1942年),其中1916年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1931年由於候選人貢獻不足、1934年由於候選人貢獻不足、1940—1942年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
延遲有8年延遲一年頒發(1917、1918、1921、1924、1925、1928、1932、1943年)

社會評價


諾貝爾物理學獎被普遍認為是在物理學領域能夠取得的最高榮譽。(The Nobel Prize is widely considered the world’s most prestigious award. It is awarded for achievements in physics, chemistry, physiology or medicine, literature, peace and econom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