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

列寧創作的政治經濟學著作

是V.I.列寧全面論述帝國主義的專著。全名《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通俗的論述)》,通常簡稱為《帝國主義論》,是馬克思《資本論》的繼續發展。寫於1916年1~6月,出版於1917年9月。早在20年代就有了中譯本。修訂后的中譯文收入《列寧全集》第2版,第27卷。

內容簡介


《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包括兩個序言(即《序言》、《法文版和德文版序言》)和十章正文。
(一)兩篇序言的主要內容
第一篇《序言》是1917年4月列寧在彼得格勒寫的俄文版《序言》,主要說明寫該書的目的。列寧指出,他希望該書能有助於理解帝國主義的經濟實質這個基本經濟問題,不研究這個問題,就根本不會懂得如何去認識現在的戰爭和現在的政治。但考慮到沙皇政府的書報檢查,在一些重大政治問題上,不得不使用“伊索寓言式”的語言來敘述。因此,列寧希望讀者讀該書的時候,去看他在“1914—1917年間在國外寫的論文”。論文包括:《第二國際的破產》(1915年5月)、《社會主義與戰爭》(1915年8月)、《論歐洲聯邦口號》(1915年8月)、《無產階級革命的軍事綱領》(1916年10月)、《帝國主義和社會主義運動的分裂》(1916年10月)等。
第二篇《序言》是列寧在十月革命勝利后的1920年7月6日寫的。《序言》共分五節,第一節指出該書的任務是,運用資產階級統計的綜合材料和資產階級學者的自白,“來說明20世紀初期,即第一次世界帝國主義大戰前夜,全世界資本主義經濟在其國際相互關係上的總的情況。”第二節分析了世界大戰的性質和根源,闡明了壟斷與戰爭的關係,表明只要生產資料私有制還存在,在上述這樣的經濟基礎上,帝國主義戰爭是絕對不可避免的。第三節指出戰爭與革命的關係,帝國主義戰爭最後必將以無產階級革命和這一革命的勝利告終。第四節指出該書特別注意批判“考茨基主義”這一國際思潮。第五節指出了資本主義的寄生性和腐朽是帝國主義所固有的,並由此作出極其重要的政治結論帝國主義是無產階級社會革命的前夜。上述二至五節,列寧指出是對該本經過檢查的書的一些最必要的補充。
(二)十章正文的主要內容
第一至第六章是分析帝國主義的五個基本經濟特徵,第七章是對前六章的進一步概括或總結,第八章是從另一方面指出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特殊歷史階段,第九章是全書的總結,並從政治路線上深刻地批判了“考茨基主義”。全書具體內容如下:
一、帝國主義的基本特徵。帝國主義第一個基本特徵是生產和資本的集中發展到這樣高的程度,以致造成了在經濟生活中起決定作用的壟斷組織。這是說,生產集中必然產生壟斷。列寧運用德、美、英等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大量資料,論證了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提出的觀點,即自由競爭引起生產集中,生產集中發展到一定階段就會引起壟斷。第二、第三章論述了帝國主義第二個基本特徵即銀行資本和工業資本已經融合起來,在這個金融資本的基礎上形成了金融寡頭。第四章論述了帝國主義的第三個基本特徵是資本輸出。第五章論述了帝國主義的第四個基本特徵是瓜分世界的資本家國際壟斷同盟已經形成。第六章論述了帝國主義第五個基本特徵是最大資本主義大國已把世界上的領土瓜分完畢。
二、帝國主義的定義。從第七章開始,列寧對前面各章的分析加以總結,進一步揭示帝國主義的實質。列寧指出壟斷是從資本主義到更高級的制度過渡。列寧在概括前六章分析的基礎上,對帝國主義下了三個定義第一個定義是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壟斷階段,說明壟斷是帝國主義的基本特徵。第二個定義包括帝國主義的五個基本特徵,但這主要是從經濟方面來看。如果注意到現階段的資本主義同一般資本主義相比所佔的歷史地位,帝國主義第三個定義應當是資本主義發展的一個特殊階段。所謂特殊階段的含義,列寧在1917年12月發表的文章中指出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特殊歷史階段。該特點可分三方面來談帝國主義是壟斷的資本主義;帝國主義是寄生的或腐朽的資本主義;帝國主義是垂死的資本主義。
三、資本主義的寄生性和腐朽性。第八章論述資本主義的寄生性和腐朽性,這是完備的帝國主義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主要表現為:
一是壟斷必然會引起生產和技術的停滯趨勢。在壟斷組織統治下,按壟斷價格收購原料和銷售商品,抑制了追求技術進步的動力。二是食利者的增加和食利國的出現,是帝國主義腐朽性、寄生性最突出的表現之一。在帝國主義時期,由於貨幣資本大量積聚在少數國家,於是,以剪息票為生的食利者階級資本輸出的增長,使少數富國變成食利國,這就是帝國主義和帝國主義寄生性的實質。三是壟斷資產階級收買工人貴族,是帝國主義在政治上的表現。在壟斷資本和金融寡頭支持下,一些工人貴族奪取工會中的領導地位,給工人運動造成嚴重危害。
四、對考茨基“超帝國主義論”等謬論的批判。第九章以及第七章等其他章節有關部分,分析了社會各階級對帝國主義所採取的態度,批判了資產階級的各種錯誤觀點,特別著重批判了超帝國主義論等謬論的反動實質。考茨基認為,一種新的超帝國主義的政策,將以實行國際聯合的金融資本共同剝削世界來代替各國金融資本的相互鬥爭。列寧指出從理論上看,考茨基是用英國牧師霍布森的理論欺騙群眾;從實際上看,和平的聯盟準備著戰爭,超帝國主義階段是不存在的;從政治上看,超帝國主義論的實質是為了粉飾帝國主義侵略的反動政治特性。帝國主義國家的發展是不平衡的,儘管幾個帝國主義強國可能結成一個聯盟,即超帝國主義的聯盟,但這隻會是前後兩次戰爭之間的喘息,新的不平衡必然使和平遭到破壞。考茨基是拿資本主義制度下可能達到永久和平的希望,對群眾進行最反動的安慰。
五、帝國主義的歷史地位。第十章是全書的總結,闡明了帝國主義的歷史地位。著重指出帝國主義是垂死的資本主義,是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的前夜。一是因為壟斷資本主義使資本主義的一切矛盾尖銳化。二是帝國主義兩種發展趨勢和發展的不平衡規律。列寧指出帝國主義的趨勢之一,即形成食利國、高利貸國的趨勢愈來顯著,這種國家的資產階級愈來愈依靠輸出資本和剪息票為生。這說明帝國主義的寄生性和腐朽性日益加深。另一發展趨勢是資本主義的發展比從前要快得多,但是這種發展不僅一般地更不平衡了。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是資本主義的絕對規律,由此就應得出結論社會主義可能首先在少數甚至在單獨一個資本主義國家內獲得勝利。三是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尖銳化。資本主義迅速發展,生產社會化達到了更高的程度。這表現為生產資料使用的社會化,生產過程的社會化,產品的社會化,這與私有經濟關係和私有制關係已經變成與內容不相適應的外殼了,如果人為地拖延消滅這個外殼的日子,那它就必然要腐爛,它可能在腐爛狀態中保持一個比較長的時期,但終究不可避免地要被消滅。

作品目錄


序言法文版和德文版序言
第一章生產集中和壟斷第二章銀行和銀行的新作用
第三章金融資本和金融寡頭第四章資本輸出
第五章資本家同盟瓜分世界第六章大國瓜分世界
第七章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特殊階段第八章資本主義的寄生性和腐朽
第九章對帝國主義的批評第十章帝國主義的歷史地位 

創作背景


歷史背景
資本主義發展經歷了兩個歷史階段,一個是自由競爭階段,一個是壟斷階段,即帝國主義階段。自由競爭階段向壟斷階段的過渡,是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完成的。在資本主義向帝國主義過渡的歷史時期,社會經濟政治均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隨著壟斷資本的發展,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更加尖銳起來,無產階級反對壟斷資產階級的鬥爭日益高漲,工人運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與此同時,由於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加劇和世界領土已被瓜分完畢,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也日益激化。由於帝國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後起帝國主義國家為了擴大勢力,奪取更多的殖民地,只有訴諸武力,於是1914年7月爆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這次大戰是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矛盾尖銳化的產物,是重新瓜分世界、爭奪殖民地、爭奪世界霸權的帝國主義之間的侵略戰爭。戰爭引起了社會矛盾的總爆發,推動了工人階級革命,歷史已進入“帝國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的時代”;因此,擺在無產階級革命家面前的問題是:怎樣看待資本主義發展到帝國主義壟斷階段的經濟本質、特徵和發展規律?怎樣看待當今面臨的世界大戰,以及帝國主義之間的侵略戰爭?如何從政治思想上指導無產階級的革命運動,並批判形形色色的錯誤言論,使無產階級革命能夠順利而健康地發展?《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就是適應新的時代的要求,即經濟、政治、理論、思想的新要求而寫作的。
成書過程
《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是列寧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寫成的。1915年,列寧在伯爾尼就開始研究各國有關帝國主義的著作。1916年1月起,列寧開始寫該書。1916年6月19日寫成。1917年9月出版問世。列寧在寫作該書過程中,從幾百本外文書籍、雜誌、報紙和統計彙編中作的摘錄、綱要、札記和表格等共有10多個印張。1939年,該資料用“關於帝國主義的筆記”的書名印成單行本出版。

作品思想


《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是列寧論述帝國主義的專著,全書繼承並發展了馬克思的《資本論》,用較為通俗易懂的語言,闡述了帝國主義的意義、發展特點和在各個方面的表現。深刻分析了帝國主義的本質、特徵和基本矛盾,揭示了帝國主義產生、發展和必然滅亡的客觀規律,批判了考茨基的超帝國主義論等錯誤思想。列寧通過分析壟斷的資本主義,得出了帝國主義是寄生的和腐朽的結論。列寧還認為,腐朽的趨勢不能排除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不僅在個別工業部門,個別資產階級階層,個別國家表現出不同的發展趨勢,而且就整個來說,資本主義的發展比從前要快得多,但這種發展會造成更大的不平衡。由於各國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必然在爭奪和兼并中加緊民族壓迫,因而使反抗加劇,使帝國主義國家與殖民地、半殖民地、經濟政治落後國家之間的矛盾尖銳起來。這就決定了帝國主義的歷史地位,即帝國主義是過渡的資本主義,是垂死的資本主義,帝國主義是無產階級社會革命的前夜。

作品影響


《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是馬克思《資本論》的繼續和發展,是列寧關於帝國主義理論研究的最主要的著作,是對馬克思、思格斯關於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基本矛盾運動規律研究的繼承和發展。它第一次建立了完整的科學的帝國主義理論,從經濟上概括了帝國主義的五個基本經濟特徵,深刻揭示和論證了帝國主義的經濟實質和各種矛盾的根源。從政治上提出並論證了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後階段和特殊歷史階段,做出帝國主義是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前夜的總結論,是科學社會主義發展到列寧主義階段的重要標誌。 《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標誌著無產階級帝國主義理論的創立,因為它將帝國主義的研究安置在正確的方法論基礎上,將帝國主義這個概念加以改造,認為它是資本主義的一個歷史階段——壟斷階段,並分析了在這個階段上生產力和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矛盾,指出它必然被更高級的生產關係所代替。
在學術史上,特別是共產主義理論史上,《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具有重要的地位。學習和研究該書,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列寧根據大量的實際經濟情況,經過分析研究,提出了壟斷代替自由競爭、資本主義已進入壟斷階段、也就是最高階段的新理論,這實質上是對《資本論》的進一步運用和發展,對資本主義經濟兩個不同發展階段作了科學而正確的劃分,對於研究當代現實存在的資本主義經濟有重大的指導作用。列寧在該書中所提出的壟斷資本主義經濟理論,不僅正確地分析了當時的一系列經濟問題,就是對現在資本主義壟斷的高級階段的分析,仍然具有科學的指導意義。

作者簡介


列寧,全名弗拉基米爾·伊里奇·烏里揚諾夫,1870年4月22日生於在俄國伏爾加河畔的辛比爾斯克(今烏里揚諾夫斯克),列寧是他的筆名。列寧是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理論家、布爾什維克黨創立者、蘇聯建立者和第一位領導人。他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形成了列寧主義理論。馬克思列寧主義者稱他為“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偉大導師和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