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津天后宮旗津天后宮位於高雄市旗津區第一街旁,主要供奉媽祖,當地民眾又稱為媽祖廟、媽祖宮,建廟於清朝康熙12年(公元1673),香火相當鼎盛,也是高雄市第一座媽祖廟。公元1979年經政府核定為三級古迹。
閩南式建築的燕尾剪粘,與映照在藍天中的大紅燈籠,於民國37年(公元1948年)
旗津天后宮
由地方人士蔡文賓等信徒籌資重修,即為今日所見之廟宇古樸的面貌,廟內兩壁皆為石雕,造型及刻工頗為細膩。廟堂上的,廟內尚存有清光緒12年古銅鐘一口、‘普濟眾生’匾,為光緒15年古物、光緒18年木質對聯一副。是目前高雄地區最古老的建築之一。旗後天後宮是屬於傳統廟宇建築,一般依據福建民間的俗例,幾乎在所有漁船停泊的碼頭附近,必建一座媽祖廟,而媽祖廟的置,必定面對漁船進碼頭的方向。旗後天後宮的廟址水德揚靈,宮址面對高雄港岸,由先民徐阿華等人所留下的“墾耕契文”可知,當時的“媽祖宮”確實在岸邊,三百多年來默默地守護著斯土斯民,迄今仍為旗后地區民眾的心靈支柱。由旗後天後宮的廟址,不但可供研究台灣早期媽祖廟選擇位置、地址與方位見證之活教材,且是媽祖廟面向碼頭的另一佐證之憑據。天后宮的平面格局為兩殿五門兩護室,是南方系統之廟宇。它的前殿與正殿之間有一座拜亭相連,雖然廟址擠在車水馬龍的熬鬧市衢中,仍遵循古制建築,採用考究的工字型布區,為帝制時代官行建築的典型,藉此在外型上可凸顯天后的崇高神格,使用上又能適應南台灣溫熱多雨的氣環境。
天后宮從石階開始,地面、廊牆、廊柱,全用石頭砌築而成,是一座以石材為基礎,
旗津天后宮
磚為牆,木料為頂蓋的廟宇。其外廓呈現的精雕細琢,與高雄市內其他廟宇比較時,絲毫遮掩不了它的恢宏氣度。廟前廣場是匯聚人群之處,以紅磚砌成,廟會時一方面做為外台戲的看台,一方面也做為廟祭時擺設供桌、供物之用。在早期的先民,廟埕也成為曝晒罟網,或臨時修補竹筏、漁具的場所。廟埕的北建有碑座、辦事處、香客休息亭、化妝室等。除碑座為仿古建築外,其餘均為現代式建築。廟埕西側建鋼製電動的塔狀金爐一座。天后宮的屋頂為縱深二落的三川燕尾脊造形,其上裝飾著龍鳳、螭首、鴟吻等吉祥或辟邪的剪黏圖案。中脊中座是福祿壽三仙翁,雙龍左右侍護,脊帶上塑有一簇簇的牌頭人物,皆取自忠孝節義的故事題材,具有醒世與教誨的社教功能。一如台灣的大多數廟宇,天后宮也用了很多的剪黏來裝飾屋頂,作法是以鉛線作骨架,搭成各種形態,再糊上灰泥,然後將彩色陶片、玻璃片、瓷片等剪成需要的形狀,一片片貼在灰泥上,成為別緻艷麗的裝飾,其製作過程極為煩瑣。從最上方彎曲揚起的燕尾脊線往下依次有雙龍、三仙翁、西施脊、大脊堵、排頭、卷草等,都使屋頂生動活潑,更有觀賞性。現在將各種剪黏說明如下:廟頂以龍來裝飾,因民間相信龍能注雨以濟蒼生,有祈雨辟邪、壓制火災的作用。在廟脊上常見的有雙龍搶珠、雙龍護八卦,旗後天後宮則為雙龍護三仙翁。三仙翁指的是福、祿、壽三者,凡人所求之者,莫不是人生之榮華富貴。大脊堵內裝飾著鳳凰、麒麟等瑞禽靈獸與萬紫千紅的奇花異草,討取吉祥也增加熱鬧。西施脊即大脊上再加上的一脊,增加華麗的效果,也是清末以來台灣廟宇流行的作法,以虎、豹、獅、象為飾物。排頭則是在垂脊的末端,有“盤子”來托住各種剪黏飾物,有的是人物帶騎的武場題材,有的則是山水樓閣的文場,非常精緻細巧,旗後天後宮的排頭為道觀練武的造型。卷草是在斜脊最末端的田卷形裝飾,使脊線增加彎曲變化,看起來像是花草,又像浪花。旗後天後宮的屋頂是采“三川脊式”,即將屋脊中央一段抬高,兩邊較低,使廟脊分為段,並增加垂脊,使屋頂造型更有層次和變化。正殿屋頂是四垂式,即在屋頂上多加一個屋頂,又稱“重檐歇山”式,屋脊多而有轉折,將屋頂分割成幾個較為細緻精巧的部分,這是因為正殿是廟的核心,故要建得特別高聳,以顯氣勢非凡。天后宮的前殿有五門,在傳統建築上是尊貴的規制,由於前殿正立面位於進門,地位顯著,故檐下、牆壁、石柱布滿精彩的藝術作品。在木刻的部分,天后宮的木構屋架,頗具傳統廟宇建築特色的工藝價值,走近三川門一看,屋檐下滿是精雕細琢,令人眼花撩亂的木雕,由上而下分別是,色彩繽紛的“網目”,長條形而醒目的“壽梁”,三角狀的“雀替”,直立的“豎材”,以及如燈的“吊筒”,各有其特色。
旗津天后宮
由相互疊組的“斗栱”所搭成,這裡的每個栱,向兩邊斜跳而出,成為弧線形,搭組 起來有如網狀,故稱為網目。
斗栱是傳統木造建築的重要構件,支撐著梁架、屋檐等,在劇烈震動時可讓樑柱減少受力,而保持平衡與穩定,兼具美化的裝飾功能。
位於進門正上方位置,抬頭便可望見,橫樑上彩繪姿態互異的傳奇人物,表情栩栩如生。雀替:又稱托木或插角,位於梁和柱的交角上,具有穩定直的功能。
位於吊筒外面,是為了遮飾吊筒中段的榫眼接縫。位置醒目,刻畫有人物、靈獸等神話故事。吊筒:懸在梁下的短柱,在底部雕成蓮花或
繡球裝飾。當成排並列時,獲得的裝飾效果非常的大。
亦稱格門,位於中門的兩側,各設一扇。格門是對人開,遇有祭典或中央大吏參謁時,可將格門摘下,使空間流暢。其細部作法分裙板、腰華、格心等三部份,均有故事人物,花鳥與靈獸等塗金之優秀淺雕圖案。天后宮格門上所雕刻的歷史人物與麒麟,生氣活顯,為不可多得的民間藝術傑作。
至於在石雕的部分,從天后宮廟埕踏入三川門,有三級花崗石台階,是康熙十二年(西元1673年)渡海所用的壓艙石砌成。走進三川門門口,這裡稱為“步口”,舉目所見除了瑰麗燦爛的斗栱外,就是各種造型及表現不同技法的石雕作品。龍柱:天后宮共有三對龍柱,在三川門兩側的屋檐下,有一對蟠龍石柱,龍伴花鳥,體態栩栩如生,此對龍柱為清末台灣廟宇流行的典型之“一柱雙龍”,匠師稱為“天翻地覆”式。其造型為上下各有一條鏤空的蟠龍環抱石柱,作翻騰飛舞狀,在複雜的雕琢中,又以油彩塗色,顯出五彩繽紛的熱鬧氣氛。另兩對龍柱分別位於前殿的拜殿及後殿的神龕前,造形類似三川門的龍柱。廟方為了維護文物,龍柱外均以紅色的鐵欄鑲護,以免因意外碰撞而損壞。石獅:中門兩側的石墩上蹲著一對石獅,鎮守廟門,天后宮的守護獸,雄獅開口含珠,撫繡球,雌獅則逗弄著小獅子。
柱礎位於柱腳,亦稱石珠、柱珠或柱櫍,多角形的側面,雕刻著蝦、蟹、花、鳥等裝飾,顯現出民間石雕豐富的題材,與匠師巧妙的創意和設計技巧。花鳥人物堵:在三川門左右兩側的廟壁上,滿布著繁複糾結的石雕,以及令人眼花撩亂的圖形。尤以廊牆下的花崗石花鳥堵及人物堵,寓意“花團錦簇”、“瑞鳥呈祥”、“出將入相”、“安邦定國”等含義瑞祥傳說及歷史故事為體裁,頗富古味。
旗津天后宮
是寺廟最重要的祭拜空間,旗後天後宮為了供信眾參仰膜拜,特在前殿設置拜 亭,避免空間的局促感,且讓陽光從屋頂照射下來,讓拜殿充滿了神秘的氣氛。大殿的屋架是整棟建築中最高的地方,仰望屋架,正中央核心處三通五瓜大屋架,支支橫樑,擱附著早被香火熏黑,形如木瓜的筒形短柱,環環相扣,層層相疊,這是旗後天後宮最特別的地方。大殿中門的門扉,以尉遲恭及秦叔寶為門神,拜殿左牆的龍雕與右牆的虎刻,看來氣象萬千。傳統上有“東青龍,西白虎”的說法,在廟門兩側牆壁,分別雕刻龍虎造形,簡稱龍牆、虎壁。左門又稱龍門,右門稱虎門,民間謂“入龍肚、出虎喉”不但大吉大利,且可消除一切災厄。天后宮的柱礎
遍布神話故事或歷史人物的浮雕彩塑,矩形彩塑有“百花釀酒”與“西池蟠桃”,圓形彩塑有“南清宮姑孫相會”與“盧陵王招親”等,都是屬於清朝末期交趾浮塑,為上乘之藝術作品。雕塑敷彩流傳在中國許多地區,其中以
敦煌彩塑最著名,從一般彩塑的形式來說,可釮為壁塑(類似西洋的浮雕)、影塑(高浮雕)、體塑(高雕)、圓塑(完全立體造型)等四大類,天后宮的彩塑是屬於壁塑一類。關於彩塑,古代匠師們相傳著“塑三畫七”的術語,表示兩種含意,一是說敷彩的重要性,一是說塑和畫不能截然分開,塑造時就考慮到哪些部位用畫的,哪些要由敷彩來表現。天后宮的彩塑也幾近於“塑三畫七”的標準。旗後天後宮縱深二落,左右為護龍的平面格局,東護室“即左護龍”隔成四個小間,分別祀奉著同祀神;西護室(即右護龍)採取總間的形式,後半供祀神之用,前半則擱放王船及儲放神俱祭器之用。在大殿與護室之間搭有“過水亭”,讓獨立居中的正殿,得以和左右護室相通,廊亭也有遮雨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