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窗花的結果 展開
窗花
民間藝術
窗花是貼在窗紙或窗戶玻璃上的剪紙,中國古老的傳統民間藝術之一。它歷史悠久,風格獨特,深受國內外人士所喜愛。
窗花是農耕文化的特色藝術,農村的生活地理環境、農業生產特徵以及社會的習俗方式,也使這種鄉土藝術具有了鮮明的中國民俗情趣和藝術特色。
徠過去無論南方北方,春節期間都貼窗花。現在南方只結婚時才貼,窗花的題材內容非常廣泛,以戲曲故事數量較大。窗花北方較為普遍。
窗花
窗花的內容豐富、題材廣泛。因窗花的購買者多為農民,窗花有相當的內容表現農民生活,如耕種、紡織、打魚、牧羊、餵豬、養雞等。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喜氣洋洋。
窗花已有上千年的歷史,在宋朝、元朝逐漸流傳,逐漸成形。
明、清時期剪紙手工藝術走向成熟,並達到鼎盛時期。中國傳統剪紙手工藝術的運用範圍更為廣泛,舉凡中國民間燈彩上的花飾,扇面上的紋飾,以及刺繡的花樣等等,無一不是利用剪紙作為裝飾成再加工的。而更多的是中國中國民間常常將剪紙作為裝飾家居的飾物,美化居家環境,如門棧、窗花、櫃花、喜花,棚頂花等都是用來裝飾門窗、房間的剪紙。除南宋以後出現的紙紮花樣工匠外,中國民間剪紙手工藝的最基本的隊伍,還是那些農村婦女。女紅是中國傳統女性完美的一個重要標誌,作為女紅的必修技巧——剪紙,也就成了女孩子從小就要學習的手工藝。她們從前輩或姐妹那裡要來學習剪紙的花樣,通過臨剪、重剪、畫剪、描繪自己熟悉而熱愛的自然景物,魚蟲鳥獸、花草樹木、亭橋風景,以至最後達到隨心所欲的境界,信手剪出新的花樣來。
窗花是中國民間剪紙中分佈最廣、數量最大、最為普及的品種。分為“南北風格”,南方以“精緻”為美,其特點是玲瓏剔透;北方以樸實生動為美,其特點是天真渾厚。其他剪紙品種都是在窗花基礎上發展與延伸。南北各地農村在春節期間都要貼窗花,以此達到裝點環境、渲染氣氛的目的,並寄託著辭舊迎新、接福納祥的願望。窗花無論題材、表現手法、剪刻技藝都是剪刻藝術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近、現代窗花剪紙已漸漸形成獨立的藝術門類,但由於他們最初源於中國民間喜慶或民俗活動中的剪貼畫,且多貼於農村窗戶的白紙上而被稱為“窗花”。窗花對每個人來講,是一個能引起許多流連和情感的美妙稱謂。農曆正月初一,俗稱春節,這一天,貼窗花裝飾居室環境成為中國春節喜慶活動的一個重要內容。
窗花
窗花已有上千年的歷史,在宋朝、元朝逐漸流傳,逐漸成形。
窗花
宋代造紙業成熟,紙品名目繁多,為剪紙的普及提供了條件。如成為民間禮品的“禮花”,貼於窗上的“窗花”,或用於燈彩、茶盞的裝飾。宋代民間剪紙的運用範圍逐漸擴大,江西吉州窯將剪紙作為陶瓷的花樣,通過上釉、燒制使陶瓷更加精美;民間還採用剪紙的形式,用驢、牛、馬、羊等動物的皮、雕刻成皮影戲的人物造型;藍印花布工藝製作的鏤花製版是用油紙板雕鏤成紋,刮漿印花的花版紋樣就是採用剪紙的技法,有陰、陽刻之分,長線要割斷,以點分虛實。
中國民間剪紙手工藝術,猶如一株常春藤,古老而長青,它特有的普及性、實用性、審美性成為了符合民眾心理需要的象徵意義。
【剪紙藝術】每一種藝術都有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由於剪紙材料(紙)和所用的工具(剪刀和刻刀)決定了剪紙具有它自己的藝術風格。剪紙藝術是一門“易學”但卻“難精”的民間技藝,作者大多出於鄉村婦女和民間藝人之手,由於他(她)們以現實生活中的見聞事物作題材,對物象觀察,全憑純樸的感情與直覺的印象為基礎,因此形成剪紙藝術渾厚、單純、簡潔,明快的特殊風格,反映了農民那種樸實無華的精神。
線線相連與線線相斷,剪紙作品由於是在紙上剪出或刻出的,因此必須採取鏤空的辦法,由於鏤空,就形成了陽紋的剪紙必須線線相連,陰紋的剪紙必須線線相斷,如果把一部分的線條剪斷了,就會使整張剪紙支離破碎,形不成畫面。由此就產生了千刻不落,萬剪不斷的結構。這是剪紙藝術的一個重要特點。剪紙很講究線條,因為剪紙的畫面就是由線條構成的。根據實踐經驗把剪紙的線條歸納為五個字:“圓、尖、方、缺、線”。要求達到:“圓如秋月、尖如麥芒、方如青磚、缺如鋸齒、線如鬍鬚。”可以說線條是剪紙造型的基礎。
在構圖上,剪紙不同於其他繪畫,”它較難表現三度空間、場景和形象的層層重疊,對於物象之間的比例和透視關係也往往有所突破。它主要依據形象在內容上的聯繫,較多使用組合的手法,由於在造型上的誇張變形,又可使用圖案形式美的一些規律,作對稱、均齊、平衡、組合、連續等處理。它可以把太陽、月亮、星星,飛鳥、雲彩,同地面上的建築物、人群,動物同時安排在一個畫面上。常見的有“層層壘高”或並用“隔物換景”的形勢。
國家級的美麗簡單性窗花
中國民間剪紙的這種構圖思維不受生活慣例、題材內容的局限,將若干形象創造性的組織起來,使之產生連貫、對比、襯托的作用。這種平面化取物的表現手法,增強了剪紙的主觀性、時空性、立體性、全面性,其最終目的就是為了追求造型的完整。求全的心理是所有這些的根本,在民間剪紙中,被剪的物體前景、後景在一個平面上出現,物象之間互不遮擋,互不重疊,既看到眼前的物象,又能完整地看到後面的物象,從而呈現出較強的裝飾風格。出於質樸的求全的思想感情和審美定式,創作者更是打破實現的障礙,運用表裡統一的手法,全面地表現物象。對於剪紙而言,現實的物象背面、頂面、底面或內部雖然是看不見的,但是它是存在內心感悟的,看不見的是合理的,但不剪出來卻是不合理的。
另外,民間剪紙的構架和表現不是某一固定視點靜態視覺形象的模擬或再現,而是把感性和理性充分綜合的動態辯證。中國民間美術在透視上不追求縱深感,而有著“看得多、看得全”的審美辨識。民間剪紙同樣體現出這種審美觀念,在二維的空間內體現事物的全貌。
採用散點透視的剪紙作品
民間剪紙的構圖形式完全摒棄了“焦點”透視的繪畫概念,不但打破了時間、空間、比例關係的限制,而且徹底離開了自然景物的特定位置,用形象的主次、對稱、均衡的形式法則統一畫面。同時,民間剪紙也具有一種散點式的構圖方法,即將不同素材各自獨立,互不交叉,甚至每個物體都有自己的透視點,而作者又能將這些不同素材合理的安排在同一個平面中。這在現實中這是不合理的,但在剪紙中也自然的合理起來。
民間剪紙不受自然物象固有形的束縛,不以外表的模擬為滿足,把所有的物象在平面上表現。同時為追求造型的完整性、全面性,又將不同空間、時間中的不同景物進行描繪,充分體現了創造者的絕妙匠心以及求全的審美願望。
窗花
形象誇張、簡潔、優美,富有節奏感,由於受到工具和材料局限,要求剪紙在處理形象時,既要抓住物象特徵,又得做到線條連接自然。因此,就不能採取自然主義的寫實手法。要求抓注形象的主要部分,大膽捨去次要部分,使主體一目了然。形體要突出,形成樸實、大方的優美感,物象姿態要誇張,動作要大,姿勢要優美,就像舞台上的亮相動作一樣,富有節奏感。
親嘴魚
要“穩、准、巧”,民間剪紙的許多特點和風格都是是由於刀法上的一定技巧而產生的,如張永壽創作的“百菊圖”,許多地方都是運用刀法的技巧。例如刻一種“羅漢須”的菊花,由於它初開時是直瓣,盛開時就捲曲,形成螺絲圈,剪這種菊花,要一瓣一瓣從里往外圈剪,剪成后花瓣捲曲自如,才能組成一朵形象殊異、風味別緻的菊花。如果刻一種叫“鷺鷥羽”的菊花,由於它開花時一瓣套著一瓣,一瓣勾著一瓣,剪這種菊,要運用“掏剪法”,剪起的地方要片片相連,瓣瓣相隨,花瓣之間的粗細、大小才能參差有致,變化不同,剪成的花才能像鷺鷥的羽毛一樣豐滿而美麗。這裡的“巧”主要是指運用巧刀刻出的“鋸齒”和”月牙兒”。這是剪紙刀法中很重要的兩種刀法。這兩種刀法運用得恰當,就能形成剪紙藝術獨具的“刀味紙感”。
窗花
“鋸齒”是作者在製作過程中,由於紙和刀的切割移動而自然產生的,它利用鋸齒的長短、疏密、曲直,剛柔,鈍銳的變比,結合不同物象的特徵,表現它的質感、量感、結構等。
刻植物時,柔和的鋸齒紋可以表現它的花果,堅硬的鋸齒紋可以表現樹的葉子和莖的針刺、毛絨。刻動物時,細密的鋸齒紋可以表現軟軟的絨毛,剛健的鋸齒紋可以表現硬實的鬃毛,圓實半弧形的鋸齒紋可以表現禽鳥、魚蟲的羽毛和鱗。
窗花
“鋸齒”和“月牙兒”這兩種形式也往往不同一張剪紙畫面中交錯運用,使得層次更加分明和富有變化。民間剪紙的刀法形式除“鋸齒”和“月牙兒”之外,還有諸如花朵、渦紋、雲紋和水紋等。
從南北朝時期的“對馬團花”和“對猴團花“剪紙技法中的鋸齒和月牙兒的萌芽出現,經過於百年的歷史演變,一直延續至今,巳成為一種裝飾圖案的規律被人們所喜愛和運用。
當同時刻制數量比較多的剪紙時,在刀法的運用上,要切不要划,切出來的剪紙比劃出來的剪紙要顯得厚實。用刀時必須要像手拿鋼鋸一樣,上、下來回切動,用力要剛勁、均勻,否則,刀在千里就會失去靈活性。注意不要左右來回擺動,握刀上下必須垂直,刻出的剪紙才會準確。在剪紙時,下刀和起刀必須做到准,特別是在刀與刀們連接的地方,說下就下,說起就起,否則,線條就容易被刀刻斷或者刻不斷而把剪紙撕壞。
剪紙的傳說故事一
從前,揚州城裡住著一個沒爹沒媽的小姑娘,誰也不曉得她姓什麼,叫什麼,因她靠剪花樣子賣錢過日子,大家都叫她"花丫頭"。
一天,花丫頭大清早就出去賣花樣子,奔波了一天,只賺了幾文錢。回家路上,望見前頭圍了一堆人正看熱鬧,就走了過去。她擠上前一看,只見一個老奶奶坐在路邊上正替人家剪花樣子呢。花丫頭心裡話:"我剪的花總是沒得人家的好,總是賣不出去,今兒個正好學學竅門,看人家怎麼剪的。"只見老奶奶的剪子在手上就像活的一樣,紙在她手上三轉兩轉,一張花樣子就剪出來了。乖乖!這個花樣子剪得真神,那些枝兒、瓣兒、葉兒、朵兒,比真花還要好看呢!把她都看呆了。直到老奶奶收攤子的時候,她跪著求老奶奶收她做徒弟。要跟老奶奶學剪花樣子。老奶奶說:“孩子,學手藝可不是一天兩天的事,要吃很多苦,你受得了嗎?”“嗯。”花丫頭點點頭,老奶奶見花丫頭一片真心,當晚就把她帶到自己家裡。
第二天,老奶奶交給花丫頭一條扁擔,兩個小桶說:"你先替我澆花吧。"花丫頭一看:"啊!好大的花園啊!"各色各樣的花多得數也數不清。從那天起,花丫頭就不聲不響地整天挑水澆花。就這樣挑啊,澆啊,肩膀磨破了,長出了老繭,桃花落了,荷花開了,桂花落了,梅花開了。花丫頭整整挑了一年的水,澆了一年的花,她閉上眼睛都能數得清這園裡共有多少種花,想得出那些花的樣子,說得出哪一種花有多少瓣。可老奶奶還是不提教她剪花、樣的事兒。
一次,花丫頭忍不住問老奶奶:"師父,多晚子教我剪花樣子呀?”
老奶奶拿出一把剪刀,笑了笑說:"孩子啊,別著急,三分手藝七分傢伙,剪紙要有好剪刀,你先替我把剪刀磨磨快。"花丫頭接過剪刀一看,"哎呀!"這是什麼剪刀啊,銹得都不像樣子了,刀口缺缺椏椏的,就和鋸齒差不多。花丫頭不聲不響,來到小河邊,磨啊磨啊,太陽落山了,月亮出來了,刀石磨斷了,又換了一塊,冬天小河水結了冰,春風又把冰吹化了。就這樣又整整磨了一年,剪刀越磨越亮,刀口也鋒利了。花丫頭手裡捏著雪亮的剪刀,趕緊去找老奶奶。當她跑到原處一看,不由驚呆了,哪裡有老奶奶的影子啊,就連自己住過的草棚子,澆過的花園都不見了。花丫頭正在奇怪。忽然半空中傳來老奶奶的聲音:“工夫不負有心人,買花樣的人兒踏破門。”花丫頭這才明白,自己遇上了神仙了。
花丫頭帶著老奶奶留下的剪子,回到揚州城裡,替人家剪花樣子。說來真怪,剪刀一拿在手上,想剪什麼花,眼前就出現了那種花的模樣,一張紙片兒到她手裡三轉兩轉就剪出一張活靈活現的花樣子,那一朵朵花樣兒,各不相同,一枝一葉,就和真的一模一樣,剪出的花樣子,果真一下子全都賣光了。
後來有人說:那位老奶奶就是八仙中的何仙姑變的。這樣一傳十,十傳百,很快花丫頭的名聲就傳遍揚州城。
從此,花丫頭家的門口可熱鬧啦,買花樣兒,求教的,就差把門給擠破了。後來,花丫頭還帶了許許多多的徒弟,把她那絕妙的手藝一代一代地傳了下來。
剪紙的傳說故事二
相傳,堯在位7年,有一種屬於鳳凰一類的吉祥而罕見之鳥叫鸞鶻鳥,年年飛到都邑棲息生活。由於鸞鶻的到來,嚇得麒麟跑到大澤的草叢裡,不敢出來;鴟梟逃到了荒無人煙的森林中,瑟瑟發抖。從此,人民過上了安居樂業的太平日子。後來,不知為什麼,鸞鶻不再飛來了,為害黎民百姓的凶禽猛獸又出現在都邑,到處橫行無忌了。人民感到很失望。當時有個折支國,聽了堯民十分崇敬鸞鶻鳥,鸞鶻鳥又不知飛往哪裡去了,就主動獻來一種“重明”鸞鳥。因為這種鳥每一隻眼內都有兩個瞳孔,所以又叫“重睛”。“重明”的形體很像公雞,鳴叫的聲音又十分像鳳凰,人們都認為它是一種吉祥的神鳥。剛獻來的時候,羽毛已經全部脫掉,但它用肉翮照樣飛翔。“重明”十分兇猛,能夠追趕猛虎,並勇敢地進行搏鬥,老虎也常常成為“重明”的美味佳肴。自從有了“重明”,凶禽猛獸和妖魔鬼怪都不敢危害百姓了。因而百姓十分崇敬“重明”,對它愛護有加,每天都用美玉磨成細粉,做成流質飼料喂它。“重明”有時一年幾次飛臨,有時幾年也不飛來。為吸引“重明”能經常飛來為民除害辟邪,廣大的黎民百姓都把門戶打掃得乾乾淨淨,為它準備停落棲息的場所。窗花的來歷。
但是,月月等,年年盼,“重明”一次也不飛來了,老百姓為此十分憂慮,怕那些凶禽猛獸邪魔外祟重新為害,各家各戶都在動腦筋想辦法,有的鑄金鳥,有的刻木雞,都放到窗戶上。說來也真靈驗,凶禽猛獸和妖魔鬼怪見了這些木雞金鳥,以為是“重明”又飛回來了,因而都嚇得魂飛魄散,飛快地逃往遠方,躲藏起來了。於是,黎民百姓都在妖魔鬼怪集中出來作惡的新年期間,在窗戶上普遍懸掛著栩栩如生的金鳥木雞。
時間一長,逐漸演變成一種民間習俗,每年的正月初一,家家戶戶都或刻或畫金鳥木雞,貼掛在窗上。至隋唐時代,剪紙雄雞取代了古代的金鳥木雞,貼在窗上,就是後來的窗花了。窗花的來歷。
窗花的內容,由原來的金鳥木雞,漸演為花鳥蟲魚、人物故事,使窗花的內容更加豐富多彩了。千百年來,在我國民間,已出現數不清的剪窗花的藝人,他們的聰明才智和創造精神,使窗花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民間藝術門類。
窗花
民間剪紙來源於生活,剪紙的創作者把他們對生活、對自然的認識、感悟以剪紙這種特殊的藝術形式表現出來,是他們內心情感的一種表達,因此,這種藝術表達重在表現神似,而不是表現形似。同時,受剪紙工藝的限制不宜採取完全寫實的手法,只能採用突出表現對象輪廓特徵的手法,運用變形、誇張,以突出表現對象的特徵。因此誇張和變形成為剪紙中最常用的表達語言之一。誇張變形是人類創造性勞動的成果和智慧的結晶,無論是仰韶文化的彩陶紋飾,殷商青銅器的圖形紋樣,還是秦漢的石刻藝術,都是以藝術誇張之美來顯示其永恆的藝術魅力。剪紙作為原始藝術的直接承載體,在誇張變形方面有著突出的表現。民間剪紙的表現內容多來源於現實生活,並且大多反映勞動人民身邊的生活、事物,但它並非只是對其作品所要表現的物象進行簡單、直觀的模擬,而是超越現實客觀表現,通過誇張和變形改變對象的性質、形式等來改變自然原形的慣常標準。
民間剪紙的創造者把剪紙視為生活的一部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以及對遠古圖騰的崇拜,是民間剪紙表達的主要內容。而表現這些充滿民俗、信仰、哲學的主題,只能從主觀出發去想象,這就使剪紙的形象隨心所欲,而描繪內心物象離不開誇張的藝術語言。
窗花
民間剪紙的創作過程,是通過誇張的手法經過現實生活的“真”,向藝術的“美”演化、深化的過程,是創作者的思想感情,審美心理和對美的追求、體現的過程。處於長期對生活的觀察和領悟,再經過長期的實踐,創作者深諳剪紙的規律,將平衡、參差、疏密以及不規則的線條自由組合,構成美妙的動律和節奏,增添了情趣,豐富了形象的感染力。
山西民歌·剪窗花
窗花
莫看女兒不大大,
你說剪啥就剪啥。
啊兒喲,
祖祖輩輩多少年,
開許多少愁圪瘩。
不管風雪有多大徠,
窗欞欞上照樣開紅花。
銀剪剪嚓嚓嚓,巧手手呀剪窗花。
奶奶她喜呀媽媽誇,
女兒就像畫中畫。
啊呀喲,
一扇一扇紅窗花,
映出一代好年華。
老輩的囑咐女兒的愛,
紅紅火暖暖千家,暖千家。
窗花
窗花素材——吉祥圖集錦
窗花,與立春有著密切關係,唐代詩人李商隱曾在詩中寫道:“鏤金作勝傳荊俗,剪綠為人起晉風”。宋、元以後,剪貼窗花迎春的時間便由立春改為春節,人們用剪紙表達自己慶賀春來人間的歡樂心情。窗花有相當的內容表現農民生活,如耕種、紡織、牧羊、養雞等。除此,窗花還有神話傳說、戲曲故事等題材。另外,花鳥蟲魚及十二生肖等形象亦十分常見。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喜氣洋洋。
電影·窗花
電影《窗花》由北京綠港藍天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三河市盛世鴻達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河北省話劇院演藝有限公司出品。該片聚焦“河北蔚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剪紙藝術”,電影故事、人物角色原型等創作元素全部來源蔚縣本土。通過光影的展示,融和剪紙藝術歷史,向觀眾表達“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藝術魅力。製片人李軍和王亮的投資初衷,便是希望能夠用電影藝術推廣傳播蔚縣剪紙藝術,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貢獻力量。
導演:殷際輝
編劇:王博
製片人:李軍、王亮
類型:歷史/愛情/劇情
主演
姜曉沖,徐子菲,宿宇傑,張朕瑄,張英紅,劉魁,焦盛陶,謝文舜,趙德生,王博,趙紅霞,王霄藝,胡曉辰,郭峰,劉沙(老年韓江),趙福余(老年石頭)
劇情簡介
一句話梗概:這是一個關於民間剪紙藝術傳承的故事。講述了知青韓江與曲香兒因為窗花結下了不解的情緣,二人經歷了與民兵連長石頭的情感糾葛,橫跨了40年的凄美的愛情傳奇。電影《窗花》梗概在一個舊房子里,一雙顫抖的手將紙鋪在剪紙薰樣兒上,慢慢地使用工具刻著窗花。2012年,一輛車正在開往蔚縣的路上,在一個路口,對面傳來喇叭聲,遇到一個白事隊伍,車靠在路邊給白事隊伍讓路。車門打開,一雙穿著皮鞋的腳落在地上······1966年,一雙穿著膠鞋的腳落在地上,一個年輕人(韓江)從馬車上跳了下來,他是一個下鄉知青,被分配到蔚縣。城裡長大的韓江對鄉下的蔚縣充滿好奇心,他被安排在一個知青點。村裡的人對這個外地來的人也同樣很感興趣,紛紛出來圍觀,尤其是曲香兒,還特地跑到知青住處給新來的人打掃起來。韓江會畫畫,這在村裡可是很了不得的事情,曲香兒特地從家裡拿來剪紙給韓江看,可是韓江卻認為這和畫畫根本不沾邊,這讓香兒很不開心。和香兒一起長大的石頭看到了香兒的樣子,以為是韓江欺負了香兒,去找韓江評理,二人因此卻打了起來。結果是,二人都被村支書狠狠批評了一頓。因為打架,把知青住處的窗戶打壞了,韓江夜間受風,得了感冒,可是香兒卻用窗花將窗戶貼上,這讓韓江很感動,從此,韓江對窗花開始提起興趣。2012年,鏡頭跟著穿著皮鞋的的腳向前走著,正是老年的的韓江,老年韓江進入院子內,院子內坐著一個老人,老人腿腳不便,因此沒有跟著白事隊伍。老人抬起頭,看著進門的老年韓江······因為窗花的事,香兒一家做窗花的手藝被打為四舊,王大寶為首的知青帶著眾人去強制沒收,危難之際,幸虧韓江出面,機智的化解了危機。這讓香兒對韓江的好感大增。同時,石頭對韓江的誤會也解除了。韓江和香兒漸漸的感情升溫,覺得這樣天真的女孩很討人喜歡,而香兒的心也漸漸有了韓江的位置。香兒的母親卻反對香兒和韓江走得這麼近,原來,香兒和石頭有一樁娃娃親事。可是,香兒和韓江的感情卻日漸加深,這讓石頭心裡很不是滋味。一次,韓江得到了保送中央美術學院的大好機會,可是韓江卻高興不起來,他怕離開香兒。而香兒的內心卻更加矛盾。香兒父母更是不接受韓江。而木頭雖然嫉妒韓江,可是卻更希望香兒能得到想要的幸福。幾個人反倒因為這個事安靜起來。不久之後,幾個人有了不同的結論,韓江決定放棄這次機會,選擇和香兒在一起,可是香兒卻覺得自己不能耽誤了韓江,他選擇了木頭。石頭知道香兒喜歡韓江,可是香兒要求和石頭在一起,是為了讓韓江上大學,石頭心裡很不舒服,卻還是接受了香兒。香兒為了韓江犧牲了著急的愛情,韓江和石頭卻立下男人般的誓言。村子里熱鬧非凡,大家都在張羅香兒和石頭的婚禮。可是三個年輕人卻高興不起來。香兒找到韓江,看到韓江偷偷練習刻窗花的一些作品。原來韓江之所以對窗花感興趣,正是因為窗花之後的一個美麗女孩。香兒和石頭的婚禮如日舉行,韓江只好強顏歡笑,祝福著二人。韓江馬上就要回城了,香兒依依不捨,就在韓江要離開的時候,香兒偷偷塞給韓江一個包袱。原來,包袱里是香兒從父親那偷出來的剪紙薰樣兒······幾十年來,香兒和韓江再未見一次,可是,那份剪紙薰樣兒卻成了二人感情的紐帶。2012年,老年的韓江和石頭坐在院子里,周圍的一切都沒變······如今,蔚縣剪紙藝術已經聞名世界,可是誰又知道其中的故事呢?
《窗花》劇組看景
導演:殷際輝
殷際輝導演簡介
Directorresume殷際輝,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會員,北京電影家協會會員。自幼學習中國書法和繪畫,先後在安康學院學習美術專業,北京電影學院學習電影學專業。影像風格追求東方韻味和詩情畫意,影片畫面考究,節奏張弛有度,故事和人物及主題發人深省,富含哲理。作為編劇、導演和攝影,先後攝製紀實作品、劇情作品100多部集,多次參加國內國際影視節展和主競賽,多次獲獎。YinJihui,
電影《窗花》組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