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川東農場

上海市川東農場

上海市川東農場始建於1955年4月,時稱川東勞改支隊(即川東分場),隸屬於上海農場。1983年1月,經上海市公安局批准,組建“上海市第二勞動教養管理所”,又稱“上海市川東農場”。

簡介


上海市川東農場
上海市川東農場
上海市川東農場地處江蘇省東台、大豐兩市(區)交界處,與“國家麋鹿自然保護區”相毗鄰,東臨黃海,西近沿海高速,全場南北長18公里,東西寬12.14公里不等,土地面積59164畝(包括灘塗面積在內共60466.3畝),其中耕地面積3.65萬畝,林地1.05萬畝。
2009年7月,實行場所徹底分離,上海市川東農場移交上海市光明食品(集團)有限公司管理。股權結構為國有獨資。治理結構為二級管理模式。

發展簡史


上海川東農場
上海川東農場
自2009年7月移交上海光明食品集團管理后,在市政府、市農委等各級領導的關心、支持、幫助下,在農場黨委的直接領導下,繼續以產業化為導向,以“龍頭”產業為市場主體,形成了包括種植、種子糧食、畜牧、食用菌和飼料等五大產業;綠化園藝業和食品批發零售業兩大支撐產業的“5+2”模式的產業格局。農場下設上海東穗現代農業有限公司、江蘇申川種業有限公司、江蘇東越生物技術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東裕畜牧養殖有限公司、上海川田錦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等生產經營單位,為上海市“菜籃子、米袋子”工程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上海市川東農場
上海市川東農場
融入光明食品集團后,農場立足場所分離實際,按照“發展、融合、共享、雙贏”的要求,努力探索新型產業結構,著力打造經濟快速發展、生態系統完備、社區繁榮和諧、上海在域外的戰略基地。通過微生物運用,推行“三維”生態循環農業,以土壤修復技術、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技術、實現化肥、農藥減量使用,保護大氣、水體、土壤、保護生態環境的“四區一工程”示範,目前已取得了顯著成效,也為新現代農業的發展,探索出一條行之有效的可持續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