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學刊

黃淮學院主辦的期刊

《天中學刊》創刊於1986年,雙月刊,是經原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准公開發行,由黃淮學院主管、黃淮學院主辦的綜合人文社科期刊,其中第1、3、4、6期為社會科學版,第2、5期為自然科學版。

據2019年12月編輯部官網顯示,《天中學刊》編輯部內設社會學科編輯室、人文學科編輯室和辦公室,擁有編輯3人。

據20徠19年12月22日中國知網顯示,《天中學刊》總被下載1147493次、總被引15359次、出版文獻共7318篇,(2019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172、(2019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061 。據2019年12月22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天中學刊》載文量為4930篇、基金論文量為1090篇、被引量為9530次、下載量為87445次,2017年影響因子為0.3。

歷史沿革


1986年,《天中學刊》的前身《駐馬店師專學報》創刊。
1994年8月,《駐馬店師專學報》在中國國內外公開發行。
1995年,原《駐馬店師專學報》更名為《天中學刊》。
本著為學校科研人員提供科研展示平台的服務宗旨,2012年以前,1、3、4、6期刊發哲學社會科學論文,2、5期刊發自然科學論文。
為了統一刊物風格,從2012年開始, 2、5期不再刊發自然科學論文,改為全年6期全部刊發哲學社會科學論文。
1997年,該刊由季刊變更為雙月刊。
2014年12月,該刊成為中國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欄目介紹


主要欄目

特色欄目有:當代學者研究、敘事文化學研究、天中歷史文化研究等。
徠常設欄目有:政治·法律研究、哲學·社會學研究、經濟·管理研究、文學·語言研究、歷史·文化研究、高等教育·教學研究等。

刊登內容

主要刊發文學、史學、哲學、法學、經濟學、管理學、社會學、教育學等人文社會科學類學術稿件。

人員編製


據2019年12月編輯部官網顯示,《天中學刊》擁有編輯3人。
編輯:趙賀、楊寧、牛建兵

合作交流


2012年9月21—23日,陶淵明國際學術研討會於在黃淮學院召開。該次會議由中國陶淵明研究會主辦,黃淮學院文化傳媒學院、《天中學刊》編輯部、九江學院廬山文化研究中心聯合承辦。該次陶淵明國際學術研討會在黃淮學院召開,為學校人文學科建設和歷史文化研究提供了一次交流、學習與提升的機會。
2015年4月3日,周口師範學院學報編輯部一行4人抵達黃淮學院學報編輯部進行參觀和辦刊經驗交流。
2019年8月11―13日,由南開大學文學院、黃淮學院文化傳媒學院、黃淮學院《天中學刊》編輯部主辦和承辦的“中國古代敘事文獻與文化高層論壇”在黃淮學院舉行。

領導團隊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編輯部主任、主編朱占青
副主編劉小兵
社會學科編輯室主任葉厚雋
人文學科編輯室主任張繼金

主要成果


出版發行

據2019年12月22日中國知網顯示,《天中學刊》出版文獻共7318篇。
據2019年12月22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天中學刊》載文量為4930篇、基金論文量為1090篇。

影響因子

據2019年12月22日中國知網顯示,《天中學刊》總被下載1147493次、總被引15359次,(2019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172、(2019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061 。
據2019年12月22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天中學刊》被引量為9530次、下載量為87445次;據2017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天中學刊》影響因子為0.3,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770種)中排第4915名。

收錄情況

該刊被以下機構或資料庫收錄
中國知網中國人文社科學報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擴展期刊
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中國期刊網
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中國科技期刊資料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 

獲得榮譽


1992年,在河南省高校學報評估中,被評為河南省A級學報;
1996年3月,獲“全國高專學報質量進步獎”;
1998年5月,獲“全國高專優秀學報一等獎”;
該刊為河南省一級期刊、“河南高校特色期刊”,先後多次被評為“全國百強社科學報”“全國優秀社科學報”。
該刊曾被評為《Caj-cd規範》執行優秀獎期刊。

文化傳統


辦刊宗旨

《天中學刊》秉承“弘揚科學精神,恪守學術規範,緊跟學術前沿,倡導學術爭鳴,扶持學術新人”的辦刊宗旨。

投稿須知


1.文題(不宜超過20字),作者姓名,作者單位及郵編,中文摘要,關鍵詞,中圖分類號,正文,參考文獻。文後附英文題目、作者姓名(中國國內作者用漢語拼音)、英文作者單位、英文關鍵詞與英文摘要。
2.摘要應能客觀地反映論文主要內容的信息,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摘要一律使用第三人稱,盡量不用“我們”“筆者”“本文”等詞語作主語,這是由摘要必須客觀報道文獻內容、不加評論性文字的基本特點決定的。
3.關鍵詞是反映文章最主要內容的術語,對文獻檢索有重要作用。一般每篇可選3~8個應盡量從《漢語主題詞表》中選用。
4.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籍貫,工作單位,職稱,學位,研究方向。並附詳細通訊地址、郵編和聯繫電話。
5.註釋主要用於對文內某一特定內容作必要的解釋或說明,序號用帶圓圈的阿拉伯數字錶示,集中排於文末參考文獻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