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陽英歌舞
潮陽英歌舞
潮陽英歌舞是一種的潮汕傳統民俗民間舞蹈。潮陽區是英歌舞最盛行的地區之一。潮陽英歌舞這朵既有民族特色又有時代氣息的民間舞蹈藝術之花有鮮明的地方色彩,濃郁的生活氣息,醇厚的泥土風味,揚名海內外。
潮陽英歌源溯明代中葉,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原先舞者108人,表現梁山泊好漢化妝打大名府的故事。舞者雙手各持一根短木棒,上下左右互相對擊,動作健壯有力,配合鑼鼓點、海螺號和吆喝聲,兩棒相擊翻轉,邊走邊舞,節奏強烈。潮陽英歌更是以豪放、遒勁聞名遐邇,極具陽剛之氣,被譽為"中國男子漢典型舞蹈"。它與民間剪紙和笛套音樂三者同被稱之為“潮陽民間藝術三瑰寶”。
潮陽英歌舞
明末清初潮州知府吳穎的《潮州風俗考》中就有這樣的記載:潮陽“農者春時數十輩,插秧田中,命一人捶鼓,每鼓一巡,群歌競作,連日不絕,名曰秧歌”。《潮州風俗考》即將上述舞事載入,則舞事數就發於清代之前,至於“秧歌”因何化稱為“英歌”,這跟“秧”字的潮語讀音與“英”字的潮語讀音頗為相近,由於在漢族民間輾轉流傳,日久而起深化不無關係。其實,像這種舞棒相擊或槌鼓並擊的,以表現梁山泊好漢俠骨義風為主題的群體情緒舞蹈,就其氣勢而言,也確堪移英雄歌。潮陽是英歌舞最盛行的縣市,根據民間藝人的口耳輩傳和一些佐證資料的介紹,潮陽英歌源溯明代。潮陽英歌舞這朵既有民族特色,又有時代氣息的漢族民俗舞蹈藝術之花有鮮明的地方色彩,濃郁的生活氣息,醇厚的泥土風味,揚名海內外。
潮陽英歌舞
中棚的演齣節目,主要是表演一些戲劇性較強、娛樂氣氛濃郁的傳統曲藝節目。中棚的傳統節目有13個,內容多是漢族民間趣聞軼事:如《佛公佛母》,由兩位演員戴彌勒佛面具,手執葵扇,手舞足蹈笑容可掬地招呼觀眾,並為演出隊伍開路;《洗佛》,由一至幾人扮演和尚,手執佛塵說唱前進;《雙搖鼓》,表現民間搖鼓貨郎下鄉做小日雜生意;《桃花過渡》,屬傳統的斗畲歌方式,取材漢族民間男耕女織的說唱節目;《和尚戲尼姑》,屬低級趣味的鬧劇;《鬧花燈》由男女若干人手擎花燈邊舞邊唱;《京城會》,是取材於漢族民間故事的喜劇性節目。
后棚,即英歌整體組織中的後頭部分,這部分代表梁山泊起義軍與民眾匯合在一起,組成強大的後備力量。每人手執各類刀、槍、劍、戟,形成聲勢浩大的武術隊伍。后棚表演的人數,由16、24或36人組成,他們輪番上場,表演各式套路的南拳武術真功夫,以顯示該英歌隊伍的武功實力。其中有拳術單打、雙打、混合打,也有各種器械的對打;拳攻腳踢,棍擊槍刺,刀光劍影,扣人心弦。
最後的收場節目是“打布馬”。以一人扮成朝廷官員,他的半腰束掛布制的馬匹,作騎馬狀。這官員兩手持雙鐧,與手握木棍的徒步和尚進行對打,最後以朝廷命官被打敗狼狽而逃作為英歌結束的活動標誌。
前中后棚構成了英歌演出的整體,但最能體現英歌特色的當屬前棚。在一條件下,潮陽英歌舞也簡化為前後棚,其中前棚36人,每人手執長約1尺4寸,直徑4厘米的彩色木棒,配合鑼鼓點、海螺號和吆喝聲,兩棒相擊翻轉,邊走邊舞。后棚72人,扮成各式雜耍藝人,敲打鑼鼓伴唱,有的還加上扮塗戲,或加進武術表演。其隊列變化有長蛇挺進、雙龍出海、四虎並驅、粉蝶採花、孔雀開屏等共18套式;棒法有左敲、右敲、上敲、下敲、胯下敲、背後敲等;臉譜有文面、武面之分;節奏有快板、中板、慢板之別。
潮陽英歌,最初有“亦舞亦唱”和“只舞不唱”兩大形式,但隨著歷史的沒革和諸多客觀因素的關係,現今只有保留後者。就在這種“只舞不唱”的英歌中,也有各種流派、各種風格。按舞蹈節奏的板工劃分,潮陽英歌大致可分為慢板英歌、中板英和快板英歌三種。
慢板英歌由於舞蹈動作渾得、穩慢,因而所用的舞棒長度,較之其他板工英歌所用的舞棒略長。慢板英歌表演起來,有慢中見勢,勢中顯氣之概。棉城鎮的“醉槌英歌”在慢板英歌中尢具特色,表演者在“醉態”中的舞蹈動勢,大有似醉不醉,顛中不飄的內在穩勁。其節奏較慢,所用舞棒比其他流派長,其基本舞法是三下槌或四下槌構成一組動作,慢中見勢,勢中顯氣,凝重古樸而又舒展優美,其中“醉槌”英歌,舞時舞者形似醉漢,別具神韻。慢板英歌主要流傳於文光,棉北,城南一帶。
中板英歌的舞棒敲擊節奏,比慢板英歌略快,它強調“力”與“勢”的藝術美的渲染。舞蹈節奏的板工決定了鑼鼓點與慢板英歌不同,鑼鼓沒有停頓或拉長,而是以中速節奏連敲連打,與棒擊節奏默契配合。快板英歌較之慢、中板英歌均有差別,舞棒較短,一般只有1.2尺長左右,這是為了適應運槌靈活的需要。其節奏較之慢板英歌略快,基本舞法有打五棒、打七棒(英歌舞)構成一組動作的,也有打八棒、十棒、十一棒、十三棒構成一組動作的,鑼鼓點與慢板英歌有明顯的不同,前者鼓點中間,有停頓和拉長,後者則是連續敲點。中板英歌主要也流傳於文光,棉北、城南一帶,其特點穩健中見瀟灑,古樸中現圓活。
快板英歌,一般又分為對打套工、南山文派、南山武派三種。對打套工英歌的參舞者一律執棒,由於它有機地融入南拳技法,國而舞蹈動作顯得特別威猛,大有叱吒風雲之勢。西岐英歌屬於此種。
南山文派英歌的演舞道具是:棒、鼓兼有,參舞者分前後兩部分,前者擊棒後者擊鼓,棒鼓共鳴,渾然一體。間或出現“渡江”舞蹈形式,是此派英歌的最大特點,“渡江”動作,優美溫文,在舞蹈章法中,起到以“靜”托“動”的作用。南山武派英歌的舞隊道結構和舞蹈形式,基本上與南山文派英歌相同,只是沒有“渡江”動作罷了,因此,“武”氣連貫始終,節奏快速,情緒熱烈。其節奏快,鼓點緊,並隨著隊伍的陣勢開合而多變,所用的英歌槌較短,運槌靈便,快板英歌一般分為三類,對打套式,南山文派和南山武派。對打套式是運用英歌本身具有的單槌,雙槌等表演程式,溶進了南拳的單打、三面打、四面打的拳路套式,由於南派武術的有機溶入,因而舞蹈動作顯得特別勇猛威風。南山文派英歌的特點是參舞的隊員不是全執舞棒,而是前部分的隊員兩手各執舞棒,後部分的隊員則一手執小鼓,一手執鼓槌,槌鼓共鳴,熱烈活潑。在舞蹈過程中,間或出現“渡江”的表演程式,使得舞蹈旋律具有峰迴路轉,濃淡有致之妙,這是南山文派獨有的特色。南山武派英歌的隊伍結構和表演形式,類同南山文派,所不同的是武派沒有“渡江”形式,武派的特點是在陣圖的變化中,每每出現一組由打二十多棒到三十多棒的“敲擊組合”,突出“武”的威勇,使得場面更加雄奇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