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列
壯族雙簧氣鳴樂器
波列,是壯族雙簧氣鳴樂器。壯語又稱比列、別列。壯語“波”、“比”、“別”皆為吹,“列”為管,即吹管之意。漢族稱壯族嗩吶。是歷史較悠久的民間樂器,經過改革,音色優美、音域擴展,已成為優良的獨奏樂器。流行於廣西壯族自治區龍州、寧明、憑祥和南寧等地。
在廣西龍州壯鄉,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古時候,當地有這樣的風俗習慣,人死後要把身上的肉分給親友們吃,以示悼念。有個少年名叫李節,幼年喪父,他和母親相依為命,過著清貧的生活。一天他到河邊放牛,看見母牛正在難產,他告訴了母親,媽媽說,牛難產,我生你時也那樣困難。李節想,母親生我這麼困難,她死後還要把身上的肉分給別人吃,實在不該這樣做。後來母親死了,親友們來家哀悼,他請了一些好友在家門口吹波列、跳雷舞,吸引眾人觀看,另一些好友則趁機將他母親屍體裝進棺材,抬出埋葬了。雷舞跳畢,眾人來吃人肉時,李節說,父母是我們的長輩,生我、養我長大成人,長輩死後不能如此對待。把事先準備好的牛、羊肉分給大家吃,眾人都說李節做得對,稱讚他聰明、懂事。此後,當地人民凡遇喪葬,均吹波列、跳雷舞以示悼念。我們不必為傳說的真實性去考證,但它說明了壯族古代就有波列,並一直在葬禮儀式時演奏。
壯族的波列,歷史較久遠,是由北方傳入的嗩吶演變而成的,但具體何時何代傳入,尚無史料可考。在廣西龍州縣金龍村,民間老藝人黃玉禎家中,曾保存著一支六百多年前的波列,是黃家世代相傳之珍品。可見,波列最晚在元末明初之時,已在壯族民間流傳了。波列的外形、構造、發音原理和演奏方法等,都與漢族的嗩吶大致相同,但也有一些區別,如管身較短而順直,表面無波浪形曲線,喇叭口用木製成,且較細而小,芯子用錫管,蟲繭為管哨等等。
傳統的波列,由管身、管哨、芯子和喇叭口組成(圖),通高32厘米~40厘米。管身木製,多採用當地出產的桑木、梨木或荔枝木製作,上細下粗,兩端通透,呈中空圓錐體,管高20厘米~26厘米,首端外徑1.4厘米、內徑0.8厘米,尾端外徑2.4厘米、內徑1.4厘米,管身正面開有七個圓形按音孔,孔徑0.4厘米,第一孔至管尾2.5厘米,第一孔至第七孔為16.2厘米,其間各孔距離皆為2.7厘米,管身外表順直光滑,管的首尾兩端套有錫箍,其上刻有花紋或圖案裝飾。
管哨通常使用蠶繭或天然的?樹蟲繭加工製成,長1.6厘米~2厘米,是質地較軟的雙簧哨子。芯子又稱管頭,是用錫鑄造而成的管狀體,上細下粗,長4厘米~5厘米,上口外徑0.6厘米、內徑0.3厘米,下口外徑0.8厘米、內徑0.5厘米,在距上口1厘米的錫管外圍,鑄出一圈突起外壁,吹奏時作為氣牌之用。喇叭口又稱碗,碗體木製,用與管身同樣的木料挖制而成,外形與西洋樂器雙簧管的喇叭口相似,較為細小,碗高7厘米~9厘米、碗徑5.6厘米~6厘米,碗的上口小於管尾外徑,它裝在管身下端,可隨時裝卸,通常是吹奏時裝在一起,不用時卸開保管。
演奏時,管身豎置,雙手持握波列,右手在下,小指、無名指、中指、食指按第一至第四孔,左手在上,無名指、中指、食指按第五至第七孔,口含管首雙簧管哨吹奏,可以平吹或超吹,音列,音域,有十二度,發音委婉動聽,較嗩吶柔和、優美,較西洋樂器雙簧管清脆、明亮,音色別具一格,富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常用於獨奏或為民間歌舞伴奏。每逢壯族民間婚嫁或喪葬場合,均要吹奏波列,並邊奏邊舞。
傳統樂曲有《雷舞曲》、《銅錢舞曲》、《花鳳舞曲》、《悲調》等。曲調多悲切哀婉,如泣如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