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2001年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執導電影

《人工智慧》是由華納兄弟影片公司於2001年拍攝發行的一部未來派的科幻類電影。由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執導,裘德·洛海利·喬·奧斯蒙特主演。影片於2001年6月26日在美國上映。

影片講述21世紀中期,人類的科學技術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一個小機器人為了尋找養母,為了縮短機器人和人類差距而奮鬥的故事。

劇情簡介


人工智慧 截圖
人工智慧 截圖
在機器人的發展過程中,賦予機器人以情感是最富有爭議的,也是最後未能做到的事。通常機器人被視作為一個極其複雜的裝置,人們認為他們不會具備感情。但是,有很多父母失去了自己的孩子,時代的需要就使這種可能性大大增加了。終於,Cybertronics Manufacturing製作公司著手解決了這個問題,製造出了第一個具有感情的機器人。
他的名字叫大衛(海利·喬·奧斯蒙特飾),作為第一個被輸入情感程序的機器男孩,大衛是這個公司的員工亨瑞和他的妻子的一個試驗品,他們夫妻倆收養了大衛。而他們自己的孩子卻最終因病被冷凍起來,以期待有朝一日,有一種能治療這種病的方法會出現。儘管大衛逐漸成了他們的孩子,擁有了所有的愛,成為了家庭的一員。但是,一系列意想不到的事件的發生,使得大衛的生活無法進行下去。
人類與機器最終都無法接受他,大衛只有唯一的一個夥伴機器泰迪——他的超級玩具泰迪熊,也是他的保護者。大衛開始踏上了旅程,去尋找真正屬於自己的地方。他發現在那個世界中,機器人和機器之間的差距是那麼的巨大,又是那麼的脆弱。他要找尋自我、探索人性,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

演員表


角色演員備註
海利·喬·奧斯蒙大衛配音 吳迪(東影配音)
裘德·洛配音 趙路
弗蘭西絲·奧康納莫妮卡·斯溫頓配音 周帥
Sam Robards亨利·斯溫頓配音 張欣
傑克·托馬斯馬丁·斯溫頓
威廉·赫特Prof. Hobby配音 張欣
肯·梁Syatyoo-Sama
克拉克·格雷格Supernerd
凱文·蘇斯曼Supernerd
Tom GallopSupernerd
Eugene OsmentSupernerd
April GraceFemale Colleague
Matt WinstonExecutive
Sabrina GrdevichSecretary
Theo GreenlyTodd
Jeremy James KissnerKid
Dillon McEwinKid
Andy MorrowKid
Curt YoungbergKid
艾什麗·斯科特Gigolo Jane
John ProskyMr. Williamson, the Bellman
Enrico ColantoniThe Murderer
葆拉·馬爾科姆森Patricia in Mirrored Room(as Paula Malcolmson)
布萊丹·格里森Lord Johnson-Johnson配音 程玉珠
邁克爾·貝雷瑟Stage Manager
Haley KingAmanda
凱瑟琳·莫里斯Teenage Honey
黛維·切斯Child Singer(scenes deleted)
Brian TurkBackstage Bull
Justina MachadoAssistant
Tim RigbyYeoman

職員表


製作人邦妮·柯蒂斯;凱瑟琳·肯尼迪、沃爾特·F·帕克斯、簡·哈蘭、史蒂文·斯皮爾伯格
導演史蒂文·斯皮爾伯格
副導演(助理)Lisa Brookes、塞爾吉奧·米米卡-戈贊、Paul Byrne Prenderville、David H. Venghaus Jr.
編劇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布萊恩·奧爾迪斯、伊恩·沃森Ian Watson
攝影賈努茲·卡明斯基
剪輯邁克爾·卡恩
選角導演Avy Kaufman
配音導演海帆(東影配音)
藝術指導瑞克·卡特
美術設計Richard L. Johnson、威廉·詹姆士·緹加登
服裝設計Bob Ringwood
視覺特效斯科特·法勒;Henry LaBounta、丹尼斯·穆倫
布景師Nancy Haigh

角色介紹


  • 大衛

    大衛

    演員海利·喬·奧斯蒙

    作為第一個被輸入情感程序的機器男孩,大衛是這個公司的員工亨利他妻子的一個試驗品,然而和人類小孩一樣天真可愛。儘管大衛逐漸成了溫斯頓夫婦的孩子,但大衛卻因一系列的緣故不得不離開他們,走上尋求成人的路,險些被機器人獵人銷毀,但他心懷夢想,身體和夢想都沒銷毀,依然堅持著夢想。

  • 喬

    演員裘德·洛

    大衛的患難之交,機器人舞男,他是在大衛尋找成人方法途中結交的機器朋友,和大衛一起渡過了許多生死歲月。最終卻未能避免被人類抓走的命運。

  • 莫妮卡

    莫妮卡

    演員弗蘭西絲·奧康納

    大衛的養母,是Cybertronics Manufacturing製作公司的員工亨利的妻子,馬丁的母親也是大衛的母親,開始難以接受大衛,漸漸被大衛的單純可愛感化,和大衛相處融洽,最後卻不得不放棄了大衛。

音樂原聲


曲目名稱演唱者詞曲作者
The Mecha World performedJohn Williams
Abandoned in the Woods performed
Replicas performed
Hide and Seek performed
For Always performed/Lara Fabian
Cybertronics performed
The Moon Rising performed
Stored Memories and Monica's Theme/Barbara Bonney
Where Dreams Are Born /Barbara Bonney
Rouge City performed
The Search for the Blue Fairy performed/Barbara Bonney
The Reunion performed
For Always(Duet)performed/Lara Fabian/Josh Groban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電影海報
電影海報
斯坦利·庫布里克早在70年代初就產生了拍攝本片的想法,他僱用短篇小說作家布萊恩·奧爾迪斯完成故事大綱。1985年,庫布里克找來老友史蒂文·斯皮爾伯格與簡·哈蘭一同擔綱製作人,並敲定由華納兄弟公司發行本片。80年代末,庫布里克解僱了與自己存在創作分歧的奧爾迪斯,而隨後接手劇本的鮑勃·肖也因無法滿足庫布里克的進度要求而在半年後被炒。1990年3月,伊恩·沃森成為第三任編劇,並僅用三周時間便完成了故事大綱初稿。
影片故事的創作靈感源於《木偶奇遇記》,庫布里克曾將本片稱為“機器人版本的匹諾曹歷險記”。在劇本初稿中,喬原本是個大兵,後來沃森建議將其身份改為舞男,庫布里克因此開玩笑說他想他們失去了兒童觀眾。與此同時,認為當時電腦動畫技術不夠成熟的庫布里克擱置了本片的拍攝計劃,轉而致力於小說《戰爭謊言》的改編工作。在《侏羅紀公園》上映之後,庫布里克宣布《人工智慧》將在1994年開拍,曾參與拍攝《侏羅紀公園》的丹尼斯·穆倫和奈德·高曼任影片視覺特效總監,不過庫布里克對兩人的初步構想和工業光魔公司的高昂費用非常不滿。
人工智慧
人工智慧
1994年初,影片拍攝的籌備工作終於展開,庫布里克開始考慮啟用真人演員扮演大衛,而新任視覺特效總監克里斯·康寧漢和製作人哈蘭認為小演員帶上橡膠面具的效果實在糟糕。庫布里克和哈蘭逐漸意識到影片更適合由斯皮爾伯格執導,1995年,庫布里克決定把導演的位置交給斯皮爾伯格,可後者卻因片約纏身而無暇擔綱。之後,《人工智慧》再次被束之高閣,因為庫布里克已經簽約執導《大開眼戒》。1999年3月5日,這位時年71歲的偉大導演因心臟病突發與世長辭,而這部《人工智慧》也成了他未竟的遺願。
在哈蘭和庫布里克妻子的懇求下,史蒂文·斯皮爾伯格決定親自擔任影片編導,他說:“80年代,我從斯坦利口中得知了這個讓人無法忘懷的美妙故事,我被其中科學與人性的巧妙融合深深吸引了,斯人遠去之後,就讓我來為他講述這個故事吧。”曾與斯皮爾伯格合作過《外星人》、《奪寶奇兵》系列電影、《太陽帝國》、《紫色》和《侏羅紀公園》的製作人凱瑟琳·肯尼迪說:“我很清楚沒人比斯蒂文更適合完成《人工智慧》的劇本,他理解影片對他自己、庫布里克和觀眾分別意味著什麼,我認為沒有哪個編劇能道出斯蒂文腦海中的一切。”曾為斯皮爾伯格助手的製作人邦妮·柯蒂斯回憶道:“在我作斯蒂文助手的6年中,所有信件都由我經手,唯一的例外是來自斯坦利的傳真。斯蒂文在家裡裝了台傳真機,他和斯坦利直接通過傳真聯繫,沒人知道相關內容。”在《拯救大兵瑞恩》的後期製作結束之後,斯皮爾伯格拒絕簽約任何新片,而是全心投入籌備本片,他僅用兩個月時間便完成了影片劇本。
拍攝過程
為呈現出影片故事中的未來世界,斯皮爾伯格曾花費大量時間與來自工業光魔的視覺特效總監丹尼斯·穆倫和斯科特·法勒和藝術指導瑞克·卡特一道細心研究概念藝術家克里斯·貝克(Chris Baker)在早年完成的情節串聯圖版。根據現有的1000多張圖紙,工業光魔製作出100個實物模型和相應的電腦模型,而已經移居美國的克里斯·貝克也因此特地前往位於北加州的工業光魔公司協助實現他的設計成果。藝術指導瑞克·卡特將影片分成三個部分,他說:“本片的情節發展有點像電影的演變,它以家庭劇情片拉開序幕,之後轉變成呈現出真實和數字影像的公路電影,最終進入了一個全然不同的數字世界。”
《人工智慧》電影劇照
《人工智慧》電影劇照
在設計和建造布景的同時,主創人員面臨著整部影片中最嚴峻的挑戰,那就是伴隨機器人男孩大衛一同展開歷險之旅的泰迪熊。作為片中的主要角色,泰迪熊是模型與數字技術的複雜集合體,它的出現意味著 影片布景的結構和光線必須能容納並隱藏操作模型的技師,當泰迪熊要做出奔跑或跳躍等模型無法完成的動作時,工業光魔就會介入進來,將電腦畫面和實拍影像天衣無縫的融合到一起。泰迪熊雖小卻五臟俱全,用於拍攝特寫鏡頭的小熊身上裝有50個伺服電機,其中有24個位於頭部,特效技師可以藉此控制複雜的面部動作。斯坦·溫斯頓工作室共製作出六個版本功能各異的泰迪熊,有的適合演員攜帶,有的可以完成特技動作,有的呈現出微笑或皺眉等單一表情。對於扮演大衛的小演員海利·喬·奧斯蒙來說,帶著泰迪熊東奔西走並非易事,因為看似輕巧便攜的小熊足有30磅重,他說:“它真是一個超級玩具,因為在體內各種電機的作用下,它不但能擺動身體、鼻子和耳朵,還可以抓住物體,我真的差點就信以為真了。”
藝術指導瑞克·卡特及其率領的美工部門在片中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設計和建造流光溢彩的快樂城(Rouge City),城中的部分建築是按比例搭建而成,其餘則在虛擬的藍屏攝影棚中製作和拍攝。卡特回憶說:“我們本想花費100萬美元在更大的攝影棚中建造實物布景,不過毋庸置疑的是,工業光魔能用這筆錢打造出更壯觀的數字城市,他們決定用突破性技術手段在藍屏攝影棚中構建出一個虛擬數字空間。”在特效部門的精心設計下,攝影棚天花板上的數百個感應點對應著不同的環境程序,當演員穿行其間時,藍屏布景會以360度呈現出相應的虛擬數字環境。
影片選角
1993年影片最初籌備時,出演過《侏羅紀公園》的童星約瑟夫·梅澤羅曾是扮演大衛的最初人選。朱麗安·摩爾和格溫妮斯·帕特洛曾是扮演莫妮卡的最初人選。為機器人配音的羅賓·威廉斯、本·金斯利、梅麗爾·斯特里普、克里斯·洛克和傑克·安琪都是庫布里克生前欽定的人選,他們的配音也是在庫布里克的指導下完成。影片中出現的樂隊Ministry,是庫布里克親自選的。

幕後花絮

葉芝的詩《被偷走的小孩》文本在影片出現過2次,部分場景設置也有這首詩的影子。本片剪輯師邁克爾·卡恩、作曲家約翰·威廉姆斯、特效技師斯坦·溫斯頓和邁克爾·蘭特瑞及攝影師賈努茲·卡明斯基都曾憑斯皮爾伯格的電影而贏得過奧斯卡獎。
為保住PG-13的級別,快樂城中一座形狀怪異的建築被從片中刪除。影片原定片名為“A.I.”,但調查結果顯示很多人都將片名看成“A1”,製片方隨即將片名改為“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本片是斯皮爾伯格繼《鬼驅人》之後擔綱編劇的第二部電影。
大衛和喬在穿越森林時曾提及哈登菲爾德小鎮,實際上,新澤西州確實有名為“哈登菲爾德”的小鎮,童年時的斯皮爾伯格曾在那裡生活多年。本片是斯皮爾伯格“逃亡三部曲”的第一部,其餘的兩部是《關鍵報告》和《逍遙法外》。
影片出現的Ministry樂隊先後與庫布里克合作過兩次。影片引用了約翰·斯特勞斯《玫瑰騎士》的華爾茲舞曲作為背景樂,這是對斯坦利·庫布里克致敬,因為庫布里克就該片的音樂對導演斯皮爾伯格僅僅有一點建議,那就是施特勞斯應該出現在影片中。海利·喬·奧斯蒙曾建議不讓大衛眨眼,結果斯皮爾伯格不但採納了他的意見,而且還要求其他扮演機器人的演員都不許眨眼。斯皮爾伯格在本片中借用了《完美風暴》中洪水泛濫的布景。
穿幫鏡頭
連貫性:在晚餐的時候,不同鏡頭之間,特迪竟然會莫名其妙消失不見。連貫性:在不同鏡頭之間,其中一個男孩有兩次掉進池塘里。聲音/畫面不同步:當亨利質問大衛,為什麼要把莫尼卡的頭髮剪掉。當機器人打開冰封的門進入太空船Amphib號,David的褲子膝蓋以下部位被水打濕了,但在接下來的鏡頭裡,褲子幹了,而且他兩次在冰面上滑倒,兩次將接觸冰面的左手放在左膝上,但褲子仍然是乾的。
在Hobby博士移動CPU的場景里,之前的鏡頭CPU的大小和形狀與核桃相似,但當博士把CPU展示給他的同事看時,這個CPU變成了與立方體的形狀,體積與桌球差不多。當機器人頭目在清洗他的新眼睛時,他頭上並沒有戴帽子,但再次出現時,他頭上的帽子就再也沒消失了。
在David去到Monica的床上剪她的頭髮那個場景里,第一個鏡頭Monica是背對David的,但鏡頭切換后,Monica面對著David了。在David拿著燈晃動的那個場景里,前一個鏡頭是右手在晃動,下一個鏡頭就變成左手了。當Monica在看David留給她的信時,信的頁碼在鏡頭切換中跳動。
事實錯誤
影片絕大部分的場景都發生在新澤西州的漢通菲爾德。然而紐約被水淹沒了,漢通菲爾德卻絲毫沒事,這是不符合地理邏輯的。實際上,漢通菲爾德的海拔為81英尺,比紐約的87英尺要低,所以說,如果紐約都被水淹沒了,那麼漢通菲爾德也該被水淹沒。影片中,Swinton夫婦生活在新澤西州,但當Martin Swinton揭開瓶蓋喝葯時,卻非常明顯的能從瓶底處辨認出這瓶葯來自洛杉磯的某個藥房。
出現在Hobby博士辦公室門上的葉芝的詩--《被偷走的孩子》引用有誤,正確的應該是“To the waters and the wild”而Hobby博士辦公室門上的是“To the waters of the wild”。影片中新澤西的森林裡植被非常繁茂,但事實並非如此。

獲得榮譽


時間獎項簡稱獎項全稱獲獎人所獲獎項結果
2002年奧斯卡獎第74屆奧斯卡金像獎丹尼斯·穆倫、斯科特·法勒、斯坦·溫斯頓、邁克爾·蘭特瑞最佳視覺效果提名
2002年奧斯卡獎第74屆奧斯卡金像獎約翰·威廉姆斯最佳配樂提名
2001年威尼斯電影節第58屆威尼斯電影節《AI》未來數字電影獎獲獎
裘德·洛最佳男配角提名
2002年金球獎第59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史蒂文·斯皮爾伯格最佳導演提名
約翰·威廉姆斯最佳電影配樂提名
2002年英國電影學院獎第55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丹尼斯·穆倫、斯科特·法勒、邁克爾·蘭特瑞最佳特效成就獎提名
《人工智慧》最佳特別版DVD提名
海利·喬·奧斯蒙最佳年輕演員獲獎
最佳編劇史蒂文·斯皮爾伯格獲獎
2002年土星獎第28屆土星獎丹尼斯·穆倫、斯科特·法勒、斯坦·溫斯頓、邁克爾·蘭特瑞最佳特效獲獎
約翰·威廉姆斯最佳配樂獲獎
《人工智慧》最佳科幻電影獲獎
弗蘭西絲·奧康納最佳女主角獲獎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最佳導演獲獎

播出信息


製作公司

製作公司1.夢工廠
2.安培林娛樂
3.Stanley Kubrick Productions
4.華納兄弟影片公司
發行公司1.華納家庭視頻公司
2.Warner Bros. GmbH
3.華納兄弟影片公司
4.Warner Roadshow
5.夢工廠家庭娛樂
6.BBC
7.Fox-Warner
8.Net5
9.Warner Home Video 

上映日期

國家/地區上映日期國家/地區上映日期
紐約2001年6月26日中國香港2001年8月23日
美國2001年6月29日加拿大2001年6月29日
加州、洛杉磯2001年6月28日日本2001年6月30日
墨西哥2001年8月3日韓國2001年8月10日
馬尼拉2001年8月24日威尼斯電影節2001年9月5日
新加坡2001年9月6日馬來西亞2001年9月6日
阿根廷2001年9月6日哥倫比亞2001年9月7日
巴西2001年9月7日達沃2001年9月12日
瑞士·德語地區2001年9月13日德國2001年9月13日
澳大利亞2001年9月13日秘魯2001年9月20日
英國2001年9月21日以色列2001年9月27日
冰島瑞典2001年9月28日
愛爾蘭芬蘭
西班牙Cinemania電影節2001年10月3日
荷蘭2001年10月4日義大利2001年10月5日
斯洛維尼亞土耳其
匈牙利保加利亞
黎巴嫩希臘
斯洛伐克2001年10月11日塞普勒斯
捷克丹麥
波蘭2001年10月12日愛沙尼亞
挪威埃及2001年10月17日
立陶宛法國2001年10月24日
薩爾瓦多2001年10月26日比利時
俄羅斯2001年11月1日哈薩克2001年11月5日
科威特2002年1月8日 

作品評價


正面評價

《人工智慧》是繼《現代啟示錄》之後最無畏的好萊塢電影。(《底特律自由新聞》評)任何電影學者都想不到斯皮爾伯格會成為庫布里克的繼承者,就如同奧遜·威爾斯不可能與華特·迪士尼合作一樣。(《西北先驅》評)《A.I.》是為了讓我們人類更加理解和愛這些未來的人工智慧,影中的科技和時代背景遠遠凌駕了故事本身。(新浪娛樂評)

負面評價

《人工智慧》並不討影評人的好,尤其是那些喜歡庫布里克電影的人。不說別的,就說這劇本,上來就被斯皮爾伯格咔嚓掉了一半,本來機器舞男Joe和David一樣,是一個同等地位的主角,變成了個可有可無的配角,主題就丟了一半;再加上結尾竟然還來了個畫蛇添足似的童話抒發,影評人不扁它才怪。(新浪娛樂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