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希孺

陳希孺

陳希孺(1934年2月11日—2005年8月8日),湖南省望城縣人,數理統計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1953年陳希孺從湖南大學數學系轉到武漢大學數學系學習;1956年從武漢大學畢業後進入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工作;1957年前往波蘭科學院進修;1961年調至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任教,先後擔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1980年參與創建了中國概率統計學會,並被推選為第一屆理事長;1985年加入國際統計學會為會員;1986年擔任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1986年至1988年應邀訪問美國匹茲堡大學;199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05年8月8日在北京腫瘤醫院逝世,享年71歲。

陳希孺一生致力於中國的數理統計學的研究和教育事業,主要從事線性模型、U統計量、參數估計與非參數密度、回歸估計和判別等研究。

人物生平


中華民國23年(1934年)2月11日,陳希孺出生於長沙市北湘江之濱的一個農民家庭(今屬望城縣)。
中華民國35年(1946年),陳希孺秋考入長沙城內長郡中學。
1951年,陳希孺轉入湖南省長沙市第一中學
1952年秋,陳希孺考入湖南大學數學系,一年後,因院系調整轉到武漢大學數學系學習。
1956年,陳希孺從武漢大學數學系畢業,同年進入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任實習研究員。
1957年,陳希孺前往波蘭科學院進修,師從統計學家菲茲(至1958年)。
陳希孺
陳希孺
1958年10月,陳希孺因“反右”的牽連,提前調回中國國內。
1959年,陳希孺下放陝西洛川勞動一年。“文革”期間,陳希孺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成了揭發和批鬥的對象。他的身體受到摧殘,精神遭受折磨,科研也一度中斷。
1961年,陳希孺調至新成立不久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任教,先後擔任助教、講師(1963年晉陞)、副教授(1978年晉陞)、教授(1980年晉陞)、博士生導師(1981年獲准) 。
1980年,陳希孺參與創建了中國概率統計學會,並被推選為第一屆理事長。
1985年,陳希孺加入國際統計學會(ISI)為會員。
1986年,陳希孺到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擔任教授。
1986年9月至1988年5月,陳希孺應邀訪問美國匹茲堡大學,與 P. R. Krishnaiah教授和C. R. Rao 教授進行了合作研究。
1997年,陳希孺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2002年,陳希孺當選為IMS的Fellow。
2004年11月12日,中國科技大學舉行慶祝陳希孺院士從教45周年暨《陳希孺統計文選》首發儀式。
2005年8月8日21點5分,陳希孺在北京腫瘤醫院逝世,享年71歲。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陳希孺是中國線性回歸大樣本理論的開拓者,他在參數統計領域以及非參數統計領域都作出了具有國際影響的工作。他解決了在一般同變損失下位置--刻度參數的序貫Minimax同變估計的存在和形式問題;給出了在種種抽樣機制(固定、兩階段和序貫)之下,作為分佈泛函的一般參數存在精確區間估計的條件,否定了國外學者關於此問題的某些猜測;特別關於U統計量逼近正態分佈的非一致收斂速度的工作被美國出版的“Encyclopedia of Statistical Sciences”所引用,並被蘇聯學者撰寫的專著“Theory of U-Statistics”作為該領域重要的工作之一作了詳細的論述;他在自變數帶誤差的線性回歸模型和廣義線性模型的研究方面,獲得了若干重要的成果。
• 理論成果
陳希孺對線性統計模型作深入系統的研究,解決了一般損失函數下M估計的強、弱相合問題。在非參數計量,特別是極重要的U統計量的研究中獲得U統計量分佈的非一致收斂速度,具有國際領先水平。在參數估計這個基本分支中,解決了國際統計學界當時致力的一些問題,包括定出了重要的正態分佈兩參數在一般損失下的序貫Minimax估計,否定了關於某種區間估計存在條件的一個公開猜測,並提出了正確解等。在非參數回歸、密度估計與判別中做出了一系列優秀成果,包括定出了錯判概率的指數界限,"data based"型估計的收斂條件,以及對幾個常用的密度估計和回歸估計類定出了其最佳收斂速度等。
• 學術論著
截至2017年2月,陳希孺一共發表了130多篇論文,十餘本專著、教科書以及科普讀物。
出版日期名稱作者出版社
2017.03
《中國科學技術經典文庫 數學卷
線性模型參數的估計理論》
陳希孺著北京:科學出版社
2016.01《統計學漫話 第2版》陳希孺,蘇淳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
2014.01《概率論與數理統計》陳希孺北京:科學出版社
2012.04《陳希孺文集 非參數統計》陳希孺,方兆本編著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
2011.01《廣義線性模型的擬似然法》陳希孺著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
2010.08《概率論與數理統計》陳希孺北京:科學出版社
2009.08《科學前沿叢書 線性模型中的最小二乘法》陳希孺,王松桂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9.08《高等數理統計學》陳希孺著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
2009.07《數理統計學教程》陳希孺,倪國熙編著中國科技大學出版社
2009.02《概率論與數理統計》陳希孺編著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
2007.02《概論論與數理統計》陳希孺編著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
2007.01《數理統計引論》陳希孺著北京:科學出版社
2006.08《概率論與數理統計》陳希孺編著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
2003.10《陳希孺統計文選》陳希孺著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
2003.03《線性模型中的最小二乘法》陳希孺,王松桂著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2.07《數理統計學簡史》陳希孺著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2.03《概率論與數理統計》陳希孺編著北京:科學出版社
2002《廣義線性模型》陳希孺武漢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
2000.12《現代數學手冊 隨機數學卷》陳希孺,鄭忠國卷主編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2000.06《機會的數學》陳希孺著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0.03《概率論與數理統計》陳希孺編著北京:科學出版社
1999.02《高等數理統計學》陳希孺著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
1999.02《數理統計引論》陳希孺北京:科學出版社
1996.10《線性模型中的M方法》陳希孺,趙林城著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3.03《非參數統計教程》陳希孺,柴根象編著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2.05《概率論與數理統計》陳希孺編著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
1989.08《非參數統計》陳希孺等著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1989.03《統計學概貌》陳希孺著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1988.04《數理統計學教程》陳希孺,倪國熙編著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1987.10《統計學漫話》陳希孺,蘇淳編著北京:科學出版社
1987.09《近代回歸分析 原理方法及應用》陳希孺,王松桂著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985.04《線性模型參數的估計理論專著 第14號》陳希孺著北京:科學出版社
1984.02《近代實用回歸分析》陳希孺,王松桂編著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
1983.05《概率論講義》陳希孺著
1981.11《數理統計引論》陳希孺著北京:科學出版社
1981.03《線性統計與線性代數 參考材料》倪國熙,陳希孺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
1980《概率論及其應用題解》陳希孺著重慶師範學院數學系
• 科研成果獎勵
截至2017年2月,陳希孺獲得過中國科學院科技成果二等獎,中國科學院科技成果一等獎,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國家自然科學獎三等獎,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時間獎勵名稱
1998年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1991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三等獎
1990年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1984年中國科學院科技成果一等獎
1980年中國科學院科技成果二等獎

人才培養

• 學科建設
陳希孺特別重視薄弱學科的發展,適時地開拓新的領域,發展新的學科,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概率統計專業和博士點建設上,起到了關鍵作用。
• 教授課程
20世紀80年代以後,陳希孺先後在武漢、開封、廣州、九江、屯溪、成都、鄭州等地開辦統計講習班,為新到研究崗位的人員補習基礎知識,引進和推廣若干重要的領域的研究成果,帶領、培養和聯繫了一批人投入到研究工作中。
• 指導學生
1981年,陳希孺擔任文革后首批博士生導師,指導了中國首批18名博士中的3名,他們分別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趙林城教授,蘇淳教授以及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白志東教授。

榮譽表彰

1997年,陳希孺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社會任職


時間擔任職務
1983年—1987年中國數學會理事
1984年—1986年中國數學會概率統計學會第一屆理事長
1991年—1996年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四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1993年—2005年中國統計學會理事會副會長、常務理事、理事(第五屆、第六屆) 
中國現場統計研究會理事長
全國統計方法應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
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學科規劃評審組(統計學)成員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所屬“數學天元基金”領導小組成員
國家技術監督局全國統計方法應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委員兼一分委主任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主編
《應用概率統計》主編(第一、二、三、四、五屆) 
國際雜誌《Statistica Sinica》副主編
《中國科學》、《科學通報》、《數學年刊》等8種學術刊物的編委

人物評價


陳希孺主要從事數理統計學研究,在線性回歸大樣本理論領域獲得一系列具有重要意義的結果。在參數統計和非參數統計領域都做出了具有國際影響的工作。 (中國科學院評)
陳希孺一生致力於我國的數理統計學的研究和教育事業, 帶領國內統計學界學者作出了許多具有國際影響的重要工作,為中國培養數理統計學人才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新華網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