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神經瘤
聽神經瘤
聽神經瘤是一種起源於第Ⅷ對腦神經鞘的良性腫瘤,約佔成人顱內腫瘤的8%,佔小腦橋腦角腫瘤的80%~90%。成年人多見,發病高峰在30~50歲,多發生單側,偶見雙側性。本病發病原因不明確,多源於第Ⅷ對腦神經內耳道段細胞病變。聽神經瘤發展慢,早期表現主要為單側、持續性、頑固性耳鳴,頭暈,面部麻木,面癱,咳嗽無力,吞咽困難,步態不穩等。聽神經瘤可採取外科手術治療和立體定向放療,手術治療可以完全切除、徹底治癒。聽神經瘤不僅會影響聽力功能,嚴重者還可造成神經系統損害。治療不及時會出現偏癱、腦水腫,甚至出現腦疝,威脅病人生命。聽神經瘤是一種良性腫瘤,早期診斷和及時治療,能挽救病人的生命,預后較好。
● 耳鼻喉(頭頸外科)、神經外科或腫瘤科
● 聽神經瘤發病原因不明確,通常與先天性因素或者後天性物理、化學因素等有關係。
● 聽神經瘤早期:腫瘤體積小時,出現一側耳鳴、聽力減退及眩暈,少數患者時間稍長后出現耳聾。
● 聽神經瘤中期:腫瘤繼續增大時,壓迫同側面神經和三叉神經,表現為面部麻木,痛覺、觸覺減退,咀嚼肌力差或肌萎縮。
● 聽神經瘤晚期:壓迫神經引起偏癱及偏身感覺障礙、步態不穩、發音困難、聲音嘶啞、吞咽困難、飲食嗆咳、腦水腫,甚至出現腦疝,威脅病人生命。
● 典型的聽神經瘤多可通過體格檢查,再藉助影像學及神經功能檢查明確診斷。
● 通過該項檢查,可以從整體上對本病作出初步診斷。
● 可通過拍顱骨X線、CT、磁共振成像,根據成像表現作出診斷,可發現內耳道擴大、骨質吸收,腫瘤形態及腦室狀態,為目前最敏感最有效的檢查方法。
● 常用的是聽力檢查及前庭神經功能檢查,對本病的診斷有輔助作用。
● 醫生診斷聽神經瘤是根據癥狀體征、影像學檢查、神經功能檢查才能最後確定診斷。
● 癥狀體征:以耳鳴為首發癥狀,進行性一側聽力下降至喪失。隨著腫瘤發展增大,可壓迫同側面神經和三叉神經,出現頭暈、面部麻木、面癱等表現;腫瘤再增大,可壓迫中腦水管及腦神經損傷,引起腦積水、步態不穩、發音困難、聲音嘶啞、吞咽困難、飲食嗆咳等。
● 影像學檢查:X線可發現內耳道擴大、骨質吸收;CT表現為瘤體呈等密度或低密度影響,腫瘤形態可見;磁共振成像顯示腦室、腦幹及小腦受壓變形等改變,為目前最敏感最有效的檢查方法。
● 聽力檢查:可用純音測聽、言語測試、聽覺腦幹反應(為目前檢測聽神經瘤最敏感的聽力學方法)
● 前庭神經功能檢查:採用冷熱水試驗是診斷聽神經瘤的常用方法。
● 本病應該與腦膜瘤、膽脂瘤、蛛網膜囊腫及轉移癌等疾病相鑒別。
● 如果出現上述類似的癥狀,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請醫生進行檢查和診斷。
● 醫生主要通過組織病理學檢查結果,作出診斷。
● 聽神經瘤三種主要治療選擇是手術、放療和觀察。手術通常可長期令人滿意地控制前庭神經鞘瘤。對於患有大腫瘤,年輕和/或嚴重聽力障礙的患者,建議儘早治療干預。
● 手術方式的選擇與手術前的聽力、腫瘤大小等因素有關。
● 手術目的包括徹底切除腫瘤、保護面神經功能和儘可能保存殘餘聽力。
● 外科醫生和醫院的經驗對於優化手術效果和最大程度降低併發症風險都很重要。
● 手術總死亡率為0.2%,腦脊液漏發生率為8.5%。
● 包括立體定向放射手術(SRS),立體定向放射療法(SRT)和質子束療法以及常規的分段放射療法。
● 由於聽神經瘤通常生長緩慢,因此對於精心挑選的患者,確保每6~12個月進行一次磁共振成像檢查,對於不適合立即干預的老年患者尤其合適。但如果有腫瘤進展的跡象或癥狀,則不應將年齡視為手術或放療的絕對禁忌證。
● 最早期就是耳鳴,由耳鳴引起的煩躁、失眠、焦慮,繼而導致聽力障礙。
● 如果疾病進展還會影響到面神經,出現面癱、面肌痙攣、面肌抽搐、咬合無力,進食障礙、眼睛難合攏等,影響患者正常生活和工作。
● 疾病進展,瘤體再增大會出現腦積水。
● 疾病發現及時並採取手術治療,可完全治癒,預后良好。若發現不及時,將會危及生命。
● 聽神經瘤是一種良性腫瘤,早期診斷和及時治療,能挽救病人的生命,預后較好。
● 由於聽神經瘤病因不明確,尚無有效預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