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陽區

河南省焦作市下轄區

山陽區,隸屬於河南省焦作市,焦作古稱山陽大地,山陽區是河南省焦作市的核心城區,北依太行山與山西接壤,南臨黃河,與鄭州、洛陽隔河相望,是焦作市經濟、文化、金融和商業中心。山陽區總面積65.7平方公里,轄9個街道,19個行政村,35個社區,截至2019年末區常住人口28.1044萬人。

山陽區是全國全民健身先進區、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區、中國最具影響力的百強文化旅遊區、河南省文明城區。2019年,山陽區先後被表彰為全國“七五”普法中期先進縣市區,全省問題樓盤化解攻堅先進縣市區,全市康養產業發展先進區;免疫規劃標準化建設工作在全省158個縣市區中排名第一。

截至2019年年底,山陽區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02.3億元,居五城區第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躍居五城區第一,稅比達85%;居民可支配收入,連續三年年均增長9.2%,居全市第一;公眾安全感全省排名上升43位,居五城區第一。焦作市分量最重的“改革創新獎”,2017年設立以來的三屆評選,山陽區分別獲得一等獎、二等獎、一等獎;2018、2019年度連續榮獲全市重點項目暨產業轉型攻堅觀摩先進單位。在焦作市2020年第三季度重點項目暨產業轉型攻堅觀摩評價活動中山陽區榮獲城區組第一名。

歷史沿革


城遺址
城遺址
山陽區前身為焦作市郊區。因始建於戰國初期的山陽城而得名,為古山陽城所在地。
據史料記載,山陽城始建於戰國初期,為戰國時期政治、經濟、軍事重鎮,在秦漢、三國及南北朝時期設縣制。
1988年區劃調整成為城區,1990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更名為山陽區。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山陽區地處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焦作市中心城區,總面積65.7平方公里。北依太行山與山西接壤,南臨黃河,與鄭州、洛陽隔河相望。與焦作市委市政府隔路相望,距焦作高鐵站3分鐘車程,焦作直達北京、上海、深圳的高鐵均已開通,10分鐘進入連霍高速,50分鐘可達鄭州國際航空港,與省會鄭州、古都洛陽、山西晉城之間的行程均在百公里以內,佔據著承東啟西、溝南通北的樞紐地位。

地形地貌

山陽區地處丘陵地帶,地勢北高南低,南北落差80米,沖溝縱橫交錯。

氣候特點

山陽區地處北亞熱帶和暖溫帶地區,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氣候溫和,日照充足,降水豐沛,年平均氣溫14.2℃-14.8℃,日照2200-2400小時,無霜期216-240天

自然資源


林業資源

山陽區現有林業用地1630.22公頃,其中有林地1075.56公頃,灌木林地130.27公頃,未成林造林地199.68公頃,苗圃地4.62公頃,無林地110.52公頃,宜林荒山荒地和其它宜林地94.45公頃。

土地資源

山陽區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項目總調查面積6571.37公頃。其中,農用地2531.80公頃,佔總面積的38.53%;建設用地3870.62公頃,佔總面積的58.90%;未利用地168.95公頃,佔總面積的2.57%。

礦產資源

截至2014年,山陽區已探明的礦產資源達20多種,其中白雲石、石灰石、煤炭、耐火粘土、鐵礦等礦產質優量大。

水資源

焦作市是一個天然的地下水彙集盆地,北部山區及晉東南山地約1400平方公里的廣大地區,均為焦作地下水的補給區。山陽區地下水達1720萬立方米。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2000年,山陽區轄7個街道、3個鄉。
2005年,山陽區鄉鎮區劃調整:撤銷恩村鄉,設立新城街道辦事處,管轄原恩村鄉行政區域,辦事處駐恩村三街;撤銷百間房鄉,設立中星街道辦事處,管轄原百間房鄉行政區域,辦事處駐廟河村;撤銷李萬鄉,設立李萬街道辦事處,管轄原李萬鄉行政區域,辦事處駐神州路。山陽區轄10個街道。
2006年9月18日,市政府調整李萬街道,增設文苑街道。
2011年,經河南省政府批准,將博愛縣陽廟鎮劃歸焦作市山陽區管轄(豫民行批[2011]66號);將武陟縣三陽鄉的馬村、北官莊、大李3個行政村劃歸寧郭鎮管轄,將調整后的寧郭鎮整建制劃歸焦作市山陽區管轄(豫民行批[2011]70號);將博愛縣蘇家作鄉整建制劃歸焦作市山陽區管轄(豫民行批[2011]71號)。
2012年,將李萬街道、文苑街道、文昌街道、寧郭鎮、陽廟鎮、蘇家作鄉委託焦作新區(今城鄉一體化示範區)統一管理。山陽區轄9個街道。

區劃詳情

山陽區轄9個街道:中星街道、新城街道、東方紅街道、焦東街道、百間房街道、藝新街道、定和街道、太行街道、光亞街道。
截止2020年10月,山陽區轄9個街道,19個行政村、35個社區。
統計用區劃代碼名稱
410811001000東方紅街道
410811002000焦東街道
410811003000百間房街道
410811004000太行街道
410811005000藝新街道
410811006000光亞街道
410811007000定和街道
410811008000中星街道
410811009000新城街道

人口民族


2012年末全區戶籍人口249733人,其中農業人口40378人,非農業人口209355人。根據2012年3%人口與城鎮化抽樣調查結果顯示,全區常住人口為271484人,城鎮化率為91.79%,出生率為9.42‰,死亡率為4.62‰,自然增長率為4.80‰。
2019年年末全區總人口263140人,常住人口281044人。出生率1.07‰,死亡率0.6‰,自然增長率0.48‰。城鎮化率達到98.6%。

政治


山陽區領導(2020年)
職務姓名
區委書記李建超
區長、區委副書記鄭小林
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臧振田
副區長閆利明、申延芳、馬俊標、秦征、王滿意、樊彥強

經濟


綜述

山陽區牢牢把握中心城區的功能定位,大力弘揚“實事求是、知行合一”的理念和“忠誠擔當怎麼看,急難險重事上見”的工作作風,堅持創新發展、轉型升級,大力發展樓宇經濟、總部經濟、網際網路+、金融服務、文旅康養等現代城市經濟,全力補短板、增優勢、創特色,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心城區的帶動力和輻射力全面提升。2019年山陽區地區生產總值202.3億元,比2018年增長7.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0.4億元,增長4.1%;第二產業增加值60.2億元,增長8.5%;第三產業增加值141.7億元,增長6.6%。人均地區生產總值72159元。三次產業結構由2018年的0.2:30.0:69.8變化為0.2:29.8:70.0,第三產業比重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

第一產業

2012年山陽區農作物總播種面積1386公頃,比2011年減少17公頃,其中:小麥播種面積607公頃,減少9公頃;玉米播種面積607公頃,與2011年持平;蔬菜播種面積172公頃,減少8公頃。2012年糧食產量5808噸,比2011年增長3.9%;蔬菜產量5415噸,比2011年下降26.8%;水果產量68噸,與2011年持平。全年生豬存欄24308頭,出欄13270頭,分別比2011年增長38.6%和3.3%;山綿羊存欄2363隻,比2011年下降8.9%,出欄1145隻,比2011年增長23.4%;禽類存欄99650隻,比2011年下降13.8%,出欄81160隻,比2011年增長30.5%。
2012年山陽區肉類總產量1145噸,比2011年增長7%;奶類產量1739噸,比2011年下降47%;蛋類產量753噸,比2011年下降18%。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43230千瓦時,與2011年持平;農用拖拉機595台,比2011年增長1.5%。2012年營造林面積8006畝,退耕還林3910.5畝。全區參加義務植樹5.5萬人次,完成義務植樹28萬株,其中重點地區防護林工程完成2010畝。
2019年山陽區糧食種植面積14445畝,比2018年減少660畝,其中,小麥種植面積7635畝,與2018持平。蔬菜種植面積690畝,減少30畝。全年糧食產量4764噸,比上年下降2.9%;蔬菜產量1573噸,下降2.7%。肉類總產量1436噸,下降5.3%;禽蛋產量562噸,下降0.7%;牛奶產量230噸,下降66.2%。全年營造林面積5215畝,其中,人工造林面積3000畝。

第二產業

照片
照片
2012年山陽區全部工業增加值38020萬元,比2011年增長15.3%。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9963萬元,比2011年增長20.1%;產品產銷率99.4%。規模以上工業9個大類,增加值分別為: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11973萬元,比2011年增長121.4%;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962萬元,比2011年下降27.6%;非金屬礦物製品業10186萬元,比2011年下降32.1%;通用設備製造業793萬元,比2011年下降30.4%;橡膠和塑料製品業1088萬元,比2011年增長18.8%;計算機、通信設備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1605萬元,比2011年增長12.2%;紡織業1393萬元;醫藥製造業795萬元,比2011年下降6.6%;黑色金屬冶鍊和壓延加工業1168萬元,比2011年增長75.8%。
2012年山陽區主要工業產品產量中,汽油產量98222噸,比2011年增長118.8%;水泥熟料產量889000噸,比2011年下降28.7%;水泥產量1232650噸,比2011年下降27.3%。其他工業產品產量中,鋼化玻璃329181平方米,比2011年下降16.8%;輸送機械2847噸,比2011年下降14.4%;電子元件47.8萬隻,比2011年下降9%;農用塑料薄膜3319噸,比2011年增長10.6%;無縫鋼管2357噸,比2011年增長21.9%。全年產業集聚區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142439萬元,比2011年增長7.6%,佔山陽區比重達到99.2%。產業集聚區規模以上工業從業人員平均人數1539人,比2011年增長4.1%。2012年全社會建築業總產值371534萬元,比2011年增長16.1%。全區具有資質等級的建築企業利潤總額5571萬元,稅金總額10412萬元。
2019年山陽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2018年增長6.3%;實現主營業務收入比上年增長1.8%;產品銷售率101.1%。全區規模以上工業17個行業大類中,佔比較大的行業增加值增速分別為: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9.5%,橡膠和塑料製品業增長3.4%,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增長10.2%,燃氣生產和供應業下降4.8%,有色金屬冶鍊和壓延加工業增長34%,非金屬礦物製品業下降11.9%,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增長6.4%。

第三產業

出台了“優於江浙滬,引領中西部”系列優惠政策,首創企業落地法人代表零見面審批制度,市場活力大幅釋放。大力實施“退二進三”,堅固水泥、河南中軸等老舊廠區實現“華麗轉身”;阿里巴巴、京東、河南信產投等科技含量高、爆發力強的新業態落戶我區;年稅收千萬元以上的樓宇達7棟;三年來引進金融、類金融企業總部28家,總量佔11個縣市區六成以上;企業資源配置中心、火馬雙創谷兩大省級創業孵化平台活力迸發,“三新一高”經濟走在全市前列。
國內貿易
2019年山陽區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8.6億元,比上年增長10.9%。其中:限額以上貿易企業零售額35.8萬元,增長17.4%。按行業統計,批發業零售額399931萬元,增長14.3%;零售業零售額368080萬元,增長7.5%;住宿業零售額5681萬元,增長19.4%;餐飲業零售額12204萬元,增長3.4%。
對外經濟
全年進出口總額280193.44萬元。其中:出口總額217863.38萬元,進口總額62330.06萬元。
2019年,全區實際吸收外商投資0.331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4%;實際到位省外境內資金52.59億元,增長3.11%。
金融業
全年全區共有金融機構101家,其中銀行網點66家(7家分行),保險公司25家,證券公司10家。融資性擔保公司2家,典當行3家。

交通


山陽區是焦作市的中心城區。焦作是豫西北、晉東南地區的重要樞紐。境內有焦枝(焦作--枝城)、焦太(焦作--太原)、焦新(焦作--新鄉)、月侯(月山--侯馬)四條鐵路線,有月山、待王兩個較大的貨運編組站。還有焦鄭、焦晉、焦溫、新焦濟、濟洛等高速公路,焦作市公路總里程達4953公里,公路密度121.6公里/百平方公里,遠高於河南省和中國平均水平。焦作市的高速公路網與京珠、太澳、連霍等國家幹線高速公路連通。

社會


城建事業

強力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探索出“政府主導、連片推進,打包融資、對接央企”的城中村改造“山陽模式”,為全市新型城鎮化破題探路。先後完成涉及14個村近500萬M2的大棚戶區征遷工作,在南水北調乾渠、中原路兩側騰出6000餘畝黃金地塊,在各城區中發展後勁最足、潛力最大。老舊小區改造、城鄉路網、污水管網、廁所革命、公共配套等基礎設施建設工程提質增速,黑臭水體、城區河道、城市雙修、建築能效等整治改造提升工程加速實施,12個城郊村實現環衛清掃保潔市場化運作、一體化覆蓋,污水管網連接城市主管網加速實施,綠色廊道、綠地遊園、山林水田湖草等生態補償工程統籌推進,天更藍、草更綠、水更清、地更凈,生態更宜居、城區更美麗。

教育事業

2013年山陽區投入資金3710萬元開工建設新城學校。投資1000餘萬元的塔南路小學等10所學校教學樓加固、運動場改造工程。兌現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免除學雜費資金584.8萬元。

衛生事業

2013年山陽區成功創建省級衛生監督示範區。深入開展國家慢性病綜合防控示範區創建,組建全科醫師服務團隊51個,為近6萬名居民提供了簽約服務。新農合參合率98.94%,居五城區第一。為山陽區26萬餘人建立了健康檔案。
2019年,全區共有衛生機構257個(市直8個,區管249個),病床床位4902張(市直3946張,區管956張),衛生專業技術人員3650人。成功創建國家慢性病綜合防控示範區、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省級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區,實現信息化家庭醫生服務全覆蓋、社區(村)養老服務機構全覆蓋。

文化事業

山陽區歷史悠久,文化厚重,是文化、體育、文物大區。是中國最具影響力百強文化旅遊區、河南省文化先進區、連續多年獲得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焦作市文化館、焦作市圖書館、焦作市博物館、焦作市科技館、焦作市太極體育中心、金谷軒絞胎瓷博物館均建於該區。
山陽區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2處,分別是山陽故城和藥王廟大殿;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7處,文物保護點49處。
轄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繁多,有國家級當陽峪絞胎瓷燒制技藝,省級陳氏葉雕製作技藝,市級非遺項目名錄11個。

社會保障

2013年山陽區城市、農村低保標準每月分別提高50元、30元。山陽區新增就業5851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2827人。發放高齡補助244萬元,發放優撫、優待金1173萬元。

民生事業

2019年,城鎮新增就業4719人,下崗再就業277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57%以內。城市、農村低保標準分別提高到6600元/人/年、3900元/人/年,困難群眾醫療救助與醫療保險實現同步結算。創新實施黨群360工作法,運用“三全六步同心圓”(即黨建全引領、群眾全參與、項目全支撐,問、議、定、辦、曬、評議事程序,繪就黨群融合同心圓)工作機制,將基層黨建、城市創建、群眾工作、民生實事有機結合,建立起360度全方位民生服務體系,全面激發了群眾的家園感和主人翁意識,實現了黨群深度融合。《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河南日報》先後予以報導,得到了國家民政部、省委、市委的充分肯定。藝新街道冬香好媽媽工作站黨支部榮獲“全國離退休幹部先進集體”。2020年7月,山陽區《黨建領航促發展鄉村治理譜新章》榮獲第五屆全國基層黨建創新優秀案例

旅遊


龍源湖公園

龍源湖公園位於山陽區南部,迎賓路東側,豐收路北側,面積1700畝,其中湖面700餘畝。湖水為自然滲出的地下淺表水。
該公園分為悠悠龍源、仲夏之夢、藍色海灣、歡天喜地、風情萬種、多彩世界、金色湖岸、瓊島帆影8個景區。修建了草地湖岸、卵石灘湖岸,使市民可以與自然水體零距離接觸,滿足人們親近自然的願望,並依湖修建了87個休息港灣。修建了北、東、西三大入口廣場和七個生態停車場,方便市民進出公園。修建了4000餘米長的二三級園路棧道浮橋、夸父逐日、度假木屋等園林景點,豐富了景觀層次。
龍源湖公園是焦作新的標誌性景觀區域和城市未來中央公園的目標。

太極體育中心

太極體育中心北依焦作大學、焦作師專,南鄰焦作一中、河南理工大學,處在焦作市的教育、文化中心,是目前國內唯一以太極文化為主題的體育場館群。中心佔地866畝,建築面積13.7萬平方米,按照“現代、生態、和諧、可持續”的理念進行設計。主要設施有體育館、健身館、游泳館、體育場、太極廣場和室外配套工程構成。。
體育場是園區中最大的單體建築,總建築面積4.8萬平方米,建築4層,總高度50.4米,可容納觀眾36000人。
體育館總建築面積約3萬平方米,建築3層,總高度29.6米,主場地可容納觀眾8000人,整個場館一館多用。體育館的南半部分為比賽場地。北半部分設立了太極拳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體育主題展示館等。體育館內的太極拳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是我國首座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太極拳文化展示館。集中展示了太極拳的產生、傳承與發展過程,在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的建設方面獨樹一幟。
健身館總建築面積2.5萬平方米,是群眾健身的主要場館,主要場地有4塊木質籃球場地、12塊羽毛球場、乒乓球房、摔跤柔道房、武術房、健身操房等。
游泳館總建築面積2.3萬平方米,分為標準比賽池、標準訓練池、少兒習練池、兒童遊樂池五個區域,可容納觀眾1500人,可舉辦國際單項賽事。
太極廣場直徑300米,可容納上萬人同時進行太極拳表演,中心是一個巨大的太極圖形。廣場主題雕塑“太極之韻”採用太極推手意象創作而成,極具視覺衝擊力。
親子健身園是專門為兒童設置的免費開放的健身遊樂場所。園內有大型兒童遊樂設施、兒童籃球架、鞦韆、蹺蹺板、兒童搖搖樂、旋轉玩具、魔術小屋、平衡木、座椅等器材,並設置了兒童籃球場和兒童足球場以及其他配套設施,佔地面積約4600多平方米,投入資金約為:230萬元,於2018年11月建成,滿足了3~14歲年齡段的兒童遊玩和青少年鍛煉。

巡返大莊園

巡返大莊園位於太行山南麓,隸屬於河南省焦作市山陽區巡返村,面積約3平方公里。以發展文化旅遊、紅色旅遊、休閑康養產業為目標,巡返村投資約3億元,以景區化標準對整個村落進行了整體規劃開發。在老村址上建成了集仿古建築、園林、文化與一體的休閑度假區——巡返大莊園,園內有牌坊路、將軍鼎、天驕閣等景點,及禮議園、書院、商業街三座唐宋風格古建築群。其中禮儀園由議事廳、天井、戲樓等組成,主要用於黨員大會、村民議事和開展各種文化項目。書院由閱覽室、活動室、藏書室和文化長廊組成,主要功能為黨員教育活動陣地、圖書閱覽室、村民活動中心。商業街由兩排木製的唐風建築組成,打造出的一條兼具文化歷史底蘊和時尚現代的創意休閑商業街。

焦作黎明腳步公園

焦作黎明腳步公園,位於太行山南麓,南鄰山陽路、林鄧線,西抵當陽峪村東邊界,東至嶺南變電站,總面積3025畝。黎明腳步公園分五大功能分區:運動休閑區、生態感知區、科普教育區、林地保護區、戶外拓展區。
運動休閑區位於公園南部,以健身為主要功能,有山地車健身和步行健身兩種形式可供遊人選擇,並設計有山地車健身專用道,配合休息港灣可以駐足停留,休息賞景。
生態感知區是以游賞為目的的觀景區,主要分佈在園區中部,通過植物色塊變化、層次變化、季相變化給遊客帶來多重戶外體驗,該區域目前還有果園,未來將開發成為台地採摘區,為遊園增添互動體驗。
科普教育區位於公園西部,通過植物品種介紹、動植物知識宣傳欄、種植培育田等形式向人們普及自然知識,遊客在健身、玩樂的過程中能學到知識。
林地保護區位於北部區域。對該區域已經形成的大面積林地予以保留,形成保護區,加強養護管理,加快次生林的生長,構成結構穩定、生態功能強大的植物群落。
戶外拓展區位於公園西北角。該區域地形多變,並有滿足集體活動的大面積平地,適合開展戶外拓展項目。也可以作為專業的戶外拓展基地,帶動第三產業發展。

山陽故城

山陽故城遺址位於山陽區新城辦事處牆南村,城牆周長約5000米,面積近300萬平方米。該遺址始建於戰國時期,是以漢代遺存為主的古城址。從漢代到東魏一直為山陽縣冶所,東漢為山陽城鼎盛時期,至魏王曹丕廢漢獻帝封其為山陽公,山陽城為食邑面聞名。
山陽城遺址平面呈不規則長方形,周長約5000米,現存城牆大部分高出地面,目前西城牆、北城牆、東城牆保存較好,南城牆破壞嚴重,基本不存,故城遺址的平面形狀呈不規則方形,北城牆長1850米,時斷時續,遺址明顯,東城牆長1350米,西城牆長1000米,南城牆遺址殘缺成都較大,西城牆段保存最好。城牆高出地面4—6米,為層層夯土夯築而成,每次厚10—15公分,夯窩明顯。根據勘探,山陽故城城垣底部寬在60—65米之間,為我國縣級最寬底部古城牆。城牆東、西、北面多為漢代墓群,出土有漢代“山陽”銘文陶罐、陶倉樓等珍貴文物。
2006年山陽故城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獲得榮譽


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區
中國最具影響力的百強文化旅遊區
全國“七五”普法中期先進縣(市)區
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
國家級慢性病綜合防控示範區
全省最具投資價值先進區
省級文明城區
省優秀金融生態區
省級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區
省綜治基層基礎工作先進區
全市康養產業發展先進區
全國全民健身先進單位
全國社區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
省級文化工作先進區
省級食品安全示範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