岔鞍村

遼寧省大連市甘井子區紅旗街道下轄村

岔鞍村位於遼寧省大連市甘井子區紅旗街道,旅順中路縱貫全村,總面積28平方公里,森林面積2200公頃,果林面積140公頃,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現有住戶1000餘戶,總人口近4000人。充分發揮了村委黨支部的核心領導作用,加強基層黨支部的建設,在本村經濟建設、文化建設等方面發揮了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村兩委班子團結向上,與時俱進,凝聚力強,有強有力的措施,推進兩個文明建設。2006年實現社會總產值1.4億元,村級可支配財力1000萬元,人均收入6000元。以種植業、工業和農業旅遊業為主,全村生產十幾個系列、百餘種水果,有“北方水果之鄉”的美稱,工業總產值超億元,利稅達2000萬元以上。該村堅持以“三個代表徠”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構建和諧社會為目的,按“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為目標。

經濟


岔鞍村
岔鞍村
根據本村實際情況,適時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果樹種植業,生產“兩高一優”產品。首先興修水利,排除乾旱。投資2000餘萬元,加大農田基本建設力度,全村修建水庫、塘壩10餘處,蓄水量近80萬立方米,為2000餘畝果園安裝節水滴灌設備,從根本上排除了乾旱的困擾。其次,進行殘次林改造1600多畝,新植名、優、特果樹近10萬株,修建了近百畝溫室大棚,經大連市科技局組織專家鑒定,被鑒定為國內先進水平和領先水平,獲甘井子區科技進步獎,發展反季節蔬果,大棚中種植了櫻桃、桃、桑椹、彩色椒等品種。日光溫室種植果樹,不僅大幅度增加了經濟效益,豐富了大連早春果品市場,水果自採的開展更為人們找到了一個休閑娛樂的好去處。還建起了苗木基地、養殖基地等,農業生產條件得到根本改善,農業經濟穩定發展。引進了安進食品、佐源食品、齊藤機械、新族家族、北方教育設備等多家企業;對原村屬工業、建築、商業企業進行了改制,徹底實行民營化,使企業產權清晰,發展態勢良好。村裡成立管理委員會對所有旅遊項目實施統一管理,制定開辦標準,統一進行培訓檢察、評比驗收,將監督管理權緊緊抓住不放;對想辦郊野旅遊項目,但經濟條件又不具備的農戶,
旅徠游產業
岔鞍村山清水秀,適合發展近郊休閑旅遊和農家旅遊,全村陸續建起了嶺源山莊、通泉山莊、金水灣、銀水灣、叢家大院等一批休閑山莊,發動村民利用自家農宅和院子辦起了一批“農家樂”。村委會在發展“農家樂”特色旅遊產業基礎上,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財力,從觀念、政策、資金上進行引導和幫助,在業務上培訓,在服務上規範,逐步使“農家樂”旅遊體系進一步完善,水果自採的開展更為人們找到了一個休閑娛樂的好去處。每年的4月份開始一直到11月末都能自采各色新鮮水果,同時還可以上山采野果、挖野菜及中藥材。岔鞍的休閑旅遊已成為大連旅遊的一個品牌,僅2007年上半年,全村接待遊客15萬人,旅遊收入達500多萬元。休閑旅遊的發展不但增加了農民的收入,也推動了農業的發展,提高了農產品的附加值,帶動了農民庭院經濟的發展。岔鞍村充分利用近郊優勢,積極實施走出去、引進來的發展戰略,相繼招商引資近億元,建設了亞洲最大的國際攀岩、和18洞的高爾夫球場,成為展示大連農業休閑旅遊的亮麗名片。全國各省市30餘家記者團前來參觀採訪,大連市夏德仁市長率市領導班子多次視察,讚不絕口。

交通


設施建設
合併圖冊
合併圖冊
一切以群眾的利益為重,堅持群眾的事情再小也是大事,全心全意為百姓謀福利,做到權為民用,利為民先,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密切聯繫群眾,深入百姓的家中了解百姓的疾苦和需求,從農民最關心、最容易見效的事情抓起。按照“綠色街區、現代人文”的理念,狠抓近郊農村城市化進程中的環境建設,投入2000餘萬元,沿旅順中路修建了10多座階梯級水庫,蓄水80萬立方米,既解決了果樹灌溉,又改善了生態環境。紅旗街道投資近億元改造了旅順中路,上水、下水、路燈、寬頻通信等同時開通,大大優化了全村的基礎設施,全村所有的路都柏油化、垃圾袋裝化。全村沿旅順中路進行了綠化美化,山林覆蓋率達90﹪以上,成為大連西郊名副其實的森林公園。為配合大連西郊森林公園建設項目的推進,近幾年對兩個村民小組的農民住宅進行了改造,實施的“三新工程”建設近20萬平方米歐式小鎮風格的農民新居,動遷戶總計512戶,已經動遷了497戶,全部安置上樓,剩餘15戶未動遷。小區環境優美,設施齊全,物業管理系統健全。對動遷村民實施優惠的動遷補償政策。按照市、區統一規劃,利用本村優勢,進行西郊森林公園建設,保護生態環境,保護自然景觀;推進城市化過程中,以發展休閑旅遊農業為導向,紮實推進新農村建設。

社會


社會保障
岔鞍村
岔鞍村
村各級組織健全,特別是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發揮充分,湧現了一批以韓行通為代表的農村先進共產黨員。村黨委利用各種載體,發動廣大村民積極參與“兩個文明”建設,舉辦藝術節、乘涼晚會、櫻桃節等活動,組建近200人的秧歌隊、花籃隊和老年健身隊伍。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營造出了祥和穩定的和諧岔鞍。村委會出資近千萬元,為700多名村民辦理了社會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給600多名退休村民增加了退休金和醫療費,為40多戶村民辦理了城市低保。村委會每年拿出20多萬元,為退休老人發放米、面、油。為考上大學的學生和特困家庭子女就業發放升學補助,成立了扶貧基金會,使特困家庭得到了幫助。在動遷工作期間,村委會黨支部定期組織黨員幹部等,對動遷戶開展地毯式走訪,了解群眾疾苦和需求,尤其是患有重大疾病戶和特困家庭,給與經濟上的資助。村屯兩級幫助他們聯繫低息貸款,翻建房屋,修整庭院,並免費配送消毒櫃,代辦工商、衛生許可證,協調有關部門免收當年營業稅和管理費,免費培訓從業人員,制定獎勵政策,激勵其儘快發展,承擔起扶持弱勢群體的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