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

文化術語

意識在人的生命當中是人人都具備的一個精神系統,在古代“玄之有玄”的修身幾學當中,將其劃歸為“前識”,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這六大前識中的管理者。心識屬於生命的決策系統,而意識屬於管理系統,意識司職於生命系統中的外王系統,是前識六根的總管與具體指揮者,具有陰陽、顯潛之分,顯潛意識在修身文化中都有非恆名,顯意識名為“妄意”,潛意識名為“常在”。妄意這個前識是人不守信不尊信儀的關鍵所在。因此,心靈意識的轉變是修身的根本。凈化妄意培信土,內治情志則正信,意識的凈化、轉變和提升是立信的關鍵。

概念


意識在人的生命當中是人人都具備的一個精神系統,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管理者,居於前線的指揮者。眼耳鼻舌身這些全身的“隨意肌”的器官與組織,全都聽從它、服從它,執行它所發出的工作指令。意識分為後天陰意識(顯意識)和先天陽意識(潛意識),先天無為而不爭,後天有為而好爭。人類意識從三歲開始萌芽,七歲迅速全面地後天化,眼、耳、鼻、舌、身被意識較為成熟地應用,進入文化和知識的全面吸收期,七歲前的珍貴人生光陰,是兒童鑄造品格和品質的黃金時期。

生理功能特徵


意識在人的生命系統中,掌握著極其重要的 管理和執行權力,它就是前識之王。外王系統中,意識是身識、口識的直接領導,陽意識常在和陰意識妄意分別工作在右腦皮層和左腦皮層,其中常在主理外王系統,但在治理的方式上屬於無為治理,因而具有“為而不爭”的特點;陰意識妄意主要負責的是隨意肌系統,其中包括運動的知覺、食慾、性慾、觸覺、語言等功能。
前識意識的生理功能特徵,是既能從前五根接收信息上傳至心識、也可以向前五根下達執行命令,具有雙向傳輸信息的功能。意識又對前五根具有總攬和調度的功用。意識具有極強的“中性”特徵。在人類的思維活動中,智識和慧識活動所產生的結果,都會被意識同步地將信息接收整合,並且呈現出來。善與惡、正與邪的取捨全在於心識所釋放出的信息能量的作用力。而意識本身,其“中性”的特徵是偏向善還是偏向惡的浮動變化,受平時“為學者日益”內容的影響和制約。

修身生理學分析


中國古代幾學的修身生理學發現,人的意識由真意、陽意和陰意三部分構成,脾胃和胰腺兩個區域是它們的“宿舍”,即能量發源地,大腦皮層是意識的“辦公室”,右側大腦皮層是陽性潛意識的工作區,古人把它命名為“常在區”,它的思維方式以靈感和直覺為特徵,它的信屬於正信;左側的大腦皮層是陰性顯意識的工作區,古人又將它命為“妄意區”,它的信屬於陰性的信。“常在”和“妄意”共同產生人的信。正是意識的這些生理特點決定了人們既有陰性的信仰,也有陽性的信仰,各有所主。是正信還是妄信,是善信還是惡信,等等,都會在人生當中產生反應。因此,陰意不轉化,正信難樹立,這是基本規律。

特點


人們意識當中陽性的常在如果真正能夠主持工作,它的典型表現將會具有這樣八個特點:信德無疑,誠信因果;忠信誠實,穩重厚道;寬宏敦實,忠一不二;能容能化,能生萬物。
陰意識妄意的典型表現具有以下十個特點:猜忌多疑、蠢笨蠻橫;埋怨人非,疑神疑鬼;欺人騙人,心無誠信;妄語譏言,利己縱慾;不辨善惡,難改垢習。

與信德之間的關係


意識是信德的外顯,意識的轉換關係到信德是否能夠確立起來。信德是意識的靈魂,對成年人是如此,對孩子更為重要。成年人的信德滑坡最典型,需要重立正信,重建後天之本;兒童前五根的生理變化是沿著眼、耳、鼻、舌、身的順序下滑的,意識是這前五根的“總管”,倘若意識失去正信的承載力,前五根必然被錯用和誤用,最先丟失的就是先天的眼識生理功能,一般到七歲以後就完全關閉。所以,一定要搶在七歲之前讓孩子建立對道德的正信,生成美、善、正、真的意識,從而保護孩子的眼慧識不會產生蛻化。
信德是人類本性對回歸德和道天賦的選擇與取向,“執中守一”是其本色,是無為而治的本能。只要不是在意識上故意用霸治進行否定、屏蔽、阻斷,那麼人人都具備著信德。外王中的陰意識是破壞人們信德與信儀的最大和最關鍵的因素。只有脾土意識系統將信德的修持型之於內,用於再造脾土陰意識的妄意,重塑它的品格、品質,令其對道德的信仰與信念厚實穩固、忠信不惑、至誠不疑,實現了得一而守一,才能使人體生命的內天下達到“正”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