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義文學
人文主義文學
文藝復興時期,歐洲文學的主流是人文主義文學。人文主義文學是表達人文主義思想的世俗文學。它以人的塵世生活為中心,以市民生活為重要描寫對象。人文主義文學摒棄中世紀夢幻、象徵的創作方法,自覺地運用現實主義方法,真實描寫現實生活。人文主義文學常常採用方言俗語進行寫作,為各國民族語言和民族文學的形成樹立了典範。
人文主義文學家用美學和藝術的方式對人的認識不斷深化的過程;以人文主義為武器,對封建制度和道德及宗教禁慾主義進行抨擊。人們以理性的宗教信仰代替了絕對的神權,以追求財富和世俗生活的享受代替了禁慾主義,以科學的發展代替中世紀的愚昧無知。這就是新的時代精神——人文主義思想。
在現實主義方法的運用上更加自覺;文學形式豐富多彩。長篇小說成為人文主義作家運用的重要體裁,十四行詩成了歐洲詩歌的重要詩體。這些文學體裁的創新和發展,為近現代文學體裁的完善奠定了基礎;具有民族風格。採用本國地方語言、吸取民間語言等。
人文主義文學是文藝復興運動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自從其誕生之日起,就具備了鮮明的新質文化特徵和獨特的文學品格。
第一,就文學的文化主旨精神而言,人文主義文學與當時的哲學、科學、藝術等領域一樣,對人的關注成為這一文學文化精神的核心。
《浮士德》
第二,著力描寫現世生活,肯定人的權力,用個性解放反對禁慾主義,用理性反對蒙昧主義,這是人文主義文學的基本題材與主題。
封建教會從上帝萬能論出發,認為人是上帝的羔羊,人必須無條件地信仰上帝,思考即罪惡。同樣,封建僧侶亦宣揚人不僅先天就是有罪的,而且人的慾望也會產生各種罪惡,所以人必須克制情慾,禁慾苦修,才能在死後升入天國。因此,在中世紀占統治地位的宗教文學中,對來世生活的描寫和宣揚禁慾主義、蒙昧主義成了這一文學的基本題材與主題。而人文主義者則針鋒相對,他們讚美理性,認為理性是人和諧發展、追求進步與幸福的重要條件。人之所以高貴就在於理性的力量。他們還認為,人的個性慾望是人的本質所在,是人的天性。幸福在今世而非來世,因此人有追求幸福與個人自由快樂的權利。
這樣,人文主義者在文學創作中便把描寫現世生活作為首選題材,讓現世生活場景中上演的一部部現實人生的悲喜劇進入文學創作。許多作家創作出性格豐滿、妙趣橫生的形象,如快樂的青年、聰明的少女、機智的寡婦、陰險的野心家、邪惡的君主,乃至作為上帝使者的修士、女修道院院長等,他們憑藉著自己的聰明、智慧以及狡黠等張揚著人的本能的慾望。這種題材與作品主題的根本性改變,既是與教會思想體系針鋒相對的結果,同時也是對古代希臘羅馬、中世紀民間文學和騎士文學乃至市民文學某些題材和內容弘揚和繼承的結果。
第三,由於文學精神的根本性變更和題材與主題的根本性轉換,使得人文主義文學的藝術風貌也發生了極其深刻的變化。
首先,展示人的精神世界、情感特徵、慾望要求等成為人文主義文學的基本藝術追求。在中世紀的宗教文學中,神的意志排擠人的活生生情感,乾癟、僵化、蒼白和死氣沉沉是其藝術的主要特色。而人文主義文學所描寫的形象大多充滿“情”和“欲”,生機勃勃。它或充滿著昂揚樂觀的進取精神,或展示著令人愉快的生活情趣,或蘊涵著人的困惑、渴望及其激情。其次,與展示人的精神風貌相適應,中世紀宗教文學中以“寓意”和“象徵”為特點的基本創作方法,已被一種關注現實、關注人生的新方法所取代。
人文主義文學所採取的創作方法基本上是寫實主義的,是把文學作為社會的鏡子和“時代的縮影”來加以認同的。它繼承了歐洲古代優秀的文學傳統,廣泛地描寫了歐洲歷史大變動時期的社會生活,展示了社會轉型時期人性覺醒的現實。同時,這一文學也十分注重對古希臘羅馬乃至中世紀民間文學、騎士文學中浪漫的、幻想的藝術手法的繼承,但在具體創作中又進一步剔除了中世紀文學中的“玄學”和“神秘”的成分。正是這種寫實的(歐洲早期現實主義的)方法與浪漫幻想的創作方法的有機結合,使得文藝復興時期成為歐洲文學發展歷史上的一個輝煌的時代。
再者,人文主義文學也擴大了傳統文學的體裁領域。原有的一些體裁,如抒情詩、敘事詩、戲劇等,從形式到技巧進一步走向成熟(如將個人慾望、世俗生活、普通人物引進作品,打破悲劇、喜劇的界限等)。同時,作為近現代文學主要形式之一的十四行詩、框架式短篇小說,尤其是長篇小說等藝術樣式,都發端於這一時期,並取得了輝煌的成就。這種體裁上的鮮明特徵,既是人文主義作家繼承和借鑒傳統體裁形式的結果,同時也是社會生產力的進步導致人們視野開闊和個人意識增強的產物。人文主義文學也體現出了鮮明的民族特色。此外當時一些重要的人文主義作家,一般均是本民族語言的奠基者和文學語言的大師,他們擯棄了當時的官方語言——拉丁語,採用普通老百姓所通曉的俗語、俚語或口語進行創作,取得了極高的成就。
《十日談》
14—15世紀,英國封建經濟開始衰退,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萌芽已經產生。英國文藝復興傾向在14世紀末喬叟的作品《坎特伯雷故事集》中開始萌生。傑弗利·喬叟(約1342—1400)是英國中世紀末的偉大詩人。喬叟早期創作深受法國文學的影響。70年代,喬叟二度出訪義大利,對義大利人文主義文學產生濃厚興趣。80年代後期,喬叟進入創作成熟期,他模仿《十日談》寫出了著名作品《坎特伯雷故事集》。書中的24個故事是一群從倫敦到坎特伯雷朝聖的人在路上為解悶而輪流講述的,故事講述人是各階層、各種職業的代表,性格鮮明,展現了14世紀英國的生活畫卷。故事題材廣泛,內容龐雜,有的批判貴族和僧侶的虛偽、罪惡,有的探索愛情和婚姻問題,也有一些宣揚基督教觀念。《坎伯雷故事集》用中世紀英語寫成,奠定了英國文學語言的基礎。
15世紀末,英國出現了最早的人文主義者,托馬斯·莫爾(1477—1535)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位。莫爾的代表作是對話體散文《烏托邦》(1516),寫1515年秋季的一天,莫爾遇到一位名叫拉斐爾·希斯洛特的老人,老人對他講述自己的見聞、經歷。希斯洛特是葡萄牙海員,精通希臘古典文化,曾4次同探險家維斯普斯到海外航行,後來他發現了一座神秘的烏托邦島。希斯洛特在講述中談到社會問題、政治制度、法律問題等。在希斯洛特的思想中,寄託了作者的理想。
《烏托邦》分為兩部。上部主要批判現實,揭露亨利八世時代英國社會矛盾,抨擊專制統治,譴責圈地運動使農民淪為流民。下部描寫烏托邦理想社會。烏托邦四周環海,與世隔絕,島上人民生活富裕,民風淳樸,人民在農場上耕作,由賢明的長者組成的議會決定國家事務,人人平等,財產公有。《烏托邦》表達了人文主義的社會理想。這部著作在歐洲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16世紀,英國文學進入興盛時期,詩歌和戲劇取得突出成就。
莎士比亞
《仙后》是一部寓言性作品,詩中的形象具有象徵意義,仙后格羅麗婭娜意為“榮耀”,象徵伊麗莎白女王。《仙后》表達人文主義道德理想,歌頌冒險精神和征服的快樂、對現實生活的熱愛。詩人在《仙后》中創造的詩體被稱為“斯賓塞詩節”。
英國人文主義戲劇是古代希臘悲、喜劇以來的又一次戲劇高峰。16世紀早期,古代希臘、羅馬戲劇傳入英國,舞台上出現模仿古代戲劇的演出。伊麗莎白時代,英國戲劇發展成熟。英國傳統戲劇與古典戲劇的完美結合,創造出新型的英國戲劇。戲劇作家大批湧現,人才輩出,著名的有約翰·黎里(1554—1606)、羅伯特·格林(1558—1592)、托馬斯·基德(1558—1594)、克里斯托·馬洛(1564—1593)等。這些作家大都畢業於牛津或劍橋大學,所以被稱為“大學才子”。“大學才子”戲劇家的創作繼承英國民間戲劇傳統而又有所創新,對英國戲劇作出重要貢獻,為莎士比亞的出現奠定了基礎。
馬洛是“大學才子”中最重要的一位,對伊麗莎白時代戲劇發展推動很大。馬洛的作品強烈地表達出對完美生活和無限知識的追求。他的劇本《馬爾他島的猶太人》把恐怖和滑稽結合在一起,取得強烈的戲劇效果。《帖木兒》和《浮士德博士》被認為是英國最初的真正悲劇。《浮士德博士》取材德國中世紀民間傳說,寫浮士德把靈魂出賣給魔鬼的故事。劇中浮士德是一個人文主義者的形象,他肯定人的力量,崇尚、追求知識,體驗人生的各種享受。浮士德的探索精神表現出入文主義思想的崇高境界。馬洛的戲劇在莎士比亞作品成熟之前風靡英國,他的創作為莎士比亞的出現開闢了道路。
莎士比亞的劇本是英國文藝復興時期文學的最高成就。莎士比亞同時代或稍晚一些時候,英國主要戲劇家還有鮑蒙特、弗萊徹、本·瓊生,他們的創作在當時有一定影響。莎士比亞去世后,英國戲劇走向衰落。
弗朗索瓦·拉伯雷
弗朗索瓦·拉伯雷(約1483—1553)是法國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作家。拉伯雷從小接受教會教育,1520年左右進入聖芳濟各修道院做修士。他在修道院潛心鑽研古代希臘、羅馬著作,後來因批評教會、攻擊教皇而受到迫害。拉伯雷於1532年發表小說《龐大固埃》(《巨人傳》第二部)受到讀者喜愛,風靡法國。1534年,他的《卡岡都亞》(《巨人傳》第一部)問世。後來他又完成小說的第三和第四部。第五部在他去世后出版。
《巨人傳》以虛構的巨人國王卡岡都亞和他的兒子龐大固埃的出生、教育、遊學以及他們為尋找神瓶而遊歷各地的見聞為主要內容,諷刺、批判了封建社會的惡現象。《巨人傳》表達了作者的人文主義理想。表達了個性解放的要求。卡岡都亞和龐大固埃以及若望修士都是代表作者人文主義理想的人物。兩個巨人體魄超常,力量過人,天性善良,粗放樂觀,他們渴求知識,順乎個性。巨人形象表現出人文主義者關於“人”的理想。《巨人傳》具有幽默戲謔的風格。作者善於運用列舉、對比、頭韻、同音詞等手法達到諷刺和滑稽的效果。小說語言豐富,運用各種方言、俗語、學術語彙,往往自造或改造一些詞語,豐富了法蘭西語言。
瑪格麗特·德·那瓦爾(1492—1549)的《七日談》已具備現代短篇小說的許多要素,標誌法國短篇小說開始走向成熟。16世紀四、五十年代為第二階段,以龍沙(1524—1585)、杜貝萊(1522—1560)為首的七星詩社緊緊依附王權,推崇古典文化,提出改革語言和詩歌的主張,對法蘭西民族語言的形成和詩歌發展做出貢獻。16世紀60年代至該世紀末,人文主義文學逐漸衰落。蒙田(1533—1592)是16世紀後期人文主義文學的代表,他的3卷《隨筆》闡述了他的懷疑論哲學、宗教寬容和改革教育等思想觀點。蒙田的散文作品對世上萬物無所不談,旁徵博引,娓娓道來。《隨筆》在歐洲文學史上產生深遠影響。
義大利是人文主義文學出現最早的地方,但丁的作品已經預示人文主義的傾向。14世紀,佛羅倫薩出現了人文主義文學的奠基人物彼特拉克和薄伽丘。
薄伽丘 塑像
《阿非利加》寫於1338年,講述古代羅馬統帥西庇阿戰勝迦太基將領漢尼拔的事迹。長詩歌頌羅馬的偉大業績,流露出對古羅馬的景仰之情。《阿非利加》使彼特拉克的名聲傳遍義大利,獲得羅馬“桂冠詩人”的榮譽。《秘密》是一部懺悔錄式的作品,寫於1342年,后又作了修改加工。作者在作品中虛構與聖奧古斯丁對話,就宗教、倫理、人生等問題展開討論,傾訴宗教思想與生活慾望的矛盾在他內心造成的憂慮和痛苦。
《歌集》是彼特拉克的代表作。據說在1327年,彼特拉克遇到一位法國騎士的妻子勞拉,對她產生了強烈的愛慕之情,於1330—1374年間寫了300多首抒情詩表達自己的愛慕與思戀,遂輯成《歌集》。《歌集》分為“聖母勞拉之生”和“聖母勞拉之死”兩部分,抒發詩人愛的幸福與失戀的痛苦。彼特拉克內心充滿矛盾,他無法剋制對勞拉的強烈感情,同時又因自己的愛情產生一種負罪感,心靈無法安寧。《歌集》是中世紀以來對世俗愛情進行正面歌詠的優秀抒情作品。
喬萬尼·薄伽丘(1313—1375)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早期的人文主義者,和但丁、彼特拉克被並稱為義大利文藝復興“三傑”。薄伽丘做過商人,擔任過佛羅倫薩城邦政府的財政和外交職務,主要興趣在於文學創作和古典文化的研究。
薄伽丘的作品較多,有小說、敘事詩、十四行詩、論文等。他青年時期創作的小說《菲洛柯洛》史詩《苔塞伊達》等沒有脫離騎士文學的窠臼。長篇小說《菲亞美達》開始以現實生活為背景,摹寫人的愛情心理。
《十日談》是薄伽丘的代表作,也是歐洲文學史上第一部現實主義作品。這是一部短篇小說集,用托斯卡尼語寫成。作品寫1348年佛羅倫薩發生大瘟疫,10個青年逃到鄉間躲避,他們在鄉下住了10天,每天每人講一個故事,總共100個故事,所以稱為《十日談》。
《十日談》中的故事取材廣泛,中世紀傳說、歷史事件、東方民間故事、現實中的人和事都成為涉取的題材。薄伽丘在運用這些材料時突現出它們的現實性,表達了人文主義思想觀點。
《十日談》揭露、批判了羅馬教會的腐敗和僧侶的偽善、墮落、貪婪,肯定人的本性,強調入追求現世幸福的權利,提出人與人平等的思想。《十日談》提出一些新思想,但對中世紀的傳統價值觀也沒有否定,在一些故事裡讚賞貞潔、節制一類中世紀道德,肯定天主教“比別的宗教更其正大而神聖”。書中不少故事對偷情私會、狡黠行為等十分欣賞,對情慾大加渲染,對個人享樂也很贊同,這些都是市民階級庸俗趣味的體現。
《十日談》塑造了眾多具有鮮明性格特徵的人物形象,善於刻畫人物心理。《十日談》採用框形結構,把100個獨立成篇的故事組合在一起。《十日談》運用諷刺、幽默的筆法,具有強烈的喜劇色彩。
《十日談》對歐洲文學具有重要影響,成為喬叟等作家模仿的範本,莎士比亞、歌德等也運用其中的故事作為創作素材。
15世紀,義大利文化空前繁榮,詩歌、戲劇、小說都取得巨大成就。15—16世紀,著名作家有波利齊亞諾(1454—1494)、薩凱蒂(約1330—1400)、班戴洛(1485—1561)、馬基雅維里(1469—1527)、阿里奧斯托(1474—1533)和塔索(1544—1595)。
盧多維科·阿里奧斯托的代表作長詩《瘋狂的羅蘭》(又作《瘋狂的奧蘭多》)是一部模仿中世紀傳奇的作品,從博亞爾多的長詩《熱戀的羅蘭》生髮而來。故事以查理大帝與撒拉遜人的戰爭為背景,寫查理大帝的騎士羅蘭對卡泰伊公主安傑麗嘉的愛情和魯傑羅與勃拉達曼蒂的戀愛,譴責封建割據,渴望義大利的和平與統一。
托誇多·塔索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最後一位著名詩人。塔索寫有敘事詩、田園劇等,代表作是長詩《被解放的耶路撒冷》(1575)。《被解放的耶路撒冷》由20篇八行體詩組成,以第一次十字軍東征為背景,講述高德弗雷辛十字軍圍攻回教徒佔據的聖城耶路撒冷取得勝利的故事。基督教信仰的巨大力量是戰勝異教徒的精神武器。詩中對愛情的肯定閃耀著人文主義思想的光輝。
15世紀末,義大利人文主義文學走向衰落。阿里奧斯托和塔索的創作標誌義大利文復興時期文學的終結。
西班牙曾是羅馬帝國在伊比利亞半島的行省。羅馬帝國崩潰后,西哥特人建立了信奉基督教的王國。16世紀初,西班牙人文主義者開始介紹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文化,一些詩人模仿古羅馬和義大利詩歌,掀起詩歌改革運動,出現了“義大利詩派”。
16世紀中葉至17世紀初是西班牙文學的“黃金時代”。小說和戲劇取得很高成就。具有濃厚現實主義色彩的“流浪漢小說”在西班牙誕生。
《堂吉訶德》
西班牙第一部流浪漢小說是《小癩子》(約1554),作者已不可考。小說的內容是主人公拉撒路自述自己一生的經歷。小說以主人公的經歷連接廣闊的社會畫面,對教士、貴族的貪婪、虛偽給予以尖刻嘲諷,筆調幽默、機智,妙趣橫生。《小癩子》受到讀者廣泛歡迎,許多作者紛紛仿作。以叫、癩子》為代表的西班牙流浪漢小說對18、19世紀的歐洲小說產生極大影響,笛福、薩勒日等作家的創作中都可以看出流浪漢小說影響的痕迹。
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是16世紀西班牙文學的最高成就。
西班牙民族戲劇在16世紀開始形成。16世紀前,西班牙只有一些在民間流傳的初具戲劇形態的宗教演出。15世紀末,詩人胡安·德·恩西納(1469—1529)的詩劇創作為西班牙戲劇奠定基礎。16世紀一些戲劇作家的創作使西班牙戲劇逐漸形成。“黃金時代”成就最高的劇作家是維加。洛貝·德·維加(1562—1635)的創作極其豐富,據說共寫下1500多個劇本,流傳下來的有400多個。他還寫過詩歌和小說。維加的劇作中最優秀的作品之一是《羊泉村》。
《羊泉村》(1619)取材於15世紀西班牙的歷史事件。騎士團隊長費爾南·戈麥斯·德·古斯曼在羊泉村村長女兒勞侖霞新婚之夜把一對新人擄入城堡。他的暴行激起羊泉村人民的義憤。村民們奮起反抗,殺死這個罪惡多端的封建貴族。維加在劇中譴責封建貴族的罪行,將農民作為正面主人公,歌頌農民的抗暴鬥爭,但把解決農民和封建貴族矛盾的希望寄托在英明君主身上。維加的戲劇使西班牙民族戲劇走向成熟,對歐洲戲劇發展產生重要影響。
德意志從15世紀末到16世紀初開始了從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過渡的進程。政治上分裂和諸侯割據使德意志沒有形成統一的民族國家。各諸侯國家的經濟發展不平衡,封建的生產關係仍占統治地位。在一些地區資本主義萌芽已經出現,工業發展比較迅速。
德意志較早受到義大利人文主義運動的影響,但人文主義在這裡的影響和成就卻有限。15世紀中葉,南方一些城市出現了最早的人文主義者,最著名的代表是約翰·賴希林(1455—1522)、烏爾里希·馮·胡滕(1488—1523)和伊拉斯謨(1466—1536)。賴希林、胡騰等人的《蒙昧者書簡》是一部機智的諷刺作品,伊拉斯謨的《愚蠢頌》諷刺教士的愚昧無知和腐化墮落,這些作品流傳甚廣,成為宗教改革的先導。塞巴斯蒂安·布蘭特(14587—1521)的諷刺
作品《愚人船》在當時受到一致好評,被認為是劃時代的作品。
馬丁·路德(1483—1546)是一位宗教改革家。他把《聖經》譯成德文,還創作了一些散文、聖歌、讚美詩。《我主是堅固的堡壘》是路德的詩歌名篇。路德的翻譯和寫作對德意志民族語言的統一和規範化做出貢獻,他的作品是德語文學的典範。
16世紀的德意志文學沒有出現偉大作家和具有重大意義的作品。值得提出的只有漢森·薩克斯的創作以及“民間故事書”。
漢斯·薩克斯(1494—1576)的作品主要是I.IK詩歌和戲劇。工匠詩歌是在城市手2127_場中工匠們吟唱的歌曲。薩克斯的工匠詩歌在他生前沒有受到重視,18世紀才被德國人認為是德意志文藝復興時期文學的代表。歌德稱薩克斯為“真正傑出的詩人”。
16世紀德意志民間文學十分繁榮,出現許多民間故事書,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梯爾·歐侖斯皮格爾》(1515)、《浮士德》(1587)等。
前者有95個故事,以青年農夫歐侖斯皮格爾為主人公,把許多民間故事、笑話集中在他一人身上,主人公機智、靈敏,對社會上各種人物進行捉弄調侃,以戲謔的方式表達了對現實的不滿。後者的主人公浮士德是中世紀的真實人物,後來在他身上附會了許多傳說。故事描寫浮士德為滿足個人慾望把靈魂出賣給魔鬼。浮士德身上體現出的對現實生活的肯定和追求享受的人生態度,代表文藝復興精神。浮士德的故事受到人民喜愛,不少作家運用過浮士德題材,最著名的如歌德的《浮士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