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黃毛耳草的結果 展開
  • 虎耳草科耳葉苔屬植物
  • 中藥

黃毛耳草

虎耳草科耳葉苔屬植物

黃毛耳草是多年生草本,是一種草藥,主要生長於路邊、曠地、溪邊、山坡等地,具有清熱利濕,解毒消腫的功效。主治腸炎,痢疾,急性黃疸型肝炎,小兒急性腎炎,乳糜尿,功能性子宮出血,咽喉腫痛;外用治毒蛇、蜈蚣咬傷,跌打損傷,外傷出血,疔瘡腫毒等。氣微,味苦。以身干、色黃綠、帶葉者為佳。

物種簡介


黃毛耳草,為虎耳草科、耳葉苔屬植物黃毛耳草的乾燥全草。別名石打穿、拖地蓮、白頭走馬仔、銅眼獅、敷地兩耳草、地坎風、鋪地蜈蚣、過路蜈蚣、串地蜈蚣、攤地蜈蚣、落地蜈蚣、飛天蜈蚣、山蜈蚣、地蜈蚣、蜈蚣草、對葉寸節草、細種節節花、節節花、仙人對坐草、白山茄、腹瀉草、絮被草、金銷匙、細花草、對口草、瓜子草、花生草、上方旗、翻石草、布盤草、傷口草、鵝不食草、蛇舌草。生於山地林下、岩石上、路旁、曠地、溪邊及田野草叢中。分佈於長江以南的江西、安徽、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廣西等地。
夏、秋採收,洗凈,鮮用或曬乾。炮製時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洗凈,潤軟,切段,乾燥,篩去灰屑。飲片為莖、葉、花、混合的段狀。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常呈鋪散匍匐狀,全株均被有黃綠色細長柔毛,以莖、葉柄、托葉、葉背、脈間等處為多。莖具角棱,纖弱,節上有鬚根。葉對生,具短柄;葉片卵形至長圓狀披針形或橢圓形,長1~2.5厘米,寬6~12毫米,先端尖,全緣,基部稍圓;托葉連合成鞘狀,膜質,邊緣鑽狀齒裂。花數朵簇生於葉腋;花柄長2~3毫米,萼筒漏斗形,4裂;花冠漏斗形,長5~6毫米,4裂,淡紫白色,稀為白色,4裂;雄蕊4;子房2室,柱頭2裂,棒狀。蒴果,扁球形,長和寬均約2毫米,室背開裂;萼片宿存。種子黑棕色,細小。花期7月。果期9月。

生長環境


生於路邊、曠地、溪邊、山坡。

分佈範圍


分佈江西、安徽、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廣西等地。

主要價值


藥品簡述

【別名】敷地兩耳草、銅眼獅、地坎風、鋪地蜈蚣(《廣西野生資源植物》),山蜈蚣、對葉寸節草(《浙江民間草藥》),過路蜈蚣、串地蜈蚣、白山茄、地蜈蚣、落地蜈蚣、攤地蜈蚣(《浙江民間常用草藥》),腹瀉草(《中草醫藥經驗交流》)。
【英文名】Goldhair Hedyoti sHerb
【拉丁名】Herba Hedyotidis Chrysotrichae

石打穿

【來源】茜草科耳草屬植物黃毛耳草Hedyo tischryso tricha(Palib.)Merr.的全草。全年可采。洗凈鮮用或曬乾。
【性味歸經】苦,涼。
黃毛耳草
黃毛耳草
①《浙江民間草藥》:"性平,味微苦,無毒。"
②《湖南藥物志》:"辛苦酸澀,無毒。"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解毒消腫。用於腸炎,疔瘡腫毒。
1、《中國葯植志》“浸酒或煎水服,治勞傷出血,並有舒筋活絡的功能;搗爛敷患處,治無名腫毒及扭傷。”
2、《浙江民間草藥》:“散血治內傷。”
3、《湖南藥物志》:“行氣散瘀,清熱解毒,涼血,固齒,明目。”
4、《浙江民間常用草藥》:“清熱,利尿,平肝。"
【用法用量】25~100克;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
【採集】夏、秋採收,曬乾或鮮用。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常用選方

1、治濕熱黃疸:鮮黃毛耳草一~二兩,水煎服,連服三至七天。《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2、治黃疸型傳染性肝炎:鮮黃毛耳草一兩,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3、治濕熱水腫:鮮黃毛耳草一至二兩,水煎服;另用石蒜鮮鱗莖一兩,蓖麻種子二錢,共搗爛敷足心。《福建中草藥》
4、治小兒急性腎炎:鮮黃毛耳草水煎加紅糖服。二至三歲八錢至一兩;四至六歲一兩至一兩半;七至十歲一兩半至二兩;十歲以上者二兩至二兩半。以上均為一日量,分三次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5、治乳糜尿(青淋):鮮黃毛耳草二兩,金櫻根六錢,燈心草貫眾各五錢。加水三碗煎成一碗。每日一劑,二次分服。如尿中有圓柱樣物,加星宿菜全草七錢,牡荊子五錢;婦女患者加地菍根一兩;病重者黃毛耳草增加一兩。忌食姜、蔥、蒜等。(江西《草藥手冊》)
6、治痢疾,腸炎:鮮腹瀉草二兩(干品一兩),洗凈,加水濃煎,去渣,取藥液,赤痢加白糖,白痢加紅糖沖服。一天分兩次服。《中草醫藥經驗交流》
7、治中暑吐瀉:鮮黃毛耳草一兩。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8、治小兒高熱昏睡:黃毛耳草三錢,艾葉一錢,鉤藤二錢,山楂三錢,蜂窩一錢。水煎服。每小時服一次,每次服一匙。《湖南藥物志》
9、治乳腺炎:黃毛耳草一兩,水煎服。(江西《草藥手冊》)
10、治婦女血崩:黃毛耳草,水煎,取汁沖紅糖服。《中國葯植志》
11、治跌打損傷及蛇咬傷:鮮黃毛耳草搗汁飲,渣敷患處。《浙江民間草藥》

藥材性狀


全體被黃色或灰白色柔毛。莖細,稍扭曲,表面黃綠色或綠褐色,有明顯縱溝紋,節上有殘留鬚根,質脆,易折斷。葉對生,葉片多向外捲曲,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1~2.2cm,寬5~12mm,全緣,上面綠褐色,下面黃綠色,兩面均被黃色柔毛,托葉短,合生,葉柄短。蒴果球形,被疏毛,直徑約2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