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焦相機
擁有長焦鏡頭的數碼相機
長焦數碼相機就是擁有長焦鏡頭的數碼相機。鏡頭的焦距一般用毫米來表示,例如我們常說的35mm的鏡頭,50mm的鏡頭,135mm的鏡頭等等。鏡頭根據它的焦距可以分為廣角鏡頭、標準鏡頭和長焦鏡頭等等,其實這是根據鏡頭的視角。在35mm膠捲里,50mm的鏡頭其透視程度相當於人眼(但是其視野大小比人眼的視角小得多),我們將它的放大倍率規定為一,我們把它稱為標頭。
長焦相機
而焦距小於它的稱為廣角鏡頭,而焦距大於它的則稱為長焦鏡頭,另外還有很多變焦鏡頭,它通過鏡頭各組件之件的變化來改變焦距。小於20mm為超廣角鏡頭,在24mm到35mm為廣角鏡頭,50mm為標準鏡頭,80mm至300mm為長焦鏡頭,大於300mm為超長焦鏡頭。由於鏡頭一體化數碼相機較容易做出焦距較大的鏡頭,因此數碼相機的長焦劃分標準要相應提升,指擁有200mm以上焦段鏡頭的數碼相機。如果以光變倍數來計算的話,則為七倍光學變焦以上的數碼相機。
所謂長焦數碼相機,就是具有較大光學變焦倍數的機型,而光學變焦倍數越大,能拍攝的景物就越遠。代表機型為:佳能sx系列、美能達Z系列、松下FX系列、富士S系列、柯達DX系列等。
一些鏡頭越長的數碼相機,內部的鏡片和感光器移動空間更大,所以變焦倍數也更大。我們看到市面上的一些超薄型數碼相機,一般沒有光學變焦功能,因為其機身內根部不允許感光器件的移動。
長焦數碼相機主要特點其實和望遠鏡的原理差不多,通過鏡頭內部鏡片的移動而改變焦距。當我們拍攝遠處的景物或者是被拍攝者不希望被打擾時,長焦的好處就發揮出來了。另外焦距越長則景深越淺,和光圈越大景深越淺的效果是一樣的,淺景深的好處在於突出主體而虛化背景,相信很多FANS在拍照時都追求一種淺景深的效果,這樣使照片拍出來更加專業。
如今數碼相機的光學變焦倍數大多在3倍-12倍之間,即可把10米以外的物體拉近至5-3米近;也有一些數碼相機擁有10倍的光學變焦效果。家用攝錄機的光學變焦倍數在10倍-22倍,能比較清楚的拍到70米外的東西。使用增倍鏡能夠增大攝錄機的光學變焦倍數。如果光學變焦倍數不夠,我們可以在鏡頭前加一增倍鏡,其計算方法是這樣的,一個2倍的增距鏡,套在一個原來有4倍光學變焦的數碼相機上,那麼這台數碼相機的光學變焦倍數由原來的1倍、2倍、3倍、4倍變為2倍、4倍、6倍和8倍,即以增距鏡的倍數和光學變焦倍數相乘所得。
對於鏡頭的整體素質而言,實際上變焦範圍越大,鏡頭的質量也越差。10倍超大變焦的鏡頭最常遇到的兩個問題就是鏡頭畸變和色散。紫邊情況都比較嚴重,超大變焦的鏡頭很容易在廣角端產生桶形變形,而在長焦端產生枕形變形,雖然鏡頭變形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好的鏡頭會將變形控制在一個合理範圍內。
而理論上變焦倍數越大,鏡頭也越容易產生形變。當然很多廠家也為此做了不少努力。比如通常廠家會在鏡頭裡加入非球面鏡片來預防這種變形的產生。對於色散來說廠家通常使用防色散鏡片來避免,比如尼康公司的ED鏡片。隨著光學技術的進步,10×變焦鏡頭實際上在光學性能上應該可以滿足我們日常拍攝的需要。
對於擁有10倍光學變焦鏡頭的這些超大變焦數碼相機,整體上的某些缺陷,將對最終的拍攝質量以及用戶的使用造成致命的影響。
眾所周知,消費類數碼相機的自動對焦技術實際上並不是非常領先的,從速度上來說也不理想。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用了一段時間的消費類數碼相機后換數碼單反(DSLR)的原因。而對於10倍變焦的這些機器而言,長焦端的自動對焦將受到更大的考驗。已上市的這些機器來看,不少機器在這個方面的確存在缺陷。主要是表現在對焦不堅決、或者是不能對焦,這在光線比較暗的地方尤為明顯。
熟悉攝影的朋友大多數都知道安全快門速度這個概念。安全快門速度其實就是焦距的倒數。所謂安全,也就是說如果你所使用的快門速度高於安全快門速度,那麼拍攝出的照片基本不會因為手不受控制的抖動而變得模糊。相反如果低於這個速度,那麼就比較危險了。由於10倍光學變焦的數碼相機的焦距非常大,所以就要求我們拍攝時要保證較高的快門速度。否則就比較容易失去寶貴的精彩畫面。
上面我們其實已經談到了這個問題。就剛剛上市的超大變焦數碼相機來說,它們的畫面質量嚴格來說也不屬於很好的範疇,特別是在長焦端。
由於10倍變焦的數碼相機的鏡頭使用的鏡片增多,而鏡頭口徑、體積都會變大,導致相機的體積與重量也會相應增加。雖然也出現了一些緊湊型設計的超大變焦數碼相機,但是還沒有一部超大變焦的數碼相機,重量在200克以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