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疳

五疳

小兒疳證,文獻中又稱疳疾,疳積,五疳,諸疳等,是兒科四大證(痘麻驚疳)之一,也是小兒常見病。歷代醫學文獻有關疳證的內容相當豐富,但至今尚未見有其文獻整理之綜述。對於疳證起源於何時以及演變情況,也無定論。

歷代醫家對疳證的命名繁多。按病因命名有熱疳、冷疳、哺乳疳、食疳、蛔疳等;按病位定名有外疳、內疳、口疳、走馬疳、腦疳、鼻疳等;按病證命名有疳瀉、疳腫脹等;按病情又可分為疳氣、疳虛、干疳等。錢乙認為,脾胃失調雖屬疳證的主要病變因素,但病久則氣血虛衰,諸臟失養,必然累及他臟。五臟可以反映本病的基本病位,故錢氏獨具匠心對疳證命名以五臟而定,即肝疳、心疳、脾疳、腎疳、肺疳。

概念


五種疳證的合稱。
1、同五臟疳證。《小兒葯證直訣》:“疳證有五,謂五臟所受,故得其名。”五疳,即心疳、肝疳、脾疳、肺疳、腎疳。
2、《諸病源候論》卷十八:“五疳,一是白疳,令人皮膚枯燥,面失顏色;二是赤疳,內食人五臟,令人頭髮焦枯;三是蟯疳,食人脊膂,遊行五臟,體重浮腫;四是疳蟹,食人下部,疼癢腰脊攣急;五是黑疳,食人五臟,多下黑血,數日即死。”

解讀


疳證分屬五臟,故有五疳之稱。錢氏對五疳的證型有比較詳盡的論述:“肝疳,白膜遮睛;心疳,面黃頰赤;脾疳,體黃腹大;腎疳,極瘦,身有疥瘡;肺疳,氣喘,口舌生瘡。”
肝疳又名筋疳,證見頭髮豎立,面目爪甲色青,兩目多淚,隱澀難睜,甚則白膜遮睛,搖頭揉目。
心疳又名驚疳,證見驚悸不安,渾身壯熱,頰赤唇紅,口舌生瘡,咬牙尋舌,盜汗煩渴等症。
脾疳又名肥疳,證見面黃肌瘦,時發潮熱,睏倦嗜卧,心下痞硬,乳食懶進,嗜食泥土,肝大堅硬,腹痛下蛔,頭大頸細。
腎疳又名骨疳,證見面色黧黑,耳焦腦熱,齒齦出血,足冷如冰,肌骨消瘦。
肺疳又名氣疳,證見皮膚乾燥,毛髮焦枯,面色㿠白,咳嗽氣喘,憎寒發熱,咽喉不利,口鼻生瘡,長流清涕。
錢氏的五臟疳之分,對後世醫家治療疳證拓展思路而不僅限於脾胃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中醫應用


1、病因病機
錢氏提出疳證的病因是“皆脾胃病,亡津液之所作也。”由於小兒疳證多發生於5歲以下,這與小兒時期“脾常不足”的生理特點有關。錢氏雖將疳證分屬五臟,但總的病機皆屬脾胃失調。
(1)下之太過,延成疳證
小兒大病或吐瀉之後,或虛證而誤認為實證,妄用峻利攻下,如大黃、芒硝之輩,耗傷脾胃津液而成疳證。“小兒易虛易實,下之既過,胃中津液耗損,漸令疳瘦。”錢氏告誡我們,因小兒體質嬌嫩,易虛易實,故凡峻利攻下之劑,應審慎作用,切勿孟浪從事,以免攻伐無辜,損傷正氣而導致不良後果。
(2)飲食不節,脾胃受損
乳幼兒時期,脾胃運化功能薄弱,易生積滯,所以有“乳貴有時,食貴有節”的餵養方法。如果飲食無度,脾胃受納功能受損,則飲食積滯,壅滯中焦,損傷脾胃。日久脾胃運化功能失調,水谷精微不能充分吸收,臟腑百骸失於滋養而成疳證。
(3)餵養不當,營養失調
母乳不足,或過早斷乳,未能及時給予輔食,營養不足或不能滿足小兒的生長需求,脾胃生化乏源,從而導致營養失調而形成極度消瘦的疳證。二是由於父母過度溺愛,隨意妄投滋補食品,導致胃不受納,脾失健運,形體日漸而成疳證。
2、治療當辨虛實寒熱
對於疳證的治療,錢氏提出“當辨冷熱肥瘦”,並列出“冷者木香丸,熱者黃連丸主之,冷熱之疳,尤宜如聖丸。初病津液少者,當生胃中津液,白朮散主之。”疳證初起病在積滯,多屬實證,治宜先去其積,積去之後,再用調補。若體質虛弱而積滯未化,出現虛實夾雜之證,宜攻補兼施。
總之治療疳證,首辨虛實是立法用藥的根本。至於疳證的晚期,錢氏未論及。此期病情較重,應嚴密觀察病情。對極度消瘦,精神萎靡,不思飲食或有其他合併症的患兒,最易發生虛脫,故治療調護均應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