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員技術等級管理辦法

運動員技術等級管理辦法

《運動員技術等級管理辦法》已於2014年1月10日經國家體育總局第1次局長辦公會審議通過,自2014年3月1日起施行。為鼓勵運動員不斷提高運動技術水平,規範運動員技術等級管理工作,國家體育總局(以下簡稱“總局”)實行運動員技術等級審批制度。運動員技術等級稱號(以下簡稱“等級稱號”)依申請獲得。等級稱號分為:國際級運動健將運動健將、一級運動員、二級運動員、三級運動員。

辦法發布


《運動員技術等級管理辦法》已於2014年1月10日經國家體育總局第1次局長辦公會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4年3月1日起施行。
局 長 劉 鵬
2014年1月15日

具體內容


運動員技術等級管理辦法
(2005年10月1日 國家體育總局發布)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提高運動員運動技術水平,規範運動員技術等級稱號(以下簡稱“等級稱號”)申請、審核和審批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及有關法律、法規,制訂本辦法。
第二條 運動員的運動成績達到本項目《運動員技術等級標準》(以下簡稱“等級標準”),授予相應的等級稱號。
等級稱號分為:國際級運動健將、運動健將、一級運動員、二級運動員、三級運動員。
各項目等級標準由國家體育總局(以下簡稱“總局”)制定並公布,每4年修訂一次;可根據實際情況臨時修訂。
第三條 申請、審核、審批和授予等級稱號,應當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依照規定的許可權、程序和期限進行。
第二章 審核、審批權
第四條 總局審批授予全國範圍內運動員各級別等級稱號。
總局各運動項目管理中心(以下簡稱“各中心”)審核國際級運動健將及以下等級稱號的申請材料。
省級及以下體育行政部門只能審核或審批授予本行政區域內運動員的等級稱號。
第五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以下簡稱“省(區、市)”]體育行政部門審批授予一級運動員及以下等級稱號。
省(區、市)體育部門審核國際級運動健將及以下等級稱號的申請材料。
第六條 地(市)級體育行政部門審批授予二級運動員及以下等級稱號。
地(市)級體育部門審核一級運動員及以下等級稱號的申請材料。
第七條 縣(區)級體育行政部門審批授予三級運動員等級稱號。
縣(區)級體育部門審核二級運動員及以下等級稱號的申請材料。
第三章 申 請
第八條 運動員在規定比賽中取得成績並達到相應標準的可以申請等級稱號。
第九條 各項目可以授予相應等級稱號的比賽須列入各級體育行政部門年度競賽計劃,具體比賽、種類和名稱按各項目等級標準執行。
第十條 運動員必須在取得成績后的6個月內向所在地體育部門提出等級稱號申請,超過期限的不予受理。
聯賽和積分類比賽的成績以最後一場比賽的結束時間為準;其他比賽以取得成績的時間為準;排名以公布時間為準。
第十一條 申請材料包括《技術等級稱號申請表》和成績證明材料。
成績證明材料為比賽成績冊或獲獎證書的原件或複印件。
第十二條 申請相應等級稱號必須符合以下程序:
(一)申請三級運動員的,由運動員或其所屬部門將申請材料報縣(區)級體育行政部門審批;
(二)申請二級運動員的,由運動員或其所屬部門將申請材料報縣(區)級體育部門審核;審核合格後由縣(區)級體育部門報地(市)級體育行政部門審批;
(三)申請一級運動員的,由運動員或其所屬部門將申請材料報地(市)級體育部門審核;審核合格後由地(市)級體育部門報省(區、市)體育行政部門審批;
(四)申請運動健將和國際級運動健將的(軍事五項除外),由運動員或其所屬部門將申請材料報省(區、市)級體育部門審核;審核合格後由省(區、市)級體育主管單位報各中心,各中心審核匯總後報總局審批;
(五)申請軍事五項運動健將和國際級運動健將的,由運動員或其所屬部門將申請材料報解放軍體育部門審核,解放軍體育部門審核匯總後報總局審批。
第十三條 運動員或其所屬部門以集體球類或團體項目成績申請等級稱號,在等級標準規定的人數內進行一次性集體申請。
第十四條 運動員在同一項目里成績同時達到兩個以上(含兩個)相同標準的,應當提出一份申請。
運動員在同一項目里成績同時達到兩個以上(含兩個)不同標準的,應當就較高等級稱號提出申請。
運動員在不同項目里達到標準的,可分別提出申請。
第四章 審核、審批和授予
第十五條 各級體育部門應當在收到申請材料后1個月內完成審核工作,審核合格后按第十三條規定及時報批。
第十六條 各級體育行政部門應當在收到申請材料后的3個月內完成審批工作。
第十七條 審批授予部門授予運動員等級稱號必須以正式文件形式公布,公布內容包括運動項目、運動員姓名、代表地區(單位)和授予的等級稱號等。
第十八條 審批授予部門應當留存一份其授予等級稱號的運動員的《技術等級稱號申請表》歸檔。
第十九條 審批授予部門應當向獲得等級稱號的運動員頒發等級稱號證書和證章。
等級稱號證書內應當寫明運動項目、運動員姓名、比賽名稱、時間、成績和證書編號等,蓋審批授予部門鋼印後生效。
第五章 監督檢查和罰則
第二十條 各級體育行政部門應當加強對下級體育部門審核、審批和授予工作的監督檢查,及時糾正審核、審批工作中違反本辦法的行為。
第二十一條 各級體育行政部門對下級體育部門審核、審批工作進行監督檢查時,應當將有關情況和處理結果予以記錄,由監督檢查人員簽字后歸檔。
第二十二條 任何部門和個人發現體育部門在審核、審批和授予工作有違反本辦法行為的,有權向有關體育行政部門舉報,體育行政部門應當及時核實、處理。
第二十三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對有關體育行政部門,由總局暫停其等級稱號審批權1至4年;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由有關體育行政部門給予通報批評或行政處分;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移交有關部門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無正當理由不履行職責的;
(二)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導致做出錯誤等級稱號授予的;
(三)不按規定的許可權、程序和期限審批授予等級稱號的;
(四)變造或轉讓等級稱號證書和證章的;
(五)有其他違反本辦法規定的行為、造成嚴重不良社會影響的。
有關體育行政部門審批權暫停期間,其所在地區的運動員等級稱號的審批授予工作由其上級體育行政部門代為行使;暫停期滿后,總局根據有關體育行政部門的整改情況,作出恢復其審批權或延長暫停審批權期限的決定。
第二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上級體育行政部門應當撤銷授予的等級稱號:
(一)有第二十三條規定情形之一,並授予等級稱號的;
(二)申請人在申請材料中弄虛作假的;
(三)其他在違反本辦法規定的情況下獲得等級稱號的。
第六章 附 則
第二十五條 等級稱號證書和證章由總局統一設計、印製。
第二十六條 解放軍體育部門審批授予解放軍運動員一級運動員及以下等級稱號,並審核解放軍運動員國際級運動健將及以下等級稱號申請材料;有關辦法由解放軍體育部門自行制定、公布並執行。
第二十七條 本辦法暫不適用於港澳台和外籍運動員。
第二十八條 本辦法自10月1日起施行。其他文件和本辦法不一致的,按本辦法執行。
附件:1.國際級運動健將、運動健將技術等級稱號申請表(略)
2.一級運動員技術等級稱號申請表(略)
3.二級、三級運動員技術等級稱號申請表(略)
4.國際級運動健將、運動健將審核表(略)

辦法解讀


2018年8月26日,雅加達亞運會男子三人籃球決賽,中國隊19比18勝韓國隊。
2018年8月26日,雅加達亞運會男子三人籃球決賽,中國隊19比18勝韓國隊。
國家體育總局近日(2019年3月)宣布調整和新增部分項目《運動員技術等級標準》(以下簡稱《標準》)並自3月1日開始實施,三人籃球位列新增的11個項目之一,中國籃協三人籃球部部長柴文勝表示,《標準》的出台既是機遇也是責任。
體育總局此次根據《運動員技術等級管理辦法》規定調整了包括冰壺、跳台滑雪在內的20個項目《標準》,新增雪車、鋼架雪車、三人籃球等11個項目《標準》,自4月1日起實施。
三人籃球《標準》規定了獲得國際級運動健將、運動健將、一級運動員等稱號需滿足的賽事類型、名次等條件,如奧運會、世界盃第一至四名隊伍的4名運動員可授予國際級運動健將稱號,其中也包括全國比賽各小項須至少有12隊、條款中“參賽”指報名且上場比賽等細則。
中國籃協三人籃球部部長柴文勝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標準》的推出意義重大,是機遇也是責任。
首先,《標準》無疑將吸引更多人投身三人籃球的隊伍。“一方面青少年對於一級運動員和二級運動員等級證的需求比較大,有的高校有一些相應的要求與政策。”
“另一方面,對於一些專業隊的球員來說,獲得健將與國際健將的稱號也有難度,現在這個平台對於關注自己人生前途、職業規劃的專業選手也有一定的吸引力。”
他表示,五人制與三人制籃球並沒有不能兼項的規定,但由於兩個項目在攻守轉換的節奏上多有區別,因此並不主張兼項。不過也不乏五人制項目隊員在適應了三對三打法后打出了良好表現的先例。
此外,《標準》的推出也意味著更多的責任。
“之前其他一些項目評二級、一級運動員的時候也出現了一些弄虛作假、冒名頂替的問題。這兩年我們做了很多三人籃球數字化的工作。包括擂台賽在內都是在網上報名,經過保險公司的核驗,然後在開賽前再核對身份證,把所有參賽隊員第一場球拍下來做一個存檔,每一個球員都有自己的技術統計。未來的評定也將根據上場的時間、對球隊做出的貢獻進行。”
“中國籃協正在搭建大數據系統,也會涉及對三人籃球比賽數據的管理,下一步我們還要把方案措施進行細化,把風險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