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復
整復
2011年7月6日,抱接住妞妞的“最美媽媽”吳菊萍在富陽市中醫骨傷醫院接受首次骨折複位治療,省名中醫、院長張玉柱親自為她進行“手法整復”治療,半分鐘就搞定的“手法整復”,正骨複位的治療過程很短暫,兩位專家級的助手,一人攥著菊萍的左手腕,一人按住菊萍的肩膀,張玉柱則用近乎神奇的手法,在菊萍骨折的部位拿捏了不到半分鐘,就好了。張玉柱再給菊萍貼上特製的藥膏,綁上杉樹皮夾板固定,整個手法整復就結束了。
整復 就是通過手法或以手法為主,並藉助器械,使移位的筋骨恢復其原來的位置,以治療筋骨損傷的一種方法。
普通按法:以掌著力於一定部位,垂直向下按壓。本法多與其他手法結合應用,如與揉法結合應用稱為按揉;與摩法結合應用稱為按摩。
背部按法:以兩掌重疊置於背部正中,先囑患者用力吸氣,再囑患者用力呼氣,醫生雙手也隨之向下按壓,至呼氣末,瞬間用力,聽到彈響即表明複位。
交叉分壓法:(以棘突向右偏為例)患者取俯卧位。醫生站於患者的右側,右手掌根置於脊柱的右側(靠近脊柱),左手掌根置於脊柱的左側(略遠離脊柱),兩手交叉,待患者呼氣末,分別向外下方瞬間用力(左手之力大於右手),聽到彈響即表明複位。
按動脈法:以拇指或掌按於人體大動脈幹上並持續一段時間,至肢體遠端有涼感,或麻木感,或蟻走感,或有邪氣下行感時,將拇指或掌輕輕抬起,使熱氣傳至肢體遠端。
頸部拔伸法
①頸部拔伸法:患者取坐位。醫生站在患者側後方,腹部頂住患者的背部,用一手托住患者后枕部,用另一肘夾住患者下頜,反覆用力,緩慢向後上方拔伸患者頸部。
②頸部仰卧位拔伸法:患者取仰卧位。醫生一手托患者后枕部,另一手置於患者下頜處,兩手用力拔伸患者頸部。
③頸部端提法:患者坐於低凳上,兩腿向前伸直,兩手置於大腿上。醫生站於患者側後方,一手托后枕部,用另一肘夾住患者的下頜,先緩慢向上拔伸,並維持一定牽引力,待患者頸部相對放鬆時,瞬間向上用力,拔伸患者頸部。
腰部拔伸法
患者取俯卧位。一助手固定患者肩部。醫生雙手托住患者的兩個踝關節。醫生兩臂伸直,身體後仰,與助手相對用力,拔伸患者的腰部。
肩部拔伸法
患者取坐位。醫生站在患者患側的前方,雙手握住患者腕部(患者手掌朝里),逐漸向上拔伸患肢。拔伸過程中,也可瞬間加大拔伸的力量。
手指拔伸法
醫生一手拿住患者的腕部,另一手手握空拳,拇指蓋於拳眼,食中兩指夾住患者的指端,然後迅速地拔伸,並能聽到一聲清脆的響聲。
膝關節拔伸法
患者取仰卧位,醫生一手托患者足跟,另一手握患肢足部。先使患側膝關節屈曲,然後迅速拔伸,使患膝伸直。如此反覆進行數次。
牽拉法是使肌肉或神經根受牽拉的方法。如使頸部極度屈曲牽拉頸肩部肌肉;使膝、髖關節極度屈曲對腰背肌進行牽拉;肩關節上舉、肘關節伸直、腕關節背伸可牽拉臂叢,分解頸部神經根與周圍組織的粘連;使踝關節極度背伸、膝關節伸直、髖關節屈曲,可牽拉坐骨神經,分解腰部神經根與椎間盤的粘連;患者俯卧,將患者膝關節極度屈曲,以牽拉股神經及股四頭肌。
頸部扳法
①頸椎定位旋轉扳法:以棘突向右偏為例。患者取坐位。醫生站於患者右後方,用左手拇指頂住偏歪棘突的右側,先使患者頭部前屈至要扳動椎骨的棘突開始運動時,再使患者頭向左側屈、面部向右旋轉至最大限度,然後醫生用手托住患者下頜,待患者放鬆后,做一個有控制的、稍增大幅度的、瞬間的旋轉扳動,同時左手拇指向左推按偏歪的棘突,聽到彈響即表明複位。亦可用肘夾住患者下頜做此扳法。
②頸部側扳法:以頭向右側屈受限為例。醫生站在患者的左側,以右肘壓患者的左肩,右手從患者頭后鉤住患者的頸部,左手置於患者頭側(左耳上方)。先使患者頭右側屈至最大限度,然後瞬間用力,加大側屈(5~10),隨即鬆手。
③頸部仰卧位扳法:以棘突向左偏歪為例。患者取仰卧位。醫生雙手置於患者頸后,以一手食中兩指置於偏歪的棘突,然後使患者頸部前屈,至要扳動的椎骨棘突開始運動時,再使患者的頸部向左旋轉至最大限度時,做一個有控制的、稍增大幅度的、瞬間的旋轉扳動,聽到彈響即表明複位。
(2)胸部扳法
①擴胸牽引扳法:患者取坐位,兩手交叉扣住置於頸部。醫生站在患者身後,用一側膝關節頂住偏歪的棘突,用兩手托住患者兩肘。醫生膝關節向前頂,兩手向後上托至最大限度,囑患者頭后伸,待患者放鬆后,瞬間用力,聽到彈響即表明複位。
②胸椎對抗複位法
胸椎對抗複位法一:患者取坐位,兩手交叉扣住置於頸部。醫生站在患者身後,用一側膝關節頂住偏歪的棘突,醫生兩手從患者上臂之前繞至前臂之後,並且握住前臂的下段。醫生膝關節向前頂,兩前臂及手向後上方提拉,至最大限度時,瞬間用力,聽到彈響即表明複位。
胸椎對抗複位法二:本法亦可囑患者坐於床上進行操作。
胸椎對抗複位法三:患者站立,兩手交叉叩住置於頸后,兩肘置於胸前。醫生站於患者身後,胸部頂住患者背部,兩手置於患者兩肘前下方並將患者抱緊,待患者放鬆后醫生兩手向後上方用力,聽到彈響即表明複位。
③胸椎后伸扳肩法:以棘突向左偏為例。患者取俯卧位。醫生站在患者的左側,以右手掌根頂住偏歪棘突的左側,左手置於右肩前,兩手相對用力,使背部后伸並且旋轉,至最大限度時,兩手瞬間用力,聽到彈響即表明複位。
④胸部提抖法:患者取坐位,兩手交叉扣住置於頸后。醫生站在患者身後,胸部頂住患者背部,兩上肢從上臂之前繞至頸后,並且交叉扣住置於患者頸后。先環旋搖動患者,待患者放鬆后,醫生兩上肢迅速向後上方提拉,同時醫生胸部向前頂,聽到彈響即表明複位。
⑤仰卧位胸椎整復法:患者先坐於床上,雙臂交叉置於胸前。醫生一手半握拳,置於患者偏歪棘突的兩側,然後使患者逐漸仰卧於床上,醫生胸部抵住患者兩臂,並囑患者呼氣,在呼氣末的瞬間按壓,聽到彈響即表明複位。
(3)腰部扳法
①腰部側扳法:患者取健側卧位,健側下肢伸直在下,患側下肢屈曲在上,健側上肢置於胸前,患側上肢置於身後。醫生站在患者腹側,一手置於患側肩前,另一上肢的前臂尺側置於患者臀后。醫生兩手相對用力並逐漸加大患者腰部旋轉角度,至最大限度時,瞬間用力,加大旋轉的角度,聽到彈響即表明複位。
②腰部后伸扳腿法:患者取俯卧位,醫生站在患者側方,一手置於對側大腿下段的前外側,另一手按壓患者腰骶部。兩手相對用力,使患者腰部后伸至最大限度后,瞬間用力,加大后伸5(~10)。
③腰部后伸扳肩法:以棘突向左偏為例。患者取俯卧位。醫生站在患者的左側,右手頂住偏歪棘突的左側,並向右方推;左手置於右肩前。兩手相對用力,使患者腰部后伸至最大限度,待患者腰部放鬆后,醫生兩手瞬間用力,聽到彈響即表明複位。
④腰椎定位旋轉扳法:以棘突向右偏為例。患者取坐位,右手置於頸后。一助手固定患者的大腿部。醫生坐在患者右後方,左手拇指置於偏歪棘突的右側,右手從患者右上臂之前繞至前臂之後,並且置於患者頸后。先使患者腰部前屈至所要扳動的椎骨棘突開始運動時,再使患者腰部左側屈並且右旋至最大限度(以上3個動作在腰部旋轉過程中同時進行)后,做一個有控制的、稍增大幅度的、瞬間的旋轉扳動;同時左手拇指向左推按偏歪的棘突,聽到彈響即表明複位。
⑤直腰旋轉扳法
直腰旋轉扳法一:以腰部向右旋轉受限為例。患者取坐位。醫生站在患者的右前方,以右腿的外側頂住患者右大腿的外側。醫生左手置於患者右肩前,右手置於左肩后,兩手相對用力,使患者腰部向右旋轉至最大限度后,瞬間用力,加大旋轉5(~10(,聽到彈響即表明複位。
直腰旋轉扳法二:以腰部向右旋轉受限為例。醫生站在患者的左前方,用兩腿夾住患者的左膝部以固定,左手置於患者的左肩后,右手置於患者的右肩前。醫生兩手協調用力,使患者的腰部右旋至最大限度后,瞬間用力,加大患者腰部右旋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