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關公義園

荊州關公義園

荊州古城文化園項目是鄂旅投公司為支持荊州文化旅遊壯腰而精心策劃的重大項目,是公司2014年重點推進的頭號工程,也是在全省範圍內著力打造的六大百億級項目之一。

徠2016年6月17日,荊州關公義園正式開園,對市民開放。

地理位置


荊州關公義園
荊州關公義園
關公義園位於荊州古城東南側,東北緊鄰環境優美的護城河,南臨學苑路,西臨鳳台路,規劃用地面積228畝,項目總投資15億元,以“義”為主題,以多種方式生動展現關公“義薄雲天”的一生。據了解,荊州關公義園2014年2月動工,是荊州古城歷史文化旅遊區擴建升級項目一期工程,是創建荊州古城五環5A景區的引爆點,也是城南片區文創產業新城建設的啟動區,是荊旅集團在荊州唱響“雙城記”(三國歷史古城與文創產業新城)、打造中華傳統美德之城、全球關公文化中心、世界著名旅遊目的地的核心項目。2014年入選國家優選旅遊項目,2015年被評為湖北省第五批文化產業基地並納入中國文化產業重點項目庫。

主要景點


關公殿
關公殿
先期啟動建設的“關公公園”,以“義”字為主題,貫穿一條600米的南北中軸線,以多種方式生動體現關公“義薄雲天”的一生。配套布局完整的市民休閑及旅遊設施,可滿足全球華人舉辦各種形式、各種規模的尋根朝聖和紀念祭祀活動的需求。軸線中端,是直徑160米的“聚寶盆”動態水景大觀—— 雲水之中,一艘巨大的古代戰船,劈波斬浪,韓美林大師設計青銅關公雕像,巍然屹立在船頭,叱吒風雲,神聖非凡。關公聖像屹立的這艘“古代戰船”內部,是一個8000平方米“關公紀念館”,但更是一個神奇體驗關公文化的“穿越空間”:一條“關公之路”,帶領人們領略關公一生走過的地方;一顆巨大的“搖錢樹”,送給人們關公顯靈的“關公元寶”賜福;一座穿越歷史時空的“演義廳”,270度的多維幻景空間,一部3D裸眼全息歷史劇《義薄雲天》,讓人們親身體驗和關公一樣神勇無比的奇迹。與關公聖像配套建設的,還有關公大戲台、武聖宮關帝廟、財神殿等,人們在瞻禮關公聖像、體驗關公一生之後,一定要在武聖宮朝武聖,在關帝廟拜關公,在財神殿敬財神。

歷史文化


景觀圖
景觀圖
“關公‘忠、勇、仁、義、禮、智、信’七德並修,是天下華人共同的精神偶像和道德楷模。”韓美林大師在接受“千萬粉絲走進鄂旅投”2016全國重點新聞網站湖北行採風團採訪時表示,他親自參加了關公聖像創作的每一個環節,“怕後人覺得沒做好給炸了。”他還希望這尊關公聖像不僅只是一個旅遊地標,而應該成為頌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重要載體。他認為現在的孩子都成了小皇帝、小公主,家長是有責任的,“希望我們的下一代也能像關公一樣講義氣,朋友之間招手即來,這就是義氣。”
《三國演義》共120回,有72回涉及荊州。鄂旅投公司總經理劉俊剛在開園儀式上介紹道,關公義園是“大荊州”項目的開篇之作,也是創建荊州古城五環5A景區的引爆點。鄂旅投將按照“打造現代文物、留下未來遺產”的要求,堅持“大師手筆、高端策劃、頂級製作”,以關公聖像為核心吸引物,以關公文化為內涵,加快推進荊州古城五環5A景區創建、城南片區舊城改造、文旅小鎮龍鳳庄、特色街區荊街、勝利街等一批重大工程項目建設,致力於將荊州打造成為中華美德之城、全球關公文化聖地和著名的國際旅遊目的地。“我們還將整合開發世界文化遺產楚王車馬陣、洪湖岸邊是家鄉國家度假區、松滋洈水國家戶外運動休閑度假目的地、石首長江故道天鵝洲白鰭豚、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優質資源,構建荊州全域旅遊新格局,傾力打造長江經濟帶旅遊‘金腰帶’,提升湖北旅遊核心競爭力。”
此外,荊州還將於今年秋季陸續推出古城“三台大戲”:《入城儀式》、大型實景情景劇《劉備招親》和室內大型全景式超感體驗劇《關公的世界》,通過精彩的演繹,讓遊客瞬間穿越到烽煙四起的三國時代,深刻領悟歷史傳承的中華美德。

歷史發展


楚地自古崇尚巫風,王逸《九歌序》稱:「昔楚南郢之邑,沅湘之間,其俗信鬼而好祠。」《漢書.地理志》亦載楚人「信巫鬼,重淫祠」的說法。《後漢書.西南夷傳》則謂「俗好巫鬼禁忌」。直至隋代,其習猶故。《隋書.地理志》載「大抵荊州率敬鬼,尤重祠祀之事。昔屈原為制《九歌》,蓋為此也。」荊州是關羽一生事業的頂點,也是他功敗垂成之地。總的說來,整個三國時期,江陵城並沒有經歷多少戰爭的摧殘。但是到了南北朝的時候情況就不同了,荊州由於控制長江下游的戰略地位,自然成為雙方爭奪的焦點,所以戰事頻繁。南方想佔領江陵,像關羽一樣作為北伐基地;北方佔領江陵,則想仿照西晉平吳,鉗制長江中游,然後順江而下,「王浚樓台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按:唐人劉禹錫詩句)正在這個時期,江陵城內出現了一位十分靈驗的「城隍神」。「城中先有神祠一所,俗號城隍神,公私每有祈禱。於是順士卒之心,乃相率祈請,冀獲冥佑。」(《北齊書.慕容儼傳》)「江陵多神祠,人俗恆所祈禱,自法和軍出,無復一驗,人以為神皆從行故也。」(《北齊書.陸法和傳》)有理由認為,這位城隍神便是曾經修築堅固江陵城的關羽。現存最早的唐代關羽祠碑文就說:「昔陸法和假神以虞任約,梁宣帝資神以拒王琳,聆其故實,安可誣也。」(董侹《荊南節度使江陵尹裴公重修玉泉關廟記》)而較有說服力的證據,是2005年在荊州城隍廟遺址出土的陶制關羽神像,這也是現今發現最早的一尊關羽神像。因此關公有可能就是那一時代荊州的城隍神。
唐代詩人劉禹錫《自江陵沿流道公》言:「行到南朝征戰地,古來名將盡為神。」由於荊州扼守長江中游要道,既可北上襄樊,直達中原;又能東去江漢,順流江淮,在荊州成神的關公神跡及形象,也會順著這條東西南北的通途大道,傳播到四方的。
大體而言,關公信仰的中心地區經過了四次大範圍的轉移:第一次是隋唐時以玉泉寺為中心的荊楚地區;第二次是北宋以解州為中心的山陝河洛地區;第三次是元明清以京師為中心的華北地區;第四次是明代中葉以「抗倭」為標誌的江浙閩廣地區。這幾次轉移幾乎覆蓋了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主要地帶,並以此為起點走向全國,又隨華人遷徙面向世界。

意義作用


該項目以韓美林大師設計製作的“關公紀念塑像”為標誌,以“關公義園”為龍頭,以“仁、義、禮、智、信、忠、勇”七德社區為特色,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新型城鎮化建設,帶動荊州古城“五環五色五A景區”發展,精心打造城東“楚漢風情演義長街”,恢弘營建“九鳳來儀”東門迎賓雙園,原味再現千年龍舟競渡,重振“三楚雄風”,最終形成“楚風歷史古城”與“關公文化新城”交相輝映的雙城格局。現已正式開園。
“關公義園的開園,對關公文化的傳播有很好的促進作用。而以民間祭祀為主的關羽祠,則與關公義園互為補充,相得益彰,共同推進荊州旅遊發展和關公文化的傳播。”胡亞成說,舉辦紀念關公誕辰的祭祀活動,不僅是對關公文化的傳承,也對荊州旅遊發展有促進作用。
關公第64代嫡孫、中國關氏宗親聯誼總會副會長關業清告訴記者,荊州作為關公文化的中心,不缺產品,但需要把傳承關公文化和地方經濟建設結合起來,打造品牌,形成產業,這樣才能帶來經濟效益。關業清希望荊州能夠加大宣傳關公文化的力度,形成文化產業,逐漸推向全國。

被通報


2020年11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對湖北荊州的巨型關公雕像項目進行了通報,通報中說:湖北省荊州市在古城歷史城區範圍內建設的巨型關公雕像,高達57.3米,違反了經批准的《荊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有關規定,破壞了古城風貌和歷史文脈。
徠2020年12月29日消息,被指違建的巨型關公像,將從湖北荊州區關義公園搬往荊州區點將台,包括拆除、安裝、新址廣場在內的總投資共1.5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