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結核

子宮內膜結核

子宮內膜結核是一種常見的生殖器官結核。子宮內膜結核好發於20~40歲育齡期女性,也可見於絕經后的老年婦女。子宮內膜結核是全身結核之一,占生殖系統結核50%~80%,為不育症的常見病因,好發於不發達國家和地區,我國及東亞地區並不少見。子宮內膜結核多由輸卵管結核擴散蔓延而來。子宮內膜結核常見癥狀為月經失調、不孕、下腹墜痛、盜汗、低熱等。子宮內膜結核的主要治療方法是抗結核藥物治療,必要時可手術治療。子宮內膜結核會有一些併發症,如宮腔粘連等,嚴重者可影響輸卵管及盆腔。預后與多方面因素有關。早期、規範的治療,有利於取得滿意的治療效果。

就診科室


● 婦科或婦產科、感染科

病因


● 子宮內膜結核是全身結核之一,多由輸卵管結核擴散蔓延而來。
● 機體抵抗力低下。

癥狀


● 大多數子宮內膜結核缺乏典型的癥狀,常見的表現為不孕、月經失調及全身癥狀。

不孕

● 多數患者因不孕而進行檢查時發現患有生殖器結核。

月經失調

● 早期可表現為經量過多。
● 晚期表現為月經稀少或閉經。

下腹墜痛

● 不同程度的下腹墜痛,經期加重。

全身癥狀

● 低熱、盜汗、乏力、食慾下降、體重減輕等。

檢查


● 確診輸卵管結核主要依靠婦科檢查、實驗室檢查及相關影像學檢查、病理學檢查等。

婦科檢查

● 多數無陽性體征。較嚴重病例可有子宮活動差、盆腔異常包塊等體征。

實驗室檢查

● 結核菌素實驗:可判斷體內有無結核分枝桿菌感染,但診斷意義不大。
● 聚合酶鏈反應檢測:是比宮腔鏡、腹腔鏡等更為有效的診斷方法。

X線檢查

● 輸卵管造影可協助診斷。

子宮輸卵管碘油造影

● 子宮輸卵管碘油造影是診斷生殖器結核的一種安全可靠的方法,造影前後應肌內注射鏈黴素及口服異煙肼等抗結核藥物。

宮腔鏡檢查

● 是診斷子宮內膜結核首選的檢查方法,可以清楚地看到子宮內的結核病灶,是早期診斷的有效方法。

子宮內膜診刮、病理檢查

● 子宮內膜診刮,刮出物送組織病理學檢查,在顯微鏡下看到典型的結核結節,即可確診子宮內膜結核。

診斷


● 醫生診斷子宮內膜結核,主要依據病史、癥狀及相關輔助檢查。
● 有輸卵管結核及其他部位結核的病史。
● 臨床表現有不孕、月經失調、下腹墜痛、盜汗、低熱等。
● 婦科檢查在較為嚴重的病例可發現有子宮活動差、盆腔異常包塊等體征。
● 結核菌素實驗顯示結核分枝桿菌陽性。
● X線檢查可發現結核原發病灶。
● 診斷性刮宮,子宮內膜病理檢查可見到結核結節。
● 子宮輸卵管碘油造影可見宮腔重度狹窄或變形,有鈣化點,子宮邊緣不規則。宮腔鏡可見子宮內膜顏色蒼白、質地乾燥、乾酪樣病變或子宮內膜消失等特徵性變化。

鑒別診斷


● 一些其他疾病,如子宮異常出血、子宮內膜息肉、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癌等也可能會出現不孕、月經失調、下腹墜痛、盜汗、低熱等癥狀,容易與子宮內膜結核混淆。
● 如果出現上述類似的癥狀,不可自行診斷和用藥,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請醫生進行檢查和診斷。
● 醫生通過病史、癥狀及相關輔助檢查,可以進行診斷和鑒別診斷。

治療


● 子宮內膜結核主要依靠抗結核藥物治療,必要時可手術治療,輔以支持治療。

抗結核藥物治療

● 抗結核藥物治療對90%生殖器結核有效。
● 必須規範用藥,治療原則是早期、聯合、規律、適量、全程治療。
● 通常採用異煙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及吡嗪醯胺等抗結核藥物聯合治療6~9個月。

手術治療

● 腫塊未消失,癥狀反覆發作;藥物治療無效,形成結核性膿腫者;已形成較大的包裹性積液;子宮內膜廣泛破壞;抗結核藥物治療無效;結核性腹膜炎合併腹水者都是手術指征。
● 手術前後需應用抗結核藥物。
● 有保留生育能力要求的患者可根據情況予以保留子宮。
● 對於輸卵管和卵巢已形成較大的包塊並無法分離者,或年齡較大無生育要求者可行全子宮及雙側附件切除術。

支持治療

● 急性期注意休息、加強營養,恢復期可適當參加鍛煉、增強體質。

危害


● 月經失調、下腹墜痛、發熱、盜汗、乏力等癥狀,給患者生活和工作造成不便。
● 子宮內膜結核引起腰酸腰痛使女性對性生活失去興趣,可能影響夫妻感情。
● 閉經、不孕對女性心理及家庭的影響較大。
● 子宮內膜結核會有一些併發症,如宮腔粘連等,嚴重的還會波及輸卵管及盆腔,需引起注意。

預后


● 子宮內膜結核的治療效果與多方面因素有關,如原發病灶是否及時得到治療、抗結核藥物應用是否規範、基礎身體狀況等。總體來說,早期、規範治療,預后良好。

預防


● 加強營養、體育鍛煉、增強體質。
● 接種卡介苗。
● 積極治療輸卵管結核及肺結核、淋巴結、腸結核等原發病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