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耬斗菜

小花耬斗菜

小花耬斗菜(學名:Aquilegia parviflora Ledeb.),為雙子葉植物綱、毛茛科、耬斗菜屬的一種草本植物,根圓柱形,灰褐色。

形態特徵


草本植物,根圓柱形,灰褐色。莖高15-45厘米,不分枝或在上部少分枝,無毛,通常無葉。基生葉少數,為二回三出複葉;葉片輪廓三角形,寬5-12厘米,中央小葉無柄或具1-3毫米的短柄,倒卵形至倒卵狀楔形,長1.6-3.5厘米,寬1.1-2.2厘米,近革質,頂端三淺裂,淺裂片圓形,全緣或有時具2-3粗圓齒,側面小葉通常無柄,二淺裂,與中央小葉近等長或稍短,表面綠色,無毛,背面淡綠色,疏被短柔毛或無毛,邊緣稍內卷;葉柄長4-14厘米,無毛。
花3-6朵,近直立;苞片線狀深裂;花梗長2-4厘米;萼片開展,藍紫色,罕為白色,卵形,長1.5-2厘米,寬0.9-1.2厘米,頂端鈍;花瓣瓣片鈍圓形,長3-5毫米,具短距,距長3-5毫米,末端直或微彎;雄蕊比萼片短,花藥黃色;退化雄蕊狹橢圓形,白膜質,長5-6毫米,邊緣皺曲;心皮5,被腺狀柔毛。
蓇葖長1.2-2.3厘米,直立,被長柔毛,頂端有一細長的喙;種子黑色,長約2毫米。六月開花。

生長環境


生長於林緣,開闊的坡地或林下。

分佈範圍


分佈於中國黑龍江北部。在俄羅斯西伯利亞東部、蒙古及日本北部也有分佈。

主要價值


該種帶根的全草在黑龍江民間供藥用,治婦女病。
全草:苦、微甘,平。活血通經。用於月經不調,經期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