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鐵15號線

上海市建設中的地鐵線路

上海地鐵15號線(Shanghai Metro Line15),號稱「西部走廊」,是上海軌道交通網路中一條在建的重要南北走向線,於2021年1月23日開通試運營,均為地下線。路線起終城市西北部的寶山顧村公園站,途經寶山、普陀、長寧、徐匯、閔行5個行政區,沿蓮花南路—銀都路—老滬閔路、桂林路、古羊路、古北路、大渡河路、桃浦西路、連亮路、祁連山路走行,止於城市西南部的上海紫竹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共設30站,擁有10座換乘站。

上海地鐵15號線列車將採用無人駕駛新型列車。標誌色為土黃色。

截徠至2021年1月,上海地鐵15號線全長42.3千米,採用全地下敷設方式;共設30座地下車站;列車採用無人駕駛6節編組A型列車。

線路介紹


上海地鐵15號線為上海市西部的南北向徑向線,途經寶山區等5個行政區。正線全長約42.3km、均為地下線,共設車站30座(其中有道岔站14座),平均站間距約1.44km,其中最大站間距約為2.8km(錦秋路站~顧村公園站),最小站間距約為0.75km(長風公園站~大渡河路站)。本線在豐翔路站設1條與原規劃17號線的聯絡線,在景西路站設1條與原規劃16號線的聯絡線。
全線設一段一場,分別為元江路車輛段和陳太路停車場,本線在元江路車輛段設1條試車線,其中元江路車輛段與雙柏路站接軌,出入段線長約2km;陳太路停車場與錦秋路站接軌,試車線長約2.1km。陳太路停車場與7號線車輛段共用,線路從咽喉區走行線出岔,與7號線牽出線相連設置場內地面聯絡線。
全線設主變3座,其中元江路主變設於元江路車輛段內,另外兩座共享14號線中寧路主變、9號線虹梅路主變。
全線設控制中心1座,位於蒲匯塘。備用控制中心1座、維修中心1座、系統測試驗證平台1個,均位於元江路車輛段。
全線初、近、遠期均採用6輛編組A型車,初期配屬車數量為54列/324輛,工程車4列,近期配屬車數量為56列/336輛,遠期配屬車數量為68列/408輛。
遠景系統儲備運能按照一個大交路、高峰小時開行30對列車控制規模,運用車數為76列/456輛,配屬車數量為87列/522輛。
上海地鐵15號線
上海地鐵15號線

歷史沿革


上海地鐵15號線
上海地鐵15號線
2010年12月,《上海市城市軌道交通近期建設規劃(2010—2015)》正式獲國家發改委批複,其中包括5號線南延伸、8號線三期、9號線三期、13號線二期、14號線、15號線、17號線、18號線等7個項目。路線總長約220公里,車站130座。
2011年6月,在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軌交15號線將在"十二五"期間開建的消息首次公布。
2011年9月,上海軌交網路路線標誌色方案公開徵集公眾意見。15號線標誌色容易與車站路線圖上已行經路線的色彩(灰色)混淆,應調整。兩月後,當時的市交通港口局和申通集團表示採納了這個建議。
2014年6月24日,縱貫西部5個行政區的上海軌道交通15號線,上海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發布《關於軌道交通15號線專項規劃(草案)的公示》。
2014年10月16日,上海地鐵15號線工程環境影響評價第二次公示發布。
2015年6月23日,市發改委批複軌交15號線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
2021年6月27日,上海軌道交通15號線桂林路站首班車起開通初期運營。

線路建設


2016年12月26日,中國中鐵一局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承建的上海地鐵15號線6標曙建路站正式開工。此次開工的曙建路站位於閔行區蓮花南路車站呈南北走向,為地下二層島式車站,車站共設4組出入口,2組風井;VRV空調室外機共四個,其中3個設置在1號風亭附近,1個設置在2號風亭附近。該站南北端頭井上下行線均為盾構接收。上海軌道交通15號線工程土建6標位於上海閔行區,共有三座車站,分別是曙建路站、景西路站和虹梅南路站,工程總造價3.5億元,總工期3年。
2017年5月21日,上海地鐵15號線3標元江路站進入基坑開挖階段
2017年6月3日,上海地鐵15號線3標雙柏路站正式進入基坑開挖階段。
盾構施工
盾構施工
2017年9月8日上午,15號線首台盾構緩緩從古浪路站端頭井開始掘進,標誌著該工程正式進入盾構施工階段。此次古浪路站-武威東路站上行線區間全長747.4米,期間將先後穿越真大路一號橋、桃浦河駁岸、桃浦路雨水管等結構物和預埋管線,對盾構推進的質量要求較高。為此項目團隊選用比普通盾構機埋深更大的深覆土盾構機,並在穿越期間定期測量桃浦河實際水位,根據實測值結合環境監測數據優化施工參數。另外,針對複雜的地下雨水管線,採用視頻檢測結合人工探摸的方式,對管井及管道的接頭情況、結構完損情況進行完整的確認,並採取預加固、預調水等措施,確保盾構穿越的施工安全。
2017年10月18日,15號線首座車站祁安路站順利結構封頂,車站主體位於祁安路、連亮路交叉口西北側空地內,將設有四個出入口、二個風亭。軌道交通15號線祁安路站主體結構最後一方混凝土歷時12小時於早上7點澆築完成,標誌著該線首座車站順利結構封頂。祁安路站施工過程中,相關單位不斷對施工工藝進行優化,克服場地地質條件不良等因素,合理安排施工人員和設備等資源的投入,用時386天實現了主體結構封頂的目標,比原計劃提前了7天,為後續各項施工奠定了基礎。
2018年2月,15號線桂林公園站施工實現泥漿零排放,通過高效泥水分離專利技術,70%的泥漿會變為循環水排出,經過酸鹼度中和,可以直接用於施工拌漿和場地清洗,剩餘30%的濃漿經過壓濾,得到密實度較高的干泥塊,送往集中處理點,大大減少了建築垃圾的產生。
2020年6月19日,上海軌道交通15號線全線長軌貫通途經閔行、徐匯、長寧、普陀、寶山5個行政區。

運營規劃


本項目北起寶山顧村公園站,南至閔行紫竹高新區站,縱貫寶山、普陀、長寧、徐匯、閔行5區,全長42.3公里,新建車站30座、車輛基地2處,採用6卡編組A型車。15號線近期的配車數量達54卡,未來可進一步增加至87卡。軌交15號線2015年10月全面開工,預計2021年建成通車試運營。

運營情況


● 運營時刻
據2021年1月23日上海地鐵官網顯示,上海地鐵15號線各車站的首末班車時刻如下。(最新首末班車時刻請訪問“Metro大都會”app或申通地鐵集團官方網站獲取→)
上海地鐵15號線
上海地鐵15號線
● 運行交路
開通初期,上海地鐵15號線全天開行“紫竹高新區站至顧村公園站”的大交路,和“華涇西站至古浪路站”的小交路。
上海地鐵15號線
上海地鐵15號線
● 運行間隔
據2021年1月21日上海地鐵官網顯示,上海地鐵15號線列車運行間隔如下所示。(最新的線列車運行間隔請訪問“Metro大都會”app或申通地鐵集團官方網站獲取→)
周一~周五
名稱時段列車間隔
紫竹高新區↔華涇西華涇西↔古浪路古浪路↔顧村公園
早高峰07:00至09:00平均10分平均5分平均10分
平峰09:00至16:30平均12分平均6分平均12分
晚高峰16:30至20:00平均10分平均5分平均10分
其餘時段8分至10分
周六、周日
高峰時段08:00至19:00平均12分平均6分平均12分
其餘時段6分至12分

車輛設施


上海地鐵15號線列車有車輛智能運維繫統,可將車輛的運營狀態實時傳輸至運維平台,輔以全自動駕駛列車的各項先進科技,得到更全面的車輛數據,使列車能“知觀察、善記錄、勤思考”,幫助運維人員更精準地對列車進行診斷,打通管理方到維護方的次元壁,進一步提升線路的維護效率及運營質量,打造城軌列車智能運維新模式。
上海地鐵15號線 5張
上海地鐵15號線
15A01型列車
上海地鐵15號線15A01型列車(2張)
製造商: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阿爾斯通交通設備有限公司
設計速度:80千米/小時
車輛編組:6節編組(Tc+Mp+M+M+Mp+Tc)
車廂:節長21-24米,車寬3.0米,高3.8米
定員:約1860人
製造年代:2019-
電機傳動方式:VVVF交流傳動
車輛總數:54列(編號15001-15054)
設計壽命:30年
昵稱:長鼻猴

站點設置


車站可換乘路線所在區車站位置
顧村公園站上海軌道交通7號線寶山區陸翔路與鏡泊湖路路口
錦秋路站祁連山路與錦秋路路口
豐翔路站祁連山路與豐翔路路口
南大路站祁連山路與南大路路口
祁安路站普陀區祁安路與連亮路路口
古浪路站桃浦西路與古浪路路口
武威東路站桃浦西路與武威東路路口
上海西站站上海軌道交通11號線鐵路上海西站附近
銅川路站上海軌道交通14號線(建設中)大渡河路與銅川路路口
梅嶺北路站大渡河路與梅嶺北路路口以北
大渡河路站上海軌道交通13號線大渡河路與金沙江路路口
長風公園站大渡河路與雲嶺東路路口
天山路站上海軌道交通2號線長寧區古北路與天山路路口
古北路站古北路與紅寶石路路口以北
姚虹路站姚虹路與古羊路路口
吳中路站閔行區桂林路與吳中路路口
桂林路站上海軌道交通9號線徐匯區桂林路與宜山路路口
桂林公園站上海軌道交通12號線桂林路與漕寶路路口
上海南站站
上海軌道交通1號線
上海軌道交通3號線
鐵路上海南站附近
百色路站老滬閔路與百色路路口
羅秀路站老滬閔路與羅秀路路口
朱梅路站閔行區老滬閔路與朱梅路路口
景洪路站景洪路北端
虹梅南路站虹梅南路與銀都路路口
景西路站景西路與銀都路路口
曙建路站蓮花南路與曙建路路口
雙柏路站蓮花南路與雙柏路路口
元江路站蓮花南路與元江路路口
永德路站蓮花南路與永德路路口
紫竹高新區站上海軌道交通23號線(規劃中)蓮花南路與東川路路口

附屬設施


全線擬設三座主變電站:中寧路主變(與14號線共用)、虹梅路主變(與9號線共用)和銀都路主變(與規劃21號線共用)。
上海地鐵15號線 6張
上海地鐵15號線
全線設一車廠一停車場,分別為陳太路停車場(與7號線共址)和元江路車廠。其中,元江路車廠位於蓮花南路以西、顓興東路以北,陳太路停車場位於蘊藻浜以南、外環線以東。

開通時間


2021年1月23日,上海地鐵15號線正式開通運營。

線路事件


徠2021年5月20日上午11點左右,上海地鐵15號線因突發大量水流湧入隧道導致列車延誤,延誤時間長達三個多小時,其間曾啟動軌道交通藍色預警。

主要工程


● 技術難題
上海地鐵15號線成功穿越各類建築體57幢,穿越既有運營的地鐵16次;穿越直徑2460毫米雨水管、直徑2000毫米原水管等重大管線8次;穿越北橫通道、高架線橋等重大市政設施14次;穿越高速鐵路及普速鐵路8次;穿越河流23條。建設期間共投入62台盾構機,完成140次進出洞。建設方運用BIM技術的系統集成、遠程可視化施工監控、微擾動穿越等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順利完成所有區間的建設。其中,上海西站站-銅川路站區間完成了軌道交通中國國內首例在密閉空間內盾構機解體、組裝的施工工藝。

價值意義


上海地鐵15號線對加強上海市城市西部內外環線之間的服務、帶動沿線區域發展、彙集並轉換沿線相交軌道線路客流、均衡網路客流有著較強的作用。沿線連通了9座高校共10個校區(上海交通大學閔行校區、華東師範大學閔行校區、華東理工大學徐匯校區、上海師範大學徐匯校區、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徐匯校區、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古北校區、上海工程技術大學仙霞路校區、華東師範大學中北校區、同濟大學滬西校區、上海大學寶山校區)、4座公園、3個國家級科創園區;連接了真如副中心、長風商務區、南站地區、漕河涇科技園區、紫竹高新區等重要區域,將有力帶動和支撐地區發展;串聯了上海西站、南站樞紐,對完善綜合交通樞紐的交通配套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