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酮哌酯
黃酮哌酯
黃酮哌酯(Flavoxate)為平滑肌鬆弛葯。具有抑制腺苷酸環化酶、磷酸二酯酶的作用以及拮抗鈣離子作用,並有弱的抗毒蕈鹼作用,對泌尿生殖系統的平滑肌具有選擇性解痙作用,因而能直接解除泌尿生殖系統平滑肌的痙攣,使肌肉鬆弛。消除尿頻、尿急、尿失禁及尿道膀胱平滑肌痙攣引起的下腹部疼痛。據文獻報道,本品脂溶性較高,口服吸收很快,每次口服0.2g,2小時左右血葯濃度即達高峰。
● 通用名:黃酮哌酯
● 商品名:優必達、洛沃克、舒爾達、渡洛捷、暢爾達、貝斯清、星光靈
● 英文名稱:Flavoxate
● 黃酮哌酯是一種抗膽鹼能葯。它的主要作用是抑制腺苷酸環化酶、磷酸二酯酶及鈣通道阻滯。臨床主要用於緩解尿頻、尿急、尿痛、排尿困難及尿失禁等癥狀。
● 黃酮哌酯主要用於治療以下疾病引起的尿頻、尿急、尿痛、排尿困難及尿失禁等癥狀:
● 下尿路感染性疾病(如前列腺炎、膀胱炎、尿道炎)。
● 下尿路梗阻性疾病(如痙攣性、功能性尿道狹窄及早中期前列腺增生)。
● 下尿路術后(前列腺摘除術、尿道擴張術、膀胱腔內手術)和器械檢查后。
● 尿道綜合征。
● 急迫性尿失禁。
● 黃酮哌酯主要為片劑和膠囊劑。不同廠家的製劑因製作工藝不同,其藥物效果和不良反應有可能也不一樣。具體如何選擇請諮詢醫生。
● 黃酮哌酯片劑:0.1克;0.2克。
● 黃酮哌酯膠囊劑:0.1克;0.2克。
● 有胃腸道梗阻或出血、賁門失弛緩症的患者禁止使用。
● 有尿道阻塞失代償的患者禁止使用。
● 有神經精神癥狀的患者禁止使用。
● 有嚴重心、肝、腎功能損害的患者禁止使用。
● 對本品過敏者禁止使用。
● 司機及高空作業人員等禁止使用。
● 有青光眼、白內障的患者需要謹慎使用。
● 殘餘尿量較多的患者謹慎使用。
● 12歲以下兒童避免使用。
● 哺乳期婦女如需使用,應暫停哺乳。
● 黃酮哌酯與一些藥物可以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如果你正在使用其他藥物,使用黃酮哌酯前請務必告知醫生,並諮詢醫生是否能用藥,如何用藥。
● 藥物是有不良反應的,但也不要因害怕不良反應而拒絕用藥。你可以仔細閱讀藥物說明書或者諮詢醫生,了解黃酮哌酯的藥物不良反應,做好一定的心理準備。
● 黃酮哌酯為處方葯,必須由醫生根據病情開處方拿葯,包括用法、用量、用藥時間等。不得擅自按照藥物說明書用藥。
● 口服:每次0.2克,每天3~4次。
● 老人因器官功能衰退,對藥物的依從性、耐受性較差,容易出現不良反應,請遵醫囑用藥。
● 12歲以下兒童避免使用。
● 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需進行抗感染治療。
● 司機及高空作業人員等禁用。
● 其他注意事項請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
● 儘快補充漏服的藥物。如果到了下次服藥時間,就不要加用所漏服的藥物。
● 過量服藥可出現中毒或不良反應,若癥狀嚴重,請立即就醫。
● 藥物是有不良反應的,如果不良反應較大,應立即停葯,就醫。醫生會根據不良反應的輕重以決定是否繼續用藥,還是換用其他藥物。
● 嚴重的胃腸道反應。
● 黃酮哌酯應該遮光密封保存。
● 藥物要放於小孩接觸不到的位置。
● 黃酮哌酯的不良反應包括:
● 視物模糊。
● 胃部不適、噁心、嘔吐。
● 心悸。
● 皮疹。
● 嗜睡。
● 口渴。
● 其他不良反應請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
● 有些藥物可能與黃酮哌酯相互作用,包括處方葯、非處方葯、疫苗、維生素、中藥等。這些藥物與黃酮哌酯一起使用前請諮詢醫生。
● 黃酮哌酯與大量維生素C或氯化鉀固體劑型合用,可使之在胃腸道內通過的速度減慢或遲滯,增加胃腸道損害的風險。
● 慎與下列藥物同用:金剛烷胺、某些抗組胺葯、吩噻嗪類抗精神病葯、三環類抗抑鬱葯、單胺氧化酶抑製劑、擬交感神經葯。
● 黃酮哌酯會降低胃動力從而將減少某些藥物的吸收,會對抗西沙比利、多潘立酮和甲氧氯普胺的胃腸道作用。
● 與醋異丙嗪合用會導致毒性相加。合用時,應監測患者可能出現的相互作用的表現。必要時給予醫學干預或調整治療。
● 根據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頒布的標準,黃酮哌酯屬於妊娠期安全等級B:在動物繁殖研究中(並未進行孕婦的對照研究),未見到藥物對胎兒的不良影響。或在動物繁殖性研究中發現藥物有副作用,但這些副作用並未在設對照的、妊娠首3個月的婦女中得到證實(也沒有在其後6個月具有危害性的證據)。
● 妊娠期婦女應權衡利弊,在利大於弊的情況下使用;黃酮哌酯是否可以經乳汁分泌尚不明確,哺乳期婦女使用前請務必諮詢醫生。哺乳期婦女如確需要使用,應暫停哺乳。
● 藥物必須合理使用,避免濫用。處方葯應該由醫生開置,非處方葯應該仔細閱讀藥物說明書。
● 黃酮哌酯是處方葯,必須由醫生根據病情開處方使用。自行用藥可能會增加不合理使用藥物的風險:浪費藥物資源,貽誤病情,產生耐葯及嚴重藥物不良反應。
● 黃酮哌酯需要遵照醫生處方足量、足療程應用。病情完全控制前癥狀可能會有所減輕,但不要輕易減量、停葯,以免形成耐葯、病情反覆或者再次加重。
● [1] 陳新謙,金有豫,湯光。新編藥物學. 1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4.
● [2]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5年版. 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5.
● [3] 余傳隆,黃正明,修成娟,等。中國臨床藥物大辭典:化學葯。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8.
● [4] https://www.drug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