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移動設備
此種設備通常有一個小的顯示屏幕
此種設備通常有一個小的顯示屏幕,觸控輸入,或是小型的鍵盤(或虛擬鍵盤)。因為通過它可以隨時隨地通過網路訪問獲得各種信息,這一類設備很快變得流行。
詞典釋義
(英文: Mobile device),也被稱為移動設備(cellphone device)、手持設備(handheld device)、口袋電腦(Pocket PC)等。
手持移動設備
採用 Symbian 操作系統的手機多為諾基亞和索尼愛立信生產。採用 Windows Mobile 操作系統的手機包括 HTC(Dopod,Qtek)等,以及 Mio 生產的帶有 GPS 功能的手機。採用 Palm 操作系統的手機包括 HandSpring(與Palm合併)的Treo系列,以及香港生產商 GSL 的 Xplore 系列。採用 Linux 操作系統的手機有 MOTO 的 E680,海爾的 N60,飛利浦的 968 等。
智能手機可以是傳統的手機增加智能功能,比如 Symbian 操作系統的 S60 系列、Windows Mobile 操作系統的 Windows Mobile Smartphone 系列;也可以是傳統 PDA 加上手機通信功能,比如 Windows Mobile 操作系統的 Windows Mobile Pocket PC Phone 系列、Palm 操作系統的 Treo 系列;也可是其它獨立類型,比如 Symbian 操作系統的 S80、UIQ,以及一些 Linux 操作系統的智能手機。然而,就新近的發展來看,這些智能手機的類型有相融合的趨勢。
智能手機有別普通帶觸摸屏的手機。一般普通帶觸摸屏的手機都使用的是生產廠商自行開發的封閉式操作系統,所能實現的功能非常有限。
“智能手機(Smart Phone)”這個說法主要是針對“功能手機(Feature phone)”而來的,本身並不意味著這個手機有多“智能(Smart)”;從另一個角度來講,所謂的“智能手機(Smart Phone)”就是一台可以隨意安裝和卸載應用軟體的手機(就像電腦那樣)。“功能手機(Feature phone)”是不能隨意安裝卸載軟體的,JAVA的出現使後來的“功能手機(Feature phone)”具備了安裝 JAVA 應用程序的功能,但是 JAVA 程序的操作友好性,運行效率及對系統資源的操作都比“智能手機(Smart Phone)”差很多。
(英文: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簡稱: PDA),一般是指掌上型電腦。相對於傳統電腦,PDA的優點是輕便、小巧、可移動性強,同時又不失功能的強大,缺點是屏幕過小,且電池續航能力有限。PDA通常採用觸控筆作為輸入設備,而存儲卡作為外部存儲介質。在無線傳輸方面,大多數PDA具有紅外和藍牙介面,以保證無線傳輸的便利性。許多PDA還能夠具備Wi-Fi連接以及GP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
便攜性介於傳統PC和PDA之間的個人電腦產品有筆記本電腦,UMPC及平板電腦。第一款PDA是1992年由蘋果電腦出品的Newton。但這一款產品在商業上很不成功。後來出現了專門為了手寫輸入的Graffiti輸入 法,一家利用此方法作為輸入法的PDA公司推出了Palm這一個系列的產品,並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在20世紀末,微軟進入這一個領域,並首先推出了Windows CE 1.0操作系統,但該系統在各方面表現並不盡如人意,但後來微軟推出的 Windows Pocket Edition 2002一舉奠定了PPC操作系統領先的地位。
目前最受歡迎的掌上電腦操作系統平台分別有Palm OS和微軟Windows Mobile(前身為Windows CE)及Symbian OS 系列。
在 PDA 初推出的時候,它主要功能是用作個人信息管理系統,一路演變至現在的 PDA 能夠安裝不同的軟體和遊戲;通常現在的 PDA 都備有 藍牙,Wi-Fi, IrDA,能夠連上網際網路作瀏覽網頁等工作,而亦能夠將 PDA 當作數字多媒體播放器,如果硬體支持的話,PDA還可以作為GPS導航儀。.
行動電話、手提電話、無線電話、行動電話、攜帶電話、行動電話,以“手提式電話機”,簡稱 手提、手機,(與智能手機不同!)是可以在較廣範圍內使用的攜帶型電話終端。早期(90年代初期及以前)因為價格昂貴,只有少部分“有力人士”才買得起,又有 大哥大的俗稱。1990年代後期大幅降價,如今已成為現代人日常不可或缺的電子用品之一。目前在全球範圍內使用最廣是所謂的第二代手機(2G),以GSM和cdmaOne為主。它們都是數字制式的,除了可以進行語音通信以外,還可以收發簡訊(短消息、SMS)、 MMS(彩信、多媒體簡訊)、無線應用協議(WAP)等。在中國大陸及台灣以GSM最為普及,cdmaOne和小靈通(PHS)手機也很流行。目前整個行業正在向第三代手機(3G)遷移過程中。
手機外觀上一般都應該包括至少一個液晶顯示屏和一套按鍵(部分採用用觸摸屏的手機減少了按鍵)。現代的手機除了典型的電話功能外,還包含了PDA、遊戲機、MP3、照相機、錄音、GPS等更多的功能,有向帶有手機功能的PDA發展的趨勢。更確切地說,未來將沒有PDA,只有手機,手機將包含PDA的一切功能。
1G
第一代行動電話網路(1G)是指以模擬信號的行動電話,也就是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香港、美國等影視作品中出現的大哥大。最先研製出大哥大的是美國摩托羅拉公司的Cooper博士。由於當時的電池容量限制和模擬調製技術需要碩大的天線和集成電路的發展狀況等等制約,這種手機外表四四方方,只能成為可移動算不上便攜。很多人稱呼這種手機為“磚頭”或是“黑金剛”等。
行動電話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素有“大哥大”之稱,據聞此稱號的由來來自於武打明星洪金寶。他是當時電影業界第一位使用行動電話的人,而他在業界素有“大哥大”之稱(成龍當時被尊稱為“大哥”,因洪金寶是他的師兄,故被稱為“大哥大”),故當時的行動電話就被稱為“大哥大”。此稱呼也在中國大陸及台灣通行,如今在台灣“大哥大”依然可以用來指代一切手機。而在中國大陸則專指這種體積巨大的老式手機。
在香港,花生油品牌獅球嘜於1987年製造“大哥大”外形的水壺作為贈品,並大行其道,所以亦有香港人稱呼這種手機做“水壺”。
這種手機有多種制式,如NMT,AMPS,TACS,但是基本上使用頻分復用方式只能進行語音通信,收訊效果不穩定,且保密性不足,無線帶寬利用不充分。此種手機類似於簡單的無線電雙工電台,通話是鎖定在一定頻率,所以使用可調頻電台就可以竊聽通話。
2G
第二代手機也是最常見的手機。通常這些手機使用GSM,cdmaOne或者PHS這些十分成熟的標準,具有穩定的通話質量和合適的待機時間。在第二代中為了適應數據通訊的需求,一些中間標準也在手機上得到支援,例如支持彩信業務的GPRS和上網業務的WAP服務,以及各式各樣的Java程序等。
3G
用於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3G)的手機也已經研製出來了,但是由於相關網路沒有普及,並未得到廣泛的應用。第三代手機的開始的目標之一是開發一種可以全球通用的無線通訊系統,但是實際最終的結果是出現了多種不同的制式,主要有CDMA2000、WCDMA和TD-SCDMA在競爭。這些新的制式都基於CDMA(碼分多址)技術,在帶寬利用和數據通信方面都有進一步發展。
3.5G
3.5G手機偏重於安全和數據通訊。一方面加強個人隱私的保護,另一方面加強數據業務的研發,更多的多媒體功能被引入進來,手機具有更加強勁的運算能力,不再只是個人的通話和文字信息終端,而是更多功能性的選擇。移動辦公及對通訊的強勁需求將使得手機與個人電腦的融合趨向加速,手機將逐漸擁有個人電腦的功能,這方面,在深圳的手機市場上已經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手機會更加智能化,微型化,安全化,多功能化。3.5G的手機現在已在台灣發行,並在市面上發售。
掌上遊戲機
在亞洲地區,特別是日本和中國,掌機遊戲具有大量的用戶群,並帶動了大量相關軟、硬體產業的發展。這是因為掌機遊戲具有便於攜帶和隨時娛樂的特點,同時近年來掌機遊戲加入的收集、交換等要素進一步提升了這類遊戲的魅力,例如著名的口袋妖怪遊戲,已成為一種文化現象和符號,其每一新作都會成為青少年群體的話題。
掌機遊戲是掌機的遊戲軟體,大部分掌機遊戲都只會為一種掌機設計,因此甚少有平台移植的情況出現。
掌上遊戲機處儲存媒介
ROM卡帶SD記憶卡 MMC記憶卡UMD:SONY為PSP專屬制定的小型光碟媒體“Universal Media Disc”之簡稱,容量最大可達1.8GB,直徑約6厘米,外層有類似MD、MO的保護匣。硬碟:專用硬碟或外置硬碟 內置快閃記憶體存儲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