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包臭鱖魚

紙包臭鱖魚

紙包臭鱖魚,又名“腌鮮鱖魚”。用料有蔥、姜、蒜米,白糖、陳醋、泡椒醬各適量,錫紙若干,烹制后的鱖魚吃起徠來香,聞起來“臭”更增加了此菜的魅力,使其成為徽菜的經典之一。

目錄

正文


特色:造型別緻,風味獨特。
黃山“臭”鱖魚又名“腌鮮鱖魚”,此菜烹制后以其香鮮透骨,魚肉酥爛並帶有特殊的芳香滋味而倍受廣大食客的喜愛,許多來黃山旅遊的客人都慕名前來品嘗此餚,嘗后都為有如此美味而讚不絕口。此菜歷經200多年的歷史,至今還具有如此影響力,關鍵在於它的特殊性,在烹制之前腌制后的鱖魚聞起來“臭”,烹制后的鱖魚吃起來香。這一“臭”一香,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更增加了此菜的魅力,使其成為徽菜的經典之一。
黃山“臭”鱖魚的腌制方法徠:
製作黃山“臭”鱖魚主要是鱖魚的腌制,因為鱖魚腌制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成菜質量。腌制黃山“臭”鱖魚首先要選用新鮮之鱖魚,去掉魚鱗及內臟,清洗乾淨並瀝干水分。可選一木桶,先在木桶底部撒上少許精鹽,然後逐一將魚表面抹上適量的精鹽,整齊地放入桶內,一層一層往上碼,最後在鱖魚上面壓上重物將鱖魚壓緊,每天上、下翻動一次,數日後聞到“臭”味時便可出桶,將魚清洗乾淨便可用來烹制,腌制后的“臭”鱖魚一次用不完可以冷凍保藏。
腌制“臭”鱖魚的關鍵:
(1)在腌制“臭”鱖魚的過程中,溫度和鹽量的變化都起到了決定性因素。一般情況下溫度在10-30℃為宜,在此範圍內溫度越高腌制的速度越快;鹽量則以每25kg鱖魚400-500克鹽為宜,在此範圍內鹽量越少腌制的速度也越快。以25kg鱖魚500克鹽為例,當溫度在10-20℃時,腌制時間約為7天,當溫度在20-25℃時腌制時間約為4天,溫度在25-30℃時則需2天時間便可腌制完成,達到“臭”的效果。
(2)腌制“臭”鱖魚的桶以選用木桶為佳,這樣才能使“臭”鱖魚“臭”味醇正。在腌制過程中外加重物壓制可以使“臭”鱖魚烹制后肉質緊密,每天上下翻動一次能使鹽份均勻地滲透每一條鱖魚,使其出品統一。
(3)腌制“臭”鱖魚還可以分為整條腌(適合於250克-500克/條的鱖魚)和塊狀腌(適合於較大的鱖魚,改小塊后再腌制),烹制后風味都一樣,但因塊狀鱖魚具有易受味,便分食的優點,故而更受食客們之喜好。
原料:腌制的臭鱖魚450克,雞蛋2隻,麵粉100克,澱粉50克。
調料:蔥、姜、蒜米各適量,白糖、陳醋、泡椒醬各適量,錫紙若干。
製法:
(1)將臭鱖魚切成塊狀洗凈;把雞蛋與麵粉、澱粉調成全蛋糊。
(2)下入蔥、姜、蒜及泡椒醬炒出香味后調入白糖、陳醋及適量的小料製成酸辣汁。
(3)將臭鱖魚先拍上澱粉,然後下入蛋糊內,拖糊炸成金黃色,澆上酸辣汁撒上蔥、姜、蒜末,後用錫紙包上,入180℃烤箱烤6分鐘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