碼頭鋪鎮

湖南省常德市澧縣轄鎮

碼頭鋪鎮隸屬於湖南省常德市澧縣,原為碼頭鋪鄉,1984年建鎮,為原碼頭鋪區區公所所在地。現轄18個村2個居委會。

2016年,澧縣建制村合併調整方案,碼頭鋪鎮轄2個居委會18個建制村。人口5.14萬。

2015年,澧縣鄉鎮區劃調整,碼頭鋪鎮轄2個居委會24個村。人口5.14萬。

歷史沿革


碼頭鋪鎮
碼頭鋪鎮
碼頭鋪鎮,隸屬常德市澧縣,原為碼頭鋪鄉。
1984年建鎮,為原碼頭鋪區區公所所在地。 
2015年,澧縣鄉鎮區劃調整,碼頭鋪鎮、洞市鄉、楊家坊鄉成建制合併設立碼頭鋪鎮,並將原方石坪鎮的雙泉居委會以及楊家灣、星子山、球山3個建制村成建制劃歸新的碼頭鋪鎮管轄。
2016年,根據澧縣建制村合併工作實施方案調整后,碼頭鋪鎮轄碼頭、雙泉寺2個社區居委會和龍洞峪、回龍峪、昌家、洞市、桐子崗、楊家坊、蓮花、刻木山、杉木、三觀寺、羅坪、萬家崗、紅岩、陸家橋、雲台、平河、楊家灣、球山18個建制村。

地理環境


碼頭鋪鎮,境內多為丘陵,地勢起伏,山青水綠,風景秀麗。最高山峰刻木山海拔507米,最大河流涔河貫穿全鎮匯入王家廠水庫,杉木橋河蜿蜒盤旋匯入臨澧縣官亭水庫。地處亞熱帶,氣候宜人,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水豐富。
碼頭鋪鎮地理位置優越,是通往澧縣西部鄉鎮的交通要塞,距枝柳鐵路僅18公里,距207國道38公里,距斗姆湖機場僅一個半小時車程。全鎮縣、鎮、村級公路已全部實現水泥硬化。通訊、網際網路、有線電視和廣播網路覆蓋全鎮。

自然資源


碼頭鋪鎮
碼頭鋪鎮
碼頭鋪鎮礦產資源豐富,境內盛產煤炭、石灰石、石煤、鐵礦石。耕地面積13161畝,主要糧食作物有水稻、玉米,經濟作物有棉花、油菜以及柑桔、香桃、板栗、柿子等。刻木山村所產蜜桔椪柑味道鮮美,遠銷至俄羅斯及阿爾巴尼亞。本地所產煙熏臘肉,色澤金黃,香味口感均屬上乘。 

行政區劃


截止2015年,碼頭鋪鎮轄碼頭、雙泉2個居委會,24個建制村,總面積152.28平方千米。
建制村蓮花堰刻木山杉木三觀寺觀斗桐子洞市羅坪萬家崗紅岩陸家橋雲台申家昌家回龍峪坪河燕涔龍洞峪觀音岩青山峪楊家坊楊家灣星子山球山
2016年,根據澧縣建制村合併工作實施方案:
1、觀音岩村、龍洞峪村合併,組建龍洞峪村,村委會辦公地點設在原龍洞峪村村部。合併后,新村設村民小組12個,人口1909人,面積16.33平方千米。
2、青山峪村、回龍峪村合併,組建回龍峪村,村委會辦公地點設原回龍峪村村部。合併后,新村設村民小組19個,人口2804人,面積8.8平方千米。
3、昌家村、星子山村合併,組建昌家村,村委會辦公地點設原星子山村村部。合併后,新村設村民小組29個,人口3310人,面積13平方千米。
4、申家村、洞市村合併,組建洞市村,村委會辦公地點設在原洞市村村部。合併后,新村設村民小組18個,人口4017人,面積9.1平方千米。
5、桐子崗村、觀斗村合併,組建桐子崗村,村委會辦公地點設原觀斗村村部。合併后,新村設村民小組25個,人口3057人,面積8.6平方千米。
6、燕涔村、楊家坊村合併,組建楊家坊村,村委會辦公地點設原楊家坊村村部。合併后,新村設村民小組30個,人口4315人,面積7.5平方千米。
7、保留碼頭、雙泉寺2個社區居委會和蓮花、刻木山、杉木、三觀寺、羅坪、萬家崗、紅岩、陸家橋、雲台、平河、楊家灣、球山12個建制村的行政區劃不變。

人口民族


總人口5.14萬人。 
人口數據
碼頭鋪鎮人口數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14439
7394
7045
家庭戶戶數4427
家庭戶總人口(總)14014
家庭戶男7103
家庭戶女6911
0-14歲(總)2878
0-14歲男1464
0-14歲女1414
15-64歲(總)10362
15-64歲男5351
15-64歲女5011
65歲及以上(總)1199
65歲及以上男579
65歲及以上女620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13887

經濟


碼頭鋪鎮
碼頭鋪鎮
近年工業發展迅猛,有總投資1400萬元的銀豐水泥廠,總投資2000萬元的信苑水泥廠,各年產優質水泥10萬噸以上,乾能爐料有限公司年產3000噸鎳合鐵,另有紅磚廠2座,年產紅磚2400萬塊以上,蒸壓磚廠1座,年生產蒸壓磚2400萬塊。 
澧縣朝陽林業有限責任公司,位於三觀寺村,投資200萬元,種植高產金銀花及名貴藥材,可實現當地80-100人臨時就業。豐產期年產值超過300萬元。種植戶年均每畝增收5000元以上。

文化


碼頭鋪鎮
碼頭鋪鎮
近年來,常德市碼頭鋪鎮緊緊圍繞三項重點工作,始終貫穿以人為本理念,嚴格按照“幫教社會化、就業市場化、管理信息化、工作職責規範化”總體工作目標,認真念好“一、二、三”字經,確保做好刑釋解教人員安置幫教工作。
一是服務“一個中心”。碼頭鋪鎮刑釋解教人員的安置幫教工作始終做到堅持服務於“推進社會管理創新,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發展”這個中心工作不動搖。將不穩定因素積極轉變為促進社會穩定的積極因素,帶動幫教矯正對象積極投身於本地區社會經濟發展浪潮中。
二是堅持“兩手齊抓”。即一手抓管理,一手抓教育。雷公塔鎮在幫教矯正工作中緊抓管理工作,一方面是嚴格落實工作人員,確保工作有人干。為了解決工作中存在的人員不足問題,碼頭鋪鎮積極落實組建刑釋解教人員“三幫一”幫教小組,發動政府、公安、司法、村組等多方面的力量共同開展安置幫教和社區矯正工作。一方面是落實日常管理,確保對象納入視野。碼頭鋪鎮採用靈活多樣的幫教方式,通過開展談心談話,困難幫扶等活動,將刑釋解教人員納入視野,規範管理。對社區矯正人員建立檔案,區分級別,指定管控人員,落實監管措施。建立健全了各項工作制度,制定了幫教管理工作職責,適時組織開展幫教教育工作,認真做好刑釋解教和社區矯正日常幫教管理工作,將刑釋解教人員和社區矯正對象真正納入視野。另一方面是落實規範管理,積極探索創新工作方法。2011年4月份,碼頭鋪司法所在全縣率先開展社區矯正試點工作,以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為目標,以依法規範、穩步推進為工作原則,努力探索,積極實踐,逐步理順了社區矯正工作思路,提出了“細教常訪多談”的工作理念和“四知道”、“四彙報”(在哪裡,幹什麼,想什麼,需什麼)、“四扶助”(思想疏導、政策扶持、經濟資助、技術指導)的工作方法,為全縣全面推行社區矯正工作樹立了榜樣,提供了寶貴經驗。
三是做好“三個結合”。一個是因人制宜與分類實施相結合,針對不同對象實施分類多層次教育,半年定期對刑釋解教人員摸底排查,做好登記、統計工作,同時建立無業、失業幫教對象動態情況登記卡,隨訪隨記,掌握其活動規律。鼓勵刑釋解教人員通過靈活多樣的形式實現就業,對符合政策的安置對象落實養老保險、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實現“應保盡保”。第二個是社會安置幫教與家庭安置幫教相結合,一方面建立安置幫教志願者隊伍,吸收離退休老幹部、老黨員參與安置幫教工作,關心刑釋解教人員工作、思想、生活等,同時積極溝通協調相關工作部門,為幫教對象多辦事、辦實事;另一方面組織幫教對象家屬參與幫教網路,充分發揮親情幫教作用。第三個是一般幫教與重點幫教相結合,對幫教重點對象重點管控,在加強思想教育、化解消極心態和安置落實工作基礎上,加強對幫教重點對象的跟蹤監督管理工作,實行跟蹤幫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