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詹姆斯·韋伯的結果 展開

詹姆斯·韋伯

美國宇航局第二任局長

詹姆斯·埃德溫·韋伯(James Edwin Webb,1906年10月7日-1992年3月27日),曾於1961年2月14日至1968年10月7日期間擔任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第二任局長。曾領導了阿波羅計劃等一系列美國重要的空間探測項目。領導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取得了卓越的成就。美國NASA特別將“下一代太空望遠鏡”更名為“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

簡介


詹姆斯·韋伯(James E. Webb),美國宇航局第二任局長。領導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取得了卓越的成就。美國NASA特別將“下一代太空望遠鏡”更名為“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
詹姆斯·韋伯擔任局長期間曾領導了阿波羅計劃等一系列美國重要的空間探測項目。

太空望遠鏡


詹姆斯·韋伯[美國宇航局第二任局長]
詹姆斯·韋伯[美國宇航局第二任局長]
詹姆斯·韋伯空間望遠鏡( 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縮寫 JWST)是計劃 中的紅外線太空望遠鏡。作為將於2010年結束觀測活動的哈勃太空望遠鏡的後續機,原計劃於2011年發射升空。但因項目超支等原因,故發射改期為2018年。系歐洲空間局(ESA)和美國宇航局(NASA)的共用計劃,放置於太陽─地球的第二拉格朗日點。不像哈勃空間望遠鏡那樣是圍繞地球上空旋轉,而是飄蕩在從地球背向太陽的後面150萬千米的空間。
此項目曾經稱為“新一代太空望遠鏡”(Next Generation Space Telescope),2002年以美國宇航局第二任局長詹姆斯·韋伯的名字命名。1961年至1968年詹姆斯·韋伯擔任局長期間曾領導阿波羅計劃等一系列美國重要的空間探測項目。
望遠鏡的地面控制和協調機構是位於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空間望遠鏡研究所(STScI)。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的主要的任務是調查作為大爆炸理論的殘餘紅外線證據(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即觀測今天可見宇宙的初期狀態。為達成此目的,它配備了高敏度紅外線感測器、光譜器等。為便於觀測,機體要能承受極限低溫,也要避開太陽和地球的光等等。為此,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附帶了可摺疊的遮光板,以屏蔽會成為干擾的光源。因其處於拉格朗日點,地球和太陽在望遠鏡的視界總處於一樣的相對位置,不用頻繁的修正位置也能讓遮光板確實的發揮功效。
哈勃太空望遠鏡位於從地表大約600千米的較低的軌道位置上。因此,即使光學儀器發生故障也有可以用太空梭來修理。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位於離地球150萬千米的距離,即使出了故障也不可能頻繁派遣修理人員。與此相反,它位於第二拉格朗日點上,重力相對穩定,故相對於鄰近天體來說可以保持不變的位置,不用頻繁地進行位置修正,可以更穩定的進行觀測,而且還不會受到地球附近灰塵的影響。
計劃中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的質量為6.2噸,約為哈勃空間望遠鏡(11噸)的一半。主反射鏡由鈹製成,口徑達到6.5米,面積為哈勃太空望遠鏡的5倍以上,可以期待它將有遠超哈勃空間望遠鏡非常高的觀測性能。與此同時,相反的光學鏡頭的重量已經被輕量化了。
現在這面主鏡的直徑的比發射它用的火箭更大。主鏡被分割成18塊六角形的鏡片,發射后這些鏡片會在高精度的微型馬達和波面感測器的控制下展開。但是,此法不會跟克谷望遠鏡一樣,不必像地面望遠鏡那樣必須根據重力負荷和風力的影響而要按主動光學來時常持續調整鏡段,故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除了初期配置之外將不會有太多改變。
主鏡的鏡面作為全體也形成六角形,聚光部和鏡面都露在外面,容易讓人聯想到射電望遠鏡的天線。另外,它的主體也不呈筒狀,而是在主鏡下展開座席狀的遮光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