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崖鎮

佛崖鎮

佛崖鎮,隸屬於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地處武都區東北部。

清時,佛崖鎮一帶為八旗里; 2016年9月,佛崖鄉撤鄉設鎮,改為佛崖鎮。 截至2018年末,佛崖鎮戶籍人口為13792人。 2019年,佛崖鎮下轄30個行政村, 鎮人民政府駐佛崖村。 

佛崖鎮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馬鈴薯為主;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家禽為主。 2018年,佛崖鎮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4個。

建置沿革


清時,為八旗里。
民國元年(1912年),為上四旗。
民國十三年(1924年),屬甘泉鄉。
1950年7月,建佛崖鄉,屬楊壩區。
1958年9月,併入甘泉鄉。
1961年6月,由甘泉公社析設佛崖公社。
1966年10月,佛崖公社改名紅衛公社。
1980年12月,複名佛崖公社。
1983年12月,佛崖公社改佛崖鄉。
2004年4月,熊池鄉併入佛崖鄉。 
2016年9月,佛崖鄉撤鄉設鎮,改為佛崖鎮。 

行政區劃


2008年,佛崖鎮下轄30個行政村,即:佛崖村、賈店村、村委村、煙火台村、燕崖村、韓家灣村、王溝村、大塄村、楊家山村、家灣村、東古城村、胡家坪村、侯兒壩村、歇馬村、磚廟村、葉壩村、元壇村、熊池壩村、胡家村、油落子村、青崗村、韓家村、草坡村、冉兒溝村、灣兒、柏樹壩村、孟家村、分水嶺村、漢橋村、民委村。 
2011年,佛崖鎮下轄佛崖、張坪、民委、燕崖、煙火台、王溝、韓灣、大塄、楊山、牛灣、東古城、胡坪、候兒壩、歇馬、磚廟、葉壩、賈店、胡家、灣兒里、柏樹壩、孟家、分水嶺、漢橋、元壇、草坡、韓家、青崗、游落子、熊池壩、冉兒溝30個行政村;下設67個村民小組。 
2019年,佛崖鎮下轄30個行政村:賈店村、村村、煙火台村、燕崖村、佛崖村、韓家灣村、王溝村、大塄村、楊家山村、牛家灣村、東古城村、胡家坪村、侯兒壩村、歇馬村、磚廟村、葉壩村、元壇村、熊池壩村、胡家村、油落子村、青崗村、韓家村、草坡村、冉兒溝村、灣兒村、柏樹壩村、孟家村、分水嶺村、漢橋村、民委村, 鎮人民政府駐佛崖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佛崖鎮地處武都區東北部,東與康縣望關鄉、長壩鎮接壤,南與黃坪鄉毗鄰,西與甘泉鎮相連,北與魚龍鎮為鄰,距武都城區62.5千米, 區域總面積116.9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佛崖鎮地處西秦嶺米倉山,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地形為層巒疊嶂、山高坡陡的山地地貌;主要山脈有小龍王山、險峰山、紅崖山,境內最高峰紅崖山位於北部西溝里自然村,海拔2330.6米;最低點甘泉河河谷位於東部樊家壩自然村,海拔1004米。 

氣候

佛崖鎮屬暖溫帶半濕潤氣候;多年平均氣溫13℃,1月平均氣溫3℃,7月平均氣溫24℃;平均氣溫年較差21℃;生長期年平均240天,無霜期年平均260天,最長達280天,最短為234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908.9小時,年總輻射108.6千卡/每平方厘米;0℃以上持續期303天(一般為1月24日—11月25日);年平均降水量660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數為88天,降雨集中在每年6—10月,7月最多。 

水文

佛崖鎮
佛崖鎮
佛崖鎮境內河道屬長江流域;境內最大河流甘泉河,從西至東流經境內張坪、民委、燕崖、佛崖、大楞、東古城、牛灣、歇馬、磚廟、葉壩、賈店11個村,長22千米,流域面積124.1平方千米,年均流量2.7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黃坪河、熊池河。 

人口


2011年,佛崖鎮總人口13107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570人,城鎮化率11%;另有流動人口908人。總人口中,男性6957人,佔53%;女性6150人,佔47%;14歲以下2485人,佔19%;15—64歲8872人,佔68%;65歲以上1750人,佔13%;以漢族為主,佔96.8%;回族125人,佔0.9%。2011年,佛崖鎮人口出生率10.04‰,人口死亡率4.1‰,人口自然增長率5.94‰,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04.8人。 
截至2018年末,佛崖鎮戶籍人口為13792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佛崖鎮財政總收入200.2萬元,比2010年增長4.1%,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44萬元。2011年,佛崖鎮農民人均純收入2600元。 

農業

2011年,佛崖鎮農業增加值達到1750萬,比2010年增長4.8%,占生產總值的28%。佛崖鎮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馬鈴薯為主。2011年,佛崖鎮生產糧食2758噸,人均210.4千克,其中小麥1292噸,玉米466噸。佛崖鎮主要經濟作物有核桃、花椒等。2011年,佛崖鎮核桃種植面積2.5萬畝,產量105噸;花椒種植面積2.5萬畝,產量67噸。佛崖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家禽為主。2011年,佛崖鎮生豬飼養量5230頭,年末存欄4808頭;家禽飼養量2.3萬羽,上市家禽萬羽;畜牧業增加值95萬元,占農業增加值的5.4%。截至2011年,佛崖鎮累計造林0.4萬畝,其中經濟林0.3萬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6.3萬株。 

商貿

2011年末,佛崖鎮有商業網點2個,職工17人,已成為核桃專業交易市場和商品集散地。2011年,佛崖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198萬元,比2010年增長1.7%;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113萬元,比2010年增長2.6%。 
2018年,佛崖鎮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4個。 

金融業

2011年末,佛崖鎮有1家銀行開設了分行;各類存款餘額1679萬元,比2010年增長3.7%;各項貸款餘額2892萬元,比2010年增長1.2%。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佛崖鎮有小學3所,在校生1026人,專任教師6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394人,專任教師41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科技事業

2011年末,佛崖鎮有農業技術推廣站1家;農業機械管理站1家;畜牧獸醫站1家;初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人員2人。 

文體事業

2011年末,佛崖鎮有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300平方米;村文化活動室30個,建築面積4100平方米,藏書2.8萬冊。2011年末,佛崖鎮有體育場地6處;3個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30%。2011年末,佛崖鎮電視綜合覆蓋率100%。 

醫療衛生

2011年末,佛崖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6個;病床30張,其中公立衛生機構床位6張,固定資產總值50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8人,其中執業醫師2人,執業助理醫師2人,註冊護士1人。2011年,佛崖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5萬人次,出院病人120人次。2011年,佛崖鎮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12491人,參合率95%。 

社會保障

2011年,佛崖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為39戶,人數62人,支出14.2萬元,比2010年增長5.0%;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62人次,支出0.12萬元,比2010年增長20%;佛崖鎮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762戶,人數2489人,支出218.7萬元,比2010年增長13%;農村五保分散供養60人,支出13.5萬元,比2010年增長20%;農村醫療救助50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98人次,共支出16.3萬元,比2010年下降38.9%;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44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6.8萬元,比2010年增長27%。 

交通


佛崖鎮 2張
佛崖鎮
佛崖鎮有成武高速公路經過境內,境內長9.7千米;205省道過境,境內長13千米。 

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相傳佛陀顯像后入崖,後人在佛入崖處雕佛像,稱佛入崖,因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