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華嚴寺

上華嚴寺

上華嚴寺位於大同市中心的大西街,是依據佛教的七大宗之一——華嚴宗的經典《華嚴經》而修建的,故名華嚴寺。寺內主要建築有大雄寶殿(上寺)和薄伽教藏殿(下寺),其建築、塑像、壁畫、壁藏、藻井等,都是我國遼代藝術的典範。

寺院規模


上華嚴寺
上華嚴寺
上華嚴寺
上華嚴寺
上華嚴寺俗稱上寺,是以大雄寶殿為主體的一組建築。進入山門,可見方門兩側門楣分別磚刻有“拈花笑”和“擎竹間”三字,均出自於佛家典故。大雄寶殿始建於遼代清寧八年(1062),保大二年(1122)毀於兵火。金代天眷三年(1140)在舊址重建,以後歷代予以修補。大殿面寬九間,進深五間,面積1559平方米,是我國現存遼、金時期最大的佛殿,同時也是我國最大的佛殿之一(另一座是遼寧省義縣奉國寺大殿)。殿內佛壇上塑有五尊佛像,人稱五方佛。正中三尊為木雕,其餘二尊及其他脅侍菩薩都是泥塑。佛壇兩側各塑十尊諸天像(護法神),神情各異,身軀前傾。殿內四壁滿布清代繪製的21幅巨型壁畫,色彩艷麗,金碧輝煌,保存完好,面積在山西省寺院壁畫中居第二位,僅次於芮城永樂宮。

歷史變遷


始建於遼

上華嚴寺
上華嚴寺
上華嚴寺始建於遼,遼代佛教華嚴宗盛行,道宗亦曾親撰《華嚴經隨品贊》十卷,故云中(即雲中郡,今大同雁北一帶)特建華嚴禪寺。因寺內曾奉安諸帝石像、銅像,當時還具有遼皇室祖廟性質。遼保大二年(1122年),寺內部分建築毀於兵火,后重建,至元代初年仍不失為雲中巨剎。

幾經修復

明宣德、景泰年間大事重修,補塑佛像,勃然中興。明中葉以後分上下兩寺,各開山門,自成格局。清初寺院復遭摧折,幾經修繕,成今日之規模。現上下二寺雖連成為一體,仍各以一主殿為中心。

結構特色


上寺以金建大雄寶殿為主,分為兩院,有山門、過殿、觀音閣、地藏閣及兩廂廊廡,高低錯落,井然有序。下寺以遼建薄伽教藏殿為中心,保存有遼代塑像、石經幢、樓閣式藏經櫃及天宮樓閣。下寺磚雕二門以東,又有天王殿、南北配殿和山門,別為一院。此寺主要殿宇皆面向東方,這與契丹族信鬼拜日、以東為上的宗教信仰和居住習俗有關。

創建年代


說法不一
圖騰
圖騰
上華嚴寺
上華嚴寺
上華嚴寺位於山西省大同市, ,被國務院確定為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關於華嚴寺的創建年代,歷史上說法不一。明成化元年1465年)《重修大華嚴禪寺感應碑記》稱:“寺肇自李唐”。明萬曆九年(1581年)《上華嚴寺重修碑記》載:“唐尉遲敬德增修”。而清初茅世膺《重修上華嚴寺碑記》推測,寺創於北魏。
確定創建時間
這些提法因沒有確鑿的資料,難以考定。一般以遼清寧八年(1062年)作為上華嚴寺的創建年代。據《遼史·道宗紀》記載,道宗清寧八年“十二月……癸未,幸西京。”“建華嚴寺,奉安諸帝石像、銅像。”

文化融合產物


遼朝統治者契丹民族原是內蒙遼河上游的游牧部落,進入中原后受漢族地區政治文化的影響,接受了佛教。為了鞏固其統治地位,遼代統治者大力推崇佛教,修建寺廟。華嚴寺建立后,不僅是佛教活動場所,而且還具有遼皇室祖廟性質,成為遼境內主要寺院之一,也是漢地佛教文化與少數民族宗教文化相融合的產物。

多次修復


毀於戰火

遼代的華嚴寺規模宏偉,有大雄寶殿、薄伽教藏殿,還有一系列殿堂、廊廡、樓閣等,蔚為壯觀。《山西通志》記載:華嚴寺“有南北閣、東西廊。北閣下銅、石像數尊:中石像五,男三女二;銅像六,男四女二。內一銅人,袞冕帝王之像,余皆中幘常服危坐,相傳遼帝后像。”
由於契丹民族原始信仰中“好鬼拜日”,都是東向而拜,居住習俗也坐西朝東,因此,華嚴寺一反漢族寺廟坐北朝南的傳統建置,改為坐西朝東,這種建築朝向一直沿習至今。遼末保大二年(1122年),金兵入侵大同,華嚴寺毀於戰火,“唯齋堂、廚庫、寶塔、經藏、泊守司徒大師影堂存焉”。至金熙宗天眷三年(1140年),通悟法師等重建大殿、觀音閣、山門、鐘樓等殿堂。后省學、慈慧法師又廣植花木,徵集藏經,使華嚴寺得到恢復,但規模已遜於遼代。金大定六年(1166年),金世宗曾到此巡視。

重新修繕

上華嚴寺地藏王閣
上華嚴寺地藏王閣
元朝武宗至大年間(1308一1311年),慧明法師主持重修,大殿、方丈、廚房、堂寮都修繕一新,並 新建浴室、藥房及房屋數百間。元末戰亂,華嚴寺遭到嚴重破壞。明初一度沒收為官產,明宣德(1426一1435年)、景泰(1450一1456年)年間,又重新作為佛教寺廟並予以重修。明中葉以後,華嚴寺分為上、下二寺。上華嚴寺以大雄寶殿為主要殿堂,磚石結構,布局嚴謹;下華嚴寺以薄伽教藏殿為中心,木結構,建築風格活潑、古樸。上、下兩寺各開山門,自成格局。
清初順治五年(1648年),華嚴寺又遭戰火,除大雄寶殿和薄迦教藏殿倖存外,其餘“紺宇糹需宮,鞠為茂草”清朝時,其餘殿堂又陸續予以重修,但規模和結構都不如前朝了。清朝末年,華嚴寺千瘡百孔,一片荒涼。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視佛教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多次撥款維修華嚴寺。

主要特色


上華嚴寺佔地面積二、三十畝,以大雄寶殿為中心,另有山門、前殿及鐘鼓亭、祖師堂、禪堂、雲水堂及兩廂廊廡,布局嚴整,高低錯落,井然有序。大雄寶殿是具有獨特風格和高度藝術水平的遼金建築,遼寧義縣奉國寺大殿並稱為中國現存最大的兩座木結構建築的佛殿。

大雄寶殿天井


巧妙運用結構力學
上華嚴寺大雄寶殿天井
上華嚴寺大雄寶殿天井
大雄寶殿矗立在4米多高的月台上。月台前正面置石級,周圍裝勾欄,四周巨相蒼松,枝葉繁茂。大雄寶殿 東向,面闊九間,53.75米;進深五間,29米,總面積為1559平方米,巍峨壯觀,是中國規模最大的佛殿之一。其結構為單檐五脊頂,出檐3.6米,檐高9.5米,殿頂正脊高1.5米,兩端的琉璃鴟吻高4.5米,筒瓦長0.8米,重約27公斤。脊飾垂獸作二首相聯狀,形式極不多見。這種建築結構十分牢固,經歷八百年仍穩健、堅固、氣勢雄偉。因殿內需要相當寬敞的空間供奉佛像,因而採用了“減柱漢。”在殿中七間大的地方共減少內槽金拄十二根,並使外槽的柱子略向里推進,既減少殿內柱子密度,又能合理承重,並節省不少材料。這充分反映了遼金時期在建築中巧妙地運用了結構力學原理,從而創造出這一傑出的作品。
遼金建築的獨特風格
大殿的外檐斗拱,共有五種,均為五鋪作,形制碩大有力,既傳遞了殿頂負荷,又增加了建築的美觀。其中當心間和兩個檔次問的補問鋪作,分別施用60°和45°斜拱,頗富變化,是遼金建築的獨特風格。正面辟門三,門板外飾壺門牙子,形制古樸,為遼金時期特色。

五尊佛像


造型別具一格

五方佛
五方佛
大殿正中供奉著五尊佛像,稱五方佛,正中是法身佛,正毗盧遮那佛;左手第一位是南方寶生佛,表示佛德,第二位是東方阿閉佛,代表覺性;右手第一位是西方阿彌陀佛,表示智慧,第二位是北方不空成就佛,表示事業。這五佛是根據密宗理論來說明佛的意義。這五尊佛像皆為明代所塑,中間三尊為木雕,兩側兩尊為泥塑。佛壇兩側排列著明塑二十護法諸天,姿態各異,神情不一,身軀前傾15度,造型別具一格。

頂部天花

殿堂頂部天花為明清時補裝、彩繪,共970多塊,飾以龍鳳、花草、仙鶴、梵文等,把大殿妝扮得富麗堂皇。四壁布滿壁畫,達875平方米,大多為清末繪製,有部分明代以前作品。題材廣泛,有佛經故事、觀經變、華嚴經變、善財童心拜觀音等等,色彩鮮艷,保存完好。

大雄寶殿


宏偉和風采

上華嚴寺在殿堂布局上還巧妙運用了對比襯托和先抑后揚的設計手法,突出大雄寶殿的宏偉和風采。寺廟第一個小院落由山門、前殿、禪堂和僧房組成,與後部宏偉的大雄寶殿形成鮮明對比,前面的小院落襯托出大殿的軒昂氣勢,達到先抑后揚的效果。在大雄寶殿的高台前,有一小牌坊,兩側有構造簡潔的鐘亭、鼓亭,這也是遼金佛寺的布局特徵。殿前的小牌坊和鐘鼓亭襯托出大殿的高大。就大殿本身而言,從外觀上看粗獷雄偉,但內部四壁彩繪,頂部天花,朱漆柱身,佛像金光閃爍,十分精美華麗,與外部的闊大粗獷風格形成鮮明的對照。正由於北方少數民族文化與漢族文化的交融,才產生了別具風彩的佛教古剎。華嚴寺以它建築之宏偉、結構之美觀、氣宇之軒昂、雕塑之精湛、壁畫之豐富在中國佛教文化中,佔有重要的歷史地位。

基本信息

華嚴寺大雄寶殿:在華嚴寺內北隅。始建於遼,保大之亂(1122年)毀於兵火,金天眷三年(1140年)依 舊址重建。殿身東向,大殿面闊九間,進深五間,面積1,559平方米,矗立在4米余高的台上,是現存遼金時期最大的佛殿之一。檐高9.5米,廡殿項,正脊上的琉璃鴟吻規模甚大,
高達4.5米,北端鴟吻系金代遺物,歷經雨,至今光澤燦然。當心間及左右梢間辟門,形制古樸,為金代舊物,門前所飾壺門,為已知較古者。殿內採用減柱法,減少內柱十二根,擴大了前部空間面積,便於布列佛像和進行佛活動。殿內有五方佛和二十諸天等明代塑像,四周壁面為清代罕見。頂部天花板彩面共973塊,大部為清代製作,所繪圓環、龍鳳、花卉、梵文等圖案,極富變化。殿內還有一座2.5米高的木構樓閣模型,是仿製明代大同城西北角的乾樓而作,為研究明代大同城樓結構的重要實物資料在華嚴寺內北隅。始建於遼,保大之亂(1122年)毀於 兵火,金天眷三年(1140年)依舊址重建。殿身東向,大殿面闊九間,進深五間,面積1,559 平方米,矗立在4米余高的台上,是現存遼金時期最大的佛殿之一。檐高9.5 米,廡殿項,正脊上的琉璃鴟吻規模甚大,高達4.5米,北端鴟吻系金代遺物,歷經雨,至今光澤燦然。當心間及左右梢間辟門,形制古樸,為金代舊物,門前所飾壺門,為已知較古者。殿內採用減柱法,減少內柱十二根,擴大了前 部空間面積,所繪圓環、龍鳳、花 卉、梵文等圖案,極富變化。殿內還有一座2.5米高的木構樓閣模型,是仿製明代大 同城西北角的乾樓而作,為研究明代大同城樓結構的重要實物資料。殿內四周牆上,繪滿了巨幅壁畫,規模之大,為全國的寺院壁畫所罕見。內容豐富,除了佛講《華嚴經》的“七處九會”外,還有佛傳故事,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羅漢圖和千手千眼觀音等,均為鴻篇巨製,頗有氣魄。殿外的殿牆上嵌有四塊石碑,為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書寫的《易經》碑,彌為珍貴。

薄伽教藏殿


存放經的殿堂

合掌露齒菩薩
合掌露齒菩薩
華嚴寺薄伽教藏殿:在華嚴寺內。為存放經的殿堂,故名。遼重熙七年(1038年) 建,面闊五間,進深四 間,殿身東向,單檐歇山頂。深五作雙抄,梁架折平緩,檐柱升起顯蓍,出檐深遠,整個建築結構嚴謹,比例適當,猶存唐代建築,是我國遼代殿堂建築的優秀遺構。殿內鬥八藻井等亦是遼代舊物,內槽彩畫中所繪網目紋、三角柿蒂等遼代通行的紋樣尚依稀可辨。寬闊的佛壇上布列遼代塑像三十一尊,技法嫻熟,如出一手。四壁列重樓式壁,為國內僅見之遼代小木作,堪稱藝術珍品。

合掌露齒菩薩

合掌露齒菩薩是大同華嚴寺薄伽教殿內的著名彩塑。相傳,遼代皇家崇信佛教,徵調能工巧匠修建華嚴寺。城外有個雕造技術出眾的巧匠,不願為皇家賣命,而且也不忍心留下年輕的獨生女兒一人在家。這惹惱了官府,總管以“違抗皇命”的罪名把他痛打一頓。由於眾工匠的請求,才免於更大災禍。他女兒惦念老父親,便女扮男裝,假充工匠的兒子,託人說通總管,前來照顧老父親,並為皇室幹活。修建工程浩大,監管人員經常責打工匠。那姑娘主動替大夥煮飯燒菜,端茶送水。她見父親和工匠們塑造神像時苦苦思索,便常在一旁或立或坐,做出雙手合十、閉目誦經的姿態,為他們祈禱。雕工們受到啟示,便依著她的身段、體形、動態塑造修飾。這對工程進展起到了促進作用。姑娘的舉動,引起一個年輕工匠的注意。他覺察她並不是老工匠的兒子,而是老工匠的女兒,並且擔心被監工發現,那姑娘就會碰上厄運。事情果然發生了。一天,總監工發現老工匠的包工活沒幹完,就命人痛打他。就在這時,姑娘挺身而出,主動承擔責任。總監工似乎發現了這位“兒子”的秘密,就勒令剝光上身毆打。眼看情況就要暴露,她深情地望了望大家,隨即莞爾一笑,縱身投入鑄鐘造塔的滾沸的鐵水中。沸騰的鐵水濺了老高,老工匠的女兒化為 一朵白雲,飄向了天空。那總監工被濺起的鐵水燒死了。年輕工匠記住了老工匠女兒臨去之前的露齒一笑,就照她生前的身態、形體、眼神鵰成了一尊菩薩像,放在顯要位置,特別把那露齒莞爾一笑的神情塑在雕像上。

寶莊嚴殿


空居天介紹

會址在須彌山頂上空,屬於空居天,也就是欲界第三層天。這一會佛放兩足趺光,表示法是從下而上,令眾生順次而學。此會是功德林菩薩為會主,他入菩薩善思惟三昧,承佛神力,而說十行法門的道理。這一會說經四品:19、升夜摩天宮品,20、夜摩宮中偈贊品,21、十行品,22、十無盡藏品。這四品也屬於差別因果周,也是修因契果生解。
第五會在兜率(shuai音帥)天宮的一切妙寶莊嚴殿(南牆最東壁畫)

欲界介紹

會址在夜摩天之上,也就是欲界第四層天。這一會佛放兩膝輪光,表示迴向,令眾生回事向理、回因向果、回自向他。此會是金剛幢菩薩為會主,他入菩薩智光三昧,承佛神力,而說明十迴向法門的道理。這一會說經三品:23升兜率天宮品,24、兜率宮中偈贊品,25、十迴向品。這三品仍屬於差別因果周,仍是修因契果生解。第六會在他化自在天的摩尼寶藏殿(北牆東部兩壁畫)
會址在欲界最高的第六層天。這一會佛放眉間白毫相光。此會是金剛藏菩薩為會主,他入菩薩大智慧光明三昧,承佛神力,而說十地法門的道理,這一會只說經一品:26十地品。這一品還屬於差別因果周,還是修因契果生解。以上十四品是在天上說的妙法。

普光明殿

第七會又在普光明殿(北牆中西壁畫)
這一會佛從天上回到人間,放眉間光和口光,口光表示一切佛子從佛口中化生。此會普賢菩薩為會主,他入剎那際三昧,承佛神力,而說等覺和妙覺法,也就是因圓果滿法。這一會說經十一品,前六品說因圓,后五品說果滿。27、十定品;28、十通品,29、十忍品,30、阿僧祗品,31、壽量品,32、諸菩薩住處品,33、佛不思議法品,34、如來十身相海品,35、如來隨好光明功德品,36、普賢行品,37、如來出現品。這十一品叫平等因果周,還是修因契果生解。
第八會還在普光明殿(北牆中西壁畫)
上華嚴寺
上華嚴寺
這一會佛不放光,表示行依解,發依解。此會還是普賢菩薩為會主,所以說普賢菩薩是華嚴長子、海會之主。他入佛華嚴三昧,承佛神力,而說二千行門法。有位普慧菩薩請問普賢菩薩,什麼是菩薩所依法,什麼是菩薩所行法,有200個問題。普賢菩薩問一答十,答覆2000個標準答案。這一會只說經一品:38、離世間品。這一品叫成行因果周,是托法進修成行。
第九會在逝多林(北牆最西、西牆最北壁畫)
會址在會衛城內,也就是祗樹給孤獨園,又名祗桓(huan音環)精舍,又名重閣講堂。佛初成正覺,此堂還未建,佛能把過去、未來無量劫搬,這是妙不可言的圓融無礙境界:華嚴十玄門。這一會佛放白毫(在兩眉之間)相光,表示遍照三千大千世界,令一切眾生得到法雨滋潤,生出善根。此會分為本會和末會。本會是佛自己為會主,入獅子頻申三昧,示現說法,令大眾頓入法界。末會是諸善友為會主,普賢、文殊及百城善知識,為善財童子說明漸登法界的道理,這就是善財童子五十三參。這一會雖只一品:39入法界品,但有21卷經。這一會是證入因果周,叫做依人證入成德。以上十三品是在人間說的妙法。
(南牆最西壁畫)
會址在菩提樹東南三里、尼連禪河曲內,是諸龍為佛所造。佛放光明遍照十方無邊世界,是故名為普光明殿。在這一會中佛放兩足輪光,表示令眾生依法修行。此會是文殊菩薩為會主,他承佛神力,而說十信萬德法門的道理,共說經六品:7、如來名號品,8、四聖諦品,9、光明覺品,10、菩薩問明品,11、凈行品,12、賢首品。這六品叫差別因果周,是修因契果生解。以上十二品是在人間說的妙法。

九龍壁介紹


會址在摩竭提國、王舍城西約200里,正道山菩提樹下,即印度的菩提伽耶。這一會佛放眉間光(即白毫光),表示佛光遍照一切處,令所有眾生都來聆聽大法。又放齒光,表示令眾生咀嚼法味。華嚴經是十方諸佛齊說,所以七處九會中多是諸佛加持菩薩說法。這一會是諸佛加持普賢說法,普賢菩薩為會主。他入毗盧藏身三昧,承佛神力,說明佛果依正二報的莊嚴,激發眾生生起信仰心。這一會共說經六品:1、世主妙嚴品,2、如來現相品,3、普賢三昧品,4、世界成就品,5、華藏世界品,6、毗盧遮那品。這六品叫所信因果周,是舉果勸樂生信。

南門楹聯


楹聯內容

橫批:擊竹間
上華嚴寺地藏王閣
翠竹黃花圓色相
清池皓月凈禪心

典故信息

上華嚴寺地藏王閣
上華嚴寺地藏王閣
“擊竹間”的典故出自“釋迦方誌”卷三。從前有個不信佛教的婆羅門,對佛心懷嫉妒。人說釋迦牟尼佛 身高丈六,他不信,用竹杖衡量,誰知佛身竟高過丈六。婆羅門一氣之下,將竹杖擊打遠拋于山間,竹杖竟然長成一片竹林,名為杖林。 “翠竹黃花圓色相”,講得是佛門大德明心見性以後的思想境界:“青青翠竹皆是實相,鬱郁黃花無非般若。”塵世界所有一切,有情也罷,無情也罷,都是如來實相正印,盡顯諸佛般若智慧。無為本在有為中,波濤浪花儘是水。
“清池皓月凈禪心”講得是:人心如水,諸佛如月,水清月現,心凈佛出。水清是沉渣不起,心凈是對境不攀。對任何事物無不洞知,但不起貪心、不起嗔心、不起愚痴心。一句話:了了分明而不動心念。

北門楹聯


楹聯內容

橫批:拈花笑
花開見佛留心印
米香傳衣續祖燈

典故信息

“拈(nian)花笑”講得是這樣一段典故:昔日世尊在靈山會上以手拈花示眾,弟子們都默然,只有迦葉(sh?尊者破顏微笑。世尊就說:“吾有正法眼藏,涅盤妙心,實相無相,微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咐囑摩訶迦葉。”所以迦葉尊者在佛涅盤后,代佛領導僧團,為西土初祖。傳至第二十八代為菩提達摩祖師,從西天(印度)來到東土(中國),傳下佛教正統禪宗一脈,教外別傳,不立文字,以心印心,明心見性。這就是“花開見佛留心印”的故事。“花開”二字指得是心花開,“見佛”二字指得明心見性、大徹大悟。禪宗傳到六祖慧能大師,本是一個不識字的樵夫,聽聞別人誦《金剛經》而開悟,於是上山求見五祖弘忍大師學佛。五祖讓他在廚房舂米八個多月,因見別人代寫的六祖偈語:“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知他已可成就,便以杖擊碓三下、背手從後門而去。六祖明白五祖的意思,半夜三更從後門至床前聽法,於是受衣缽(bo)傳承,為禪宗六祖。此時六祖尚未出家,為白衣居士。後來六祖大師門下花開五葉,宗分五門,聖人輩出,大德如雲,祖祖相傳如燈燈相續,成無盡藏。這就是“米香傳衣續祖燈”的故事。

禪語簡介


南側概述

唐·黃檗(bo音柏)禪師語錄
上華嚴寺功德碑
上華嚴寺功德碑
原文:日升之時明,虛空未曾明;日沒之時暗,虛空未曾暗。明暗之境自相凌奪,虛空之性廓(kuo音擴)然自如;佛及眾生,心亦如是。若觀佛作清凈光明相,觀眾作垢濁暗昧相,歷河沙劫終不得菩提。凡人皆逐境生心,若欲無境,當忘有心,心忘則境空,境空則妄滅。見善來相迎亦無喜心,見惡相種種亦無怖念。但自忘心,同於法界,方得自在。

功德碑介紹

參考譯文:太陽升起有光明,但虛空並不是因此而明亮;太陽落下成黑暗,但虛空也並不是因此而黑暗。光明與黑暗這兩種境相互相取代、不得並存,而虛空廓大自如的本性卻是常在大光明中,無所謂明暗,諸佛、眾生、真心也是這樣。若是認為佛是清凈光明之相,眾生是垢濁暗昧之相,這個人經歷恆河沙這樣多的劫數也不會覺悟。人們都是心隨境走、逐境生心,若想去掉境相,應當忘卻分別執著這個妄心,心忘境相自空,境空妄心自滅。見善妙美好的境相不生歡喜心,見種種兇惡境相也不生恐怖念,忘卻身心,量等法界,方能得大自在。

北側概述

唐·永嘉(jia音加)禪師語錄
原文:凡人多於事礙理,境礙心,常令逃境以安心,遺事以存理,不知乃是心礙境,理礙事。但令心空境自空,理寂事自寂,勿倒用心也。此法即心,心外無法;此心即法,法外無心。心自無心,亦無無心者,若將心無心,心卻反成有。為有貪嗔痴,故立戒定慧;本無煩惱,焉(yan音煙)用菩提!故祖德云:佛說一切法,為除一切心;若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參考譯文:大多數修行人都是被事阻礙理、讓境制約心,常常想逃離境相以安穩自心,避開事物以保守真理,卻不知本來是心制約境、理阻礙事,但能讓心空,則境相自空,理寂則事物自寂,千萬不可顛倒認識。法就是心,心外無法;心就是法,法外無心。心的本性就是無心,也沒有無心無妄的管理者。若是非要使此心無心,反而成為有心。因為有貪嗔痴,所以要修戒定慧;若已經無煩惱,又何須覺悟!因此祖師大德說:佛說一切修行法門,為的是除滅一切妄心,若是已經沒有一切妄心,又何用這一切修行法門。

壁畫簡介


上下華嚴寺
上下華嚴寺
佛初成正覺,說《華嚴經》后,就從菩提座而起,到鹿野苑,為驕陳如、頞鞞(e pi)、跋提、十力迦葉(she音舍)、摩男俱利五比丘,說苦、集、滅、道四諦法,五人即時悟道,得法眼凈,成阿羅漢。如來大聖,是為佛寶;四諦轉法,是為法寶;五阿羅漢,是為僧寶。為諸天人,作第一福田。這五位比丘,是佛初出家時,父王所派的隨侍。二人(驕陳如、頞鞞)是母系眷屬,三人是父系眷屬。

十八羅漢


基本簡介

(西牆北數第三幅壁畫)
東壁壁畫-太子習數
東壁壁畫-太子習數
本為十六羅漢,他們受佛敕(chi音赤)教,永住人間,濟度眾生。後人又加入了迦葉(she音舍)尊者、軍徒缽嘆尊者而成十八羅漢。十六羅漢名諱(hui音會)如下:1、賓頭盧頗羅惰尊者,2、迦諾迦伐蹉尊者,3、迦諾迦跋釐(li厘)惰闍(she)尊者,4、蘇頻陀尊者,5、諾距羅尊者,6、跋陀羅尊者,7、迦理迦尊者,8、伐闍羅尊者,9、戌博迦尊者,10、半托迦尊者,11、啰怙(la hu)羅尊者,12、那(nuo)伽(qie?)犀(xi)那尊者,13、因揭陀尊者,14、伐那婆尊者,15、阿氏多尊者,16、注荼(tu音圖)半托迦(即周利盤特)尊者。

華嚴三聖

華嚴三聖(西牆北數第四幅壁畫,念佛堂內中間三尊塑像,五方佛肋侍菩薩)毗盧遮那佛、文殊菩薩(位於佛左位)、普賢菩薩三尊,稱為華嚴三聖。毗盧遮那,又作毗盧舍那,譯為遍一切處,義指如來法身盡虛空、遍法界;又譯光明遍照,言佛身智無礙,光明遍照理事無礙法界;又譯大日如來,說佛猶如世間之日,能除一切暗,生長一切萬物,成就一切眾生事業。《華嚴經》說,釋迦牟尼名毗盧遮那。文殊,全名文殊師利、曼殊師利,漢譯妙吉祥、妙德。此菩薩頂結五髻,表示大日如來五智;手持劍,表示智慧如劍,也有手持如意,表示智慧如意;坐獅子寶座,表示智慧威猛如獅子。文殊菩薩稱為三世佛母,過去無央數諸佛如燃燈古佛等,皆是文殊師利弟子,當來成佛者,也是菩薩威神之力所致。比如世間小兒有父母,文殊菩薩是佛道中的父母。文殊早已成佛,過去佛龍種上如來,北方佛觀喜藏摩尼寶積如來,未來佛普見如來,均是文殊所成就。為輔助釋迦牟尼佛,化現菩薩,居弟子之位,教化眾生。普賢,梵名三曼多跋陀羅。道遍宇宙叫普,德鄰極聖叫賢。此菩薩主一切佛之理德、行德、定(三昧)德,與文殊的智德、證德、般若德相對。也就是說,理智為一對,行證為一對,三昧般若為一對。故有文殊駕獅子侍佛左方,普賢乘白象侍佛右方。代表理智相即、行證相應、三昧般若皆備,正是毗盧遮那法身佛,稱為華嚴三聖。

育王起塔


(西牆南數第四幅壁畫)
華嚴寺雙塔
華嚴寺雙塔
《阿育王傳》說,當時阿育王到雞頭摩寺,在耶舍上座前合掌說:“我要在南瞻部洲造立八萬四千 寶塔”。上座答道:“善哉!善哉!大王如想在同一時間內起塔,我在大王起塔時,以手遮障太陽。大王可傳令四方,在我手遮太陽時,同時立塔。”阿育王聽后還宮,用金銀琉璃,造八萬四千寶篋(qie音切,箱子一類的東西),每一寶篋,盛(cheng)一舍利。又造八萬四千寶瓮、八萬四千寶蓋、八萬四千疋彩,裝飾寶篋。將一粒舍利交給一位夜叉,讓他們同時傳送四方,凡有一億人的地方,造一座寶塔。於是鬼神各持舍利,四齣起塔。

藥師如來


(西牆南數第三幅壁畫、念佛堂北塑像)
全名藥師琉琉光如來,又名大醫王佛,梵名鞞殺社窶嚕,是東方凈琉璃世界教主,發十二誓願(見《藥師如來本願功德經》),救眾生之病源,治無明之痼疾。此佛左右常有二大菩薩,左肋侍為日光遍照菩薩,右侍肋為月光遍照菩薩。

海島觀音


(西牆南數第二幅壁畫)
海島在定海縣東百餘里,孤峙海中,名叫普陀山,全稱普陀洛伽(jia音加)山,梵名補陀洛迦,《華嚴經》稱補怛洛伽山,漢譯小百華,為觀音菩薩道場,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這裡是善財童子參觀音菩薩說法處,傳記中常常稱為西紫竹院旃(zhan音沾)檀林。

千手觀音


(東牆最南壁畫)
全名千手千眼觀世音、千眼千臂觀世音,是六觀音之一。千手觀音有兩種形像,一是兩眼兩手外,左右各有二十手,手中各有一眼,這四十手眼配二十五有(三界眾生所居二十五處)而成千手千眼;二是面有三眼,體有千臂,掌中各有一眼,成千眼千臂觀音。

十六觀介紹


(東牆南數第二幅壁畫)
在《觀無量壽佛經》中,佛為韋提希夫人及未來眾生,說往生西方凈土的十六種觀門,一日想觀,二水想觀,三地想觀,四寶樹觀,五八功德水想觀,六總想觀,七華座想觀,八像想觀,九佛真身想觀,十觀世音想觀,十一大勢至想觀,十二普想觀,十三雜想觀,十四上輩往生觀,十五中輩往生觀,十六下輩往生觀。

西方極樂圖


(中門南壁畫)
再現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觀音菩薩、勢至菩薩、清凈大海眾菩薩,以及國土種種莊嚴境相。極樂世界,又名安樂世界、安養世界、清泰世界。

准提菩薩


(中門北壁畫,五方佛肋侍菩薩)
准提譯為清凈,准提觀音為三目八臂,是天人丈夫觀音。禪宗以准提為觀音部之一尊,東密以准提為六觀音之一。

釋迦譜簡介


迦牟尼佛成道履歷
(東牆最北壁畫)
即釋迦牟尼佛成道履歷。釋迦牟尼四字,譯為能仁寂默。成佛前住兜率天時為護明菩薩,觀見眾生得度機緣成熟,便降生於迦毗羅國,父親為凈飯王,母親為摩耶夫人。夫人曾夢見菩薩乘六牙白象王,從天而下入於右肋。將生時,聖母游苑,正遇無憂花盛開,但右手欲攀,不覺太子悉多從右肋而誕。於是九龍吐水,金盆沐浴。太子向四方各蹈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父王帶他拜謁(yi音葉)天祠,天像向他致禮。八歲時開始學習六藝,世間經書無不嫻熟。后娶妃耶輸,但慾念清凈,以手指妃腹說:“六年後你當生一男兒。”從四門出遊,見到老病死種種現象及沙門人等,出家之心更加堅定。19歲那年2月19日夜,四大天王捧馬足,太子出北門,到檀特山小息林間,用佩刀斷髮,發誓“願共一切眾生斷此煩惱。”當時凈居天人化為獵人,身披袈裟,太子用寶衣相交換,入彌樓山,從阿藍迦藍學不用處定三年,又從郁頭藍習非非想定三年,學成之後,覺知這不是道,便到象頭山,在外道群中自修苦行,每日只食一麻一麥,以無心意無受行之功,外道全部皈化。
大般涅盤
六年後,苦行修成,自知也不是解脫涅盤大道,於是入尼連禪河沐浴,受村女所獻乳糜,到正覺山菩提樹下,發誓“不得正覺,不起於座”。天帝化成吉祥童子,為他割草敷(fu音夫)座,於是入座,放光降魔入正定,思惟七日,睹明星(月亮)而悟道成佛,這年佛35歲。在金剛座上現圓滿身,三七日中為大菩薩演說《華嚴經》,而小根眾生此時見佛仍是丈六比丘。此後49年間,佛遊歷四方,化導群生,於公元前487年,在拘屍城外娑羅雙樹,包於白華之香,而遂大般(bo音波)涅盤。

地藏菩薩


梵名介紹

(念佛堂南塑像、五方佛肋侍菩薩)
梵名沙乞叉底櫱,他受釋迦如來咐囑,每天晨朝入恆沙禪定,觀察眾生根機,在釋迦涅盤至彌勒出世中間無佛世界,教化六道眾生。地藏的意思是:安忍不動如大地,靜慮深密如秘密。密教稱其為悲願金剛、與願金剛。地藏菩薩曾發大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藏菩薩本願經》說:假如大千世界所有草木、山石、微塵,有一個物體算一條恆河;每條恆河兩岸的沙,有一粒沙算一個世界;每個世界,有一粒微塵算一劫(時間單位,銀河系從開始形成到毀滅空無所有叫一劫);所有劫中曾經存在過的微塵,每一塵算一劫。地藏菩薩修至第十地(大菩薩有十個住位、十個行位,十個迴向位、十個地位,加等覺位,共計四十一個階位)直到今天,所經過的時間,是剛才比喻的千倍還多。

地藏菩薩降跡

在釋迦佛滅度后1500年,地藏菩薩降跡出生,為新羅國(今朝鮮境內)王子,姓金,名喬覺。永徽4年,他24歲,剃髮后,攜白犬善諦,航海來至江南池州府青陽縣九華山,端坐山頭75載,到唐朝開元16年7月30日夜成道,這時他已97歲。當時有位閣老閔(min音敏)公,素懷善念,每次齋供百僧,都要空一人,加供地藏菩薩以滿百數。於是地藏菩薩向他乞討一袈裟大小的土地,閔公答應了。誰知袈裟覆滿九華山峰,閔公便將九華山盡數施捨。閔公的兒子也隨菩薩出家,就是道明和尚。閔公後來也離俗出家,成為自己兒子的弟子。所以我們看到的地藏菩薩左右侍像,道明和尚在左(左為上),閔公在右,就是這個緣故。菩薩在九華山入定12年,到唐朝至德2年7月30日顯靈起塔。至今九華山為中國佛教四大聖地之一。

觀世音菩薩


(念佛堂華嚴三聖后塑像,五方佛肋侍菩薩)
簡稱觀音菩薩,義為觀世人稱彼菩薩名之音而垂救。又名觀自在菩薩,義為觀世界而自在拔苦與樂。觀音有六觀音、七觀音、三十三觀音,世人常稱誦的觀音,是六觀音中的聖觀音,《法華經》、《無量壽經》中都是此尊觀音。觀音菩薩是西方阿彌陀佛弟子,也是阿彌陀佛化身,與大勢至菩薩一起,為阿彌陀佛左右肋侍,輔助彌陀,接引眾生往生西方凈土。日後阿彌陀佛涅盤,觀音菩薩即在彼土成佛,號普光功德山王如來。釋迦如來說:“觀音在我前成佛,名正法明如來,我為苦行弟子。”又說:“觀世音菩薩,不可思議威神之力,於過去無量劫中,已作佛竟,號正法明如來,大慈願力,安樂眾生故,現作菩薩。”菩薩聞聲救苦,悲心最甚,與娑婆眾生偏有緣。《楞嚴經》中菩薩自己說:上與三世諸佛同慈力,下與十方眾生共悲仰。正如唱贊中說的:觀音菩薩妙難酬,清凈莊嚴累劫修。三十二應周塵剎(三十二類化身周遍十方微塵世界),百千萬劫化閆浮(即南閆浮提,又叫南瞻部洲)。瓶中甘露常遍灑,手內楊枝(柳樹姓楊,故名楊枝)不計秋。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度人舟。所以世人尊之為“大慈大悲救苦救難靈感廣大觀世音菩薩”。

伽藍菩薩


太子習數

東壁壁畫-太子習數
伽(音茄)藍,梵名,全稱為僧伽藍摩,義譯為眾園,是僧眾所居的園庭,為寺院的通稱。伽藍菩薩,又叫伽藍神、伽藍土地,也簡稱伽藍,是護衛寺院的神。佛說有十八神:1、美音,2、梵音,3、天鼓,4、嘆妙,5、嘆美,6、摩妙,7、雷音,8、師子,9、妙嘆,10、梵響,11、人音,12、佛奴,13、頌德,14、廣目,15、妙眼,16、徹聽,17、徹視,18、遍視。佛教傳入中國后,護法神中又加入了華光、關羽等,所以許多寺院塑關公像代表伽藍菩薩。

二王簡介

(山門左右塑像)
寺門兩肋所立的兩個金剛夜叉,略名金剛神,又叫夜叉神,本名密跡金剛,是法意太子的化身。《大寶積經密跡金剛力士會》說,昔日有轉輪聖王,大夫人生有千子,二夫人生有二子。輪王欲知千子當來成佛次序,便讓他們抓鬮(ji?音究),太子凈意得第一,后成拘留孫佛,釋迦佛抓得第四。二夫人所生法意太子發願說:“各位兄長成佛時,我願為金剛力士親近守護,聞一切諸佛秘密之事,信樂不懷疑結”。輪王后成燃燈古佛,千子即賢劫千佛,法意太子就是金剛力士。雖是一人,塑為二像正顯應變無方、神通如意。

下華嚴寺


下華嚴寺位於上華嚴寺的東南側,相距不遠。1963年,分開了幾百年之久的華嚴寺,終於又合成了一座大寺院。下寺大殿為薄伽教藏殿,意為佛教的經藏殿。進入此殿,氣氛與大雄寶殿截然不同。大雄寶殿內是色彩鮮艷,金碧輝煌;此殿內則是森沉冷肅,古色古香。殿內中央佛壇上,三尊大佛端坐於蓮花座上,莊嚴靜穆。身後有碩大的背光,背光內側飾網目紋,外側飾火焰紋。其兩旁侍立的弟子則是清秀溫靜。諸菩薩造型優美,神態各異,表情生動。殿內側沿壁排列重樓式壁藏38間,至後窗處作天宮樓閣5間,兩側以拱橋相連。壁藏分上下兩層,上層為佛龕,下層為藏經的經櫥。整個壁藏和天宮樓閣是一組遼代建築模式,也是國內唯一規模宏大的壁藏製作。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稱其為“海內孤品”。

華嚴經簡介


來歷介紹

《大方廣佛華嚴經》,是釋迦尼佛在菩提樹下成道后21天內,不起於座,以法身對大菩薩說法,經書請入龍宮供養。佛涅盤后600年,龍樹菩薩有大智慧,讀盡人間經書後,發心到龍宮閱藏(zang,指大藏經),他所看到的《華嚴經》有三種版本,上本有大千世界微塵數偈(四句),有東西南北四洲微塵數品(章);中本有498800偈、1200品;下本有10萬偈、48品。龍樹菩薩將下本記在心中,流傳人間。

傳入中國

從天竺(印度)傳入中國的《華嚴經》共80卷39品,也就是今天所見到的《大方廣佛華嚴經》,從天竺(印度)傳入中國的《華嚴經》共80卷39品,也就是今天所見到的七處九會說法。

文物保護單位


1961年,經國務院批准,上、下華嚴寺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63年,將原來獨立的上、下兩寺合併為一寺。“文化大革命”中,這座古剎又被迫停止宗教活動,后改為大同市博物包,使建築、塑像、碑刻、藏經都得以完好的保存下來。
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隨著宗教信仰自由政的貫徹落實,政府批准上華嚴寺作為佛教活動場所,移交給佛教團體管理使用。

文物珍寶眾多


上華嚴寺內還保存有許多珍貴的碑刻、文物。如大雄寶殿前檐北端外壁鑲嵌有南宋朱熹書《易經》碑四塊,筆法遒勁,系明末崇禎年間摹刻的。大殿月台中央置有遼大康二年(1076年)八角陀羅尼石經幢和明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鐵制夢香爐一座。前院還有明代書法家文徵明的詩碑一通,正面詩題為《太湖》,背面詩題為《涵村道中》,字體剛遒端秀,是書法藝術的珍品。

重點佛教寺院


1983年,國務院將上華嚴寺列為漢族地區全國重點佛教寺院。1984年交給僧人管理使用。在住持藏寶法師帶領下,經過宗教界的修繕和管理,寺貌煥然一新,現已成為大同市佛教活動的中心,並接待了一批批海內外佛教信徒及遊人。

遊覽常識


三門殿簡介

——寺院的大門一般都是三門並立,中間一大門兩旁各一小門,所以稱三門殿。三門殿內門的兩旁樹兩大金剛像,手持金剛杵,此即警衛佛的夜叉神,又名“執金剛”。傳說佛有五百執金剛隨從,主要者名“密跡金剛”。
世俗稱此像為“哼哈二將”。其實,佛經中並無此稱呼。

天王殿簡介

——三門內的第一重殿,殿中間供彌勒菩薩,彌勒菩薩像后供韋馱天,面向北。東西兩旁供四大天王像,東方天王名“提多羅吒”(“提多羅吒”意為持國——即能護持國土,是帝釋天的主樂神),手持琵琶,護東方“弗提婆”(勝)洲人民;南方天王名“毗琉璃”(意為增長,能使他人善根增長),手中持劍,護南閻浮提(勝金)洲人民;西方天王名“毗留博叉”(意為廣目,能以凈眼觀察護持人民),手中纏繞一龍,護西瞿耶尼(牛貨)洲人民;北方天王名“毗沙門”(意為多聞,有大福德,護持人民財富),右手持傘,護北郁單越(勝處)洲人民。世俗稱為“四大金剛”。其實,並無此說法。金剛,天王不可混淆。彌勒菩薩名“阿逸多”,釋迦牟尼弟子,南天竺人,後來由人間生在兜率天內院中教化菩薩。也有把布袋和尚稱為彌勒菩薩的,源自浙江奉化在五代時有一僧人常攜布袋,教化群眾,頗受群眾信仰,臨終時說了一首偈語:“彌勒真彌勒,分勝百千億,時時示時人,世人自不識。”,因此,人們認為彌勒佛就是彌勒菩薩的化身。

韋馱天介紹

——傳說唐道宣律師曾與天人會談,說及南方天王部下有一位韋將軍常周行東南西三洲(北洲無出家人),護助諸出家人。宋代以後,便在寺中塑了韋天像,又和佛經中所說韋托天相混,一般稱為韋馱菩薩。

釋迦牟尼佛

——佛教的教主,二千五百年前印度釋迦族的一位王子出家成佛,教立了佛教,所以稱為釋迦牟尼佛。一般多在釋迦牟尼佛像旁塑有兩位比丘立像,其中年老者名“迦葉尊者”,佛涅盤以後後世稱他為初祖;年輕者名“阿難尊者”,迦葉尊者涅盤以後後世稱他為二祖。
俗稱釋迦牟尼佛為如來佛,這是不對的,因為如來和佛同是一切佛的通稱,並不是說某佛。就像先生閣下不能說明是某人一樣。

殿堂儀規


基本簡述

廟會
廟會
『殿』者王所居:佛謂之大醫王,能醫眾生之煩惱生死大病,又中國最初佛教初傳入東土為王等貴人所信 仰尊奉。殿堂之辭,乃武則天所立,如眾臣五更早朝必上殿稟事。俗云:『無事不登三寶殿』。

祥規介紹

1.緣左右兩側而入,不可行走正中央,以示恭敬。若靠門左側行,則先以左腳入,右側行則右腳先入。
2.除佛經、佛像及供物之外,其餘不可帶入。
3.唯有誦經、禮佛、打掃、添油香時方可進入,不可:以佛殿為通道,,任意穿 梭遊走。
4.進殿之前當先凈身心,洗凈雙手,進入時不可東張西望、到處觀覽,禮拜後方 能瞻仰聖容,默念偈云:「若得見佛,當願眾生,得無礙眼,見一切佛。」
5.於佛殿內只能右繞,不可左旋,以示正道。大眾共修繞佛時,注意轉角處,不須住腳問訊,只要向上齊眉即可。
6.於殿內不可談世俗言語,更不可大聲喧嘩,除聽經聞法,全體禪坐外,不可坐 於殿內,即使討論佛法,亦不可高聲言笑。
7.於佛殿內,不得支腳、倚壁、靠桌、托顎叉腰站更不可笠杖倚壁而立或涕唾污 穢等,坐時不可箕坐。站立時應放掌或合掌站直,以示恭敬。
8.在大殿內勿打呵欠、吐唾液、放屁等,逼不得已時,應退出殿外。打呵欠時應 以袖掩口,吐唾液時用衛生紙包好放於口袋內,勿進進出出影響大眾。

尊敬佛像


1.不可批評佛像之莊嚴與否,凡佛像不得安於卧室內。
2.凡經過有佛像處,應當整衣禮拜或合掌問訊:如在經堂、佛殿應當禮拜,如因 時間、空間不便,可合掌或問訊。
3.見有佛像損壞,應予妥當進程,切不可任意堆置:
(1)佛像若有損壞或不潔,應盡量修復,如重新裱褙等,並使其潔凈。
(2)如無法修復,紙制者應以恭敬之心火化,並將余灰持往凈處掩埋。石雕木刻者,以恭敬之心火化或分解后,灑散於河川大海,勿使人踐踏到。
4.上香的方法:上香時,用大拇指、食指將香夾住,餘三指合攏,雙手將香平舉 至眉齊,觀想佛菩薩顯現在我們的眼前,接受香供養。如果人很多時,將香直 豎向上,以免燒到他人,然後走到距佛像三步遠的距離,舉香觀想拜佛。上香時以一支為宜,若要上三支香,則將第一支香插中間(口念,供養佛)、第二支香插右邊(口念供養法)、第三支插左邊(口念供養僧)、合掌(供養 一切眾生,願此香華雲,遍滿十方界,供養一切佛,尊法諸賢聖)。
5.點香時不可用口吹火熄。將香插好后,退半步問訊即可、不用一直點頭。
6.如看見佛像或經書置於不潔之處,應當捧持移置凈處。若見有人對佛像不恭敬時,宜私下善言相勸。

禮佛釋義


(拜佛)

恭敬三寶

1.禮佛不必立於中間,唯須虔敬禮拜即可。當知佛具三明、六通、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只要眾生起心動念,佛無一不知,是故只要出於至誠心、恭敬心,什麼位置皆是好地方。
2.不論佛殿內供有多少佛,通常入殿禮佛以三拜即可,個人修行則聽其意願,若殿內大眾已集合時,但隨眾站立,合掌問訊即可,不可個人禮拜,以免影響大眾的秩序,且不合威儀。
3.禮佛三拜之含義:*合掌手勢:雙手平舉當胸,五指合併向上。
禮佛 能禮所禮性空寂,感應道交難思議,我此道場如帝珠,諸佛如來影現中,我身影現如來前,頭面接足歸命禮。
禮法 真空法性如虛空,常住法寶難思議,我身影現法寶前,一心如法歸命禮。
禮僧 能禮所禮性空寂,感應道交難思議,我此道場如帝珠,十方菩薩影現中,我身影現聖僧前,頭面接足歸命禮。
4.拜佛時必須內心恭敬三寶,如第一拜念贊佛偈(天上天下無如佛)....,第二 拜念開經偈(無上甚深微妙法....)第三拜念僧寶不思議....,或第一拜念南 無盡虛空十方三世一切佛、法、僧等,亦可三拜皆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禮 佛主要在誠敬,故行觀想或念誦,則視個人修持而異,並無定規。
5.拜佛時,不可移動雙腳的位置,以免踩到海青,拜時要將臀部置於腳上,不可 翹起,如此才合乎禮儀。動作不緩不急、內存虔謹、外現恭敬,則能感應道交。
禮佛時,應默念偈云:『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縛日羅省』或云:『法王無上尊,三界無倫匹,天人之導 師,四生之慈父,我今得皈依,能滅三祗業,稱揚若讚歎,億劫莫能盡。』
6.凡有人禮佛時,不得從其前逕行而過。
7.若有出家眾正在禮佛,不得與師并行,當位於師之後。
8.禮佛時,不可看似恭敬,實則內懷我慢或為求修行名譽,詐現威儀。
9.大殿正中央的拜墊是住持禮佛用的。

請經持經

1.請經時,經要夾於食指與中指之間,食指與大拇指同置書面,另三指置書下。
2.凡持經像,皆當雙手捧之平胸,不可將經書只手攜行、隨意放置或置於腋下。
3.不可將經書卷之若筒。

誦經介紹

上華嚴寺念佛堂
上華嚴寺念佛堂
1.讀佛經律時應焚香端坐,如對聖容,不可靠背交足,有失恭敬。欲讀經,必先 靜坐片刻,默念 偈云:『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誦經時,除雙腳不可交叉外,也不可邊誦經邊吃東西。
2.讀經必字字理會義解,與心相應,不可草草涉躐。
3.讀書當覆以經蓋,以免灰塵積落。經上有灰塵當以凈布拭之,不可用口吹塵。經典上不可放置世俗典籍及雜物,當敬法如敬佛。
4.個人誦經以不妨礙他人為宜,團體則應隨眾誦念。
5.讀經中止,當以紙條記之,不可摺疊經頁。
6.專供讀誦之經本,不可寫字。萬不得已,以鉛筆為記,熟誦之後必須擦凈。講課之經本則不妨於消隱處筆記。
7.誦經時,有人造訪或問話時,可以合掌答禮,或以紙條記之,將經典合起,起身迎客,千萬莫未將經典合起,即對著經典談論世俗話,或大笑不已,這是褻 瀆法寶的行為。若咳嗽需以袖掩口。也切莫因未誦完而心生煩惱,當知:
誦經的目的,是為了開智能。
念佛的目的,是為了培養信心愿力。
吃素的目的,是為了培養慈悲心。
8.讀經時忽生雜念,則應將經本合上,待雜念消去后再讀。
9.買經書時,不可一半在桌內,一半在桌外,當端正之。對經書、架裟、衣缽、錫杖、念珠、佛塵及一切法器,皆當恭敬處置之。
10.經書損壞應當修補工,如實在無法修補工時,可以焚燒之,將余灰灑於清凈 之處,勿使人踐踏到。

敬僧簡介


僧五敬德

1.發心離俗:謂出家人發勇猛心,脫離凡俗、修習菩提而為世間之福田。
2.毀壞形好:謂出家人剃除鬚髮,毀壞相好,除去世俗塵衣而著如來之法服,具 佛威儀而為世間之佛田。
3.永割親愛:出家之人割捨父母親情之愛,而一心積勤修道,以報父母生成之德,兼能為世間之福田。
4.委棄軀命:謂出家人委棄生命而無所顧惜,惟一心求證佛道,兼能為世間之福 田。
5.志求大乘:謂出家之人,常懷濟物之心,專志勤求大乘之法,以度脫一切有情,為世間之福田。
*由以上僧之五凈德,應當敬僧如敬佛。

敬僧之法

1.路途中、靜坐中、誦經中、禪行中、剃頭時、以及洗澡、上廁所、乘車船、睡 卧等時,勿禮拜大德。除誦經、生病、剃髮、工作之時,不得見出家眾經過而 不起立示禮。
2.遇大德入寺院中,當集合大眾,敲二鼓一鍾,直到大德進入大殿站好為止,由 班首稱:『頂禮某大德』、或『向某大德接駕』,若大德要離開時,亦敲二鼓 一鍾,直至上車為止,此乃迎來送往應有的禮節。若僅是個人慾行禮,則可進 入佛殿後,向佛行禮,口稱:『頂禮某某大德』。
3.大德吩咐之事情,當奉命唯謹,儘力辦好。不可請師父幫我拿東西、帶東西,例如:有人知道師父要出國,即請師父幫忙帶化妝品、免稅煙、酒等物,這皆 是不合理的現象,出家人若有出國的機會,也不要替人拿東西,因為有的行李 中,可能藏有藥物、走私貨,這點要謹慎。
上華嚴寺
4.頂禮大德時,虔誠一拜即可,時間不宜過長。遇見師夫應以合掌問訊以示禮儀,若大德謙遜不受頂禮時,合掌問訊即可,莫執著己意。如果向大德說頂禮三拜,而大德未說『一拜即可』時,依然要拜三拜。頂禮大德要在佛殿時才行禮,不 要在大路旁、水溝邊或火車站等不宜之處,遇師即頂禮,如此驚世駭俗之舉動,有失莊嚴、端正。合掌問訊時要雙手,如果手中持物,以鞠躬示禮即可,不可 只用一隻手作揖,這是不合乎禮儀的。
5.手中持經時,碰到法師時,將經舉起與眉齊,向法師說:『阿彌陀佛』,或說: 『師父好』即可。
6.不得直喚出家眾名諱。師父有呼喚時,應合掌答:『阿彌陀佛!!』
7.不得盜聽出家眾誦戒經。 8.不得說出家眾過失。不得出家眾結為父母、兄弟、姊妹。
9.不得與出家眾同堂,若非得已,即使同堂亦不得同榻。

稱呼大德

1.不得單稱名字,對年長比丘當尊稱作『長老』、『某老法師』、『某老和尚』、 『某某上人』、『某某大師』、或『師父』、『法師』。
2.對年長比丘尼當尊稱作『師太』、『尼師』、『法師』、『師父』等。若不知 分辨是比丘或比丘尼,皆可一律尊稱作『師父』。
3.對年青比丘、比丘尼,則可僅稱『師父』、或於其名號下加稱『師』字,如有 『○○師』即可。
4.請問大德名號,當先合掌,然後說『請問上下』、『請問師父尊號』、『法師 尊上下』。
5.於大德前,不可自稱『我』字。當視關係而自稱『後學』、『門生』、『晚學 』、『未學』、『學人』或『弟子』、『學生』等,不得稱不慧、不才、不佞 等。

大德談話

1.若有問題請問大德,應說『請開示』。
2.與大德談話,立處不可高於大德,亦不應站立路中。如果師父在樓上,要到樓 上請師父開示,如果師父在樓下,不可在樓上扯開嗓門地叫喚師父,應該到樓 下來請示。
3.請開示,應請大德自訂時間,以免影響大德修持,且應事先與師父約定時間,比較理想。
4.大德問話,當坦誠大方,據實回答。
5.大德與客人言談時,不可冒失打岔,有事投告,當則立靜候招呼,不得率爾插 嘴,失卻敬意。若有重要急事,萬不得已時,要先說聲對不起,然候再請示。
6.大德看經、寫字及上課、休息時,不可上前與之談話。
7.若有比丘或優婆塞於深山崖洞獨修,女居士不得一人前往請法供養。即使是知 其生病,亦不可獨自湯藥奉侍,應當請比丘或男居士奉侍之。

四威儀介紹


行如風釋義

『舉止動步,心不外馳,無有輕躁,常在正念,以成三昧,如法而行也。』 即行走時,眼睛要平視,不可左拋又瞄,不可腳跟拖拉出聲,舉止莊重而安然,心存正念,此即如法之行,具威儀之相。

立如松釋義

『非時不住或住時,隨所住處常念供養、讚歎經法,廣為人說,思惟經義,如法而住也。』 即站立時,應如松樹般地安穩,不可輕率、扭斜或身體抖動,並於適當立時則立,於所立於適當的位置,並心存正念,如此之具威儀之相。

坐如鐘釋義

『跏趺晏坐,諦觀實相,永絕緣慮,澄湛虛寂,端肅威儀,如法而坐也。』 即坐時,應將精神統一、身心放鬆。由后觀之,彷如大鐘一般穩定。切不可坐姿前傾、後仰、左右倒斜。當心存正念而坐,觀照自心,如此之坐,具威儀之相。

卧如弓釋義

『非時不卧,為調攝身心,或暫時的卧,則右譌晏安,不忘正念,心無昏亂,如法兒卧也。』 出

入佛門簡介


1.消假--先到大殿向諸佛菩薩頂禮消假,次至師父處頂禮消假。
2.接駕--見到有法師來,應頂禮接駕。
1.告假--欲離寺前須先向佛菩薩禮拜告假,次向師父告假。
2.送駕--送師父出門當頂禮送駕。

穿著注意


(一)上下樓撩衣之法。(上樓撩前片、下樓撩后片,以免衣托地或被踩到。)
(二)穿海青時,雙手不可下垂,應放掌或合掌。
(三)跪拜時如何撩衣?(雙手同撩前片)
(四)長跪時如何起身?(先將左腳向前彎曲,雙手按在左膝上,直身而立左腳 收回)
(五)靜坐時,將蓋布巾置於海青內。
(六)閉靜后,雙腳不可直伸,以示恭敬。

齋堂儀規


(一)內外威儀當具足
(二)食為法本-受食當內外威儀具足,併當發三願:
(三)拿碗筷的方式 1.碗--表龍珠、精華,如吾人本具之如來智能德相,即所謂的摩尼珠,欲『探 珠宜靜浪,動水取應難』。
2.手--謂之龍口含珠。
3.筷子--謂之鳳點頭。

講堂規約


聞法的心態

-殷重渴望的盆,方能滿裝智能法音,開創自在的人生。

聞思釋義

修-專註的聽,仔細的想,行我所知,才能達到聞法的真義。

獨坐釋義

獨坐的威儀-抬頭挺胸,端坐攝心,會讓你聽得更深入,更清楚。

整潔釋義

桌面整潔-桌面是擺放經書的道場,保持桌面整潔,就是恭敬佛法的具 體表現。

四大禁忌


稱呼不當

對寺廟的僧人應尊稱為“大師”、“法師”,對道士應尊稱為“道長”,對住持僧應尊稱為“長老”、“方丈”、“禪師”。對喇嘛廟中的僧人應尊稱“喇嘛”,即“上師”之意。

禮節失當

與僧人見面的行禮方式為雙手合十,微微低頭,或單手豎掌於胸前,頭略低,忌用握手、擁抱、摸僧人頭部等不當之禮節。

談吐不當

與僧人、道人交談,不應提及殺戮之辭、婚配之事,以及食用腥葷之言,以免引起僧人反感。
四忌行為舉止失當
遊覽寺廟時不可大聲喧嘩、指點議論、妄加嘲諷或隨便亂走,不可亂動寺廟之物,尤忌亂摸亂刻神像、隨意拍照。如遇佛事活動,應靜立默視或悄然離開。同時也要照看好自己的孩子,以免因孩子無知而做出失禮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