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泉官莊

龍泉官莊

龍泉官莊位於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孝里鎮鎮南7.1公里處,以村西有龍泉而得名。

簡介


龍泉官莊位於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孝里鎮鎮南7.1公里處,西北距廣里1.8公里,長方聚落,南北向街2條。全村共有耕地面積92公頃,360戶,1200人。

歷史由來


明朝初年官氏由山西洪洞縣遷居該村,以村西有龍泉,命名龍泉山莊。清光緒《肥城縣誌》記為“龍泉官莊”。1939年由肥城縣划屬長清縣。

名勝古迹


龍泉寺遺址
位於村北。龍泉官莊村民世代流傳著一句俗語:“毀了龍泉,興了靈岩。”龍泉寺建於唐初,佔地五六畝。寺內有青磚灰瓦的大殿、雕樑畫棟的廊檐、雕刻精美的壁畫。寺門鍾、鼓二樓東西而立;大雄寶殿、觀音殿、天王殿巍峨壯觀。院內僧侶眾多,香火興盛。院內有一口神秘的八寶琉璃井。傳說外出化緣的僧人如果丟失貴重物品,不必急著尋找,回到寺中從八寶琉璃井裡一撈,准能撈出所失之物。
相傳清朝初期,一位叫劉玉河舉子進京趕考,路經龍泉官莊,牽馬來到龍泉寺借宿。寺里兩個和尚起了劫財之心,劉玉河嚇得連夜逃出了龍泉寺。劉玉河高中狀元后受皇上召見,他便向皇上訴說自己在龍泉寺的遭遇,希望能將和尚治罪。皇上不想追究此事,便說∶“罷了!罷了!”劉玉河卻理解為“扒了!扒了!”劉玉河隨即下令把龍泉寺剷平。龍泉寺被毀后,和尚和香客都轉移到了靈岩寺。1960年代以前,村裡還留有龍泉寺的一些殘碑斷碣。龍泉寺被毀后,龍泉至今仍汩汩流淌。
十八羅漢廟遺址
位於龍泉旁邊,創建年代不詳。今僅留下兩塊長條形石板,已砌在了龍泉井口上。石板上的蓮花花紋依然清晰可見。1960年代前期,寺廟建築還在,廟裡石壁上雕刻有十八羅漢像和精美的壁畫。后廟被拆,壁畫和羅漢像也被砸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