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雲帆

張雲帆

張雲帆目前擔任完美世界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並代表控股集團出任文學業務CEO,掌舵控股集團的文學業務。張雲帆於2010年加入完美世界,歷任媒體、文學、遊戲等業務領導職務。

張雲帆於2003年獲得江西財經大學經濟學學士學位,於2013年獲得新加坡國立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人物簡介


前多玩遊戲網總經理,中國第一款博客產品“網易部落(現為網易博客)”的創始人、網易遊戲研究院創始人。
張雲帆
張雲帆

人物履歷


籍貫重慶 經濟學學士 工商管理碩士
2003年 創辦中國第一款博客產品“網易部落”
2005年 離開網易創辦多玩遊戲網
2008年 創辦178遊戲網
2010年 兼任縱橫中文網總裁
2013年 擔任完美世界移動戰略副總裁
2014年 兼任電玩巴士,口袋巴士總裁
2016年 擔任完美文學CEO

社會評價


當《三體》法則照進網際網路的現實,張雲帆:大公司:我毀滅你,與你無關。小公司:千萬不要暴露,也不要輕易被收購。集權優於民主。
宇宙中每一個智慧生命都是獵人,獵人就是要隱藏自己,一旦暴露,就會被消滅掉,那些隱藏在黑暗森林裡的其他獵人或者豺狼會毫不猶豫點殺你。經常看到很多同學抄襲美國某一個產品,很著急見記者或者找投資人,覺得特別爽。這很危險。
多玩YY現在是網際網路最大的語音產品。但它在創立之初就很明確將來是QQ的直接對手,所以發展過程中從來沒有對外叫囂過。直到做過了用戶同時在線1000萬,這時候騰訊才發現這是個龐然大物,要在一兩年內壓過YY就已經很難了。對比一下,看看米聊。我用的時候是7月,當時米聊叫的很兇。結果騰訊的微信很快就跟進了。到11月時,我QQ和手機上一共1800個好友已經有三分之一也就是600人在用微信。這太猛了。現在還在米聊的,基本屬於二逼青年。所以創業公司,不要暴露自己。
第二條法則,物質是有限的,用戶時間是有限的,手機屏幕的空間是有限的,不可能兩個產品同時存在或者同時強盛。沒有和諧世界,沒有共贏。網際網路的競爭一開始就註定是資源的競爭。當你發現有對手的時候,消滅他不要猶豫,因為他消滅你一樣不會猶豫。《三體》里講的,高維文明滅絕低維文明的心態是:我毀滅你,與你無關。大公司毀滅小公司從來不會考慮你的感受:我要佔領這個市場,你死不死,跟我有什麼關係?
第三個法則,一定要有自有地盤,不要輕易被大公司投資。有個朋友做了一個小公司,可能是出於綁上大船發展更好,也可能出於想套現一筆,被大公司控股了。結果就不是很好。在《三體》里,為什麼人類不能坐著飛船逃跑還能延續人類的文明?因為建立在星艦上的文明沒前途,因為你的載體無根,沒有足夠大的社會,缺少資源,沒有家的概念。沒人認為飛船是自己的家,大家認為地球是自己的家。做公司也類似。你被控股了,大家會覺得我們公司已經賣了,跟我們沒太大的關係,不是我的家。
但凡沒歸屬感的產品、依附別人的,往往競爭力是不夠的。做產品一定要想好,我們的地盤是什麼,哪些是我們的底線,不要想著跟著別人就有吃有喝。
第四點談技術爆炸。為什麼高級文明會警惕小的落後的文明,為什麼大公司想控制小公司,因為潛在的巨大威脅。當出現一個技術爆炸的時候,往往是小公司受惠更多,實現技術突變的可能更大。網際網路出現了,傳統的像IBM就受益不大,平板電腦出現了,像一些老公司沒掙到一分錢。技術爆炸是小公司的機會,大公司明白這一點,所以要碾碎你。技術爆炸的時候,做產品的不要悶頭只看腳下,要關注,往往就可能成為最大的受益者。一些做無線的朋友,前兩年盯著山寨機,盯著塞班,但蘋果和Android起來后,一夜之間老系統就沒什麼用了。如果早做轉型就完全不同。
第五點,講集權優於民主。我們做產品時經常聽到下面的同學有很多聲音,說老闆你為什麼不聽意見?說我們為什麼不民主決策呢?他們覺得一個公司群策群力,事情就容易成。但在《三體》里我很喜歡一個人,他為了達到拯救地球的目的殺了很多人,該殺人時一秒鐘都不需要考慮,這樣一個人怎會有人喜歡呢?但就是這個人兩次判斷都是正確的。如果地球按照他的方法,就得救了。
公司需要有一個人,願意為自己所做的事負責,同時有足夠的力量。就像《三體》中的“面壁人”,不用為任何人彙報,可以動用任何措施甚至殺人,這樣能使其戰略不被暴露而最有效率的執行。
我做產品,習慣是我決定了就這麼干,就一定要這麼做。我堅信集權大於民主,如果自己不能堅定我是對的,這個產品成功的可能性非常低。往往少數的偏執的產品經理做出來的產品會非常成功。民主只能得出中庸的結果。集權以高效率得出極端的結果。而宇宙戰爭和網際網路一樣,只有生與死兩種結果,中庸一定會死,集權有一半的機會。宇宙戰爭和網際網路裡,不容忍中庸。
這是我的觀點,不一定正確。
第六,降維武器,其實說的是低維度的競爭更有效,更直接。比如價格戰,我先融一億美元然後免費,錢少的就先死,你怎麼玩?比如中國網際網路競爭裡面,彈窗、攔截郵件。而在美國大家都很乾凈。如果一個美國公司在推薦某個領域產品,對手也有他自己也有,美國公司會並列,讓戶自己選擇。而中國公司一定會屏蔽掉對手。所以大家做產品的一開始就要想明白將來要面對這個殘酷的競爭,別清高。要先想清楚,人家這麼玩,你玩不玩得起?
舉個實際的例子。盛大文學做的是正版生意,但盜版市場的收入規模幾乎是正版的十倍。現在盛大文學上市都有困難。我的一個公司跟盛大文學的業務很接近,實際上我一開始會想盜版的問題。方法就是一開始就跟盜版談,我和他合作一個產品,一起賺錢;這樣我們的作品就沒有盜版了。做產品的時候,一定一開始不要抱著美好的理想。
張雲帆和暴雪總裁 2張
張雲帆和暴雪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