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支氣管哮喘

小兒支氣管哮喘

小兒徠支氣管哮喘是一種小兒常見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我國小兒支氣管哮的患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70%~80%發病於5歲以前,約20%的患兒有家族史,多數患兒有嬰兒濕疹、變應性鼻炎和(或)食物(藥物)過敏史。發病機制目前還不完全清楚,多為呼吸道病毒感染、變態反應、遺傳、藥物、氣候變化、精神因素等多種因素導致的。小兒支氣管哮喘以咳嗽和喘息為主要表現,以夜間和清晨為重,嚴重時可出現呼吸困難、煩躁不安、大汗淋漓和面色青灰等。小兒支氣管哮喘的治療主要為急性發作期治療和慢性持續性治療。小兒支氣管哮喘通常可有陣發性咳嗽、喘息等癥狀反覆發作,呈慢性病程,嚴重影響患兒的學習、生活。如果治療不當,病情遷延不愈,可導致肺功能受損;如病情嚴重時未及時有效治療,可危及生命。小兒支氣管哮喘經及時有效的治療后,多數患兒可以改善癥狀。

就診科室


● 兒科、呼吸內科

病因


● 小兒支氣管哮喘的病因有很多,常見的危險因素如下。
● 呼吸道病毒及支原體感染,如合胞病毒、腺病毒、流感及副流感病毒等。
● 吸入或食入過敏物質,如塵蟎、黴菌、花粉、魚蝦、香料等。
● 非特異性刺激物質,如灰塵、咽、油漆味、工業氣體、冷空氣等。
● 氣候變化,如氣溫突然變冷或氣壓降低。
● 精神因素,如過度激動、恐懼等。
● 運動,持續劇烈運動可誘發。
● 藥物,解熱鎮痛類藥物(如阿司匹林)、β受體阻滯劑(如普洛萘爾)、磺胺類藥物等。

癥狀


● 小兒支氣管哮喘為一慢性疾病,但可急性發作,不同階段可有不同臨床表現。

發作前

● 鼻癢
● 打噴嚏
● 流鼻涕
● 胸悶

發作時

● 呼吸困難
● 陣發性咳嗽
● 喘息
● 端坐呼吸
● 面色青灰
● 鼻翼扇動
● 口唇、指甲發紺
● 冷汗淋漓
● 驚恐不安

需要通過哪些檢查來確診小兒支氣管哮喘


● 確診小兒支氣管哮喘主要依靠嗜酸性粒細胞計數、血常規、胸部X線檢查、過敏原檢查、肺功能檢查、血氣分析、其他檢查等幫助確診。

嗜酸性粒細胞計數

● 可檢查嗜酸性粒細胞數量是否在正常範圍內,是檢查過敏性鼻炎及哮喘的一項重要指標。

血常規

● 通過血常規檢查了解有無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的增高,協助判斷有無細菌感染。

胸部X線檢查

● 通過X線檢查可了解肺部病變情況,是否合併感染或發生併發症,也有助於鑒別診斷。

過敏原檢查

● 可了解發病因素和選擇特異性脫敏療法。主要有三種方法。
● 皮膚點刺試驗:用於確定是否對變應原過敏。
● 血清特異性IgE:有助於了解患兒過敏狀態,協助診斷。

肺功能檢查

● 肺功能檢查對估計疾病嚴重程度及判斷療效有重要意義。

血氣分析

● 通過血氣分析,可了解有無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的存在,對治療有指導意義。

其他檢查

● 呼出氣一氧化氮濃度測定可協助診斷過敏性疾病。

診斷


● 醫生診斷小兒支氣管哮喘,主要依據臨床癥狀以及嗜酸性粒細胞計數、血常規、胸部X線檢查、過敏原檢查、肺功能檢查、血氣分析等幫助確診。
● 患兒發作前通常有鼻癢、打噴嚏、流鼻涕,發病時多有呼吸困難、喘息、陣發性咳嗽等癥狀反覆發作。
● 嗜酸性粒細胞計數:大多數過敏性鼻炎及哮喘患兒血中嗜酸性粒細胞計數超過300×10⁶/L(300/mm³)。痰液中也可發現有嗜酸性粒細胞增多和庫斯曼氏螺旋體和夏科氏結晶。
● 血常規:紅細胞、血紅蛋白、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一般均正常,但應用β受體激動劑后白細胞總數可以增加。若合併細菌感染,兩者均增加。
● 胸部X線檢查:緩解期大多正常;在發作期多數患兒可呈單純過度充氣或伴有肺門血管陰影增加;有合併感染時,可出現肺部浸潤。
● 過敏原檢查:皮膚點刺試驗陽性;血清特異性IgE明顯增高。
● 肺功能檢查:氣管激發試驗、支氣管舒張試驗呈陽性。
● 血氣分析:提示PaO2<60mmHg,PaCO2>50mmHg。

鑒別診斷


● 一些其他疾病也可能會出現咳嗽、呼吸困難等類似的癥狀,應與百日咳、支氣管異物、毛細支氣管炎等相鑒別。
● 如果出現喘息、陣發性咳嗽、呼吸困難、面色青灰等癥狀,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
● 醫生主要通過臨床癥狀、嗜酸細胞計數、血常規、胸部X線檢查、過敏原檢查、肺功能檢查、血氣分析等進行診斷和鑒別診斷。

治療


● 本病治療要堅持長期、持續、規範、個體化治療原則。目前主要通過急性發作期治療和慢性持續性治療。

急性發作期治療

● β2受體激動劑
● ● 沙丁胺醇、特布他林,是最有效的支氣管舒張劑,是緩解哮喘急性癥狀的首選藥物。
● 糖皮質激素
● ● 潑尼松、甲基潑尼松龍或琥珀酸氫化可的松或氫化可的松;嚴重急性病例可給予口服或靜脈應用激素。
● 抗膽鹼能葯
● ● 異丙托溴銨,通過膽鹼能受體起到舒張氣管、減少粘液分泌的作用。
● 短效茶鹼
● ● 氨茶鹼,可作為緩解藥物用於哮喘急性發作的治療,因副作用大,需要監測血葯濃度,已少用。

慢性持續性治療

● 吸入型糖皮質激素
● ● 布地奈德、丙酸氟替卡松和丙酸倍氯米松,是哮喘長期控制的首選藥物,也是目前最有效的抗炎藥物,副作用小。通常需要長期、規範吸入才能達到完全控制。
● 白三烯調節劑
● ● 孟魯司特和扎魯司特,主要抑制白三烯的作用,副作用少,服用方便。
● 長效β2受體激動劑
● ● 藥物包括福莫特羅、沙美特羅、班布特羅及丙卡特羅等。
● 肥大細胞膜穩定劑
● ● 色甘酸鈉,常用於預防運動及其他刺激誘發的哮喘,治療兒童哮喘效果較好,副作用小。
● 全身性糖皮質激素
● ● 僅用在慢性持續期分級為重度持續患兒,長期使用高劑量吸入型糖皮質激素加吸入型長效β2受體激動劑及其也控制藥物療效欠佳的情況下使用。
● 聯合治療
● ● 對病情嚴重度分級為重度持續和單用ICS病情控制不佳的中度持續的哮喘提倡長期聯合治療,如吸入型糖皮質激素聯合吸入型長效β2受體激動劑、吸入型糖皮質激素聯合白三烯調節劑和吸入型糖皮質激素聯合緩釋茶鹼。

危害


● 本病發病率高,呈慢性病程,嚴重影響了患兒的學習、生活。
● 如病情遷延不愈,可導致肺功能受損。
● 如病情嚴重時未及時、有效治療,可危及生命。

預后


● 本病經及時有效的治療,多數患兒可改善癥狀。

預防


● 注意室內多通風,勤打掃,避免呼吸道感染。
● 應避免接觸過敏原(如花粉、塵蟎等),防止誘發支氣管哮喘。
● 避免接觸刺激性物質,如油漆味、工業氣體等。
● 避免吃易過敏性食物。
● 注意氣候變化,及時給小孩添加衣物,避免受冷空氣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