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7條詞條名為張長生的結果 展開
張長生
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終身研究員
張長生,人名。比較知名的有《發現》雜誌社副理事長張長生、中科院南海所研究員張長生、昌黎縣攝影家協會主席張長生、著名人才學家張長生、河北省鹽山縣飛行器收藏家張長生、藝術名人張長生等。
張長生,1937年10月出生,陝西咸陽人。無黨派人士。現為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終身研究員,兼《發現》雜誌社副理事長、高級編審。
1956年中學畢業后,即被免試選送西安航專、航空儀錶專業,於1960年7月畢業。畢業后被分配到原三機部三室(即後來的總字931部隊西安618所),1965年5-7月在重慶456廠由3、4、5、6、7機部舉辦的“溫度儀錶”短訓班學習,結業成績“優秀”。1982年5-6月在萬縣6機部53所,經“理論與實踐操作考試”,雙獲“熱工、壓力”儀錶檢定員證。從1960年8月-1996年4月退休前,都是獨當一面的從事溫度測量及儀錶修理、計量,與熱加工設備的技改,由於始終在知識分子成堆的地方工作,要趕超別人,就須加倍努力,在建所初期,既無人指導、又無任何資料更無人商量,一切靠自己。憑藉著摯著、自信與牛勁,硬使全所20餘台熱加工設備合格、正常的運行了20餘年。如航標HB5425-89“航空製件熱處理爐有效加熱區測定方法”與HB5354-94“熱處理工藝控制標準”,均系1990年前後才出台。1995年7-8月由鄂西北軍工片計量檢定站來所抽檢了5台熱處理設備,結論均為“合格”。恰巧驗證了本人的檢測方法及測量系統是準確無誤的。1996年7-8月我單位又新購一台45KW箱式電爐經本單位與鄂西北軍工片檢定站測試,結論均不合格,后經我現場查看、指點、技改,現在不是仍在正常的、合格的在使著呀(此時本人已退休)。亦可以說提前20年為我國航空救生事業鋪平了道路。本人曾多次獲得先進工作者,合理化建議、退休職工活動積極分子,年鑒記錄“華夏精英”金獎、“前進中國新世紀興國人才”金獎的榮譽稱號,“百名中國改革人物先進個人”與“中國時代新聞人物先進個人”、“中華優秀人物與中國專家”等20餘本榮譽證書與獎狀。其論文分別獲得新中國成立55周年與《中華名人文論大全》(第3卷)均獲特等獎。2005年度授予“共和國建設功勛人物”光榮稱號並獲證書。2005年12月25日被中華風雲人物表彰大會“榜樣”一書編輯部出版(詳見210頁人物風采與學術論文篇596-599頁題為“不忘過去的苦是自己永恆的動力”,2006年3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依盧繼傳為主編的“中國當代思想寶庫”工程技術篇出版發行了“從一個附助專業看中國航空人成長的經歷”論文篇,並獲世界學術成果“特等獎”見編審字0609號,另一篇論文“溫度測量與計量的創新”一文榮獲“改革、創新、發展—國際優秀新思想、新學術論壇‘國際金獎’”,獲獎成果檔案編號“CX6061898”號。本人做人的宗旨是:“小車不倒只管推”只要生命不結束,就要為社會、為人民做出新貢獻。經過近50年的努力,現終於於2006年7月28日被國家專家資格考核標準,經鑒定合格授予有突出貢獻專家,註冊編號:0086071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