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棠下

東棠下

棠東是歷史番禺縣鹿步司棠下鄉中心與東部,水月宮甘棠樹下的經歷開村起源地文化歷史記載文物聚集地,古時棠下水月宮前面有一株高大甘棠樹,甘棠樹前面為池塘,後面叫三角市,北上火羅嶺又名火爐山,南下粵江又名珠江,棠下是當時較為興盛風水結構完美的寶地。水月宮為棠下中心西部與東部交界處,西街棠西榮(豐樂大社、達善、北社、新墟)東街棠東華(東北社、東南社、菱角社),新中國成立后1953年行政土改,棠下村被一分為二,原屬棠西榮的豐樂大社和棠東華的東北社、東南社、菱角社共同組成棠東,而原屬棠西榮的達善、北社、新墟共同組成棠西,後來上社村從一條獨立小村划入棠西榮共同自然組成承襲了棠下古名,棠東華承繼了西部的棠下豐樂大社與東部棠溪簡稱棠東亦稱棠下東村。

清乾隆初年鹿步司棠下村,棠下地帶位於廣州東部比鄰車陂村,棠下範圍東起車陂路,西至華師大東圍牆,北至北環高速路,南臨與珠江緊靠。棠下東南涌、棠下涌從珠江流過棠下,村莊分東、西村,兩河景色秀美。據(天河區志)的記載,天河所在地區為古百越地,秦始皇統一嶺南后,設南海郡,郡治在番禺,棠下屬番禺管轄,古史記:棠人不是尋常部族,棠人先祖祭祀之神,護佑之神便是水月宮廟堂,甘棠樹便是棠人靈魂樹,他們賴以生存在珠江母親河周圍,棠人以農業耕種為主,棠人窮都是在粗衣簡食中磨出來,他們在紀念甘棠樹下的經歷形成,便在棠人長期勤勞世代相傳的傳統已經深入他們的骨髓。

棠德


甘棠樹
甘棠樹
廣州市為妥善安置廣州老城區拆遷戶的住房問題,由廣州市政府出資建設棠德社區,棠德形成於九十年代,“棠德”一詞出自古籍、古詩詞中有:“耕道而得道,棠德而得德”(耕種真理而得到真理,棠取自甘棠樹下的經歷)。“棠德”的意思是:“像甘棠樹下的經歷那樣用勤勞雙手世代相傳去追求完美高尚的道德品質。”棠德南下轄有棠下、東、西村。

中山大道


中山大道西棠下棠西榮
中山大道西棠下棠西榮
中山大道西棠下棠東華
中山大道西棠下棠東華
廣州市中山大道位於廣州城區東部,1925年開始修建,路線呈東西走向,全長約14公里。西接天河區天河路,東至黃埔區黃埔東路,橫跨天河、黃埔二區,全長14.8公里,是廣州東西走向的幹道之一。廣州中山大道快速公交線廣州BRT。西起天河體育中心,東至黃埔夏園,共設26個BRT站點。包括體育中心、石牌橋、崗頂、師大暨大、華景新城、上社、學院、棠下村、棠東、天朗明居、車陂、東圃鎮、黃村、珠村、蓮溪、茅崗、珠江村、下沙、烏沖、黃埔客運站、雙崗、沙浦、南海神廟、廟頭、南灣及夏園站。其中,崗頂站和師大暨大站是世界上最長的BRT站點。
1925年,孫中山在他的《建國方略》中提出了一個就是以廣州為中心的南方大港,為了實施他的計劃,就必須得打通廣州市中心與黃埔之間的道路,廣州市政府動員了大量勞動人民,尤其是石牌村、上社、棠下村(棠西榮、棠東華)車陂、黃村、東圃、珠村等城中村的人民,日夜奮戰,終於在短短的幾個月中就完成了道路的建設。因為這是由孫中山在《建國方略》中所提出的計劃,為紀念孫中山而命名為中山大道。1987年為了迎接六運會的到來,就把它拓寬為48米的混凝土馬路。

棠下春秋


鹿步司棠下鄉南宋初年開村,“棠下”這個名古已有之(亦稱棠溪)。“棠下”的得名,取自“甘棠樹下”之意,其源自一美麗的傳說《棠下開村的故事》。而“棠溪”的得名,則是源於它有三條小河叫棠下涌、棠下新涌、棠下東南涌(古時“涌”、“溪”都是小河的意思),這是棠人賴以生存的珠江母親河。目前廣州東部面積最大的棠下街道,這片土地飽受古典鄉村的浸潤滋養,散發著勤勞世代相傳的理性光芒,這裡曾經是廣州農業生產運動發祥地,以農業和生產量聞名於世,也曾經是以水月宮靈氣協助國軍平定軍閥叛亂的策源地,以驚人的士氣發起衝鋒,一舉擊潰敵軍。捍衛了民國時期政權,也成就了自己在舊社會時期著名的五虎村,而這一切都源於這個地方強大的集體力量,在近六十多年來,棠下美麗與曲折歷程中這片一再讓世人驚嘆的土地上,曾經上演了怎樣的各階段歷史劇。
棠下豐樂大社
棠下豐樂大社
棠下水月宮,棠下中心的靈魂風物,它見證了甘棠樹下的經歷和棠下跌宕起伏的命運,在水月宮的神靈,棠人稱她為水月觀音菩薩,棠下兩街以水月宮為界,東村棠東華、西村棠西榮。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古代的棠下隸屬番禺縣鹿步司車陂堡,1952年棠下脫離車陂堡,獨立設鄉。1953年6月廣州市設立黃埔區,由番禺縣劃歸黃埔區管轄,棠下鄉被划入黃埔區,成為廣州市的一部分,1953年9月土改棠下鄉被一分為二,被拆分為棠西鄉、棠東鄉。
1957年棠西鄉恢復原名棠下,棠東鄉啟用棠東,1958年4月30日毛澤東主席來到廣州棠下,成為棠下歷史上最令人矚目的一筆。1973年8月成立東圃人民公社,棠下、棠東隨東圃公社劃歸郊區管轄。1984年2月廣州郊區撤銷全區15個公社,東圃公社改稱東圃鎮。1985年5月24日國務院批准廣州市設立天河區為市轄區一級政權機構,棠下由廣州郊區劃歸天河區管轄。棠下脫離東圃鎮,1997年12月獲廣州市文明單位稱號棠下街成立,棠下划入棠下街,2002年9月3日東圃鎮撤銷解散,棠東劃歸棠下街,水月宮的觀音菩薩又一次顯靈見證了棠下命運,被拆分半個世紀的棠下再次統一,棠下、東、西村範圍再次統一了,憑藉的不再是鐵與血,而與六十多年前相同的是在和平發展的環境中,棠下人興建工業區,建大量標準廠房、倉庫,搞生產隊分紅股份製造福村民,經過一代人的努力,這個歷經分分離離合合的棠下,它也找到了通過振興搞經濟聯社發展來壯大自己的富強之路。完整的棠下在哪裡,也許近半個世紀執著的尋找,已經有了答案,在這一漫長的尋找中,所經歷的大悲大喜,不僅成為棠下人的集體記憶,也書寫了一段不可忘記的歷史。

甘棠樹下


甘棠樹
甘棠樹
棠下村的開村有一個十分美麗的傳說,水月宮一帶綠草如茵,溪水晶瑩,花香鳥語,翠竹橫斜,楊柳依依,還有一株高大的甘棠樹,一天一位衣衫襤褸、憨厚誠實的青年大漢路經此地,坐在甘棠樹下,頓覺得沁人心扉,不知不覺就睡著,夢中一位白髮老翁告訴他這是塊風水寶地,是個好有發展前途的地方,如今贈給你,你就做這裡的主人吧!”說完,跨上仙鶴,騰雲而去,青年一覺醒來,舉目四望,發現此地果然是個好地方,便決定紮根於此。他用自己勤勞的雙手,披荊斬棘,開闢出一塊塊良田。此後不懈努力,世代相傳,這裡就成了雞鳴狗吠,炊煙裊裊的村莊。為紀念甘棠樹下的經歷,人們把村子命名為“棠下”以後,潘姓、鍾姓、梁姓、李姓、蘇姓人家相繼遷來,開發繁衍。棠下村不斷壯大,棠下村兩街棠西榮和棠東華,按達善社、豐樂大社與上社、東北社、東南社,共4段,1953年由於行政土改棠下,西部棠西榮承襲了棠下的古名,而東部棠東華承繼了棠下中心與東部棠溪簡稱棠東,故民國時期同屬棠下,從此舊社會時期著名的五虎村棠下村兩街棠西榮與棠東華被分成棠西與棠東兩大行政村,棠下開村的美麗傳說終歸棠下(棠下西村),風水寶地水月宮歸屬棠東(棠下東村),這是天河區最美麗最曲折的真實歷史故事。

水月宮


天河區原是廣州市郊區的農村,百姓們都信神佛,天河區廟宇水月宮,除建築價值外,皆因其靈氣而著名,從而保留至今。為古代志書志所記載的是棠下村水月宮。
天河區最有靈氣寺廟水月宮,說水月宮最有靈氣,皆因其有兩個傳奇的故事。一是古代志書記載和舉人題聯。二是信賴水月宮的靈氣,協助國軍平定軍閥叛亂。
故事一:古代志書記載和舉人題聯。
水月宮
水月宮
據民國20年(1931年)版《番禺縣續志》記載:“觀音廟,乾隆初棠下鄉人建……乾隆庚子鄉人李名奇有記。又相傳每年棠下收租食物必先供奉然後才散食,耕丁欠租牽牲入廟內,牲即不育,故欠租者不畏佃主而觀音之烜赫雲。”其大意是:觀音廟(水月宮)清乾隆初年由棠下鄉人所建,當時棠下鄉包括棠下和棠東。李名奇是棠下鄉舉人,曾在廟內柱上題有對聯:“乾隆,廟建戊辰,越廿五載重光,奇之生,同此歲、月、日、時,周甲始登科,承先祖經營,勞堪稱慰;嘉慶訟成壬戌,歷卅六載而再犯,樹之大患在庚、申、坤、未,旁門能消煞,荷靈神點庇,澤普無疆。”其意為:水月宮在乾隆戊辰年間建成,經過25年再重修,李名奇是在建廟的那年那月那時出生的,60歲才中舉人,這座廟和各項事業靠先輩經營而得,感覺滿意安慰;而在嘉慶壬戌年間,曾經和龍眼洞人因水利而打過官司。門口的大榕樹每當庚、申、坤、未之年會有事故發生。而在增開過旁門之後,得到神靈的庇護,棠下鄉便安然無恙。李名奇將自己的身世與水月宮的靈異連在一起。縣誌記載,每年棠下鄉人將收租得來的東西先供奉觀音,然後才分發給各戶。耕丁。如佃農欠租不交,佃主就將他的牲口牽入廟內,牲口就不能再生育。所以,欠租者不怕佃主而怕觀音的顯靈。這段記載,顯然有迷信色彩,但是否牲口因被牽入廟,受到驚嚇或巧合等原因導致不能生育也有可能。在當時一些現象不能做出合理解釋時,人們往往用神鬼顯靈來補充。
村民在水月宮求神靈庇佑
村民在水月宮求神靈庇佑
故事二:信賴水月宮的靈氣,協助國軍平定軍閥叛亂。
水月宮協助國軍平定軍閥叛亂
水月宮協助國軍平定軍閥叛亂
天河區廟宇
天河區廟宇
民國時期天河地區深得民心的平叛戰鬥光輝事迹,強權可以逞能於一時,但時機一到鄉民百姓則群起而攻之,旋即土崩瓦解。史論“得民心者得天下”,在此再次得到印證。
民國13年(1924年)9月,孫中山在韶關誓師北伐。11月,孫中山離穗北上,次年3月病逝於北京。廣州局勢十分複雜。
民國14年(1925年)6月,駐粵滇軍將領楊希閔,桂軍將領劉震寰發動叛亂,控制廣州珠江北岸。大元帥府遷往河南(今海珠區)士敏土廠辦公,下令罷免滇軍將領楊希閔,桂軍將領劉震寰的職務,並命令在韶關的粵軍回師平叛。
滇桂軍駐紮在東圃地區、瘦狗嶺和廣九沿線一帶。他們軍帽上有著一條紅色的辮帶,因此當地老百姓多叫他們為“紅頭軍”。該軍紀律鬆弛,叛亂後設防至員村、石牌、沙河附近時違紀更嚴重,經常強買強賣,找大床當鋪板。他們性好食辛辣味,路過菜地,剛出土的姜苗也被拔光,造成軍民關係非常緊張。當地流傳著“紅頭軍,瞓(睡)大床,搵(找)姑娘,食子姜”的順口溜。
6月12~13日,粵軍東征軍回師,沿廣九鐵路(今廣深鐵路)向廣州進發,並派人到各村聯絡,要求組成農民自衛軍協助平叛
為討平滇桂軍叛亂,廣州國民革命政府命令東征軍回師廣州,並派人到棠下村聯絡,要求村民協助平叛。
因信賴水月宮觀音菩薩有靈,村中父老在水月宮商討,經研究決定在廟裡組織臨時救護站,同時派出村民隨部隊支援。村民按福善社、豐樂社與上社、東北社、東南社共4段,每段派25人,共100人左右,任務是做嚮導、運送彈藥、後勤煮粥送飯、組織擔架運送傷病員等。初期國軍還計劃給支援人員發放槍支,後來因從黃埔軍校發運的槍支彈藥未及時運到,村僅有幾支毛瑟單響步槍又留作治安聯防之用,最後決定這些人員準備一些鐵罐,到時在罐中放鞭炮,佯裝機槍聲,以補火力不足。軍民出發前夕到觀音廟內燒香以求神靈庇佑。在陣地戰鬥中,雙方對峙,關鍵時候,有點痴獃的村民潘有順突然站起來,大呼:“冇有怕(不要怕)!,沖啊!”結果潘有順被敵人子彈打中,負傷,但他仍然大呼大叫,發狂似的向敵軍陣地衝去。敵軍頓時一片慌亂,軍民於是士氣大振,一齊高呼“冇有怕!”發起衝鋒,一舉擊潰敵軍。戰後評功時認為潘有順雖違反紀律,但勇敢不怕死,振奮了士氣,應當受到表揚。後來人們都叫他傻司令。但人們相信,這是觀音菩薩顯靈。討平叛軍后,廣州國民革命政府派人到棠下鄉感謝鄉民的支持。國民革命軍何彤旅長等幾十人從城裡乘搭廣九車到車陂站,下車后浩浩蕩蕩,邁著整齊步伐,打著戰鼓,奏樂進村,棠下村鄉紳父老和村民也列隊在水月宮前夾道歡迎,並在廟內設宴招待。為表彰平叛相助,密切軍民關係,何彤旅長還送來燒豬一隻,供奉神靈後分派各人。軍民再三燒香叩拜,酬謝神恩。水月宮又稱觀音廟。據佛家經典所載,觀音有33形態之說,其中民間流傳較為廣泛的是觀音看水月的形態,因此觀音又稱水月觀音。觀音以救苦救難著稱,是民間尤其是婦女最崇拜的菩薩。
東棠下
東棠下
東棠下
東棠下
水月宮位於棠下街棠東新廟前街13號。此廟屬番禺鹿步司棠下鄉兩街棠西榮、棠東華各自然村共有,俗稱眾村廟。始建於南宋,修建於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重修於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1993年初,重修時填高地台。2004~2005年再次重建,大部分使用新材料。該建築坐北朝南,兩進三間一天井,通闊25米,通深30米,佔地面積750平方米。前臨街口,為兩段街(棠東華與棠西榮)交界處,左右均為6層樓房。該宮在清《番禺縣誌》和民國《番禺縣續志》中均有記載,在天河區舊社會被人們稱為‘十八鄉總舵’,是當時較為興盛的觀音廟之一。
兩進大廳的屋頂都是硬山頂,正脊為龍船脊,脊身有一些彩色灰塑,人字形封火山牆,瓦面鋪作碌灰筒瓦。青磚砌牆,勒腳和門框部分用花崗岩。屋前有檐廊,較窄,沒有檐柱。屋檐有文字瓦當,檐下有彩色雕花檐檔。大門門額有石刻牌匾,上刻陰文“水月宮”,筆畫流暢有力。傳說是清末有“嶺南第一才子”之稱的宋湘(1757~1826年)所題。大門兩旁有石刻對聯,上聯:“蓮性聞香皆寶筏”,下聯:“楊枝垂蔭即甘棠”。門聯為本鄉舉人李名奇所題,描述觀音端坐蓮花之上,手持楊柳枝的狀態。門聯上方有浮雕的蝙蝠像。門額上方有壁畫,光鮮艷麗。頭門面寬3間,進深3間。天井兩邊有走廊,卷棚頂,有兩根四方石檐柱。後堂大廳前面有一廊,卷棚頂。靠天井處有兩根八棱檐柱。廳內有四條圓木金柱,上有對聯。神壇上供奉著觀音菩薩。

棠東豐樂大社潘氏始祖


前棠下大社蘭溪潘公祠濟美堂
前棠下大社蘭溪潘公祠濟美堂
棠下的第一大姓是潘姓,棠下豐樂大社與上社和福善的南邊大街、迎福里一帶是他們的聚居地。相傳他們的遠祖是中原古潘國人,其地望可能在今河南固始縣。西晉時,滎陽中牟潘氏已成名門望族,故棠下潘氏以滎陽為堂號。棠下豐樂大社建有蘭溪潘公祠,與上社潘氏同宗同源。
棠下潘氏與棠下鍾氏都是中原人,本有姻親關係。潘氏遠祖潘美與鍾氏南遷始祖鍾軾是翁婿關係。宋太祖時候,潘美率兵抗遼,與大將楊業不和,導致兵敗將亡,被朝廷追究,株連九族。其族人、親眷南逃百越。鍾軾隱居番禺慕德里司馬騰堡村(今從化市屈洞村)。潘氏族人亦在廣州和珠江三角洲一帶隱居,鍾、潘兩姓世代友好,和睦相處。故民間有“凡有鍾氏聚居地,必有潘氏毗鄰”之說。
這是古代傳說,本村老人在整理族譜和尋根過程中,發現這個傳說是受小說《楊家將》影響所致,潘美是宋朝開國大功臣,而且棠下潘氏是潘美後人。

潘達微與蘭溪潘公祠

棠下潘氏最讓人驕傲的蘭溪潘公祠
棠下潘氏最讓人驕傲的蘭溪潘公祠
蘭溪潘公祠
蘭溪潘公祠
棠下最早的潘氏太公祠堂皆因有皇帝賜的牌匾而逃過清兵燒毀而著名的棠下豐樂大社蘭溪潘公祠按資料記載,潘達微生在鹿步司棠下鄉棠西榮街,為安葬黃花崗烈士,潘曾經將祖屋典當,祖屋數易其主,近年在村委會和文博愛好者的努力下得以保全,並在2001年定為廣州市內控文物。在祖屋不遠,有潘達微的太公知祠堂——蘭溪潘公祠,也是普通的嶺南祠堂的格局,並不格外豪華。1913年,與潘有交往的同盟會會員、警察廳長陳景華被清兵緝捕,潘也受到牽連,清兵追到棠下棠西榮街豐樂大社,曾準備燒毀蘭溪潘公祠,後來還是見到祠堂內皇帝賜的牌匾,士兵不敢燒,只好把祠堂封了(牌匾文革時期被燒毀)。潘的父親是清朝的武官,祖上有皇帝賜匾,至少也應該是知名的鄉紳——歷史就是這樣的耐人尋味,反清的革命者出身於官宦人家,宗祠又要靠自己所反對的皇帝的面子來保全,可見推動歷史進程的艱難。
潘達微的—生,著力建設一個人人平等的平民社會,而今天的棠人,帶著濃郁的平民氣息,如果真如文物部門和學者所願,在棠東建成紀念潘達微的紀念館,也應該符合潘的精神。

蘭溪潘公祠

位於棠下街棠東豐樂社大塘邊街10號(棠下豐樂大社),始建於南宋,清末修建,民國13年(1924)曾做濟美小學。新中國成立后做過生產隊隊部,1999年重修時主要是首進改蓋綠色琉璃瓦,室內改鋪粉紅地板磚,新繪壁畫。坐北朝南。三間三進,總面闊13.6米,總進深42.4米,建築佔地面積576.6平方米,三進均為龍船脊,人字封火山牆,首進為綠色琉璃瓦。第二、第三進為碌灰筒瓦。青磚牆,紅砂石勒腳。
頭門面闊三間,進深兩間。前廊立有兩根方身石檐柱,檐柱與山牆之間為木蝦公梁,梁架上有雕花。封檐板雕有“回”字形紋飾,山牆墀頭上有灰塑花紋。石門額陰刻“蘭溪潘公祠”。石門聯陰刻“鳳毛欣濟美,麟趾慶蘭溪”。門聯上有蝙蝠獸面浮雕,門額上方牆上端有壁畫。大門口兩邊有石門枕。內有兩根砂岩石八棱后檐柱。
中堂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十一架。有兩根砂岩石檐柱,4根坤甸木圓金柱。設有屏門,上懸木匾,書“濟美堂”。
後堂面闊三間,進深三間。有兩根砂岩石八棱檐柱。眀間有一古神盒,上面有古樸的人物花卉。后牆有兩根八棱檐柱。天井放有一塊花崗石匾,上刻“啟明”二字,上款“民國甲子”。下款“季秋吉旦”。
為不忘祖蔭,其玄孫爾政、爾昌、爾旺分支棠下豐樂社后,在豐樂大塘邊建了蘭溪祠堂,取名濟美堂,供奉盤蘭溪夫婦神位。
潘蘭溪,棠下村潘氏二世祖

梅溪潘公祠

又稱慕隱潘公祠,位於棠下村豐樂上街,是豐樂社梅溪房的祖祠。
梅溪的來孫慕隱分支豐樂,居上街。在豐樂上街建有梅溪祠堂。
因只有二進,規模較小。坐西向東,長22米,寬13米,面積286平方米。
供奉梅溪夫婦和慕隱夫婦神位新中國成立后曾作過生產隊隊址。

德珍潘公祠

潘德珍,棠下村潘氏蘭溪房祠堂。

爾政潘公祠

爾政潘公祠、爾旺潘公祠、爾昌潘公祠,棠下村潘氏蘭溪房在豐樂的祖祠。
(蘭溪潘公祠,梅溪潘公祠)公布為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棠下傑出人物傳

棠東人紀念潘達微
棠東人紀念潘達微
潘達微是我國近代史上著名的革命家。他的功績已鐫刻在黃花崗上,彪炳千秋,潘達微出生於天河區棠下街棠東,他15歲就出外幹革命,常受通緝追捕。由於怕連累鄉親,非必要他甚少回家鄉,而且由於知道幹革命的危險,一旦暴露身份,便會株連九族,所以遂謊稱自己是南海人。但儘管如此,他的故鄉仍受到連累。當清兵追到棠下鄉棠西榮街找不到潘達微,就準備燒潘達微的太公祠堂——蘭溪潘公祠,可是當時祠堂上掛著一個皇帝賜的牌匾,士兵不敢燒,只好把祠堂封了。(牌匾文革時期被燒毀),卻燒了潘達微家族潘溢祖的花廳和爾昌祖的書房、花園。從此之後,潘達微再沒回過故鄉,他的子女也便和故鄉的親人失去了聯繫。
2001年是潘達微誕辰120周年。為了紀念這一歷史名人,廣東省美術家協會、廣東美術館、廣東中山圖書館主辦了紀念潘達微誕辰120周年暨廣東早期漫畫史料展,並於8月14日舉行開幕式。知道這個消息后,天河區棠東的鄉親父老奔走相告。開幕那天,天河區政協覃盛初、符勤兵、蔡國強3位副主席來了,棠東委會的鄉親父老開著車來了,潘派崧及十嬸來了,潘晶及他去了美國定居的兒子也來了……在這個特殊的時刻,特殊的場合,潘家後人和鄉親歡聚一堂,參加了這個隆重的開幕式,以特殊的方式紀念潘達微誕辰120周年。
2001年10月6日,潘達微唯一健在的女兒潘劍波和潘達微的四兒媳劉玉瓊及其一雙兒女潘經綸、潘靈君專程從香港、澳大利亞趕回廣州,參加10月9日廣東省紀念辛亥革命90周年暨省政協文史委、省美術館編的《魂系黃花——紀念潘達微誕辰120周年》一書首發式活動前,表示要回父親生活過的鄉下看看。
潘達微唯一女兒潘劍波
潘達微唯一女兒潘劍波
10月7日,村委會一早就派車到東方賓館迎接潘氏一行,首先把他們送到黃花崗公園,拜祭七十二烈士和父親的陵墓后,便驅車前往故鄉棠下街棠東。潘劍波拄著拐杖,在鄉親的攙扶下,來到了棠下街棠東啟明大街6巷8號——潘達微的祖居。他們面對著這殘舊的父輩的祖居,潘氏一行感慨萬千,先後在這祖屋前拍攝留念。隨後,他們在鄉親的帶領下,參觀了正在重修的蘭溪潘公祠,遊覽了故鄉的街道。所到之處,鄉親們前簇后擁,歡聲笑語,迎接歷史名人的後代,海外的親人。
中午,村委會盛情地招待潘劍波一行。潘家的族人都來了,大家頻頻向潘劍波一行敬茶,傾訴著各自的思念,暢談著潘達微的生活細節,緬懷著潘先生的革命事迹。
在頻頻的舉杯中,在絮絮私語中,在淚花與歡聲笑語中,潘達微的後人圓了幾十年的故鄉夢,而故鄉的親人也盡情地表達了他們對潘達微無窮無盡的思念。
棠下人民將永遠懷念這位在本村出生的歷史名人潘達微
民國時期天河地區最具國際意義的營救
棠下村人營救美國飛行員(陸霄菡畫)
棠下村人營救美國飛行員(陸霄菡畫)
此事由1996年編者採訪記載。當事人潘惠其已經病故,當潘太太從床底下把佩刀找出來時,兩眼已有淚花。美軍飛行員所贈送的其他東西都銷毀了,潘太太以佩刀用來砍柴為理由保留了下來。
1944年11月29日上午,盟軍機群襲擊天河機場。據目擊村民回憶,日機一聽警報就四散飛走。一架美軍重型轟炸機B49轟炸完后可能還想炸什麼,多盤旋了一下,結果落後了。被飛回來的日機截住,幾架圍攻。盟軍戰機在擊落日機一架后,也被日機擊落,飛行員被迫跳傘,降落在棠下鄉北面的山嶺。
次日早上,棠下鄉青年農民潘流泰上山砍柴,見到在山上野墳的棺材中向他求救的飛行員。潘流泰不懂英語,當即回村找潘惠其商量。潘惠其曾在香港讀過書,略懂英語。當晚潘流泰與潘惠其,以及潘磷獻、蘇娣、潘蘇娣3名熱血青年鄉民上山見飛行員,得知其是打日本的美國盟軍飛行員時,大家決定營救其脫離險境,並親切稱呼其為阿活(譯音)。
當晚,幾位熱心的青年農民冒著生命危險,將阿活打扮成農民護送下山。美軍飛行員阿活將佩刀以及一身軍裝、一批宣傳品贈送等物資送給潘惠其。隨後,又護送到附近駐蘿崗的國軍第六十三軍第十二大隊(此大隊有棠下鄉李姓族人當排長)。隨後按照大隊的要求,共同組成護送隊,將阿活喬裝打扮成普通百姓,經過十多天步行到達韶關曲江國軍第六十三軍軍部,再轉美國盟軍第十三航空隊(飛虎隊)指揮部。鄉民的愛國行為,受到當時國民政府和美國軍方的獎賞。
1945年,日軍投降后,設在廣州的國際善後救濟總署的美國官員無償地調撥一批大米給棠下,作為向當地鄉民冒著生命危險拯救美軍飛行員一事的酬謝。
美軍飛行員臨別贈送的佩刀(1996年攝)
美軍飛行員臨別贈送的佩刀(1996年攝)
美軍飛行員留下得佩刀長395厘米,其中刀身長25厘米,刀把長14.5厘米。刀尖略彎,最寬處3.5厘米,窄處2厘米。刀把為黑色電木。刀重1公斤。與普通的刀不同的是,此刀把中有槽坑,裝有彈簧。平時可將刀的一半縮入刀把內,必要時一按彈簧,刀立即彈長一倍,令對手猝不及防。

棠東龍門李氏始祖


文翹李公祠
位於棠下街棠東龍門路(棠下村東北社),左鄰李氏祠堂。始建於明永樂年間,清康熙年間和民國期間都有重修。坐東南朝西北。三間三進,總面闊13米,總進深32米,建築佔地面積416平方米。硬山頂,鑊耳封火山牆,龍船脊上有灰塑。由於長期被雨水沖蝕,圖案已模糊不清,碌灰筒瓦。青磚牆,紅砂岩石腳,前面有小廣場。
頭門面闊三間,進深兩間,十一架。前廊左右有石包台,上有八棱檐柱,柱身上部有柱頭裝飾,檐柱與山牆之間有木樑。封檐板,前廊斗栱及步梁均有雕花。牆上端有山水壁和詩詞。墀頭上有灰塑,部分被破壞。施紅砂岩石門夾。石門額陰刻 "文翹李公祠"。
後堂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十三架。有4根圓木金柱。有兩根方身石檐柱,3層漏斗形柱礎。前廊樑上有十字交叉栱。駝峰,斗栱上有繁複的雕花。
李文翹棠下村李氏第十世祖(今棠東村李氏第十世祖)。
棠下村東北社李姓(今棠東),明永樂年間,李佛觀從程界東村分遷棠下,在東北社擇地建祠,成為棠下李氏基祖,現已傳至29傳。
棠下村豐樂社李氏(今棠東),明朝時期,李廣居從程界西村遷棠下豐樂。現已傳至25傳。
(文翹李公祠)公布為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天河區最典型的蚝殼屋
位於棠下街棠東龍門大街(棠下村東北社)的蚝殼屋不僅建築年代久遠,而且規模宏大,牆基就有4米,故稱“石樓”,而且還有一段故事。
棠東蚝殼屋
棠東蚝殼屋
據史書記載,“廣州自唐以前,皆以竹茅為屋。”(民國《番禺縣續志》)。又載,明永樂年間(1403~1424年)廣州城內大火,燒毀草房無數。官方下令,以後城內民居不得蓋草屋。因此可以推論,當時城外天河地區大部分是草屋。從南宋時期至清初五百年間,除少數富裕人家住土牆屋外,大部分平民住的是茅草房。建於清同治六年(1867年)的漁沙坦村和浩徐公祠,算是當時村中最好的建築,也是土牆,現仍有遺跡。
通常的紅砂岩石地腳只有1米高大約從清朝中期開始,人們陸續住上泥牆屋。著名學者陳樹人於民國16年(1927年)寫下一組《自然謳歌集》,其中一首名《北郊書所見》:“泥屋三間樹幾株,春光如海注蟾蜍;兒孫雞犬齊環膝,白髮村婆唱木魚。”可見,民國時期廣州郊區泥屋已經很普遍。泥屋的牆體分兩種,一種是用泥土打製成大塊的泥磚砌成,另一種是用夾板把泥土逐層夯實為牆,當地人們稱之為“舂牆”。泥牆很厚,約有半米,隔熱保溫,冬暖夏涼,這種房屋造價便宜,但經不起風雨和震動。而富有人家在舂牆外砌磚牆,既防風雨又防暑保暖,美稱“金銀包”。冼村新中國成立前四分之一是泥牆屋。至今,天河區村中仍有一些泥牆屋。據2003年前進村統計,仍有14間泥牆屋。1993年8月,因颱風暴雨,珠村倒塌泥牆屋5間。

棠東東南社東邊蘇氏始祖


達孝蘇公祠
《棠下東邊蘇族譜》講述廣州棠下達孝蘇公祠蘇氏後裔的源流:原來廣州天河棠東(以前稱棠下東邊蘇)蘇達孝公是蘇軾的第十一世孫(軾—邁—簞—嶠—師德—萬方—日新—震誠—汝之—茂霖—達孝),距今已有600多年了。
位於棠下街棠東毓桂大街南頭(原棠下村東南社)始建於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1945年改作小學,1988年小學搬出時曾作過裝修,最近一次重修於1996年,門面外部保留原有柱,牆,地面,室內新鋪大理石。
該祠坐西朝東(方向82度),同寬18.4米,同深38.2米,佔地面積702.9平方米。門前有空地,左右為民居。
龍船脊,硬山頂,碌灰筒瓦,人字形封火山牆。屋檐有文字瓦當,青磚牆,紅砂岩。
大門條石築砌,門額木刻:"達孝蘇公祠",落款:"戊辰年重修"。
頭門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四廊。天井花崗岩鋪砌地面,兩側有廊,廊內有花崗岩檐柱。
達孝蘇公祠
達孝蘇公祠
二進祠堂建於0.32米高的平台上,4級台階而上,紅砂岩地面。4根花崗石柱,明間寬闊。神台上供奉蘇達孝夫婦神位,旁邊還有蘇子寬神位。
左側有襯祠,襯祠後邊兩進是廚房和雜物間,村民婚嫁,生日喜慶都喜歡到祠堂來擺酒。
始祖蘇禮(號達孝),元代流落車陂,以補鞋為業。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定居棠下,后建有達孝蘇公祠,至今有千餘人。
蘇達孝,棠下村東邊蘇氏始祖,蘇軾的第十一世孫。(今棠東)

棠東東南社東邊梁氏始祖


振興梁公祠
位於棠下街棠東正南大街6號(棠下村東南社),始建於明代,新中國成立後作過孵化場。1993年重建,現此祠門面已修葺一新,牆壁已貼瓷磚,木樑已換石樑,外部地面已用水泥鋪過,門框為大理石,室內四壁均貼瓷磚。整座祠堂全部採用現代建築材料,連梁架都是水泥結構。
祠堂坐北朝南(方向198度),三進四廊兩天井,寬20米,深25米,建築面積500平方米,前有空地,臨街。
三進大廳的屋頂都是硬山頂,龍船脊,人字形封火山牆,琉璃瓦滴水剪邊,蝦公梁。牆面全部貼了瓷磚,勒腳用水泥加石米,門框用花崗岩。
花崗岩門額,上刻陽文:"梁氏宗祠",落款:"癸酉年重修"。
門聯被紅門聯遮蓋。
元朝時期,鐵匠梁振興到棠下謀生定居。在村邊居住,
俗稱“田邊梁”,至今20代。
梁振興,棠下村東邊梁氏始祖(今棠東)。
因棠下村梁氏的基祖梁斗端是梁振興的孫。
故棠下村棠西榮街(今棠下)。
梁氏後人有喜慶也會前棠東梁氏祠堂來拜祭。

棠下達善社鍾氏始祖


維新鍾公祠

鍾姓也是棠下的第一大姓,始祖鍾維新,其祖先為宋朝將軍,鍾維新的祖父鍾永,有一子鍾洪基,鍾洪基有二子:鍾維章、鍾維新。
南宋咸淳二年(1266年),鍾維新遷居棠下。鍾維新有三子:鍾友儒(早逝)、鍾雲澗。鍾雲澗留居棠下。棠下鍾姓今傳31代。
鍾維新,棠下村鍾氏始祖,北宋防禦使鍾軾的第五世孫。

興教鍾公祠

興教鍾公祠
興教鍾公祠
鍾興教,棠下村鍾氏第二世祖(棠下菱角社鍾氏始祖)

一政鍾公祠

鍾一政,棠下村鍾氏第三世祖。

南溪鍾公祠

鍾南溪,棠下村鍾氏第八世祖。

湛川鍾公祠

該祠位於棠下街棠下村達善大街27號。建於明代,清末重修,其後20世紀80年代,1993年和2003年5月再次重修。祠坐西朝東。兩進三間一天井,通寬9.86米,通深16.20米,佔地面積159.73平方米。前面臨街,街對面是4層房,左邊臨巷,右邊為6層民房。
花崗石門框和門枋,門枋上懸掛黑漆木匾金字"毛主席視察棠下紀念館"。無上下款。檐板雕纏枝花紋圖案。硬山頂,正脊為龍船脊,瓦面鋪作碌筒瓦,滴水剪邊,青磚砌牆,花崗石勒腳。
第一進面闊一間9.86米,進深兩間4.4米。大廳中有花崗石柱兩條,高4.40米。
第一進后的天井長4.97米,寬3.10米。天井兩邊有卷棚廊。天井中心起棚。並與前後進封閉連接。
第二進面寬一間9.86米,進深兩間6.8米。共有三十七架,大廳中有花崗石柱兩條,高4.40,米。第二進大廳上有會議桌和兩長椅。
1954-1956年初,該祠是棠下第一農業社社址,1956年又做棠下高級農業合作社社址。

龍葵鍾公祠

該祠位於棠下街棠下村達善大街49號。始建於明代,重修於清咸豐十年(1860),1994年和2003年。坐西朝東。三進三間,通面闊21米,通進深48.70米。建築面積1022.7平方米。三進大廳都是硬山頂,龍船脊,脊身有灰塑獅子,花卉等,兩端是鑊耳封火山牆。青磚石腳牆。
門前有檐廊,瓦當有文字,沒有滴水,檐下有壁畫,檐廊左右各有一個石包台,上面各立有兩根花崗石4方檐柱,其中中間兩根檐柱柱頭上有柱襯。兩根檐柱之間有木質蝦公梁,橫樑上滿是繁複的雕花,上面的斗栱上也都有雕飾,挑尖樑上的橫樑,駝峰,斗栱以及昂嘴上同樣滿身雕花,封檐板雕花精美。牆壁上有壁畫,中間的一幅是"春滿乾坤",左邊包台上方牆壁上的是"三口吉慶"。壁畫都是很精美。大門門板漆成黑色,有銅門鈸。
石門額陽刻繁體字"龍葵鍾公祠",無上下款,石門聯陰刻"青山環廊北 綠水繞祠前"。落款"鍾和春"(該村清代舉人)
龍葵鍾公祠
龍葵鍾公祠
廳中供奉"明十三世祖考龍葵鐘太老府君神位" 據族譜記載,鍾延圭(1491-1573)字應文,號龍葵,棠下鍾氏第十一世祖,鍾湛川之叔。
2002年7月,毛澤東視察棠下農業生產合作社舊址。
(湛川鍾公祠,龍葵鍾公祠)公布為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世美鍾公祠

該祠位於棠下街棠東村正南大街西頭。始建於明代,重修於清咸豐十年(1860),坐西朝東。兩進兩間,通面闊21米,通進深48.70米。建築面積1022.7平方米。
世美鍾公祠
世美鍾公祠
頭門面寬2間,進深1間,平面形狀如凹字形,中間內凹的部分是大門,門口兩邊有門墩。門額掛有一塊木牌匾,上書:世美鍾公祠,下款:壬午年,無上款。
室內改建較大,大部分柱子換成磚柱,梁托雕花精美。
鍾世美,棠下村鍾氏祖先。

棠下潘達微故居


潘達微祖居,又名新廳。位於天河區棠下街棠東啟明大街19號,建於清代,兩進三間,水磨青磚石腳,硬山頂,碌灰筒瓦。面寬約11米,深約18米。兩進之間的天井已經蓋上瓦。首進門官龕上的灰雕圖案十分精緻。二進廳堂殘留的屏門上還有精緻的木雕花卉。左間寬約4米,是卧室;右間寬約2米,前是廚房,后是柴房;天井與祖堂之間有門進入卧室和廚房。同盟會員,曾冒險收葬辛亥三·二九起義死難烈士遺體於黃花崗。少年時,潘達微曾在該屋居住過,後為支持孫中山革命,將該屋典賣。
潘達微故居
潘達微故居
潘達微(1880~1929),又名心微,乳名阿忠,字鐵蒼,號景吾、冷殘、覺廬冷道人等,祖籍番禺縣鹿步司棠下村(今廣州市天河區棠下東村)人,其本人出生於今廣州市荔灣區。父為清末武官和廣州廣仁善堂的創始人之一。潘達微晚年潛心藝術,在美術、攝影等方面很有成就,其攝影作品曾獲國際攝影沙龍獎。
2002年9月1號,公布為廣州市登記保護文物單位。

棠下龍舟歷史


以前棠下村一共有九條龍船,福善社、豐樂社與上社、東北社、東南社、新墟社、每年從農曆四月初八日開始,就將龍船從淤泥中挖出來,洗凈、裝修,然後采青、訓練,從五月初一至初五棠下(西村)和棠溪(東村)的龍船都會一起出去探親,連續5日外出會友,有時還有政府或地方組織噶競賽活動。之後又埋回如泥土度保存。民國19年(1930年)棠下豐樂大社有一隻船系新涌口翻沉,91人落水,38人溺死。就是因為這樣,棠下豐樂大社的人就將龍船埋了,發誓不再參加這項活動,後來還把棠下新涌填埋了,棠下新湧現還保留一小段遺跡在駿景花園內,之後棠溪東南也沒再扒龍船,所以從此棠下中心與東部就沒再扒龍船,後來上社也由於歷史原因再沒扒龍船,歷史番禺縣鹿步司棠下村只剩、棠下福善、棠下北社、棠下新墟繼續發揚著這項傳統龍舟活動至今。

棠下涌


是一條由珠江連接到棠下村的水鄉涌,歷史棠下村福善社、豐樂社與上社、東北社、新墟、龍船外出探親會友出珠江路線。
從BRT棠下村站出來,就是棠下涌。平時的棠下涌行人並不多,顯得十分安靜。但每年的端午節,這裡卻熱鬧歡騰。棠下龍舟景也有著上百年的歷史。
如今,棠下村已有16條龍舟,平時都藏在棠下河涌里,每年龍船賽期間,活躍的有8條船。
棠下新涌(原棠下大社)
原棠下村中心還有一條棠下新涌已填埋,也有著上百年的歷史。

棠下東南涌


又稱棠溪東南涌,是一條由珠江連接到棠東東南社的水鄉涌,歷史棠下東南社(棠溪)龍船外出探親會友出珠江路線。
從車陂南地鐵站出來,車陂路向南直走右邊就是棠下東南涌,平時行人並不多,顯得十分安靜,棠下東南涌同樣有著上百年的歷史,現還殘留存一小段遺跡。

棠下陂頭攔河壩


這是一個大型水利工程,至今仍在。270多年前的清朝乾隆時期,落後的鄉民是怎樣將它建起的?太不可思議了,於是將功勞歸於法力無邊的神仙,這樣就產生郝公和尚半夜施法築陂的神話。
水利,是農田的命脈。天河地區的農村,歷史上曾多次因為灌溉爭水而發生大規模的械鬥。為了保證灌溉,鄉村都組織興修水利設施,包括築堤、修水庫、河道裁彎取直。其中最大的,並延續至今的水利工程是棠東村陂頭攔河壩。
該水壩位於車陂湧上游的棠下街棠東。建於清乾隆四年(1739年),1965年重修。壩寬50米,高8米,底座寬30米。壩下設有分水口,將水分別引向棠下東、西村、車陂3鄉。
清代的陂頭攔河壩,經重修后依然發揮著抬高水位和分流的作用(2005年攝)
當初這樣一個巨大的工程是誰主持興建的?為何選址在這裡?築壩石塊來自何方?這都沒有任何文字記錄,但民間卻有種種傳說。
據傳,清乾隆時代,有一郝氏僧人從北方雲遊南下,路過車陂村官路邊,看到有郝氏宗祠,喜出望外。他說,踏遍江南數省,找不著本氏族人,這裡有偌大的郝姓祠堂,人丁肯定不少。於是他特地拜會郝氏長老,交談甚歡。郝氏長老詢問和尚籍貫及俗家名字。和尚說:“出家多年,如閑雲野鶴,早已忘記籍貫和名字,人皆稱我為郝公和尚。”

駿棠廣場


駿棠廣場
駿棠廣場
廣州駿棠廣場位於天河區中山大道西棠東BRT站旁,以周邊大型高尚小區(駿景花園、天朗明居、棠德花園等)近10萬白領商務群體和40萬棠東現有居民為基礎消費群作為支撐,為商戶提供盈利的堅實基礎和保障.目前已進駐的商家有:1、餐飲類:必勝客、麻田會、傣妹火鍋等;2、休閑便民類:屈臣氏、怡家聯惠、流行美、尚美女孩等;3、服裝、鞋類:潮流前線、九牧王、艾哲、古川琦、卡路約翰、萊古洛、CO&Li、酷酷樂童裝等;4、鞋包、皮具類:啄木鳥、花花公子等;5、內衣類:貝爾妮芬、姣瑩、挺美、舒微、麗人詩歌等;6、化妝品、精品類:梵美詩、美爆、女人坊等。

駿景花園


棠東站BRT
棠東站BRT
位於天河區棠下街棠東牌坊對面,駿景花園土地原屬棠東,棠東村委前村長潘迎滿簽字出售此土皮給合生創展集團建造科技園後來建成了大型的高綠化低密度園林社區。佔地面積:6.4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0萬平方米。綠化面積近15萬平方米。
社區建有多個主題園林景觀、2個大型會所、5個泳池、2個羽毛球場、20多項康體設施、1家文體協會、12個社區活動團體,隨時愉悅您的身心。小區內有超市、往東走幾十米有“卜蜂蓮花”,銀行,文化中心,肉菜市場等。還附設有從託兒所、幼兒園到中學一應俱全。毗鄰天河公園,南臨黃埔大道,北依中山大道,多達18條公交路線令交通方向。

東村回憶被徵用棠下土地狀況


棠下大社(棠東豐樂社)
棠下大社(棠東豐樂社)
天河區原是廣州市郊區,作為廣州東部的農業鄉村,棠下人甚至是捲起褲腳下田,揮起鋤頭種菜的地道農民。他們都沒有編寫的經驗,甚至還“拿起筆桿比鋤重”,但在歷史“號角”的驅動下,毅然拿起了筆去干“常人不敢幹的事業”,值得佩服他們的勇氣,也讚美他們的精神。
過去記述了過去村中發生過的歷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歷史上各階段的狀況。此中有歡笑,也有眼淚;有經驗,也有教訓。成功的令人自豪,奮發向上;失敗的可以作為借鑒,令後來者可以繞過暗礁,避開過去的尷尬。我們相信,善於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的棠下人,一定能善用歷史,開拓進取,創造更美好的宏業。
進入新世紀之後,作為改革開放前沿的廣州市,除了在經濟上繼續充當領頭羊角色外,在城市改造和建設中也走在前列。當前改造。“城中村”的呼聲越喊越響,隨著近郊農村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中村”即將成為歷史。等到改造的鼓聲一響,那時棠下街的一切就要成為歷史,史資料記載是件功在千秋的美事,如此難得的瑰寶,願歷史留在讀者心中。
1995年棠東用地現狀圖
1995年棠東用地現狀圖
村界的劃分,初時並無明確標誌,只是按土改時“耕者有其田”的原則,以田塊的主人的歸屬為依據。因此最初的邊界並不是直線,而是犬牙交錯,還有一些“飛地”(遠離本村,深入鄰村範圍的土地)。為了便於管理和灌溉,合作化和公社化時期,相鄰的村、隊曾作過一些小量的調整,“飛地”沒有了,但“犬牙”還在。因此,現在的棠東邊界圖還是彎曲的,象個曲背的人形,也有人說象海馬。
東邊征地情況
棠東位於廣州市東部的城鄉結合部,南臨珠江,北靠車陂湧上游大坑,廣深鐵路、黃埔大道、中山大道、廣園快速公路、北環高速公路橫貫其中,形成優越的交通環境。廣州市區向東擴展,要建設未來國際大都市的第三組團,棠下街正處在地段的中心。
五六十年代起,剛開始向工業化邁進的廣州便在棠東征地建廠,廣州化工廠、珠江造紙廠、廣州化學纖維廠、廣州合成橡膠廠都相繼定址棠東。尤其是1956年廣州氮肥廠籌建,連續幾次大量徵用棠東田地。到了八九十年代,隨著改革開放步伐的加快,更多的企事業單位、更多的住宅樓盤開發商都相中了棠東這塊黃金寶地。目前,駿景花園、棠德解困小區、省檢察院宿舍、市檢察院宿舍、春江花園等幾十個項目均已建成,還有一批征地項目正在洽談當中,棠東可利用的土地將會越來越少。
除了國家徵用大量土地外,為了保住“財路”,棠東村還利用工業預留地在村子周圍興建了工業區,建了大量的標準廠房、倉庫,有些經濟社還集資興建了社員公寓,再加上私人建房,村子規模不斷膨脹。現在,從中山大道到珠江岸邊,土地的使用權已全部易主,中山大道到廣深鐵路之間已沒有一塊現成的農地,只有廣園東路以北到北部台地之間仍有少量耕地可供耕作,而這些土地很多即將被徵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