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3條詞條名為人間天堂的結果 展開
人間天堂
菲茨傑拉德創作長篇小說
《人間天堂》是美國作家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傑拉德創作的長篇小說,也是其處女作。它的問世奠定了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傑拉德作為“爵士時代”的魁首和桂冠詩人的地位。
艾莫里出身於美國貴族世家,有著清秀的容貌和聰明的頭腦。同年輕的作者一樣,他多愁善感,充滿了年輕人的幻想,想要“爬上社會的頂峰”,做個“大人物”,娶“最漂亮的姑娘”。在家庭的熏陶下,他以貴族階層的高傲眼光來審視人生,對現實不屑一顧,與社會格格不入,終日紙醉金迷,沉酒於戀愛的玫瑰夢中。在普林斯頓大學讀書期間,周圍的環境更加劇了他對中產階級價值的懷疑和反叛情緒。但這一系列盲目的反叛舉動非但沒給他帶來幸福,反而導致了一系列不幸事件的發生。考試不及格使他失去了追求知識的信念,幾起幾落的羅曼蒂克式戀愛使他對愛情喪失了信心。正當他終日迷惘、哪圈在墮落的邊緣之際,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了,他離開校園奔赴軍營受訓。戰爭期間,他母親去世,同學慘死孤場。戰爭結束后,他返回紐約做生意,但投資失敗,最後破產。此時,心愛的姑娘羅莎琳已嫁人,多年崇敬的精神導師達西神父也已病逝。艾莫里在經歷了一次次的打擊之後,思想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從追求享樂發展到虛無主義和頹廢主義”。他對人生厭惡到了極點,終日借酒消愁,以尋找內心的平靜。在小說的結尾,艾莫里獨自一人來到普林斯頓,站在學校門口,看著這裡的一草一木,不禁心潮澎湃,思緒萬千,他此時才深感自己失去和缺乏的東西太多了,難以彌補。唯一能夠讓他聊以自慰的就是通過人生道路上的種種曲曲折折,他已對人生的價值標準有了一點自我醒悟。
卷目 | 章目 | 章名稱 |
第一卷 愛空想的自負者 | 第一章 | 貝雅特麗絲的兒子艾默里 |
第二章 | 源碼頂建築和怪獸滴水嘴 | |
第三章 | 自負者開始思考 | |
第四章 | 顧影自憐的美少年 | |
〔插曲一九一七年五月至九一九年二月〕 | ||
第二卷一個重要人物所受的教育 | 第一章 | 初入社會圈的少女 |
第二章 | 康復實驗 | |
第三章 | 輕狂的嘲弄 | |
第四章 | 鄙視一切的犧牲 | |
第五章 | 自負者成了一個重要人物 |
《人間天堂》的主題無疑與“美國夢及其幻滅”有關,“美國夢”作為美國理想、美國神話和美國精神,伴隨著整個美利堅民族文學的發展,具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內涵。人們早在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之後,就開始了“美國夢”的追尋。早期的美國富於浪漫色彩,吸引著歐洲成千上萬的清教徒和移民,是歐洲人嚮往的聖地。他們為了理想的自由之夢和世俗的發跡之夢,遠涉重洋,來到了荒蕪人煙的美洲大陸。在這批移民中,有在國內受到教會迫害的英國清教徒,他們為了擺脫英國教會的剝削,不遠萬里來到美洲大陸,尋找生存的機會,夢想著在這貧瘠的荒原上建立起新的耶路撒冷——上帝在人間的王國。對於他們來說,在這塊無人開墾的土地上,可以享受到充分的個人自由。“以溫思羅普為代表的清教徒自認為是上帝的‘特殊子民’,感到有一種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那就是與世界上一切不聖潔的事物抗爭”。他們的夢想就是建立一個“山巔之城”,也就是一個示範民族、一個可以讓世人景仰和效仿的民族,他們為此而勤奮工作,嚴於自律。清教徒首先把自由民主和個人主義的傳統納入“美國夢”之中,直到今天,這一傳統仍為大多數美國人所推崇。同時,他們通過一代又一代生生不息的奮鬥,將美洲這一片荒野改造為世界繁華之都,創造了美國神話,有力地推動了社會物質文明的發展。
然而進入20世紀20年代后,美國經濟基本上處於高度發展的繁榮時期,但經濟的大發展並不意味著人民的安居樂業和社會的穩定發展。物質生活的巨大變化,帶來的卻是一系列難以排解的精神困惑。經濟力量沒有帶來民眾共享繁榮的福祉,反而衝垮了社會的政治、道德和價值觀念的堤壩。曾經作為一種真誠的信念激勵美國人民生生不息地奮鬥的“美國夢”在這種社會現實面前,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民主、自由、平等”之類的宏大理想逐漸失去其聖潔的光輝,銳意進取的創業意識慢慢為不擇手段的巧取豪奪所取代。美國人的那種人人均可發財致富的信念開始不攻自破,“美國夢”面臨徹底幻滅的危機。
夢幻破滅的主題不可避免地出現在文學作品中:海明威用他那膾炙人口的反戰小說,充分表現了美國青年的悲觀失望情緒;艾略特用他的著名詩篇《荒原》描繪了變為精神荒原的戰後文明;而菲茨傑拉德以他短暫的一生的經歷,憑著對社會細緻的觀察,為人們提供了“美國夢”幻滅的實例。菲茨傑拉德著重描寫個人經歷,而這經曆本身就是美利堅民族經歷的一個縮影。從這種意義上說,菲茨傑拉德的作品,儘管總體框架上明顯是“自傳體”的,但它們還是超越了個人範疇,成為一種人類及文化現實的戲劇象徵。 《人間天堂》便是其中一個較為典型的例子。
艾莫里·布萊恩
艾莫里·布萊恩是一個充滿幻想的人,渴望有一天能夠通過自己的奮鬥而出人頭地,他優柔寡斷、多愁善感,戰後美國年輕的一代人的幾乎所有特徵都在他的身上得到了體現。然而,當他的家庭經濟破產後,身邊的“漂亮姑娘”一個個都與他分道揚鑣,他失望了,對上流社會和現行的社會制度產生了強烈的憤懣和憎恨。他開始認識到在這個世道上,“最有錢的人只要願意,就可以娶到最漂亮的姑娘,而沒有收入的藝術家卻只能把自己的才華出賣給製造紐扣的商人”。這種強烈的反差和他激進的思想意識使他盼望著來一場社會大革命,以便能把他翻到社會的最上層。艾莫里對“人間天堂”的追求是夢幻式的,夢碎之後,留下的只是更大的惆悵和哀傷。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人間天堂》是一部反映了年輕的一代如何戰勝虛妄幻想、逐漸走向成熟的生動記錄。
作品主題
《人間天堂》由第一部《浪漫的自我主義者》、《插曲1917年5月-1919年2月》和第二部《一個重要人物的成長》三部分組成,如實描繪了美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經濟繁榮的社會景象,生動記錄了青年艾莫里·布萊恩的成長、戀愛、幻想破滅及認識自我的歷程,深刻揭示了一戰後美國年輕一代放蕩不羈的生活和焦躁不安的心態。這部小說既可以看作是記錄了菲茨傑拉德本人生活體驗的一部自傳體小說,又可以看作是一部忠實反映了一戰後美國青年一代理想遭到幻滅、精神一片迷惘的社會紀錄片。艾莫里“成長——戀愛——幻滅”的過程,並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青年成長故事,還是一部洞察了一戰後美國青年對人生的幻想和追求的社會編年史。在艾莫里的成長曆程,體現著美國年輕一代對“美國夢”狂放而不懈的追尋。這種追尋,集中體現為對自我的追尋以及對愛情的追尋。
“菲茨傑拉德作品中的浪漫主義人物具有一個顯著特徵,那就是勤於自我反省。”《人間天堂》中的艾莫里即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浪漫主義者,但他在經歷種種挫折的同時,能夠不斷進行自我反思,並最終一步步掙脫了貴族式的、浪漫的自我主義者的幻影,認識了自我。
小說一開始就交代了艾莫里的家庭出身。艾莫里的母親比阿特麗斯是一位美國富豪的女兒,而他父親斯蒂芬·布萊恩是因繼承了兩位在芝加哥做經紀人走紅的哥哥的遺產而致富的。這個新組建的家庭是一個典型的中產階級家庭,然而,比阿特麗斯卻仍在這個新家裡保持著貴族派頭。艾莫里在出發去聖雷傑斯中學時,據說被準備了“六套夏天的內衣、六套冬天的內衣,一件線衫或T恤衫,一件運動衫,一件大衣,還有冬裝等等”。也正是這種奢侈鋪張,加上不善投資和理財,才導致後來他們家庭經濟狀況的急劇下滑。
比阿特麗斯在年輕時接受的是貴族精英教育,儘管這種教育已處於“精英時代的末日”,但她仍想把這種教育灌輸在自己的兒子艾莫里身上。因此,和其他的富家小男孩不同,艾莫里從他母親那裡接受了一種非常特殊的教育,比如躺在床上用早餐、在浴缸里閱讀等,而他母親卻對他的“嬌氣”沾沾自喜。受到母親耳濡目染的影響,艾莫里到了13歲時越來越像他的母親。在他母親的精心培養下,他樹立起了一種比其他人優越很多的優越感。儘管這種優越感在明尼阿波利斯市的兩年生活中受到沉重打擊,艾莫里還是形成了他最初的哲學,他生活的準則,即一種貴族式的自我主義:
“艾莫里把自己稱為一個幸運的青年,可塑性極大,既可變好,也可變壞。他不認為自己是一個“性格堅強”的人,但是他依賴的是他的天賦(接受事物相當敏捷)和他卓越的智力(博覽群書)。他引以為豪的是除了不可能成為一個技術或科學方面的天才之外,其他的高峰他都能攀登。”
然而等到了聖雷傑斯中學后,儘管艾莫里視自己為擁有天賦和卓越智力的人,他身邊的人卻認為他驕傲自大,普通厭惡他。直到在第二學年的那場橄欖球賽中大出風頭,充分享受到了英勇頑強的英雄主義之後,艾莫里才恢復了之前的躊躇滿志,並有了第一次反思,開始聰明地把他母親施加的影響隱藏起來。艾莫里似乎與原先的自己判若兩人,但他的本質並沒有發生變化。
艾莫里認為普林斯頓大學的學生雖然懶散,但卻個個漂亮、頗有貴族派頭,因此一直對普林斯頓大學心有所屬。進入了普林斯頓大學后,艾莫里暗下決心要出人頭地。經過一番努力后,他進入了《普林斯頓人報》編委會,參加了三角俱樂部的音樂劇巡演,加入了“鄉村小舍”俱樂部,還被選入了二年級舞會的籌委會。此時的他不僅結識了一大幫優秀的新朋友,還與伊莎貝拉談起了戀愛。然而那種貴族式的自我主義的慵懶的本質,卻使他在登上了虛榮的高點、青年時期自我主義者的頂峰之後遭遇了一系列挫折。與伊莎貝拉的愛情失意對他而言只是一段浪漫史的適時中止,而因補考不及格被迫離開《普林斯頓人報》編委會、喪失進入高年級學生會領導班子的機會,對艾莫里的打擊更為致命。艾莫里一度陷入消極頹廢,直到惡魔那“一張蒼白和被某種沉重的邪惡所扭曲的臉”使艾莫里警醒過來。在最後兩年的大學生活中,艾莫里從同窗好友伯恩·霍利德身上也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長和成熟,“他變得更加憤世嫉俗,對橫在他前進道路上的一切冷嘲熱諷,認為人不可能完美無缺”。這第二次反思,其實也是對之前貴族式的自我主義的質疑。隨後戰爭的持續,使美少年艾莫里終於走出自己的幻影,離開校園、奔赴海外訓練營。
在第二部中,艾莫里經歷了與羅莎琳德的愛情破滅、重整旗鼓的實驗、自我嘲諷及高傲的犧牲后,終於從達西神父的葬禮中誕生了一個新的自我:“他找到了 自己現在、過去和將來始終想要的東西——不是得到他原來害怕得到的讚賞,不是得到他曾經使自己相信得到過的愛,而是使自己成為人們所需要的人,不可或缺的人”。這第三次反思使艾莫里感到有一個強烈的願望,要給予人們一種安全感,於是他轉向了社會主義信仰。正如寓言故事中的朝聖者一般,艾莫里在幻滅與重生交織的情緒中動身前往普林斯頓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的塔樓、尖頂和鐘聲使他宛如新生般地意識到,“昔日的精神在孵化新的一代,來自混沌的、未經凈化的世界的精英青年。他們仍然浪漫地從已故的政治家和詩人留下的錯誤與快被遺忘的夢想中吸取養料。這裡是新的一代,高喊舊時的口號,學習舊時的信條,沉溺於漫長的、日以繼夜的夢幻之中。最後必然走出來,走進那個骯髒的、灰色的漩渦中去追求愛情和驕傲”。至此,艾莫里經歷了最四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反思,終於走出了“浪漫的自我主義者”的幻影,向著晶瑩剔透、光芒四射的天空張開雙臂,喊出了“我了解我自己”這一蘇格拉底式的至理名言。
因此可以說,《人間天堂》是一部世人公認的傑作,是“迷惘的一代”的真實寫照。在小說中,菲茨傑拉德以生動的筆觸向讀者展現了美國“迷惘的一代”形成初期嚴重的道德混亂和精神危機。深刻地揭示了一戰期間美國年輕人的精神空虛和道德沉淪,真實地記載了美國“迷惘的一代”青年人追求享樂、放蕩不羈的生活方式,如實地反映了放縱、輕浮的“爵士時代”來臨之前美國社會出現的青春的騷動,逼真地描述了這一代人在人生道路上所遇到的種種困惑與挫折。通過全新的視角和合理的布局,菲茨傑拉德以完美的藝術形式將青年人狂熱追求“美國夢”的幻想和註定要破滅的這一主題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在人們心中產生了一種強烈的震撼。菲茨傑拉德在小說中刻畫了一位高雅幻滅的主人公——艾莫里·布萊恩,一位青年藝術家,尋求自我價值為主題,以他的心理矛盾為基本內容,暗示在風雅魅力之下主人公所隱藏著一股浪漫的悲傷情緒,深刻揭示了他的困惑與惆悵,通過描述主人公個人坎坷的經歷來展示美國“迷惘的一代”作家的共同遭遇。
在《人間天堂》中,菲茨傑拉德通過對艾莫里“幻想——追求——破滅”這一歷程細緻入微的描繪,“將青年人狂熱追求‘美國夢’的幻想和註定要破滅的這一主題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艾莫里的經歷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菲茨傑拉德青年時代生活的藝術再現,菲茨傑拉德“用一種理解甚至參與的心情,毫不掩飾地展現了青年一代對‘美國夢’狂放而宣洩的追尋”。年輕的艾莫里不顧一切地想要憑藉自己的天賦和智力獲得聲望和地位,後來才發現他所追求的,甚至包括愛情,都不值得讚美,這充分顯示了“美國夢”的虛無。而一如艾莫里這種關於成功的強烈慾望在菲茨傑拉德隨後的小說主人公蓋茨比、迪克·戴弗身上也有所展示。同時,菲茨傑拉德對羅莎琳德的刻畫也引導出了一系列後期作品中的主題思想,“……她還沒被完全寵壞。她生氣勃勃,她有渴求成長和學習的意願,她對取之不盡、用之不完的浪漫情緣有著無限的信心,還有她的勇氣和本質上的誠實——這些東西都還沒有喪失殆盡。”但是,它們註定會喪失殆盡。正是由於他筆下的人物漸漸失去了這些品質,才對他們的失敗產生了同情和憐憫之情。另外,在《人間天堂》中,菲茨傑拉德不僅“以他特有的敏銳和智慧‘感受’到了時代的震顫,以生動的文筆如實記錄了那個特定時代的社會風貌和生活氣息”,還準確地捕捉到了20世紀20年代流光溢彩、喧囂迷醉的繁榮表象下的道德淪喪和墮落,以華麗的辭藻展示了艾莫里對“美國夢”的追尋與幻滅歷程。這一基於對生活和時代觀察下的如實描繪,也逐漸成為他以後的小說中持續的創作主題。
藝術特色
小說描述十分生動、文筆相當清新活潑,人與事被描寫得有聲有色,在美國廣大讀者的心中引起了強烈的共鳴。在小說中,主人公艾莫里·布萊恩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作者本人的真實寫照。
《人間天堂》小說中的人物形象語言描述凝練、精確。菲茨傑拉德運用語言的技術水平之高,每一個措辭之準確,在當時來講無人可與之匹敵。換句話說,菲茨傑拉德善於推敲措辭語言,以求達到最好的表達效果,以至於後人用任何一個相似的詞語去替換都沒有原文的效果。如《人間天堂》片段中這樣說道:“他父親原本就是個沒有用的人,不善表達,卻喜好讀拜倫的詩。”這樣一句極其簡單的話語,卻極其準確地定位了這一人物形象。文中用原本強調這一人物由來已久的軟弱無用的形象特點,如若用本來等詞語去替換,就會使得這一人物特點大打折扣。通過《人間天堂》中語言的巧妙運用,充分證明了菲茨傑拉德是一個完美主義者,對創作有著很高的要求。
菲茨傑拉德非常擅長運用對比手法突出人物形象。菲茨傑拉德的對比主要有兩方面,其一是不同人物之間的差異性對比,菲茨傑拉德常常把性格迥異的兩個人物進行正面對比,以此突出表達的中心思想。如《人間天堂》片段中描述:“許多年來,他就在他那一家人生活的幕後徘徊,純然是一個缺乏自信的人的形象。可貝雅特麗絲·布萊恩不一樣!她可是個了不起的女人!”這兩個人物形象形成鮮明的對比,一個懦弱、一個勇敢,用懦弱來對比突出貝雅特麗絲·布萊恩人勇敢的物形象特點。《人間天堂》小說中多次應用這種對比手法,使得閱讀者思路清晰,易於理解人物特點,人物形象生動、栩栩如生。
其二是人物自身的性格對比、經歷對比、情感對比等。菲茨傑拉德運用對比手法時收放自如運用巧妙,橫縱並用,在《人間天堂》中橫向和縱向對比交錯運用。不但如此,菲茨傑拉德將對比分為明比和暗比,其中暗比的手法最能突顯人物形象,鮮活生動的刻畫人物和細節。如《人間天堂》中描述“貝雅特麗絲接受了今後再也不可能有的教育”。以此將貝雅特麗絲的現在和將來進行對比,既強調了貝雅特麗絲現在得到教育的機會的重要性,可見菲茨傑拉德用詞之精、用詞之准。
《人間天堂》最具特點的寫作書法是加入了人物獨白。《人間天堂》刻畫人物時,常常畫龍點睛地引用人物獨白來突出人物特點,將人物形象進一步升級,賦予人物本身以活的靈魂和思想。獨白中通常將人物的慣性思維作為突破點,加以描繪,這一獨白既是人物的標誌。如《人間天堂》中片段:“許多年來,他就在他那一家人生活的幕後徘徊,純然是一個缺乏自信的人的形象,呆板細軟的頭髮遮住了他半張臉,腦子裡老想著‘照顧好’他的太太,心裡老是因為不理解、也沒法理解他的太太而苦惱。”文中獨白式詞語“照顧好”“不理解”等詞語已然成為這一人物的標籤,不但定位了這個人物,且賦予了人物特定的思想和思維方式,使得人物形象生動形象,耐人尋味。
《人間天堂》是菲茨傑拉德的第一部小說。該小說正是一部記錄菲茲傑拉德本人生活經歷的自傳體小說,小說故事情節十分簡單,但思想內容卻相當深邃,結構非常嚴謹,1920年首次出版就立刻受到廣大讀者和評論家的一致好評,最終成為一部劃時代的作品。
美國作家約翰·奧哈拉在為《菲茨傑拉德選集》所做的序言中,頗有感慨地回憶了《人間天堂》當年在讀者中所產生的轟動效應,“25年前,很多年輕人都把《人間天堂》當成了考大學的入學指南來閱讀。在25至30歲的男女讀者中,大約有50萬人都對這部作品愛不釋手。”
美國文學評論家H·L·門肯撰文評論說:“《人間天堂》的確是一部令人拍案叫絕的開創性的小說——在結構處理上頗有獨創性,藝術表現手法極為精湛,常有神來之筆,這在美國文學中當屬少見,如同在美國的那些管理國家事務的人員當中也很少能見到誠實一樣……這是我近來所看過的最好的一部美國小說。”
文學批評家伯頓·拉斯庫曾在《芝加哥論壇》上撰文說:“我認為,《人間天堂》已足以使他在當今為數不多的仍在從事文學創作的美國小說家群體中佔有一席之地。在我看來,這部小說就是一部天才之作,是一部迄今以來對美國的青年一代做出了精深研究的唯一作品。”
英國作家托馬斯·哈代:《人間天堂》是一部印象極為深刻的小說。
美國作家兼文學評論家馬爾科姆·考利:“《人間天堂》這部小說足以證明菲茨傑拉德已開始嶄露頭角,發揮他的文學天賦了。這部作品的特點主要表現在:敘事文體清晰流利,人物形象鮮明生動,喜劇意識相當濃厚,人物對話自然逼真。這部小說最令人矚目的特色是,它向世人莊嚴宣告,衡量一切事物的標準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菲茨傑拉德以飽滿的激情、真誠和坦率說出了他同代人共同的心聲,在他們當中產生了強烈的共鳴,而他的前輩們則在側耳聆聽著他的聲音。”
美國文學評論家艾德蒙·威爾遜對《人間天堂》在一篇評論中曾這樣的評價:“《人間天堂》看起來好似一場幻覺,沒有一種主導思想來賦予它連貫和力量。”
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傑拉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