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江

韓江上游幹流(或支流)

梅江,廣東省獨流入海河流韓江上游幹流段(以梅江為韓江主源),清之前稱“梅溪”。民國初期,改名梅江。因古時其地多梅,沿江有“梅花十里”之稱。發源於廣東省紫金縣的武頓山七星崬,經五華縣、興寧縣、梅縣區,於大埔縣三河壩與汀江匯合后,始稱韓江。上遊河源段稱“琴江”。主要有五華河、北琴江、寧江、程江、石窟河、松源河、柚樹河等。全長307公里(一說河長293公里)。

梅江是韓江的主源,水資源豐富,流域內水利設施眾多。梅江水系航運發達。歷史上,蘊育了沿岸悠久的客家文化。

徠名片:梅江梅州市城區段

幹流概況


梅江,自發源地至大埔縣三河壩,以古南琴江為正源,大致可分為三段:洋頭河(南琴江)、琴江、梅江本干。
興寧市境內,梅江從五華縣向東流經轄地的水口鎮,納寧江,始稱梅江,再經下堡出境。過境河道長14.7公里,寬150~200米,流域總面積1831.11平方公里。
在梅州市區,梅江幹流於畲江鎮入梅縣區。大致西北向東北,流經水車鎮、梅南鎮、長沙鎮、程江鎮,接入梅江區,接納程江后,蜿蜒渡過梅州城區,在西陽鎮復入梅縣區,在丙村鎮匯石窟河,過雁洋鎮,在松南鎮匯松源河於鬆口;在松東鎮介溪口折向東南流入大埔縣。境內流長90公里,流域面積14060.9平方公里,平均河寬為200-250米,河床坡降為千分之0.59。由於上游水土流失嚴重,河床逐漸淤淺,機輪原可從梅城上行到五華、水寨,現除豐水期外,大部分時間不能行駛。正常水位低於河岸3-5米,不能利用自流灌溉。
在大埔縣,梅江自梅縣雁洋鎮蓬辣灘入大埔境。自西北向東南流經英雅鎮那口、良江,相沿下流為車灘,又數里為蛟潭,又下為三河鎮與北來的汀江相匯為韓江。大埔境內22公里,河床比降0.59‰。年最大流量6810立方米每秒,出現在1960年6月10日;年最小流量2.27立方米每秒,出現在1963年5月28日。水力資源豐富,尚待開發。

洋頭河

梅江上源,在紫金縣境內稱洋頭河,古稱南琴江,屬韓江二級支流,是本縣東南部的主要河流。發源於本縣與陸河縣交界的武頓山(又名烏崬山)坪洋子。上游稱公村河,水流先由南向北再折向北東,流經南嶺、蘇區、洋頭鎮,流入五華縣。南琴江幹流長41公里,流域面積416平方公里,佔全縣土地面積的11%;河道平均坡降9.6‰,多年平均徑流量為每秒12.2立方米。

琴江

琴江五華縣梅林鎮段
琴江五華縣梅林鎮段
在五華縣,琴江,古名右別溪,從登畲鎮吉祥村入境,自西南流向東北,經龍村鎮、梅林鎮琴口村接納中壩河(古稱北琴江),始稱琴江,再經安流鎮、文葵、錫坑、橫陂、水寨鎮、五華縣縣城,在大壩大湖村與五華河匯合,流經油田新利出境至興寧市,縣內100公里,流域面積2871平方公里(縣內1909平方公里),坡降1.1‰。1979~2000年,年均流量48.2立方米/秒。最大流量是1997年8月3日,為271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是1991年6月6日,為2.4立方米/秒;最大洪水期是1997年8月3日,超警戒水位5.13米。主要支流(一級)有7條:北琴江(又名華陽河)、白泥河(又名優河)、周江河、洑溪河(又名平安河)、大都河、蕉州河、小都河。

河道特徵

源頭在武頓山地區,中下游沿蓮花山北麓自西南向東北穿流。自源頭至大埔縣三河壩的梅江為上游段,流經低山、丘陵、盆地區。自源頭至五華縣水寨鎮稱琴江,長117公里,河道曲折,河谷呈“V”字型,平均河寬約80米,比降3.5‰;梅州市五華縣水寨鎮以下始稱梅江,長176公里,河流流經第三紀砂頁岩紅盆地及侏羅紀煤系地層構成的丘陵地區,植被稀疏,水土流失嚴重,河床泥沙淤積較寬淺,河寬在300—500米之間,水面比降為4‰。梅縣至鬆口段,地形為峽谷、盆地交錯,右岸陰那山脈緊迫,沿河多險灘,河寬在200—300米之間,水面比降為0.5‰。鬆口以下至三河壩段,處峽谷段,河槽成“V”字型,河寬約150—250米,比降為0.38‰。沿河接納的主要支流有程江、石窟河、松源河、汀江、潭江等,這些支流都從左岸匯入幹流。

水文特徵


據1984年3月鬆口橫山站統計資料分析,梅江年平均徑流總量為94.17億立方米,最大年徑流量為168.10億立方米(1959年)最小年徑流量為33.09億立方米(1963年)。梅江水力資源開發,屬省級規劃範圍,理論蘊藏量為30.31萬千瓦,主河道利用落差為28米。可開發量為10萬千瓦。

主要支流


紫金縣

中壩河(古稱北琴江),屬韓江二級支流,位於本縣東北部。發源於中壩鎮崬山。自北西向東流經中壩、敬梓、水墩3個鄉鎮,流入五華縣華陽鎮,至梅林鎮琴口村與洋頭河(古稱南琴江)相匯為琴江。縣內幹流長31公里,流域面積399平方公里,佔全縣土地面積的11%;河道平均坡降6.5‰,多年平均徑流量為每秒10.3立方米。主要支流有水墩水,長36公里,流域面積152平方公里。全流域內有耕地6.4萬畝,人口7.35萬人;地形,幹流為山間盆地,支流兩岸為山地;植被較差,土壤多為花崗岩風化結構,水土流失較重,河道淤積嚴重。河道運輸,只可通木排。
龍窩水,洋頭河(古稱南琴江)主要支流,發源於官山嶂,長28公里,流域面積193平方公里。河道運輸,建國前,10噸以下小木船可通至洋頭柘口,洪水季節可上溯至龍窩,1974年後斷航。流域內共有耕地6.4萬畝,人口6.66萬人,地形多為山地。幹流上游植被良好,支流龍窩水流域土壤大多為花崗岩風化土,且因採礦影響,水土流失較嚴重。

五華縣

五華河,古名興寧江、縣前河,主源於龍川縣回龍鎮亞雞寨南部,稱鐵場河(古名練江),在岐嶺鎮合水與岐嶺河匯合,流經華城、轉水,在大壩鎮大湖與琴江匯合流入梅江。全長105公里(縣內長48.8公里),流域面積1832平方公里(縣內958平方公里),坡降0.99‰。1979~2000年,年均流量27.2立方米/秒。最大流量是1986年7月12日,為669立方米/秒;最小流量是1991年6月5日,為0.46立方米/秒;最大洪水期是1986年7月12日,超警戒水位0.76米。主要支流(二級)有3條:岐嶺河、潭下河、矮車河。

武平縣境

梅江水系流域面積1297.2平方公里,佔全縣總面積的54.1%。流域面積大於50平方公里的溪河有9條,分屬松源河、中山河、下壩河3條幹流。
象洞溪,一支源於中塅,經橫崗、沾洋、東寨,至廣東松源入松源河;又一支源於光采太原山,經廖屋、光采至松源入松源河。又一支源於白石頂,經光采至松源入松源河。流域面積為60平方公里,河道長14.5公里,落差344米,比降23.7%。
黃坊溪,源於龍尾磜、學昌,經小密、捷文、黃坊、小溪與東留溪匯合入中山河。流域面積為68.1平方公里,河道長21.1公里,落差106米,比降7.6%。
平川河,源於山坑尾、當風嶺,經白蓮塘、魚溪尾、萬安,匯石逕嶺水於螃蟹壠,入田心古山,匯牛軛嶺、雲磜水合流至城區化龍溪,南流至麻姑墩,出三江口入中山河。流域面積為194.4平方公里,河道長29.9公里,落差550米,比降18.4%。雲磜溪:源於梁野山麓西南坡,經雲磜、匯園墩西北下流之水於東崗、東雲入平川河。流域面積為61.3平方公里,河道長12.3公里,落差673米,比降54.7%。
文溪溪,源於天馬山,經文、文溪、東背塘、凹坑,至太平麻姑墩出三江口。流域面積為67.8平方公里,河道長17.3公里,落差240米,比降13.9%。
中赤溪,上游主要支流有寧洋溪,源於象洞水竹塘,經中塅、月塘下(小坑水庫)、寧洋、龍井入中赤溪;岩前溪,源於廣東鄰山,經大布、靈岩、伏虎、雙坊、龍井入中赤溪;鮮水溪,源於龍嶂上,經葉坑、鮮水、李坑,匯處明溪入中赤溪。經上赤、中赤、下營、石營,匯下壩河入梅江。縣境內流域面積375.5平方公里,河道長51.1公里,落差511米,比降10%。處明溪:源於十方的白土橫嶺,經白土、長培里、李坑,集合鮮水、黎畲諸流入處明,南下至上赤石鼓溪,匯岩前之水入中赤河。流域面積114.6平方公里,河道長19公里,落差680米,比降35.8%。

興寧縣境

寧江是流域內的最大支流。寧江古稱左別溪,屬貫穿興寧南北、流域面積最大的梅江支流。北起江西尋烏荷峰畲,南至水口圩匯合梅江,全長107公里。從合水至水口主幹河道長57.5公里,寬65~90米。沿途接納32條山溪小河,呈葉脈狀匯入寧江,流域面積1364.75平方公里。

梅縣區境

程江,南齊時(公元479至502年)為紀念本地鄉賢程旻而命名。發源於江西省尋烏縣天子嶂西的蘭峰,向南流入廣東省境內,經平遠縣自西北進入梅縣境梅西,於豐田合溪里匯龍虎水,經大坪,於南口車破匯南口水,經扶大、程江草梅城百花洲匯入梅江。全長94公里,流域面積718平方公里,坡降為2.68‰。流經丘陵山地,河下切侵蝕,河槽呈“V”字形。植被較差,水土流失較重,建有梅西等水庫和壩后5座水電站。建國后,先後建有梅西水利、中型梅西水庫及程江梯級電站,水電總裝機容量9921千瓦。1973年在程江下游的長灘段和程江平原段進行河道整治(裁彎取直),是梅縣開發利用比較充分的河道。
石窟河,又名中山河,源自福建武平縣洋石壩,上流為東留溪,源於東門腦、南洞,經大陽橋、封侯、大明、小溪,匯黃坊溪及大聯之水,經永福,又匯中山上峰之水,經武所、陽民、卦坑、福興、大田、大成、石營、園豐,於河子口入廣東。經蕉嶺縣自北進入上杭縣境白渡鎮,向東南經丙村至雁洋東洲壩匯入梅江,流域面積3681平方公里,全長179公里,流經梅縣34.1公里,河寬一般為100-200米,河床平均坡降為千分之1.79。據《石窟一征》載,石窟河之名始於明末,當時江西、福建等地食鹽均由廣東輸入,運輸極為困難。明萬曆十一年(1583年)初,平遠縣令廖汝醒、黃郁桂等倡議鑿石通航。接著由宋道、韓紹帶領人馬鑿開大峰、劍門二灘為水道。爾後,由海防巡道鄭岳和,潮州府事郭子章率眾繼續完成。因蕉嶺縣城東北約15里的地方多石窟,形狀奇特,故明末稱鎮平縣為石窟都,把境內鑿通的河道名為石窟河。石窟河上游植被較好,河水較清,晴天在匯入梅江處,清濁可分。豐水期自白渡至丙村可通行機輪,枯水期可通行木船,是白渡至丙村、松日水運交通要道。縣境範圍河床低下,不能自流灌溉,沿岸裝有抽水機。抽水灌田。年平均徑流量30.58億立方米,最大年徑流量為1959年的58.54億立方米,最小年徑流量為193年的9.45億立方米。
柚樹河,源於平遠縣八尺鄉梅龍寨,流經河頭、壩頭、熱柘河蕉嶺縣的徐溪,於新鋪鎮新芳里注入石窟河。長89公里,流域面積989平方公里。因流經的熱柘,原名柚樹,故名。
松源河,源起福建上杭大平山,保安溪,源於福建省武平縣象洞撐石頂南麓,聚象洞諸水後於窯上經廣東蕉嶺的茅坪、多寶,至東洋山納入太平坑經載田之水,在岳古潭村進入下都保安村,復出廣東梅縣松源鎮、桃堯鎮,與石磜溪匯合后流經松南鎮鬆口,注入梅江。1970年廣東蕉嶺北磜鄉在茅坪築壩截流,跨流域引水至水上田建電站,影響上杭縣下都保安村40千瓦小水電發電和農田灌溉,經交涉由廣東賠償下都砂睦20餘萬元,另建長安橋水電站。流域面積642平方公里,河床平均坡降千分之4.85,全長77公里,年平均徑流總量為3.75億立方米,最大年徑流量為1959年的8.74億立方米,最小年徑流量為1963年的1.44億立方米。上遊河段河岸較低,可築陂自流灌溉,中下遊河床落差大,水力資源蘊藏量比較豐富,可梯級開發和用,全河水電總裝機容量722.7千瓦。

大埔縣

大埔境內屬梅江一級支流的有陰那水、梓里水、良江水。
陰那水,陰那山山泉彙集之坑流,自坑尾經中村、下村,曲折北行至那口,注梅江。

水利


引水

徠梅西水利,位於梅縣區扶大鄉武仙村。屬程江水系,集雨面積550平方公里0 1951年冬興建,由省水利局設計施工,1952年4月通水1953年全面完成配套工程。破身為混凝土壩,高3.45米、長70米,引水流量每秒1.8立方米。渠道總長21公里,南干圳長15.5公里;北干圳長15.5公里。灌溉程江、扶大、西郊鄉農田1,19萬畝。為梅縣唯一的萬畝引水灌溉工程。

水庫

合水水庫,位於興城北部13公里的寧江主流黃陂河與羅崗河匯合處,集雨面積600 平方公里,占寧江流域面積1364.75平方公里的43.96%,最大庫容1.1億立方米,有效庫容3586萬立方米,灌溉面積5213.33公頃,屬大型水庫。1987年,按新標準500年一遇設計,相應水位139.49米,庫容9047萬立方米;2000年一遇校核,相應水位141.25米,庫容11469萬立方米;前汛期防限水位132.16米,相應庫容2408萬立方米;后汛期防限水位133.2米,相應庫容3043萬立方米;正常水位134.00米,相應庫容3586萬立方米。首期工程於1987年12月動工,1991年6月完工。第二期工程於1991年11月動工,1993年冬完工。建成壩后電站1座,將原9孔溢洪涵中的3孔改建為發電輸水涵,設計水頭10.5米、單機流量10.5立方米/秒,裝機3台,總容量3000千瓦,1992年4月投產。
石壁水庫,是以防洪灌溉為主、結合發電的中型水庫。位於興城東北部17公里的梅河上游,集水面積102平方公里,總庫容1072萬立方米,有效庫容500萬立方米,灌溉面積685公頃。壩后電站裝機3台,總容量520千瓦。1993年7月,動工興建壩后電站,裝機1台,容量320千瓦,1994年3月28日試機發電。
梅西水庫,原名上官塘水庫,1965年改為梅西水庫。位於大坪與梅西交界的上官塘,離梅城32公里,屬程江水系,集雨面積350平方公里。1958年冬動工, 1959年春被洪水衝垮。1964年10月復建,1967年整體工程建成。總庫容5100萬立方米,有效庫容3550萬立方米,是梅縣最大的蓄水工程。水庫大壩為均勻土質壩,壩頂高程170.8米,壩高26.6米,壩頂寬7米,壩長150米。壩后裝機3台共3160千瓦。起著發電、灌溉、防洪和調節作用。壩后電站年平均發電量為800萬千瓦時;水庫可灌溉下游地區的南口、扶大、程江、城北、西郊等鄉鎮的農田3萬畝。

水電站

黃石侖水電站,位於梅縣南口鎮赤徑鄉黃石村,故名。屬程江下游,集雨面積380平方公里,離梅城約20公里。電站陂首在大坪楊梅峰,壩高4.5米(現為三門峽阪閘淹沒),為引水式電站。水頭24.7米,設計流量每秒2.4立方米,渠道長4750米有隧洞1條長57米。工程於1957年10月動工,1959年1月建成投產。總裝機3台,容量2336千瓦,年發電量為1102萬千瓦。
雞卵灘水電站,位於梅縣鬆口雞卵灘,故名。1978年3月動工,1982年4月建成。屬松源河水系,集雨面積572平方公里,為引水式電站。設計流量每秒24立方米,水頭10.8米,裝機3台共2400千瓦。主要建築物有:流線型滾水壩1座,最大壩高9.52米;進水閘1座3孔,每孔寬2,2米,高2.8米;渠道長1260米,底寬8米,圳堤高3.3米;壓力前池為4a} 40米,高4米,有鋼筋混凝土壓力管3條,每條長26米,內徑2米,總工程費3411萬元,其中國家投資110萬元,貸款84萬元每千瓦造價1240元。
誥上水電站,位於梅縣桃堯鎮誥上村,故名。電站於1981年9月動工,1985年5月建成,屬松源水系,集雨面積461平方公里,為引水式電站。設計流量每秒17立方米,水頭24米,裝機2台共3200千瓦,攔河壩位於桃堯長潭,壩長60米,壩高5米(其中閘壩4孔,每孔寬11米固定溢流壩1孔,寬8米、高11.2米)。

航道

興寧縣段
洋頭河(南琴江)航道,縣境內幹流長41公里,河寬20-80米,水深0.4-0.8米,河道多為盤石或沙卵石結構,河道彎曲、水流急。建國前,10噸以下木船可通至洋頭柘口,洪水季節5噸以下小船可上溯至龍窩。建國后,常年水位,10噸以下木船可由鮮水河通至洋頭,航程10公里。1974年,因五華縣的睦賢興建水庫,境內河段船筏斷航。
此外、還有中壩河(北琴江),本縣境內幹流長31公里,敬梓至洋高6公里有竹木排筏放運。
梅江梅江流經本縣的水口、下堡兩個區,縣境河段長12公里。建國前後,均有船舶經水口至梅縣,航行至潮洲、汕頭等地
梅江河道流經縣境水口、下堡兩鎮,過境河道長14.7公里、寬150~200米,至1992年境內梅江河道已基本斷航。在梅江上游的縣境水口鎮設碼頭1座,長58米,有35噸級泊船位2個、316平方米的倉庫1個、388平方米的堆貨場1個,年吞吐能力為3萬噸。
本縣唯一的港口水口港,位於寧江與梅江交合處的水口鎮。港區水陸交通便利,陸路與雙水公路(水口——水寨)、官汕路連接,西達五華縣城水寨鎮,東往梅縣,南通潮州、汕頭,北至興寧縣城;水路上行可達五華水寨,下行通梅縣、汕頭。1985年有碼頭1座、舶船位2個(25噸級)、倉庫1座(316平方米)、堆場1座。
大浦縣段
梅江 舊稱程江,屬韓江一級支流,一般河面寬70米。為興梅通往潮汕的主航道。據《潮州志》載,三河至梅縣水程82公里,中間有灘險20餘處,以曬禾灘及西陽灘為最險,航行視為畏途。有關方面曾組織人力炸礁疏浚。建國后經多次整治,可通行30噸以下船舶。丙村至三河52公里,埔境22公里,枯水期水深保持0.9米,50噸船舶可通行。
梅縣段
梅江。縣境內長90公里,平均河寬200-250米,枯水期梅畲航段水深0.45米,丙村航段為1米,可供35噸至54噸船常年通行。豐水期可通航機輪拖駁,枯水期大部分里程不能通機輪。梅縣水路以梅江為主幹的水上運輸,是韓江航道的中樞,上通興寧、五華龍村,下達大埔、潮州、汕頭,流經縣境內16個鄉鎮。
建國前,梅江河道缺乏整治,全程有“十灘九險”,航行困難,加上上游五華等地水土流失較嚴重,河床逐年淤機可通行的噸位大大減少。建國后,對縣轄區水道進行一系列的整治,初期採取人工下水扒沙、用竹木材料堵水,遏制不良水流和裁彎取直,減少惡性水流。隨後,置雙邊石壩遏控散水歸門,並鑿石炸礁,疏通河道,保持低限水深尺度,並設置航標,改善安全和通航條件。經整治后,機輪、木船均可日夜航行。枯水期梅畲線可通行25噸航船,梅丙線可通行35噸航船,丙松線可通行40-50噸載重船.
石窟河。源起福建武平,經蕉嶺新鋪自北進入縣境白渡,向東南經丙村至雁洋東洲壩匯入梅江。縣境內長34.1公里,河寬為100-200米。豐水期自白渡於丙村可通行機輪,枯水期可通行小木船,是白渡至丙村、鬆口水運交通要道。
梅江航道陸續有過小規模的治理。明嘉靖元年(1522年)嶺東道施卿組織民開鑿蓬辣灘;民國期間,韓江治河處先後在丈八門灘、張河缺灘、教師缺灘、青草步灘、鰻宮灘等處炸礁;1959年廣東省航道部門興建雁洋船閘及鬆口船閘,以增加水位,便於通航,施工一年後停建,雁洋仍存閘墩;1972年冬,廣東省水電、航運部門在曬禾灘興建船閘,結合發電,終因泥沙淤積及上游涌水問題未能解決,中途停建。建國后,航運部門在沿河設置航標發游標志127座。1985年開始,省人民政府大力整治韓江,在梅江上游的五華、興寧、梅縣進行綠化造林,營造一批水土保持工程。至1987年,梅縣完成整治面積220.5平方公里,占水土流失面積306平方公里的72%。梅江河床開始降低。

流域概況


紫金縣,春秋時屬百越地,戰國屬楚,明隆慶三年(1569年)朝廷批准割劃歸善縣古名都(秋香江流域)、寬得都(柏埔河、義容河流域),長樂縣琴江都(琴江流域)共3都設立永安縣,意即從此永遠安定。以古名都烏石約安民鎮(今紫城鎮)為縣治,建築縣城。因該縣名與福建省延平府永安縣同名,且其建縣於明景泰三年(1452年),早於本縣117年,民國3年(1914年),中央政府批准永安縣改名為紫金縣,以紫金山命名。紫金縣位於廣東省東中部,河源市東南部、東江中游東岸。東接五華縣,西與博羅縣隔東江相望,西南與惠州市惠城區相接,南與惠東縣相鄰,東南與陸河縣相連、與海豐縣毗鄰,西北與河源市源城區接壤、北與東源縣交界。縣人民政府駐地紫城鎮。紫金縣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面積3046平方公里,佔全縣總面積的84%,河谷、盆地、水域佔16%。地勢東高西低,南北兩面山巒重疊,地勢較高;中部較低並向東西兩翼傾斜,構成不大對稱的馬鞍形,歸屬不同流向的東江和韓江兩條水系。全縣平均海拔300米,紫金縣城海拔為140.8米。山脈屬粵東蓮花山體系,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高山有16座。紫金縣東部為韓江水系,集雨面積佔全縣面積的22.9%;中、西部為東江水系,集雨面積佔全縣面積的77.1%。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不含東江)有14條。
發源地武頓山,又名烏凸山,位於南嶺鄉南端,與文筆嶂相鄰,面積6平方公里。是紫金縣第一高峰,韓江上游琴江的發源地。山有大小兩峰,分佈文筆嶂右側後面,古人認為既有文峰,應有武頓,故名。山體由花崗岩組成,東西走向。主峰海拔1232.9米。山勢雄偉,煙霧繚繞,與文筆峰左右並峙,成為奇觀。表層土壤的垂直分佈,300米以下為赤紅壤,300-500米為紅壤,500-900米為黃壤,900米以上為山地草甸土。植被,山頂以灌木叢植物為主,山腰有亞熱帶常綠季雨林分佈,中下坡有人工植被。礦藏有鎢、錫,還有豐富的黃猄、野豬、香菇、木耳等野生資源。
烏禽嶂,紫金縣第二高峰。地處紫金縣南部九樹鎮邊界、惠東縣東北部。主峰海拔1186.2米。自然植被以亞熱帶次生闊葉林為主,800米以上為散生灌木或草皮;人工植被有杉、松、油茶及山楂等。山上辦有國營紫金縣東風營采場。礦藏有鎢、石英、綠柱石等。自然景觀眾多、溝壑縱橫、地勢險要。
五華縣,位於廣東省東北部,韓江上游。它是粵東丘陵地帶的一部分,地處北緯23°55′~24°12′,東經115°18′~116°02′,東起郭田照月嶺,西止長布雞心石,南起登畲龍獅殿,北至新橋洋塘尾。東南與豐順、揭西、陸豐、交界,西南與河源、紫金接壤,西北與龍川相連,東北與興寧毗鄰。該縣四周山嶺為障,境內地形複雜,山地丘陵相間,河谷盆地交錯。西北部南嶺山脈自西北向西南延伸,北有玳瑁山,西北有七目嶂、石馬髻、筆架山、七星嶂。這些高山峻岭,氣勢雄偉,蜿蜒起伏,組成了西北天然屏障,交匯成紫五龍河邊界。東南部蓮花山脈,既有宋丞相文天祥的足跡這,又有天柱山的環山古迹名勝。天堂山上的白雲庵,譽為“廣東名山第七絕”。五華,原名長樂。據史書記載:西漢初,趙佗(河北真定人)為龍川縣令,漢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趙佗一次為狩獵率行部到五華山下(即今華城北門外),恰巧高祖派遣漢使陸賈奉旨封趙佗為南越王,趙佗為了朝拜漢室及授封南越王,遂築台於五華山下,名為長樂台。以後以人口繁衍,設為長樂鎮。在北宋熙寧四年置縣時,因縣治所在取名為長樂縣。
興寧市,位於廣東省東北部,扼東江、韓江上游,北部與江西省尋鄔縣毗鄰,東北部與平遠縣、梅縣相接,東部與梅縣交界,南部與豐順縣、梅縣相連,西北部與龍川縣相鄰,西南部與五華縣接壤。寧江盆地是廣東十大盆地之一。興寧建縣於東晉咸和六年(公元331年),距今1683年,1994年撤縣設市,素有“華僑之鄉、文化之鄉、足球之鄉”之美譽。是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全國體育先進縣、中國油茶之鄉、全國重點產茶縣、中國民間文化藝術(杯花舞)之鄉、中國圍龍屋之鄉、中國花燈之鄉、原中央蘇區縣、省文化先進縣(市)、省教育強縣(市)、省直管縣財政改革示點縣、省城鎮建設試點縣、省水利建設示範縣、省雙擁模範縣、省農機化示範縣、省林業生態縣。興寧素來崇文重教,“百員將軍出齊昌,千名教授同故鄉;萬千工賈遨商海,巨子遍布五洲洋。”“一桌兩院士、一家三清華、一腹四知縣、一屋五將軍、一縣六國腳”被傳為佳話。興寧山川秀麗,風光旖旎。明正德十年,祝枝山授任興寧知縣,留下《神光山》、《游和山麻石岩》等歌詠詩文,北宋抗金大臣李綱、南宋文天祥、明代戲劇家湯顯祖等皆在興寧留下傳說。全市旅遊景區景點30多處,神光山旅遊區為粵東著名宗教勝地和旅遊區,合水水庫風景區被列入《中國名勝風光大辭典》,渡田河生態旅遊區、黃蜂窩茶山、興寧學宮、兩海會館等各具特色。有被稱為“民間宮殿”的圍龍屋2985座,省級文物保護單位7處(興寧學宮、兩海會館、磐安圍、棣華圍、興城古城牆、文峰塔、善述圍),興寧屬南亞與中亞熱帶過渡氣候,年平均氣溫20.4℃,年平均降雨量1540.3毫米,年平均日照時數2009.8小時,自然環境優越,四季宜耕宜牧,具有發展農、林、果、牧、漁等農業的有利氣候條件。興寧是粵閩贛邊商品集散地,素有“小南京”之稱和“無興不成市”之說。東嶽宮市場是“全國百強集貿市場”。全市初步形成了機電、電力、工藝、紡織、化工、建材等工業支柱產業。境內礦產資源豐富,是廣東省重點礦產資源縣之一,有煤、磁鐵、石膏、石灰岩、稀土、溫泉等,已探明的有33種230多處礦點,釩鈦磁鐵礦儲量居全國第二。
梅江下游的梅縣區,原名梅縣,位於廣東省東北部,介於北緯23°55′~24°48′、東經115°47′~116°33′之間。東鄰大埔,西界興寧,南連豐順,北接蕉嶺。東北與福建省上杭、永定毗連,西北與平遠接壤,中部環接梅州市梅江區。總面積2755.36平方公里。境內山巒起伏,西北部有武夷山系延伸而下的項山山脈,形成一道天然屏障;東南部有蓮花山系的陰那山脈,使縣境與豐順、大埔分隔。地勢周高中低,自西南向東北傾斜。大小河流43條,屬韓江水系。主幹流梅江,流經縣境約75公里,注入大埔縣三河壩銜接韓江。地理位置靠近北回歸線,且東近太平洋,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和,陽光充足,熱量豐富,雨量充沛,雨熱同季,乾冷同期,但易旱易澇,偶有奇熱和嚴寒,四季宜耕宜牧。年平均降雨量1528.5毫米。梅縣居民絕大部分是操客家方言的漢族,約佔總人口99.9%,還居住有部分壯、畲、苗等10多個少數民族。中國最具民俗文化特色旅遊目的地、雁南飛成功創建國5A級景區,並榮獲“全國綠化模範單位”和“全國生態文化示範企業”稱號;水車鎮茶山村榮獲“中國古村落(客家民居)”和“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等殊榮。葉劍英紀念園被評為首批“廣東省紅色旅遊示範基地”。梅縣“梅盛牌”金柚獲全市優質金柚金獎。
大埔縣,是廣東省梅州市轄縣,位於廣東省東北部、韓江中上游,地處北緯24°01′~24°41′、東經116°18′~116°56′之間,東北緊靠福建省平和縣、永定縣,東南連接潮州市饒平縣,西依梅縣區、梅江區,南鄰豐順縣。海外僑胞50多萬,有“華僑之鄉、文化之鄉、陶瓷之鄉、名茶之鄉”之譽。大埔縣歷史悠久,建置於東晉義熙九年(公元413年),秦漢時屬揭陽縣地,東晉義熙九年立義招縣明嘉靖五年(1526年)析饒平縣之清遠、灤洲二都重置縣,改名大埔縣。縣境山脈為北南走向,四周高,中間低,層巒起伏,千岩萬壑,縱橫交錯,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27處,均散佈於四周邊陲,最高峰為西南部的明山嶂銀窿頂,海拔1357米,最低處是高陂黃竹居的韓江岸,海拔26米。中部丘陵廣布。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靠近南海,四周高山環繞,中間低山、丘陵廣布,略似不平坦的一塊盆地。在季風交替影響下,具有亞熱帶季風氣候特點,即四季溫和、雨熱共季、夏長冬短。大埔縣水力資源豐富,理論蘊藏量為70萬千瓦,可開發量為53.1萬千瓦,已開發39.95萬千瓦,是全國水電農村電氣化縣。大埔縣內江河交錯、溪流縱橫,全年雨量充沛。境內梅江發源於陸河和紫金交界的烏突山,叮江發源於福建境內的武夷山,兩江在大埔縣三河壩匯合后稱韓江,為廣東省四大河流之一,其上游或支流有汀江、梅江、梅潭河、漳溪河、小靖河、銀江河、合溪河等,短小溪流不計其數,所有水流盡歸韓江。大埔縣工業主要集中在瓷業、電業、礦業、葯業、酒業“五業並舉”。

名稱由來


梅江,清之前稱“梅溪”。民國初期,改名梅江。因古時其地多梅,沿江有“梅花十里”之稱。宋著名詩人楊萬里路過梅州,有“一路誰栽十里梅,下臨溪水恰齊開,此行便是無官事,只為梅花也合來”之詩,言沿江梅花之盛。在江之上游、今引腳畲江上墩一帶,古稱梅塘;在江之下游、今鬆口鎮在南漢之前稱為梅口鎮;宋時,設梅溪務十今之松南。而“梅江”一詞最早出現在宋末蔡蒙吉的《梅江晚泛詩》。這些均說明今之梅江古時名為梅溪。過去,有些地方史籍把梅溪誤為“惡溪”。
據南宋王象之《輿地紀勝》記載:“惡溪在州之東六十里,導源自汀之武平溪,溪有七十二灘,急流湍險,上下百餘里。舟筏至灘,謂之“入惡”;過灘安流而去,謂之“出惡”。古有鱷魚為害,昌黎韓公以文逐之,自是率醜類而走。”從這一段的記述,古時所稱惡溪,應是源自福建省寧化縣,經永定之峰市流入大埔縣境的汀江,及與汀江相接的韓江。因其導流、位置、灘流狀況與《輿地紀勝》所記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