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晶態金屬
非晶態金屬
徠非晶態金屬是指在原子尺度上結構無序的一種金屬材料。大部分金屬材料具有很高的有序結構,原子呈現周期性排列(晶體),表現為平移對稱性,或者是旋轉對稱,鏡面對稱,角對稱(准晶體)等。
而與此相反,非晶態金屬不具有任何的長程有序結構,但具有短程有序和中程有序(中程有序正在研究中)。一般地,具有這種無序結構的非晶態金屬可以從其液體狀態直接冷卻得到,故又稱為“玻璃態”。所以,非晶態金屬又稱為“金屬玻璃”(Glassy metal、Metallic Glass)、“玻璃態金屬”、“液態金屬”(Liquid metal)或大塊金屬玻璃(Bulk Metallic Glass,BMG)是一種具有較低冷卻速度極限的非晶態金屬,所以該種金屬合金可以製備出尺度超過1毫米的金屬片或金屬圓柱。製備非晶態金屬的方法包括:物理氣相沉積、固相燒結法、離子輻射法、甩帶法(連續鑄造法其中一種)和機械法。
由於鐵基非晶態金屬不具長程有序結構,其磁化及消磁均較一般磁性材料容易。因此,以鐵基非晶合金作為磁芯的非晶合金變壓器,鐵損(即空載損耗)要比一般採用硅鋼作為鐵芯的傳統變壓器低70-80%,對電網節能降耗有積極作用。
1960年,W. Klement (Jr.), Willens 和Duwez首次製備觀察到了世界上第一塊金屬玻璃材料—— (AuSi)合金。早期發現具有玻璃形成能力的合金均是在急速冷卻下製備(降溫速率在1百萬開爾文每秒, 10K/s),阻礙結晶過程。為了達到冷卻速率閾值,這類材料的形貌在某個維度上要足夠小,典型的如帶狀、箔狀、線狀等,其厚度要小於100微米。
1969年,發現合金77.5%鈀、6%銅、16.5%硅的玻璃化臨界降溫速率僅在 100 到 1000 K/s之間。
1976年, H. Liebermann 和 C. Graham 發展一類新型非晶金屬製備方法,通過單輥甩帶機實現驟冷實驗中採用的合金由鐵、鎳、磷和硼構成。在1980年代初投入商業應用,是低損耗輸電變壓器的核心構件(非晶合金變壓器)
80年代初,通過熱冷循環處理后的表面刻蝕,PdPbSb合金形成的玻璃態塊材直徑達到5毫米。
1988年,發現鑭系、鋁系和銅系合金有著較高的玻璃形成能力。
90年代,新型合金的玻璃態臨界降溫速率降至1K/s。這一降溫速率在普通的模具澆鑄法中即可實現。這些塊狀的非晶合金鑄件厚度可達數厘米(最大厚度與合金種類相關)。
玻璃形成能力最強的合金來自鋯系和鈀系。鐵系、鈦系、銅系、鎂系等合金也具備玻璃形成能力。許多非晶合金的形成藉助了一類的“混合效應”。
無定形的結構使非晶態金屬具有許多比普通晶態金屬優異的性能。特別是近十年來,由於生產非晶態條帶的各種工藝取得進展,已有不少性能可靠的產品,使其有可能在工程上實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