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府明城牆
河北省重點保護單位
大名府明城牆,或稱大名府明清城牆,位於河北省邯鄲市大名縣,是明清時期的大名縣城牆遺址。
大名在唐宋時期就是“河朔重鎮”,城東水運發達的衛河水系,使這座古城商賈雲集,百業興旺,素有“手工作坊排成排,飯莊酒樓門對門”之說。明建文三年(1401年),漳、衛兩河齊發大水,水位高於城牆,淤泥有一丈多深,大名府城被埋於地下。同年,大名府都指揮吳宓“具奏朝廷”,於艾家口鎮(今大名鎮)徙築新城。大名都指揮使吳成在艾家口水驛北重新選址建城。最初也是土城,經過明清兩個朝代數百年的不懈努力,終於築成周長九里,四面十三門,牢固的石基磚城。每門都是有主樓、箭樓(扭頭門樓)、敵樓(觀敵瞭哨與拉弔橋之用),三樓鼎歭,成品字形,更有炮台三十六座,易守難攻,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后明朝三次,清朝九次對城牆進行修葺,近六百年而不衰。“大名府”文化是大名文化的特質和核心,是大名文化的根與魂,而“大名府”文化直接體現於明代“大名府”古城。城內眾多的清末民初老建築保存完好,成為珍貴的文化資源。
明清時期大名府城城牆被列為冀、魯、豫一絕。城牆從構造、用料、規模和氣勢上不僅為古城提供了軍事和生態防禦功能,也使其成為府城歷史悠久、經濟繁榮的象徵,現已被列為河北省重點保護單位。
大名府明清城牆始建於明代,初建城牆為土牆,建文帝三年(1401年)大名府城遭水毀后,遷至大名古城,已有600多年的歷史。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知府姚如循申請國庫銀包修城牆,“采大伾山石,築基表裡,用兩層,橫四尺五寸,高五層,積五尺以上用磚壘砌,增卑增薄,分作授方。並門樓、炮台、戍鋪、女牆悉如制新。”修繕后,改變了土牆的面貌,使城牆高達三丈多,四門上方修有兩層城樓,四角有角樓,其貌雄偉壯觀、堅固。明代大名府城池呈正方形,周長9里18步。城內店鋪林立,街道整齊、古城框架保存完整。
大名府明城牆
清順治五年至十六年,為直隸山東河南三省總督及直隸巡撫駐地,又是大名道、大名府、元城縣、大名縣等機構駐地,俗有“大小72衙門”之稱,被譽為“中國第一衙署城”。
解放初期,曾三次大的拆城,城牆磚基本拆光,唯留有基石與四個城門洞。文革期間,許多傳統建築被拆除或者改建,文革過後古城發生了許多變化。護城河的部分填平、城牆上的住宅改建、民居的現代化更新等,使得古城的韻味開始消散,許多歷史街區逐漸走向落寞,老字號店鋪也逐漸減少。但隨著人們的遺產保護意識提升,城牆、城門被修復,城市格局保存相對完好,古城路網也被完善,一批留下的西洋建築也受到了有效保護。
2005年,大名縣開始陸續修復這座市級重點保護文物。如今北城門古樓以及部分城牆修復完成。城門城樓高22米,東西長18米,南北寬13.6米,其他城牆正在加緊修復中。
2010年,大名縣啟動城牆復建拆遷,兩年時間完成了復建工程。
2014年,大名縣被批准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南大街、東大街成功申報省級歷史文化街區,旅遊資源豐富,並有直魯豫三省總督府、大順廣道署、大名府衙、總兵署、元城縣衙、大名縣衙、督司署等衙署遺址。
2016年4月份以來,該縣大力實施明城牆周邊公共空間騰退工程,確定了範圍,明代時期古城牆周邊土地綜合整治範圍包括:東城牆--府東街中心線以西,南城牆--規劃中府南路以北(紅線50米),西城牆--府西街中心線以東,北城牆--大名府路中心線以南;退宅還綠、退宅還河、退宅還城,重塑“大名府”歷史風貌。僅用了兩個月時間,就順利騰退城牆周邊居民1035戶,騰退房屋1萬多間,騰退面積20.4萬平方米,不僅創立了“大名騰退”新模式。
2017年9月,大名縣開始了明清大名府古城改造工程啟動,施工順序自南向北展開,依次為南大街、府前街、道前街、西大街、北大街、東大街,工期240天。
堅固的城牆具有了強大的防水患、防盜匪、防兵火功能,使城內人民安居樂業。大名城牆對當時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發展,特別是工商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保護作用。
如今的大名府是明洪武年間在艾家口重建之後的大名府,距今已有600多年歷史。初建時,城牆為土垣,城為正方形,周長9里,高3.5丈。寬2.5丈。此後歷代不斷維修加固,修得莊重高大,猶如銅牆鐵壁一般。新中國成立前冀魯豫邊區一代便流傳“大名好城牆,南樂好牌坊。”
糯米築城,據說,城牆修建之初,牆基用石灰、土和糯米汁混合夯打而成,厚80厘米,上面再用黃土分層夯打,每層厚度8至12厘米。因此整個城牆非常堅固。
城門掛靴,民國之前,大名官員離任時,按照慣例要立德政碑。如果政績突出,受人民愛戴,離職時候會請求其脫下官靴(民國時期改為留皮鞋),然後製作一高約60厘米的小木椅,放入官靴懸掛南城門洞中。據說如今仍能在南城門洞牆上找到掛靴的大釘。
百姓沿牆,城牆與大名城內居民的生活習慣休戚相關。幾百年來形成了“沿城牆”民俗,並有“天天沿牆,百病不生”的說法。
城門
明清大名城按照古代禮制進行規劃和建設,結合其地形特點形成規整和諧的城市空間形態。明清時期的大名城有四座城門,以“仁、義、禮、智”四字命名,東門叫“體仁門”,南門叫“崇禮門”,西門叫“樂義門”,北門叫“端智門”。四座瓮城的閘門名字也非常講究,根據朝向的不同,面向南方的取名“朝陽”,面向東方的取名“迎喜”。
瓮城
瓮城又稱月城、曲池,是古代城池中依附於城門,是與城牆連為一體的附屬建築,為古代城牆主要防禦設施之一。其形或圓或方。圓者似瓮,故稱瓮城;方者亦稱方城。瓮城設在大城側面,增強了城牆防禦能力,當敵人攻入時,將主城門和瓮城門關閉,守軍即可對敵形成"瓮中捉鱉"之勢。
大名府城牆的瓮城城門南北向東開,取名“迎喜”;東西向南開,取名“朝陽”,故而又有“扭頭門”之說。瓮城每個約一千平方米左右,它還有獨特之處在於每個瓮城內建有一兩個大小不等的廟宇,令人稱奇。東門瓮城內是一座中型的東嶽天齊廟坐東向西,有大門、院落、正殿和配殿,有廊房四間,內住火工道士,專行香火佛事兼管廟內一切雜務。南門瓮城內一座關帝廟,也是一座中型廟宇,坐南向北。西門瓮城內坐西向東有一座藥王廟;西瓮城外還有一座坐北向南的小型關帝廟。北門瓮城內坐北向南一座中型南頂老爺廟(有說是玄武廟),廟內還有一座奶奶廟。這四座廟內都住著火工道人管理廟內事物,佑護著大名府城的平安昌盛。
大名府明城牆
街道
由外之內,由護城河和高大寬廣的城牆組成防禦系統;整齊連貫的中軸線主幹道串起整個城市的交通系統;約六十四條大小街道橫縱交錯,有條不紊,城市整體布局規整有序,呈現出宜人的空間肌理。據《大名縣誌》記載,當時大小捲煙公司、百貨行、煤油公司、布匹行、中西藥行、雜貨店、洋貨庄等有226家之多,為城市提供公共服務的澡堂、相館、糧行等也十分齊全。古城的中心在南半部分,在府前街和道前街上由文廟、書院、貢院等公共建築,再加上南大街的商鋪,逐漸變成了古城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大名好城牆”這是解放前流傳於冀魯豫邊區一帶的“一絕”,是冀南一代絕妙古建築。城牆基本呈正方形,外長4232.9米,里長4135米,城高連垛口13米,女牆高1米,下寬8.33米,上寬4.12米。炮台36座。護城河深15米,寬30米。高大挺拔,“山卒如壘山獻”城門上建有層樓,“三樓鼎峙”,“尤壯觀瞻”,城牆的規模式樣完備。大名府城上建有城樓、炮台,東南西北四城門均有瓮城,分別命名為“體仁、崇禮、樂義、端智”。整個城牆下石上磚,莊重高大,雄渾古樸,猶如一道銅牆鐵壁保護著大名人民。
明清時期大名府城建築也是府城興盛的見證者。自19世紀中期,外國傳教士進入大名府城,古城內出現了以天主教堂為代表的西洋教會建築。同時城內還有其他建築類型遺存,如五女師百年學堂、大名天主教堂、文峰塔、大名府署、文廟和傳統民居等,古城規模宏大,建築文化遺產豐厚,不僅種類繁多,且樣樣精品。府城內還有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如《大名佛漢拳》、《大名府傳說》等歷史瑰寶,為後人留下了豐裕的文化遺產。
現主要景區有古城樓(城樓,馬道,馬面,城牆,護城河),古教堂(即天主教堂),古槐(即明代卧龍槐)。
大名府故城門票免費。
開放時間:大名府故城開放時間為全天。
邯鄲市——東環路——S313——邯大高速——S215——五得利街——天雄路——宋府街——大名府故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