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熱
張國榮主打專輯
《大熱》是張國榮於2000年推出的專輯,共收錄了12首歌曲。這張專輯的製作人由張國榮、梁榮駿共同擔任。
《大熱》獲得了第二十三屆香港電台十大中文金曲獎(退出領獎)、雪碧中國原創音樂榜金曲獎等獎項。
《大熱》是為了配合張國榮2000年《熱情演唱會》推出的專輯。張國榮復出之後,將很多精力轉向幕後音樂製作,寫了很多歌曲,抒情的歌曲占絕大多數。
徠專輯名定為《大熱》的主旨是為了突出了“大而熱的愛情”感受。專輯中歌曲《我》是張國榮為了表達自己的人生態度而創作的一首歌曲。張國榮先作曲,他把歌曲第一句定為來自一部電影中的對白“I am what I am”,然後請林夕作詞,林夕作詞完成後拿給張國榮看,張國榮說:”果然就是我要的“。
《沒有煙總有花》是張國榮自編自導的無煙草電影《煙飛煙滅》(香港電台第二台同香港吸煙與健康委員會聯合製作的以反煙為題的“太陽計劃2000”電影)的主題曲。
本專輯共發售紅、黃、綠三種背景的封面,封面主要為張國榮本人向上仰望的側面照,與本專輯中的歌曲《我》相互呼應。
《大熱》專輯
主打歌粵語版《我》濃縮了張國榮一生的不羈氣質,張國榮彷彿懷著天地初開以來就存在的單純與自豪,向世人宣示自己與眾不同的本質;理想的世界是多麼公平而美好,沒有歧視沒有戰爭,自我本色獲得最大的認同和尊重;不經修飾的美麗與剛強,在明亮而堅定的歌聲中完全呈現,背景聲中澎湃如海的弦樂,便是無數心靈的共鳴與廣闊天地的和唱。
《大熱》是專輯的同名主打歌,由張國榮作曲,節奏強勁的舞曲風格突出了“大而熱的愛情”感受,稍顯怪異的背景音樂和躁動的節奏給人造成一種緊張的氣氛。背景音樂體現了危機的到來,歌者的演唱代表著愛情,這兩種音樂形象相互交織,將音樂推向高潮。張國榮上幾張專輯甚少唱這類狂熱的歌曲,當愛情的衝動來臨時,哪怕是天掉下來,也埋葬不了這份激情。整個音樂的組織充分突出了《大熱》的主題:比火山岩漿更加熾熱的愛情。
大熱[張國榮主打專輯]
《身邊有人》用淡淡的口吻描述一幕啼笑皆非的情景劇:男主角剛在電話中提出分手,卻聽見電話另一頭的女主角的情人的聲音,林夕用其生花妙筆再一次調戲了世間愛情,也配合了張國榮久經滄桑的一面。
LMF的Davy Chan作曲的《午後紅茶》,有使人精神一振的驚喜,以物喻情以小見大是林夕一貫的拿手好戲,“山水畫只可景仰,難住進現場”,立意要將現代詩寫入流行歌曲的林夕再一次顯示他的匠心獨運,詞中佳句不斷。電影《戀戰沖繩》的主題曲《沒有愛》,旋律充滿慵懶感,很有夏日的感覺,是一首十分舒服的中版情歌。
大熱[張國榮主打專輯]
時間 | 獎項名稱 | 獲獎方 | 參考資料 | 備註 |
2000年 | 香港作詞家作曲家協會“我至愛的中文金曲”冠軍 | 《我》 | ||
2000年 | 第二十三屆香港電台十大中文金曲獎 | 《大熱》 | 退出領獎 | |
2001年 | 雪碧中國原創音樂榜金曲獎 | 《發燒》 |
曲序 | 曲目 | 作詞 | 作曲 | 編曲 | 備註 |
---|---|---|---|---|---|
01 | 我 | 林夕 | 張國榮 | 趙增熹 | |
02 | 大熱 | 林夕 | 張國榮 | 唐奕聰 | |
03 | 侯斯頓之戀 | 林夕 | Eric Kwok | Peter Kam | |
04 | 身邊有人 | 林夕 | 松本俊明 | Adrian Chan | |
05 | 奇迹 | 林夕 | 徐日勤 | 徐日勤 | |
06 | Don't Lie To Me | 周禮茂 | Nylen、Sela | 唐奕聰 | |
07 | 午後紅茶 | 林夕 | Davy Chan | Adrian Chan | |
08 | 沒有愛 | 林夕 | Ahlstrand/Bertilsson/Broman | Adrian Chan | 電影《戀戰沖繩》主題曲 |
09 | 願你決定 | 林振強 | 羅文聰 | Adrian Chan | 改編自呂方的歌曲《無緣》並重新填詞 |
10 | 沒有煙總有花 | 林夕 | Adrian Chan | 趙增熹 | “千禧年共創無煙草香港運動”主題曲 |
11 | 發燒(國語) | 林夕 | 張國榮 | 唐奕聰 | |
12 | 我(國語) | 林夕 | 張國榮 | 趙增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