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外人】不涉塵世或不拘世俗禮法的人。多指僧、道、隱者。宋李頎《古今詩話·詩瓢》:“唐末蜀州有唐求,放曠踈逸,方外人也。”明方孝孺《失硯嘆》詩:“少時得之方外人,四座傳翫皆嘆息。”《老殘遊記》第十五回:“我輩都是同官,不好得罪他的;補翁是方外人,無須忌諱。”
釋文珦(一二一〇——?)(生年據本集卷一〇《
看新曆》“又看景定新頒歷,百歲還驚五十過”推定),字叔向(影印《
詩淵》冊五頁三七九八《
宿山庵》署),自號
潛山老叟,於潛(今浙江臨安西南)人。早歲出家,遍游東南各地,遊蹤略見集中《閑中多暇追敘舊遊成一百十韻》詩,有“題詠詩三百,經行路四千”之句,后以事下獄,久之得免,遂遁跡不出。終年八十餘。詩集已佚,清四庫館臣據《永樂大典》輯為《潛山集》十二卷。事見集中有關詩篇。